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朝时期朱元璋是如何对待贪污现象的?有何规定?

明朝时期朱元璋是如何对待贪污现象的?有何规定?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2950 更新时间:2024/1/18 8:10:03

在我国封建社会时期,官员的腐败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

清朝十二帝,雍正帝绝对是最被低估的一位,世人皆言“康乾盛世”,却不知雍正在其中起了“承上下”的作用,从某种意义来说,乾隆帝好大喜功,之所以能够名留青史,得益于其父雍正帝给他打下的底子。

雍正帝极重吏治,严惩贪官污吏,据《清史稿》记载:雍正帝曾有上谕“那(挪)移一万两以上至二万两者,发边卫充军;二万两以上者,虽属那(挪)移,亦照侵盗钱粮例拟斩。”

看起来很严苛,不过与洪武皇帝朱元璋一比,还是有所差距!朱元璋规定:贪污60两银子以上就斩首!

六十两与两万两一比,差距可谓天壤之别,朱元璋为何会有如此严苛的规定?

起于微末 饱受欺辱

据《明史·太祖本纪》记载,朱元璋:“世家沛,徙句容,再徙泗州。”

意思是朱元璋年少时经常搬家,居无定所,四处流浪。之所以会有这种情况,源于元朝的“淘金户”制度。元朝统治者会划定特定的淘金户,每月必须上交定量的黄金,朱元璋的祖父朱初一就被划为了淘金户,不仅将家中所有的钱财都用来购买黄金,还要忍受层层官吏的盘剥,无奈之下,朱初一只好举家四处流浪,就在搬到泗州的那一年,朱初一病逝。

朱元璋出生后,情况依然没有改变,贪官污吏横行,以至于朱元璋之父朱五四病逝后,朱家兄弟八人,竟然买不起一口薄薄的棺材!要不是好心的邻居帮忙,朱父很有可能暴尸荒野。

为了生存,朱元璋出家为僧四处流浪,但所到之处无不是“苛政猛于虎也”,贪官污吏横行!所以朱元璋建立大明朝后,严惩贪官污吏,诏令天下:“为惜民命,犯官吏贪赃满六十两者,一律处死,决不宽贷!从地方县、府到中央六部和中书省,只要是贪污,不管涉及到谁,决不心慈手软,一查到底”!

严峻刑法 重拳出击

朱元璋可不是嘴上说说就算了,他戎马一生,见惯了生死,动起真格属实有点吓人。

在朱元璋掌权的三十年中,肃贪贯穿始终,力度越来越强,其意志之坚定,手腕之强硬前所未有,据不完全统计,在六次大规模的肃贪运动中,朱元璋斩杀的贪官污吏有十五万之多!为历史之最!

为了更好地肃清吏治,惩治贪官污吏,朱元璋专门发明了“剥皮揎草”之刑。所谓“剥皮揎草”之刑就是将抓到的贪官公开剥皮,在剥下的皮囊之中填充草料,做成人形,放在继任者的官位旁边,以示警戒!听起来都有点毛骨悚然,更不用说亲历者。

除此之外,为了避免官官相护,欺上瞒下,朱元璋在午门外特设“鸣冤鼓”,平民百姓只要发现贪官污吏,皆可敲响“鸣冤鼓”,一经查实,举报之人重奖,贪官重罚!

朱元璋手腕如此强硬,那他所规定的的六十两到底价值几何?

六十两看起来不多,影视剧中那些大侠随手一扔就是几十两,实则不然。按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价值规律”,价格应该以价值量为基础进行等价交换。意思是只看字面意义上的数值大小是没有意义的,我们要看货币的购买力,就如同现在不同国家之间汇率的存在。

历朝历代,作为生活必需品的大米都是价格比较稳定的,所以我们把大米当作“等价物”,朱元璋统治时期,明朝刚刚于战火之中建立,地广人稀,银子的购买力强,一两银子可以购买六百斤大米。

就按我们现在一斤大米三块钱来计算,六百斤是一千八百元,一两相当于现在的一千八百元,六十两就是十万八千元!

这个数额属实不高,毕竟“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贪污“区区”六十两,不过十多万就要杀头,实在是太严苛了!

不过“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不管刑罚多么严酷,总会有人经不住诱惑,心存侥幸,甘冒风险。朱元璋执政31年,杀掉十五万贪官污吏,但他晚年醒悟贪官是杀不完的,只要有人,就会有贪腐,无奈之下,只能发出了“朝治而暮犯,暮治而晨亦如之;尸未移而人为继踵,治愈重而犯愈多。”哀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唐敬宗李湛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统一时间最长,国力最强盛的朝代之一。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唐敬宗李湛是唐朝中后期的一位皇帝,这位仁兄在位期间,奢侈荒淫,沉迷击鞠(马球),就算晚上也不消停,极为喜欢打夜狐(捉狐狸),史称“视朝月不再三,大臣罕得进见”,也就是一个月也难得上朝两三次,大臣极难见到皇帝。对于

  • 长孙皇后和长孙无忌为什么会是北魏宗室?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长孙皇后和长孙无忌为什么会是北魏宗室?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众所周知,长孙皇后和长孙无忌兄妹对“千古帝范”唐太宗的一生非常重要。长孙皇后是中国历史上评价最高的皇后(武则天是皇帝),长孙无忌是凌烟阁第一功臣。鲜为人知的是,长孙皇后和长孙无忌的家族在北魏时期是高于李唐皇族的北魏宗室

  • 三国蜀汉五虎上将分别是什么爵位?先后顺序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古代的大臣们,除了拥有自己的官职名称外,还会有一个爵位名称,你们知道吗,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刘备手下五位能征善战的将领,关羽、张飞、马超、黄忠和赵云,在陈寿《三国志》中,被列为一传,即《关张马黄赵传》,仅在《诸葛亮传》之后,这五人因此可以视为“五虎上将”。而在《三国演义》中,作者罗贯中更直接

  • 蜀汉政权中的益州本土将领是谁?他们被重用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蜀汉,三国之一。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大家被三国演义给误导了,在正史中,诸葛亮可不是这么干的,他不但重用王平、姜维等降将,也重用吴懿、张嶷这两个益州本土将领。王平确实是降将,但诸葛亮之所以重用王平,乃是因为王平有真才实学!王平原本是巴西宕渠人,在曹操征

  • 张柬之早年是武则天的反对派 武则天后来为何还要让做宰相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对武则天和张柬之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武则天为什么会让以前的反对派张柬之当自己的首席宰相?唐代(武周)宰相张柬之发动“神龙政变”算是为旧主复仇。不过令人感到奇怪的是,既然张柬之早年是武则天的反对派,那么武则天为什么会让以前的反对派张柬之当自己的首席宰相呢?首先要

  • 胤禩和胤禟身为康熙的儿子是怎么死的 他们最后葬在什么地方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对康熙儿子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康熙第八子胤禩和第九子胤禟是怎么死的?他们死后又被葬在哪里?1959年时在北京海淀郊外村庄发现了一座清朝古墓,根据专家的考证,证实了这座清朝古墓主人系当年与清世宗雍正皇帝争位的八弟廉亲王胤禩,所以胤禩的葬身之地已经被考古发现,而胤

  • 历史上朱元璋的驭人之术是什么样的?有多高明?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明太祖朱元璋,原名朱重八,明朝开国皇帝。后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所谓的“帝王之术”,其实就是“驭人之术”,《荀子·君道》曰:“君者,民之原也,原清则流清,原浊则流浊。故有社稷者而不能爱民、不能利民,而求民之亲爱己,不可得也。民不亲不爱,而求其为己用,为己死,不可得也。”很多帝王都将

  • 危素是什么人?他与朱元璋之间有何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明太祖朱元璋,原名朱重八,明朝开国皇帝。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俗话说得好:正所谓伴君如伴虎。原本还是一个得到重用的大臣,可能一转眼因为一件事惹怒了君主而被杀。这样的事情可谓是屡见不鲜,这篇文章所要讲述的故事,就是有关一个大臣,他是前朝遗留下来的旧臣

  • 历史上真实的李渊一生是什么样的?最后是何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统一时间最长,国力最强盛的朝代之一。对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公元617年,52岁的李渊自太原起兵,同年攻入长安,次年在长安称帝,建立大唐,年号武德。武德七年,大唐统一全国,武德九年,玄武门事变爆发,被迫立李世民为太子,同年禅位,自称太上皇。贞观

  • 曹操和刘备都曾说过不要重用谁?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曹操和刘备都曾说过不要重用谁?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曹操,一代枭雄,白手起家,一手建立了魏国政权,可惜英雄迟暮,他一身的报复还未来得及实现就驾鹤西去了,只能寄希望于他的后人!曹操临终前对曹丕说司马懿这人不能重用,因为他看出司马懿是一个野心极强的家伙,势力大了以后会造反,曹丕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