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孟古哲哲:清朝第一位被追封的皇后,庄敬聪惠又端庄贤德

孟古哲哲:清朝第一位被追封的皇后,庄敬聪惠又端庄贤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385 更新时间:2024/1/17 9:34:54

清太祖孝慈高皇后叶赫那拉氏,名孟古姐姐(又作孟古)。为清太祖努尔哈赤第三任大妃,清太宗皇太极生母,叶赫部长杨吉砮之女,叶赫老女堂姑母。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万历十六年(1588年)九月,嫁给爱新觉罗·努尔哈赤,时年十四岁。庄敬聪惠,端庄贤德。婚后四年,生下一子,即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10月31日),病逝,享年二十九岁。后金天命九年(1624年),迁葬东京陵。天聪三年(1629年),迁葬福陵。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极称帝后,追尊为皇后,顺治元年,祔太庙。康熙元年改谥,经雍正帝和乾隆帝加谥,全谥为孝慈昭宪敬顺仁徽懿德庆显承天辅圣高皇后。

人物生平

敌对结亲,悲寂人生

孟古哲哲(1575年—1603年)系出名门,是海西女真势力强大的叶赫部贝勒杨吉砮的女儿。万历十年(1582年),还未建功业的努尔哈赤来到叶赫部,杨吉砮慧眼识人,将只有八岁的孟古许配给了努尔哈赤,说等到孟古长到出嫁的年纪时,一定把她送往建州与其完婚。而此时的努尔哈赤是非常愿意与叶赫联姻以壮大自己的势力,就迫切地要求立刻娶他的大女儿,杨吉砮告诉努尔哈赤,他并不是为了推托与他联姻而不把长女嫁给他,实在是自己品貌出众的小女儿孟古才配得上他,是努尔哈赤未来的佳偶,希望他耐心地等待。听了岳父这番肺腑之言,努尔哈赤欣然从命。

万历十六年(1588年)九月,十四岁的孟古哲哲在兄长叶赫贝勒纳林布禄的护送下来到费阿拉城,努尔哈赤率众出城相迎,杀牛宰羊,大宴成婚。新娘孟古终于显露出了她的与众不同:论相貌,她面如满月,端庄妩媚,风姿独具;论修养,她气度宽宏,不喜奉承,不惧恶言,举止庄重大方,口无恶言,耳无妄听,始终如一,毫无过失。万历二十年(1592年)十月二十五日(11月28日)生清太宗皇太极,在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九月二十七日(10月31日),孟古哲哲病危,弥留之际想见一见母亲,努尔哈赤虽派人去请,但建州与叶赫已势同水火,故孟古只能带着对母亲的思念,对丈夫与胞兄之间争斗不休的无奈,撒手人寰,年仅二十九岁。

英年早逝,第一皇后

孟古哲哲的英年早逝,对努尔哈赤的打击很大,为表达自己的哀思,他命服侍过孟古哲哲的四个婢女生殉,用牛羊一百只祭祀,并将孟古哲哲葬在自己居住的院中达三年,后葬十尼亚满山岗。天命九年(1624年),努尔哈赤迁都辽阳东京城,孟古哲哲的遗骨也随之迁到东京陵。但孟古哲哲能与太祖努尔哈赤同葬福陵地宫,神位供于太庙而备受尊崇,则要归功于他的儿子皇太极。

为何荣光,四点原因

母以子贵,孟古哲哲生前能位居大妃,死后又得以厚葬,应该说她是备受努尔哈赤宠爱的。但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这种宠爱实在有限。若不是皇太极即位,孟古哲哲只能附葬或陪葬于福陵,而且也不会获得孝慈高皇后的谥号享受祭祀。

理由如下:

其一、努尔哈赤一生共有四位大妃,第一位是元妃佟佳·哈哈纳扎青,第二位是富察·衮代,第三位是叶赫那拉·孟古哲哲,第四位是乌拉那拉·阿巴亥。当孟古嫁给努尔哈赤时,富察氏是大妃,直到万历二十年(1592年),富察氏还为努尔哈赤生下第十子德格类,也就是说在孟古入宫八年且生有一子的情况下仍没有取代富察氏,而阿巴亥成为大妃只用了两年的时间;

其二、孟古嫁给努尔哈赤后并未受专宠。在孟古为妃期间,努尔哈赤在娶孟古的同年还聘了哈达部万汗的孙女阿敏为侧妃,万历十九年(1591年)纳庶妃嘉穆瑚觉罗氏,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与乌拉部阿巴亥(注:此时阿巴亥年仅十二岁)成婚。而且在这段时间里,其他后妃共为努尔哈赤生育了四子三女,即第七子阿巴泰(母为侧妃伊尔根觉罗氏),第九子巴布泰,第四、五、六女(母为庶妃嘉穆瑚觉罗氏),第十子德格类(母为大妃富察氏)。特别是孟古十月生皇太极,十一月,庶妃嘉穆瑚觉罗氏就生了巴布泰,足以说明孟古受宠爱程度;

其三、孟古之子并未被立为储君。元妃佟佳氏之子褚英、代善均曾被立为太子,阿巴亥之子也成为太祖赏给全旗之贝勒,多尔衮还说过汗位是皇太极夺去的话,也就是说,努尔哈赤生前从未立过皇太极为太子;

其四、大妃阿巴亥生殉,其当时的地位优越于孟古哲哲。努尔哈赤驾崩时,阿巴亥是现任大妃,加之其生殉,与太祖同柩而葬在沈阳城之西北角长达三年,其地位绝对高于已故的孟古哲哲。 因此,若不是皇太极荣登汗位,孟古再受宠爱,也不会像现在这样享受如此风光,这完全是母以子贵结果。

身后谥号,代代加谥

天聪三年(1629年),孟古与努尔哈赤合葬在清福陵。崇德元年,皇太极为其上谥号为“孝慈昭宪纯德真顺承天育圣武皇后”,以后经加谥、改谥,孟古的最后谥号为“孝慈昭宪敬顺仁徽懿德庆显承天辅圣高皇后”。与之相比,生了三个儿子的大妃阿巴亥,其命运则要坎坷得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如果把崇祯换做明朝其他皇帝 谁能够力挽狂澜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 崇祯和明代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崇祯皇帝面临的无解困境,换成明代哪位帝王能帮助他力挽狂澜?纵观整个历史,朝代更替是必然出现的现象,没有任何一个时期可以长时间维持下去。在所有朝代里面,人们最遗憾的就是明代和唐代的灭亡。不了解从什么时候开始,现代人对这

  • 曹操一共有25个儿子 他们为何都没有阻止司马懿夺权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对曹操儿子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曹操有二十五个儿子,为什么没能阻止司马懿继位呢?曹操死后,王位传给了曹丕。他原以为能摆脱曹操的控制,但后来失去了王位。曹丕建立了魏国。然而,出人意料的是,曹操建立了自己的政权,魏国只保存了30多年魏就被司马懿取代。原因是什么?正是

  • 在古代战场上很多士兵愿意站在第一排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在朝代的更替中,免不了战争。除了内部争夺统治权,还有对外敌的用兵。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这个是有多种因素组成的,古代排军布阵时一般会将精锐摆布在阵前,这些士兵通常军纪较好。其次,作为最精锐的力量,他们可是军队的中坚力量,虽然危险系数较高,但通常防护也是做得最好的。最后,就是赏罚

  • 司马懿在夺权的时候 曹魏大臣为何没有站出来反对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曹操和司马懿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曹操曾提拔无数忠臣,司马懿夺权时,为何没人敢站出来反对?奸臣不可怕,可怕的是奸臣寿命长。司马家族能成为晋朝的开疆者,与司马懿时期的奠基是分不开的!其一,“熬”死一切妨碍者。虽然古代的人,寿命都不是很长,但个别还是例外

  • 在三国众多谋士中,郭嘉与荀彧二人的实力有何差距?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提起三国谋士,很多人都会想起诸葛亮和郭嘉,对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三国时期,曹操手下有许多非常厉害的谋士,这其中比较出名的便是郭嘉和荀彧,荀彧号称是曹操手下的头号谋士,而郭嘉被后人评价为堪比诸葛亮,“郭嘉不死,卧龙不出”便是拿来夸赞郭嘉的。那么郭嘉与荀彧二人,

  • 司马懿如此聪明才智 司马懿的才能为何没有遗传后代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司马懿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司马懿的聪明才智为何没有遗传给后代?纵观整个三国历史,最聪明的就是诸葛亮,没有任何人能够跟他相提并论,唯一能够称之为对手的就是司马懿。这个人还是整个故事里面的反派角色。这位司马大人还是有几分真功夫的,他不仅扛住了蜀国的攻击

  • 努尔哈赤的死因存在哪些争议?他到底姓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即清太祖,他是建州女真首领、后金第一位大汗、清朝实际奠基者、八旗制度的创建者,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被明廷任命为建州左卫都指挥使;同年,以祖、父遗甲十三副起兵,对建州女真各部展开了兼并战争,统一了建州各部。明万

  • 后世是如何评价努尔哈赤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即清太祖,他是建州女真首领、后金第一位大汗、清朝实际奠基者、八旗制度的创建者,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被明廷任命为建州左卫都指挥使;同年,以祖、父遗甲十三副起兵,对建州女真各部展开了兼并战争,统一了建州各部。明万

  • 刘备临死前想传位诸葛亮 诸葛亮为什么没有答应下来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对刘备和诸葛亮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备临终之前,想传位给诸葛亮,为何孔明没有答应?《三国演义》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无论是对于历史故事的记载以及历史的传承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虽然说如今的三国已经看起来非常完善了,但是当时历史事件当中的一些细节却仍被埋没

  • 在三国时期,能以一敌百的猛将到底是哪些人?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很多人都不了解,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三国时期,猛将众多,他们战力高强,大多都有以一敌百之能,甚至有些人还有万夫不当之勇!然而事实上,我们都知道这种说法是有吹牛的成分在里面的,小说家之言,不足为信。那么在正史中,真正能够以一敌百的猛将都有哪些人呢?事实上,在三国正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