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周世宗的儿子是谁?周世宗柴荣后人今何在?

周世宗的儿子是谁?周世宗柴荣后人今何在?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152 更新时间:2024/2/16 4:54:16

周世宗的儿子是谁?柴荣:(公元921~959年),周世宗,一称柴世宗,初家道中落,年未童冠的柴荣前去投奔嫁给郭威的姑妈,他性谨厚,帮助郭威处理各种事务,深受郭威喜爱而被收为养子,改名郭荣。当时郭威家境并不富裕,柴荣为资助家用,外出经商,做茶货生意,往返江陵等地。其间学习骑射,练就一身武艺,又读了大量史书和黄老著作。及长,弃商随郭威从戎。

后汉刘知远得郭威之助而建国称帝,郭威以佐命功授为枢密副使,柴荣被任命为左监门卫大将军。郭威任邺都(公元大名)留守、枢密使、天雄节度使,柴荣被任为天雄牙内指挥使、领贵州刺史、检校右仆射。后汉乾佑三年(公元950年)郭威和柴荣留居京都开封的亲属全被隐帝诛杀,郭威起兵,以清君侧为名杀向开封,柴荣受命留守邺都,主持邺都事务。后周建立,柴荣旋以皇子的身份拜澶州(公元濮阳)刺史、检校太保、封太原郡侯。柴荣在澶州任内,“为政清肃,盗不犯境……吏民赖之。”其后加封晋王并出任开封尹,判内外兵马事。

后周显德元年(公元954年),周太祖驾崩,晋王荣按遗命在柩前即皇帝位,是为周世宗。他曾向左谏大夫王朴发问:“朕当得几年?”精究术数的王朴答曰:“臣固陋,辄以所学推之,三十年后非所知也。”柴荣听后十分欣喜地说:“若如卿所言,寡人当以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足矣!”

柴荣在位5年励精图治,锐意改革,期间恢复漕运,兴修水利,修订刑律和历法,并考正雅乐,纠正科举弊端,搜求佚书,雕刻古籍,大兴文教。却因征战连年,积劳成疾,于显德六年(公元959年)病逝。柴荣治理后周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北宋王朝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周世宗柴荣应该是五代时期最有作为的一个皇帝,可惜天不假其命。

时光穿梭,那周世宗柴荣后裔今在何方呢?

根据史料公元950年五代后汉隐帝刘承祐以议事为名诱杀了杨邠、史弘肇、王章三个元老重臣,并诛杀了出镇邺都的郭威在京(开封)所有亲属。据《旧五代史一百二十二*周书十三*宗室列传第二》所载:"据欧阳史家人传云:初,帝举兵于魏,汉以兵围帝第,时张贵妃与诸子青哥、意哥,侄守筠、奉超、定哥皆被诛。"又载:"世宗子七人,长曰宜哥、次二皆未名,次曰恭皇帝,次曰熙让,次曰熙谨,次曰熙诲,皆不知其母为谁氏。宜哥与其二皆为汉诛……乾德二年十月,熙谨卒,熙让、熙诲不知其所终。"

2001年7月2日,祝治平与卢苗安与新疆克拉玛依相遇,他们一个是家居柴荣故里河北隆郭园村,一个是柴荣第七子柴熙诲(卢璇)的后代,现居浙江东阳寀卢村。他乡遇故知,柴荣成其共同议论的话题,从而向世人解开了这千年之谜。

蕲王柴熙诲 据浙江省东阳市《寀卢村志》记载,后周显德七年庚申(960年),赵匡胤陈桥兵变,以宋代周,反封柴荣之子恭帝宗训为郑王,奉皇太后为周太后,公卿大臣俱承旧职。太祖与诸将同入内,六官迎拜。太祖见后周纪王熙谨与蕲王熙诲二皇子尚在宫内,则顾谓诸将曰:"此复何待?"左右侍卫遂将尚在褓褓之中的两皇子提押而出,意欲杀之。后周工部尚书、荣禄大夫、开国上将军卢琰目睹惨状,冒死谏阻道:"尧舜授受不废朱、均,今受周禅,安得不存其后?"时大将潘美以手揑殿柱,垂头不语。宋太祖问他:"汝也以为不可也?"潘美说:"臣岂敢以为不可,但于理未安耳。"太祖听后,乃命追还。柴世宗两皇子因有二位先朝元老的谏阻,幸免一死。太祖为全其禅让之美名,把刀暂寄于廷。事后潘美抱养纪王熙谨;卢琰抱养七皇子蕲王熙诲(柴炯)。

卢琰留京期间,宋太祖恩赐虽隆,封卢琰为越国公。但卢琰自以柴周重臣,义不臣宋。为避人耳目,卢琰把柴炯作为己子,改柴炯为卢璇。后来,赵匡胤处理了恭帝和纪王后,又追问蕲王下落,卢琰就与柴世宗的驸马 孙惟温(浙江永康人)密谋,向宋太祖提出归农致仕的要求,获准后遂与孙惟温等扶蕲王连夜驰出京城,初寓于吴越国都临安(今浙江省)。因当时宋朝尚未统一,吴越之地尚为独立之国,所以卢琰有"此地食者非宋粟"之说。不久,风声紧急,又因卢琰之父清曾任越州(今绍兴)令,家学渊源之故,卢琰对浙东地形有相当了解,又从临安退隐于永康孝义乡躲山下之灵山(又名翠峰山,在今磐安县新渥镇辖区)。

卢琰妻系行军部大元帅赵光之女赵芸(封越国夫人),生有八子一女,加上卢璇共有十个子女,多为博学多艺,文略武功超群。遂后卢琰将女儿卢锦与蕲王熙诲(卢璇)成亲,并让卢璇从公女次,正式排为三子,与其他八子并列,此则"九支卢"之由来。又因,卢琰女儿之后代,又是隐柴入卢的柴熙诲的后代,所以,又称这支卢为"柴氏卢",故卢璇即为"女支派"之始祖。因此,在宋史中,对恭帝和纪王的下落均有交待,而蕲王一直沓无下落,宋太祖屡次追究,均无结果。

卢琰九子各因其才,并陟显荣,皆要职。三子卢璇,七三,字伯玑,于北宋咸平四年(1001年)征为殿前防御使,咸平六年(1003年)任清源(今山西清徐)节度使,未几召回京都,任同知枢密院事。天圣元年(1023年)被封为武烈候,谥德。诰封其妻卢锦为吴国夫人。

卢璇始住灵山下庄(或称下卢,今属磐安),后析居仙居、东阳、永康、武义、缙云、浦江、龙游等县(市)。九支卢中,以第三支(女支)蕃衍最为繁盛。

定安溪卢氏始迁祖为卢璇十世孙卢份,自宋绍定5年(1232年)由永康石马迁于东阳定安溪,是为中宅,隶孝德乡。至十三世孙特立公(行百七·字敬中),博学优行,寿逾九旬,由郡痒生荐登上舍,赴郡邑大宾,授迪功郎,生四子:

长子宏,千行一,字深夫、有能。元顺帝元统时进士,广东肇庆郡守,官至通直郎,因朝政日非,辞官不仕,居金陵,后迁永康五指山,遂为永康中山乡中山村始祖。

次子实,行千四,字贞夫、有诚。迁一都雅溪(今卢宅),但与雅溪卢氏宗谱记载不一。据《东阳县志》记载,东阳卢宅卢姓的开基者叫卢实。他于宋治平年间(1064-1068年)由浙江天台县迁入东阳县巧溪,其孙由巧溪再迁徙到雅溪(即卢宅)。如此算来,卢姓子孙在雅溪(卢宅)聚族而居大约有900年的历史。属"九支卢"宗族中的第三支支脉的分裔。现有居民1000多户,有卢姓大宗祠、方伯第、柱史第、进士第、五台堂和龙尾厅等建筑群,使这里成为明代与清代古建筑的小型博览馆,同时折射出卢姓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建筑文化的光辉。经国务院批准并于1988年1月公布,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子寀,行千五,字宗夫、有文。世居八都定安溪长堤(今寀卢),现有68户,2200多人。

四子宣,行千二十二,字和夫、有初,号西山居士。迁东阳锦溪(今上卢、下卢),目前有3000多人。

现东阳一带"柴氏卢"人口约两万三千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孙膑人物生平 中国古代兵家代表人物孙膑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孙膑简介:孙膑,生卒年不详,中国战国初期军事家,兵家代表人物,为兵圣孙武的后代。孙膑原名不详,因受过膑刑故名孙膑。中国历史上卓越的军事家、军事理论家。著有《孙膑兵法》传世。相传他早年曾经与庞涓一道跟鬼谷子学习兵法,后来庞涓在魏国做了魏惠王的将军,深得魏王的信任,可他自以为才能不及孙膑,便阴谋派人把孙

  • 祝枝山的故事 四大才子之祝枝山的奇闻异事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四大才子祝枝山: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祝枝山出生于七代为官的魁儒家庭。他自幼天资聪颖,勤奋好学,5岁时就能书一尺

  • 卫青的妻子平阳公主简介:平阳公主有几次婚姻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平阳公主,生于汉文帝时期,卒于汉武帝时。汉景帝刘启之女,皇后王娡长女,汉武帝刘彻同胞长姊。本封为阳信公主,因嫁于开国功臣曹参之曾孙、平阳侯曹寿,而又称其为平阳公主。子夫本是袭封平阳侯曹时府中的歌妓,服侍曹时的夫人平阳公主。汉武帝即位后,他的第一位皇后也就是武帝幼年时戏言要藏于金屋的阿娇无子,所以平阳

  • 宋真宗赵恒简介 北宋第三位皇帝宋真宗的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宋真宗简介:宋真宗赵恒,膺符稽古神功让德文明武定章圣元孝皇帝(997年5月8日-1022年3月23日在位)。宋真宗,名赵恒(公元968年12月23日~1022年3月23日),原名赵德昌,后又改名元休、元侃。宋太宗第3子。太宗病死后继位。在位25年,病死,终年55岁,葬于永定陵(今河南省巩县东南蔡家庄

  • 宋神宗之后的皇帝是谁?一场有惊无险的继位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宋神宗之后的皇帝是谁?元丰七年(1084年)秋,在一次宴会上,宋神宗突然开始抽搐,把酒杯都打翻了。这是皇帝生病的前兆。但开始还不是很严重,一直到元丰八年(1085年)正月,宋神宗突然卧床不起,不能处理朝政。二月,宋神宗疾病日趋恶化,愈来愈严重。三省枢密院长官到内宫问疾时,宰相王珪请宋神宗早日立延安郡

  • 宋神宗与王安石 当锐意进取的皇帝遇到拗相公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宋神宗与王安石:在中国的封建王朝中,宋神宗赵顼也算是一个名人。之所以有名,是因为他搞过不成功的改革。宋神宗支持王安石变法,《宋史.本纪》是这样记载的:“断然废逐元老,摈弃谏士,行之不疑。卒致祖宗之良法美意,变坏几尽。自是邪佞日进,人心日离,惜哉。”这一改革,不但未能奏效一时,反而导致党争分裂,互讦不

  • 宋神宗赵顼简介 倡导变法中兴国势的宋神宗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宋神宗简介:宋神宗赵顼(1048年5月25日-1085年4月1日),本名赵仲针,北宋第六代皇帝,1067年1月25日—1085年4月1日在位。谥号体元显道法古立宪帝德王功英文烈武钦仁圣孝皇帝,英宗赵曙长子。嘉佑八年(1063)受封光国公;后又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受封淮阳郡王;治平元年(1064)进封

  • 唐伯虎真是“风流才子”吗?唐伯虎点秋香真相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唐伯虎真是“风流才子”吗?说起唐伯虎,无论是明人冯梦龙的小说《唐解元一笑姻缘》,还是周星驰的电影《唐伯虎点秋香》,唐伯虎的形象一向以风流倜傥和潇洒不羁定格在人们的心中,各种版本的唐伯虎故事也大抵说他恃才傲物、游戏人间。“江南第一风流才子”、“三笑点秋香”、“家有九美”等等。但历史上真实的唐伯虎却是一

  • 和珅受宠之谜:奸臣和坤为什么受到乾隆的宠幸?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和珅受宠之谜:清代以来,明君屈指可数,乾隆帝算是其中较为突出的一个,但令人奇怪的是,在这样的一个贤君身边,竟时刻跟随着一个奸臣,这个奸臣就是和珅。民间有“和珅扳倒,嘉庆吃饱”一说。然而为什么这样的奸臣会受到乾隆的无比宠幸呢?有人认为,这因为和珅善于揣摩乾隆的心思。有名的“乾隆下江南”就是和珅鼓动而成

  • 历史上的苏妲己:商纣王的灭亡是因为苏妲己?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商纣王的灭亡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每个王朝的灭亡,几乎都与一个女人有关,上古的夏、商、周三代也不例外。夏桀时的妺喜、商纣王时的妲己,周幽王时的褒姒。传说周幽王为博褒姒的一笑,乱举烽火,导至西周的灭亡,留下倾国倾城的无穷思索,至今陕西骊山距华清池不远还保留有烽火台的古迹。妲己这个女人是随着《封神榜》的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