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辛弃疾不为人知的一面:有酷吏恶名 有拍马嫌疑

辛弃疾不为人知的一面:有酷吏恶名 有拍马嫌疑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2698 更新时间:2024/2/28 21:01:26

辛弃疾不为人知的一面:在我们的印象中,着名爱国词人辛弃疾是个“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的人物,一是能写诗,“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被誉为豪放派的鼻祖;二是能打仗,“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用现代的语言来说,他是武将之中写诗最好的,也是诗人之中最能打仗的,是个“跨界”的双料冠军,以至清代文学评论家陈世焜惊呼:“真词坛飞将军也!”其实除了这些,辛弃疾还有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担负酷吏的恶名

淳熙八年冬天,辛弃疾由江西安抚使改任浙西提刑,还没有走马上任,就遭到了监察御史王蔺的弹劾,“台臣王蔺,劾其用钱如泥沙,杀人如草芥”,意思是他用起钱来就像用泥沙,杀起人来就像割草。由此,辛弃疾有了酷吏的名声,还没来得及去上任,就被撤销了一切职务。

辛弃疾给人留下冷酷的印象并不奇怪,他年轻的时候,在北方义军中曾单人独骑杀了偷盗义军大印的和尚义端。后来,又有过率领五十骑突袭金营活捉叛徒张安国的壮举,这足以证明他是一个敢于出手杀人的狠角色。但真实的情况又如何呢?

事实上,辛弃疾对普通老百姓宽厚,对下属官吏严酷。他曾奉命平定南方的茶商叛乱,在给宋孝宗的报告《论盗贼札子》中,一针见血地指出:“田野之民,郡以聚敛害之,县以科率害之,吏以取乞害之,豪民大姓以兼并害之,而又盗贼以剽杀攘夺害之。臣以谓,不去为盗,将安之呼,正谓是耳。”意思是说,这些种田的老百姓,州郡一级的官员用过度的征收赋税来害他们;县一级的官员呢,用征购各种名目的物资来害他们;底下的办事人员用各种名义索、拿、卡、要来害他们;地主豪强用兼并田产来害他们;而盗贼又用抢劫和掠夺来害他们,老百姓不去当盗贼又能往哪里去呢?

辛弃疾认识到真正该严格管理的是各级官吏,而不是平民百姓。这成了他的执政理念和处理政务的出发点。据《真西山集》记载,辛弃疾“历威严,轻以文法绳下,官吏惴栗,唯恐奉教条,不逮得遣”。就是说,他对底下的官吏非常威严,动不动就对手下进行法律追究,那些官员都吓得心惊胆战,生怕遵守教条不到位而被谴责。

相反,他对百姓却非常宽厚、关心。楼钥所着的《攻愧集》中说,“比居外台,谳议从厚,闽人户知之”。意思是辛弃疾在做福建提点刑狱时,给犯人判罪遵从的是宽厚的原则。这件事,福建人家家户户都知道。有一次,他派一个叫傅大声的官员到下辖的一个县里,去复审牢狱中的囚徒。傅大声到了那个县之后,经过仔细的审核,释放了五十多个人,只留下十多人。这么多的案子被翻案,让那个县令脸上火辣辣的,于是拒绝招待傅大声,连饭也不管了。辛弃疾听说后,亲自对这些案件进行审核,最后全部依照了傅大声的处理意见。

辛弃疾所以被人污以酷吏的名声,主要还是他不肯与当时的官场同流合污。在给皇帝的上书中,辛弃疾自己都说:“臣平生刚拙自信,年来不为众人所容,顾恐言未脱口而祸不旋踵。”因为“刚拙自信”的性格,他敢说敢做,不愿意迎合别人,为了求得事业的成功,他可以不拘小节,更加不理会各种各样的潜规则。于是,他和庸碌保守的南宋官场风气之间的矛盾冲突就不可避免了。不过这一切放在今天,却格外让我们肃然起敬。

曾有拍马的嫌疑

公元1203年,在家赋闲9年,已经年届64岁的辛弃疾,突然接到了朝廷任命他为绍兴知府兼浙东安抚使的通知,这让他大感意外。欣喜之余,他挥毫写了一首《六州歌头》,其中写道:“千载传忠献,两定策,纪元勋。孙又子,方谈笑,整乾坤。”正是这首诗,使辛弃疾留下了拍马屁的嫌疑。

诗是写给韩侂胄的。前三句“千载传忠献,两定策,纪元勋”,歌颂的是韩侂胄的曾祖父、北宋名臣韩琦,他曾扶助英宗、神宗两任皇帝登上皇位,立下了不朽功勋。后三句“孙又子,方谈笑,整乾坤”,则直接称赞韩侂胄,说他谈笑之间,就整顿乾坤,把天下大事处理好了。韩侂胄何许人也,值得辛弃疾大拍马屁?

韩侂胄是南宋宁宗时期最炙手可热的权臣,此人靠与赵宋皇室之间的裙带关系发家,走的是外戚路线。宁宗的曾祖母宪圣太后是韩侂胄的姨母,这位老太后虽在幕后,却是当时的实力派人物。宁宗的皇后韩氏,是韩侂胄的侄女,“枕头风”一向很硬。有了如此强硬的后台,韩侂胄想不牛气都难。在政治上韩侂胄最大的手笔,就是整倒了一批以宰相赵汝愚为代表的理学人物,极大地打击和削弱了自己的政治敌对势力。

辛弃疾之流本是韩侂胄重点打击的对象,为什么又突然得到起用,并授予如此重要的职位呢?原来此时韩侂胄的靠山宪圣太后和皇后韩氏先后死去,后台倒了,韩侂胄虽然依然大权在握,但他心里开始有了一种隐隐的不安。有人劝他别把理学人物打得太狠,做得太绝,他们不仅人才辈出,而且势力根深蒂固,谁能保证他们不会东山再起呢?为了给自己留条后路,韩侂胄放松了对于理学的禁令,并起用了像辛弃疾这样一批和理学关系比较深的人,本意是收买人心,改善一下群众基础。

照理说重新走上领导岗位,即使官位不低,辛弃疾也断不至于到要屈膝拍权贵马屁的程度,因为以他的性格,从来未曾把荣华富贵当回事。公元1193年,他在杭州城里当太府少卿,这个官位是从四品,相当于现在的副部级待遇,他都想辞官不干了,急得他儿子直做他的工作,说您老就是要退,也得先给家里买点房产、田地,以维持日后的生计吧,我们可都指着您吃饭呢。辛弃疾一听就生气了,专门写了首词《最高楼》教育儿子:“吾哀矣,须富贵何时?富贵是危机。”

对辛弃疾而言,虽然不把荣华富贵放在眼里,但他有一个欲望始终没有实现,那就是年轻时就立下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原”的雄心壮志,这是他一辈子都在不懈追求的人生理想,现在他已经六十多岁,烈士暮年,时日无多,他多么想再获得一个实现自己理想的机会啊,故而向贵戚有所祈求,向权势有所期待。

其实欲望没有高尚与卑劣之分,再正当、再光明的目的,也是一种私心。在欲望面前,谁都难免低下高贵的头颅,堪称英雄的辛弃疾也不例外。只不过,知道了他拍马屁的动机和背景,虽然诗写得有些肉麻,但其情可谅,其志可叹,依然使我们不失一份尊敬。

开禧三年(公元1207年)九月初十,久卧病床的辛弃疾忽然睁开了眼睛,大喊了几声:“杀贼!杀贼!杀贼啊!”之后,便在悲愤中溘然长逝了。他一生都以戎马疆场、杀敌报国作为自己的最高理想,可残酷的现实最终留给他的却只是遗憾。不过,辛弃疾留给我们的,却是高山仰止的背影,千百年来让我们仰慕不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霍光:敢废昏帝的辅政大臣 一生效仿周公辅幼主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霍光是忠臣吗,霍光家人为什么要谋反,霍光乱政

    霍光的一生:霍光,跟随汉武帝近30年,是武帝时期的重要谋臣。汉武帝死后,他受命为汉昭帝的辅政大臣,执掌汉室最高权力近20年,为汉室的安定和中兴建立了功勋,成为西汉历史发展中的重要政治人物、麒麟阁十一功臣第一。霍光是霍去病同父异母的弟弟,出身颇有一点戏剧性。他的父亲叫霍中孺。史书对霍中孺记载不多,只知

  • 明光宗朱常洛为何被称“一月皇帝”?朱常洛之死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朱常洛下一个皇帝是谁,明光宗朱常洛为什么在位一个月,明光宗之后的皇帝

    明光宗朱常洛是怎么死的?翻开明史,有位史学界称为“一月皇帝”的皇帝,引起了笔者注意。原来,他就是明代第14位皇帝,明光宗朱常洛。朱常洛,可以说是明代传奇色彩最浓的一位皇帝,明宫三大疑案都与他有关。其实,万历皇帝并不喜爱这位太子,他的位置曾一度岌岌可危,好容易苦熬到三十九年之后,终于得到了梦寐以求的皇

  • 历史上刘义隆是怎么一步一步登上皇位的?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汉文帝如何登上皇位,刘恒是如何登上帝位的,为什么是刘恒继位

    历史上刘义隆是怎么一步一步登上皇位的?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刘义隆于义熙三年(407年)生于京口(今江苏省镇江市),成人后身高七尺五寸(181.5厘米),博览群书、涉略经史,擅写隶书。义熙六年(410年),刘裕命刘粹辅佐年仅四岁的刘义隆镇

  • 历史上刘宋开国功臣徐羡之最后善终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明朝开国元勋有哪些善终,大明开国功臣排名结局,善终的开国功臣

    历史上刘宋开国功臣徐羡之最后善终了吗?其实没有,宋文帝稳固了权力,以废弑君主等罪名下诏将徐羡之逼得自杀,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徐羡之早年在桓楚就担任过桓脩的中兵曹参军,当时刘裕同为桓脩中兵参军,故此两人深深结交。元兴三年(404年)刘裕起兵讨伐桓玄,并攻下建康,即以徐羡之为镇

  • 刘宋开国功臣傅亮最后善终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大明开国功臣排名结局,善终的开国功臣,朱元璋时代善终的功臣

    刘宋开国功臣傅亮最后善终了吗?其实没有,元嘉三年(公元426年),遭宋文帝诛,时年五十三岁,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长居西省傅亮博览经史,尤其擅长写文章。早年曾经担任建威参军及行中军将军桓谦的参军。桓玄篡位时就因傅亮博学而有文采,于是选了他担任秘书监,想要他整理好秘阁藏书。可是

  • 历史上的刘墉到底是什么样的 刘墉真的是一个好官吗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刘墉真的是宰相吗,真实的刘墉是什么样的人,历史上的刘墉真的是罗锅吗

    还不了解:清代刘墉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清代名臣刘墉,配得上“好官”之称吗?在早年的清宫剧中,编剧经常喜欢拿一些著名的清代官员调侃,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纪晓岚,和珅,还有刘墉这三个人。尤其是刘墉,人家堂堂的一个正经大学士却被调侃成刘罗锅,偏偏编剧还改编的极好,以至

  • 乾隆皇帝都留下了什么问题 嘉庆皇帝为何如此悲惨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嘉庆皇帝是不是乾隆儿子,乾隆临终给嘉庆说了什么,乾隆皇帝为什么选择嘉庆为继承人

    对清代嘉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嘉庆皇帝为何是清代最悲惨的皇帝?清代在世两百多年,历经皇帝十二位,然而其中最悲惨的皇帝却被公认为是嘉庆帝,而不是末位皇帝,这是什么原因呢?接下来我们分析一下!首先嘉庆帝有着一位失败的父亲,乾隆皇帝在位60年,却极其希望自己治理的大

  • 论能力高顺比张辽还要厉害 高顺被杀时为何无人求情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王不超为何能杀死罗通,高顺张辽还有两个,高顺有多厉害

    还不了解:高顺和张辽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高顺的能力和人品都在张辽之上,为何就没有人为他求情呢?三国中,有一个严重被低估的历史人物,他就是高顺,此人不管是能力还是人品,都在张辽之上,可是在吕布战败被俘之后,张辽都因为有人求情而得到曹操重用,高顺却没有任何一个人

  • 历史上纪晓岚的官职是什么 纪晓岚真的能与和珅平起平坐吗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刘墉的官大还是纪晓岚的官大,纪晓岚和和珅哪个官大,和珅和纪晓岚两人关系

    对纪晓岚官职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历史上的纪晓岚是什么官职?他真的能与和珅平起平坐吗?在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中演绎的纪晓岚官职很高,甚至可以和乾隆朝后期权臣和珅平起平坐,历史上的纪晓岚真是如此吗?其实这都是电视剧中的误导,在电视剧中纪晓岚在乾隆朝就是大学士,

  • 嘉庆弄死和珅之后 纪晓岚的结局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上的纪晓岚,和珅为什么不反,乾隆把和珅留给嘉庆

    还不了解:和珅与纪晓岚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嘉庆赐死和珅之后,纪晓岚的结局又是如何呢?为官之道,最重要的就是圆滑世故,在历史上,有这么两个人,他们同样都是圆滑世故,惋惜最后结局却截然不同,因为有一个虽然圆滑世故,却贪得无厌,而有一个用圆滑世故保住了自己的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