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慈禧的加急懿旨为何没能救宠宦安德海一命?

慈禧的加急懿旨为何没能救宠宦安德海一命?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3080 更新时间:2024/1/19 23:22:44

清末一代名臣、山东巡抚丁宝桢诛杀慈禧宠宦安德海的故事,虽流传甚广,但知道其中内幕和具体细节的人,恐怕就不多了,作者最近在事发地山东济南和泰安等地广泛收集有关资料,撰写了此文。

清朝同治八年(1869年)七月初,安德海的两艘太平船沿京杭大运河扬帆南下,一路上以钦差大臣身份出现,沿途一些趋炎附势的地方官争先恐后前去逢迎巴结,讨好安德海一伙。安德海趁机大敲竹杠,中饱私囊。

七月二十日,太平船驶入山东境内,抵鲁北古城德州,安德海令船靠岸,说明天是他生日,要在船上庆寿,差人们就忙了起来。次日挂起了他从宫中带出来的龙袍,船舱中并排放两把太师椅,一把摆着龙袍和翡翠朝珠一挂,一把坐着安德海。船上娈男妙女都给他磕头拜寿。尔后,浓妆艳抹的女戏子给安德海演了“八音联欢”,十分热闹。运河两岸看热闹的百姓越聚越多,河堤上站满了密密麻麻的两道人墙。只见此船头插一面三角形、镶牙边的旗子,旗中绘有一太阳,太阳中间一只三足乌鸦。船两旁挂两面大旗,一面写着“奉旨钦差”,另一面是“采办龙袍”,还有迎风招展的龙凤彩旗多面。安德海大开酒宴,过了有生以来最得意的一个生日。

安德海在德州停船庆寿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一时轰动德州城。德州知州叫赵新,字晴岚,天津人,咸丰癸卯举人,曾任长清县知县,政绩显著,同治四年调补德州知州。

钦差过境怎没接到“明降谕旨”呢(清朝派遣大臣出京,军机处外发公文,沿途地方官员按礼迎送)?差人下船买东西也没出示“勘合”(清朝奉命出京兵员由兵部签发身份证件,途经各地,不需花钱买东西,可凭证取得地方官府供应的物资)。赵新心中十分纳闷,便带上差人来到城西侧的堤岸察看,见船已出了德州地界,赵新便返回州衙。

赵新召集幕僚商议,问众人那日中三足乌鸦小旗是何意。幕僚们回答不出来。赵知州说典故出自《史记》的《司马传》。文曰:“幸有三足乌为之使。”安德海挂此旗的意思是暗示人们他是奉西太后的懿旨。赵新随后带两名心腹随从,主仆三人骑快马直奔济南,到山东巡抚衙门(该衙门是明洪武年间齐王府)递上了手本,通报德州知州有要事拜见抚台大人。山东巡抚丁宝桢就把赵新让到西花厅叙谈。

丁宝桢(1820—1886),贵州平远州(今织金)人,字雅璜,咸丰进士,1867年升山东巡抚,是一位刚正激烈、一清如水、铁面无私、不喜趋奉的好官。他对安德海凭西太后之宠,种种不法,早已心中不满。接到德州知州赵新的禀报后,便立召抚院幕僚商议,决定一面拟密折,以六百里加急送往北京;一面动用紧急公文,派快马分别下令东昌(今聊城)知府程绳武,驻东昌总兵王心安,济宁知州王锡麟,泰安知县何毓福及沿河各县,对安德海一伙跟踪准备缉拿。

此时,安德海船已行至临清,因河水浅无法前行,他便让人雇用20余辆大车,浩浩荡荡沿大道到了聊城。后又折道东行,直奔泰安,夜宿义兴客栈。

聊城知府程绳武、总兵王心安来到泰安县知县何毓福府上,商量怎样捉拿安德海一伙。泰安知县何毓福,字松亭,汉军镶红旗人。他在京内任监察御史时,曾因参奏安德海而被安陷害入狱。后因证据不足,又因何的母亲是同治的乳娘,才得以释放,贬为泰安七品县令。何知县是跛脚,据说是当时受刑所致,所以何毓福痛恨安德海。他安排泰安参将姚绍修,率领泰安营士兵,把义兴客栈包围起来。何知县同守备刘英魁带领马快、东西两班和补班(外班)冲进客店,很快就把安德海随员逮了,结果不见安德海,何知县和守备刘英魁命士兵严加搜查。

店内灯笼火把一片通明,屋内外、厕所、马棚全搜遍了,还是没有。何知县又命士兵屋内院内仔细搜查,最后终于在院内水井中发现了他。原来他听到动静,见事不妙,自己便带着部分从皇宫盗出来和沿途搜刮来的金、银、珠宝等,进后院把它藏进水井里。士兵发现后,很快把他捉住。何毓福命人将井里藏的东西打捞上来,连人带东西连夜解省。王总兵等带骑兵夹车护卫,天明抵达济南,安德海被押交抚院。丁宝桢命抚标中军绪承参将、臬司潘蔚,把安德海寄押在历城监狱。

安德海是慈禧手下红得发紫的一个权监,何以被山东巡抚丁宝桢在济南捉住?事情总是有前因后果的。究其原因可归结为四个方面:一是安德海为讨好慈禧伤人太众。二是受宠忘形有恃无恐。有一次,山东巡抚丁宝桢叩见慈禧太后,不慎顶戴失落。那时服装不整或佩戴有缺,为之不仪,是对皇上的大不敬。当时,慈禧并没吭声怪罪。安德海却站在一旁,装腔作势地大声说:“丁宝桢,你好大胆,竟敢在老佛爷面前失仪,你还要脑袋不?”丁宝桢赶紧捡冠准备戴上时,安德海走近脚一抬把丁宝桢的顶戴踢滚到一旁。三是权欲熏心利令智昏。四是最要命的一点。他在慈禧太后面前得宠后,连同治也不放在眼里,表现十分傲慢,处处事事找小皇上的茬,因此载淳恨透了安德海。载淳还在当大阿哥时,就曾因安德海插话接舌,当着慈禧的面大发雷霆,让安德海掌嘴一百。慈禧虽然不大高兴,但为了维护皇子的尊严,也未加阻挡。咸丰死后,6岁的载淳就问:“我当皇上,能说杀谁就杀谁吗?”贴身太监问要杀谁,载淳在其手上写了“小安子”。

时机终于来了。同治得知安德海想出京为他置办龙袍,于是灵机一动,来了个“我不管那闲事”。这时宫廷上下都知安德海是要找死,却没有一个人出来劝阻。

安德海离京,载淳立即到长春宫绥寿殿去找慈安太后商量。慈安早知载淳有除掉安德海之意,同时也认为安的确是一大祸害,如不除掉后患无穷。但如何除掉他,确实费了一番心计:安德海离京期间,必有折子奏来,只要慈禧不知,事情就好办。于是慈安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办法:以慈禧近日身体欠佳为由,建议让皇帝看奏折,学习处理政事。慈禧也同意,就传懿旨:内奏处的黄匣子先送给皇帝,让皇帝每天下了书房到自己的翊坤宫看奏折。这样一来,就有了剪除安德海的良机。

八月初五夜,丁宝桢亲审安德海。开始安德海傲然兀立,满不在乎不开口。丁便大声喝问:“安德海就是你吗?”安德海说:“丁宝桢,你连安老爷都不认得,做什么混账抚台?”这时,王心安伸手在安德海头上使劲一按,来了个“泰山压顶”。安德海双腿一软,跪倒在地,他才说是奉西太后懿旨出京。可地方既没见到明发上谕,安德海手中又没有奉准出京的勘合,当然丁宝桢不认可。安德海恼羞成怒,轻蔑地冷笑道:“丁大人,你想把我怎样?难道还要杀我不成?”丁宝桢厉声斥道:“你携带妇女,擅用龙凤旗,还有小旗子上那玩意儿;你一路招摇,惊扰地方,不要说是假冒钦差,就算果有其事,凌迟处死,亦不为过。”安德海这才软下来,求丁大人高抬贵手,放他一马。丁宝桢为稳妥起见,先把安德海等人押历城县,并马上修书一封奏明皇上,等候朝旨。

载淳终于盼来了丁宝桢关于安德海的折子。他瞒着慈禧立即召见了恭亲王奕和内务府大臣明善及其他有关大臣,决定让恭亲王马上赶到军机处,命军机大臣宝望执笔拟密旨,将安德海就地正法。旨曰:“览奏曷胜骇异,该太监擅离远出,并有种种不法情事,若不从严惩处,何以肃宫禁而儆效尤,著丁宝桢速派干员于所属地方将该蓝翎安姓太监严密查拿。令随从人等,指证确实。毋庸审问,即行就地正法,不准任其狡饰。如该太监闻讯折回直境,或潜往河南、江苏等地,即著曾国藩等饬属一体拿来正法。其随从人等,有迹近匪类者,并著严拿,分别惩办,毋庸再行请旨。倘有疏纵,唯该督抚是问。将此由六百里各谕令知之。钦此。”载淳安排好一切,怕皇额娘闻讯生出变故,特别叮嘱,廷寄明天晚上一定得递到。兵部驿使接旨后,以六百里加急递往山东。

却说泰安在捉拿安德海时,因有几个随从上街玩耍,漏网后连夜跑回北京,后由李莲英将情况禀告了慈禧。所以,皇上的圣旨未到,慈禧太后的懿旨就先到了济南。何毓福等人建议丁抚台接旨不开读,因为内容一定是赦安德海,如不遵照执行,便有欺君之罪;如开读,放回了安德海等于放虎归山,将来我们谁也不会有好果子吃。按规定办没错,太后的懿旨应隆重开读,先供奉起来,建皇亭接懿旨才行。于是,在院东建皇亭。以争取时间等候皇上圣旨的到来。

慈禧得知安德海泰安被捉和他家被抄的消息后,非常生气,派人召见皇帝。慈禧得知是乘她有病而发难,怒不可遏。皇帝同治虽心中十分紧张和害怕,却强自镇静,从容地说:“安德海在外边胆大妄为,无法无天;丁宝桢上了折子,怕皇额娘气得病更重了,不敢让皇额娘知道。”慈禧看了折子,问清了“日中三足乌”的意思,更加生气,便问明如何处置。当她得知要就地正法,觉得惋惜心疼。心想,反正我的懿旨比皇上下得早,也许能保他一命,所以,慈禧就没有再追究。第二天晚上,廷寄到了正在焦灼等待的丁宝桢手中。丁宝桢命臬司潘蔚立即批了斩标,由抚标中军绪承监斩。历城知县即刻命人到狱中将安德海提到巡抚衙门,验明正身,几个戈什哈(满语亲兵)架着被绑的安德海来到西刑场。这时号筒吹响,刽子手大刀一挥,安德海这颗罪恶累累的脑袋便滚落在地上。

事后,慈禧考虑反正安德海已经死了,人死不能复活。建皇亭接懿旨形式是尊重她;安德海出京犯了大清律,一路僭越无度罪不可赦;丁、何等人奉旨杀安德海名正言顺。不能为了一个奴才,怪罪皇上和大臣。心中虽有不满,但事到如今,也只有这样了,所以再也没有过问。丁宝桢、何毓福等官员杀安为民除害,朝野赞许,闻名于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薛仁贵三箭定天山是怎么回事?薛仁贵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三箭定天山”出自《新唐书.薛仁贵传》:“诏副郑仁泰为铁勒道行军总管,时九姓众十余万,令骁骑数十来挑战,仁贵发三矢﹑辄杀三人,于是虏气慑,皆降……军中歌曰:"将军三箭定天山,壮士长歌入汉关。"”后以“三箭定天山”谓大将武艺高强,声威服人。唐高宗龙朔元年(661年),天山脚下。朔风猎猎,大唐铁骑,不动

  • 刘备是怎么死的?三国演义中的遗憾刘备之死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刘备是怎么死的?桃园三结义,实际上是为他结下了两位忠肝义胆的保护神:关羽、张飞。或曰“黑红保护伞”。作为乱世英雄,他武有五虎上将,文有诸葛亮和庞统两位军师。《三国演义》里说:“卧龙(诸葛亮)、凤雏(庞统),两人但有其一,大业可图”。特别是庞统,竟然忠义到自愿为主殉命。三国鼎立,他成了香饽饽,利用也罢

  • 刘备简介 三国蜀汉昭烈皇帝刘备的一生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刘备简介:刘备(161年—223年),字玄德,东汉时涿郡(今河北涿州)人。中国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蜀汉王朝的建立者。刘备出生于没落的汉朝皇室世家,是西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论辈分是汉献帝的族叔。在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中,刘备集团的力量相对较弱,又无稳定的根据地,一直处于颠沛流离的境地

  • 真实的刘备:不是忠厚傻二哥 也非奸诈伪君子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刘备的一生也就不免要在火烧连营的灰飞烟灭,与白帝城托孤的凄凄冷冷中落幕了,真实的刘备,既不是演义中的忠厚傻二哥,也不是奸诈伪君子,而是个性鲜明、特立独行的不屈灵魂。刘备虽然是汉室宗亲,但却是个十足的落魄贵族。虽说他和曹操一样也是官三代,但前面两代人都不过是在偏远的涿郡当个小官吏,没有什么人脉,

  • 年羹尧简介 历史上的满清重臣年羹尧是汉人吗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年羹尧简介:年羹尧(1679-1726)是清代康熙、雍正年间人,进士出身,官至四川总督、川陕总督、抚远大将军,还被加封太保、一等公,高官显爵集於一身。他运筹帷幄,驰骋疆场,曾配合各军平定西藏乱事,率清军平息青海罗卜藏丹津,立下赫赫战功。那最后年羹尧的下场如何?雍正二年(1724)人京时,得到雍正帝特

  • 年羹尧的下场 雍正重臣年羹尧什么时候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年羹尧的下场:大清历史上有这么一位功臣,早在雍正即位前,他是雍正帝的心腹。他也曾被康熙委任为川陕总督,成为西部边陲的重要大员。然而,他飞黄腾达之后,渐渐居功自傲,狂妄自大,也就渐渐失去雍正的宠信,最终被处于死刑,一个战功卓越的封疆大吏一日之间变味千古罪人,这样的变化使朝野上下为之瞠目。这个人就是年羹

  • 年羹尧的妹妹叫什么 年羹尧的妹妹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年羹尧的妹妹叫什么?敦肃皇贵妃年氏,湖北巡抚、后加太傅、一等公年遐龄之女,原授一等公、抚远大将军、川陕总督年羹尧之妹也。雍正帝妃嫔之一,雍正帝在藩邸时年氏为侧妃,康熙五十四年,生皇四女。五十九年,生皇子福宜。六十年,生皇子赠怀亲王福慧。雍正元年五月,生皇子福沛。十二月,册封贵妃。三年乙巳十一月,病亟

  • 历史上的杨贵妃长什么样?绝代佳人杨贵妃画像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的杨贵妃长什么样?众所周知,杨贵妃是唐朝美女,与西施、貂蝉、王昭君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那么,美女,究竟是美到了什么样的程度,究竟有多美呢,她长得到底是什么样呢?杨玉环(公元719-756年):唐代宫廷音乐家、歌舞家,其音乐才华在历代后妃中鲜见。开元七年719年农历六月初一生于容州(今广西玉

  • 名将戚继光老婆是谁?戚继光为什么怕老婆?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戚继光老婆王夫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呢?居然连天不怕、地不怕、不怕倭寇、不怕打仗、不怕死的戚继光对她也忌惮三分!今天我们就来讲讲这位神通广大的王夫人,也就是戚继光老婆。说到这个人,就要说到戚继光在听说倭寇进犯新河时露出的那个有点诡异的笑容了。他这个笑容里,甚至有点幸灾乐祸的意思。因为他知道,新河

  • 唐伯虎是哪个朝代的?历史上唐伯虎有几个老婆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四大才子之一的唐伯虎,是明朝画家。其作品以山水画、人物画闻名于世,其创作的多幅春宫图也为他个人添加了“风流才子”的名声。电影《唐伯虎点秋香》中说道他身边伴有八个国色天香的娇妻,后又娶秋香,二本剧中的唐伯虎只有一妻,那么历史上的唐伯虎究竟有几个老婆呢?唐伯虎的父亲唐广德为在苏州吴趋里开设食肆,家境只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