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东晋宰相谢安与淝水之战不得不说的故事

揭秘:东晋宰相谢安与淝水之战不得不说的故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4593 更新时间:2024/2/3 23:09:50

谢安谢安在中国历史的大舞台上演出了一场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争。在这场战争中,东晋8万士卒一举打败了前秦80多万大军,不仅使国家转危为安,而且留下了“八公山上,草木皆兵”的历史佳话,这就是淝水之战。

谢安(320年-385年),字安石,号东山,东晋政治家,军事家,浙江绍兴人,祖籍陈郡阳夏(今中国河南省太康),汉族。历任吴兴太守、侍中兼吏部尚书兼中护军、尚书仆射兼领吏部加后将军、扬州刺史兼中书监兼录尚书事、都督五州、幽州之燕国诸军事兼假节、太保兼都督十五州军事兼卫将军等职,死后追封太傅兼庐陵郡公。世称谢太傅、谢安石、谢相、谢公。

他初与权臣周旋时,从不卑躬屈膝,不违背自己的准则却能拒权臣而扶社稷;等他自己当政的时候,又处处以大局为重,不结党营私,不仅调和了东晋内部矛盾,还于淝水之战击败前秦并北伐夺回了大片领土;而到他北伐胜利、正是功成名就之时,还能激流勇退,不恋权位;因此被后世人视为良相的代表,“高洁”的典范。

公元383年,中国历史的大舞台上演出了一场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争。在这场战争中,东晋8万士卒一举打败了前秦80多万大军,不仅使国家转危为安,而且留下了“八公山上,草木皆兵”的历史佳话。这就是淝水之战。运筹帷幄,夺取这场胜仗的指挥家便是东晋宰相谢安。

公元383年8月,苻坚亲率步兵60万、骑兵27万、羽林郎(禁卫军)3万,共90万大军从长安南下,同时,苻坚又命梓潼太守裴元略率水师7万从巴蜀顺流东下,向建康进军。近百万行军队伍“前后千里,旗鼓相望。东西万里,水陆齐进。”苻坚骄狂地宣称:“以吾之众旅,投鞭于江,足断其流。”

东晋王朝在强敌压境,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以丞相谢安为首的主战派决意奋起抵御。经谢安举荐,晋帝任命谢安之弟谢石为征讨大都督,谢安之侄谢玄为先锋,率领经过7年训练,有较强战斗力的“北府兵”8万沿淮河西上,迎击秦军主力。派胡彬率领水军5千增援战略要地寿阳(今安徽寿县)。又任命桓冲为江州刺史,率10万晋军控制长江中游,阻止秦巴蜀军顺江东下。

10月18日,苻坚之弟苻融率秦前锋部队攻占了寿阳(今寿县),俘虏晋军守将徐元喜。与此同时,秦军慕容垂部攻占了郧城(今湖北郧县)。奉命率水军驰援寿阳的胡彬在半路上得知寿阳已被苻融攻破,便退守硖石(今安徽凤台西南),等待与谢石、谢玄的大军会合。苻融又率军攻打硖石。苻融部将梁成率兵5万进攻洛涧(在今安徽淮南东),截断淮河交通,阻断了胡彬的退路。胡彬困守硖石,粮草用尽,难以支撑,写信向谢石告急,但送信的晋兵被秦兵捉住,此信落在苻融手里。苻融立刻向苻坚报告了晋军兵少,粮草缺乏的情况,建议迅速起兵,以防晋军逃遁。苻坚得报,把大军留在项城,亲率8千骑兵疾趋寿阳。

苻坚一到寿阳,立即派原东晋襄阳守将朱序到晋军大营去劝降。朱序到晋营后,不但没有劝降,反而向谢石提供了秦军的情况。他说:“秦军虽有百万之众,但还在进军中,如果兵力集中起来,晋军将难以抵御。现在情况不同,应趁秦军没能全部抵达的时机,迅速发动进攻,只要能击败其前锋部队,挫其锐气,就能击破秦百万大军。”谢石起初认为秦军兵强大,打算坚守不战,待敌疲惫再伺机反攻。听了朱序的话后,认为很有道理,便改变了作战方针,决定转守为攻,主动出击。

11月,谢玄派谴勇将刘牢之率精兵5千奔袭洛涧,揭开了淝水大战的序幕。秦将梁成率部5万在洛涧边上列阵迎击。刘牢之分兵一部迂回到秦军阵后,断其归路;自己率兵强渡洛水,猛攻秦阵。秦军惊慌失措,勉强抵挡一阵,就土崩瓦解,主将梁成和其弟梁云战死,官兵争先恐后渡过淮河逃命,1.5万余人丧生。洛涧大捷,极大鼓舞了晋军的士气。

由于秦军紧逼淝水西岸布阵,晋军无法渡河,只能隔岸对峙。谢玄就派使者去见苻融,用激将法对他说:“君悬军深入,而置阵逼水,此乃持久之计,非欲速战者也。若移阵少却,使晋兵得渡,以决胜负,不亦善乎?”秦军诸将都表示反对,但苻坚认为可以将计就计,让军队稍向后退,待晋军半渡过河时,再以骑兵冲杀,这样就可以取得胜利。苻融对苻坚的计划也表淝水之战示赞同,于是就答应了谢玄的要求,指挥秦军后撤。但秦兵士气低落,结果一后撤就失去控制,阵势大乱。谢玄率领8千多骑兵,趁势抢渡淝水,向秦军猛攻。朱序则在秦军阵后大叫:“秦兵败矣!秦兵败矣!”秦兵信以为真,于是转身竞相奔逃。苻融眼见大势不妙,急忙骑马前去阻止,以图稳住阵脚,不料战马被乱兵冲倒,被晋军追兵杀死。失去主将的秦兵越发混乱,彻底崩溃。前锋的溃败,引起后续部队的惊恐,也随之溃逃,行成连锁反应,结果全军溃逃,向北败退。秦军溃兵沿途不敢停留,听到风声鹤唳,都以为是晋军追来。晋军乘胜追击,一直到达寿阳附近的青冈。秦兵人马相踏而死的,满山遍野,充塞大河。苻坚本人也中箭负伤,逃回至洛阳时仅剩10余万。

晋军收复寿阳,谢石和谢玄派飞马往建康报捷。当时谢安正跟客人在家下棋。他看完了谢石送来的捷报,不露声色,随手把捷报放在旁边,照样下棋。客人知道是前方送来的战报,忍不住问谢安:“战况怎样?”谢安慢吞吞地说:“孩子们到底把秦人打败了。”客人听了,高兴得不想再下棋,想赶快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别人,就告别走了。谢安送走客人,回到内宅去,他的兴奋心情再也按捺不住,跨过门槛的时候,踉踉跄跄的,把脚上的木屐的齿也碰断了。这是著名的典故“折屐齿”的来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明太祖朱元璋得天下后封34位功臣 仅一位得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明太祖朱元璋传位于谁,唯一不杀功臣的皇帝,明太祖朱元璋全传

    因为朱元璋所创功业的巨大与辉煌,又因其屠杀开国功臣的恶名,所以朱元璋一直是中国古代最受争议的历史人物之一。朱元璋为什么大杀开国功臣?被他所杀的功臣有那些?因为是朱元璋的心腹,放他一马。所以,开国功臣能得善终的,只有郭英一个人。打下江山赐毒酒朱元璋思考元朝失败的原因,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元朝的武力,天

  • 曹操为何不称帝?揭秘曹操为何至死不做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曹操为何不称帝?“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曹操是毛泽东笔下的风流人物。看一下曹操的一生,不管他自己怎么说,他是由不自觉到自觉地在一条通向帝王的道路上一步步前进着。如果说建安元年(公元196年)前曹操在这方面的努力还只是一种不动声色的铺垫,那么从建安元年起,他就开始在这方面迈出了坚实有

  • 唐高宗死亡之谜 唐高宗李治竟死于服食丹药?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李治是怎么死的?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朝代之一,也是公认的中国封建的鼎盛时期。相比其它朝代的帝王,唐代皇帝对不老的追求似乎也最强烈,“不老”的愿望换来的却是“速死”。李治在位长达34年,但他身体一直不好。《旧唐书·高宗本纪》(卷6)记载,“帝自显庆已后,多苦风疾,百司表奏,皆委天后详决。” 显庆是

  • 明代首辅张居正是怎么死的?揭秘张居正之死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 明朝万历帝十岁登基,张居正当了十年首辅,辅助皇帝处理朝政。他虽然不是皇帝,却肩负国家重任,以天下为己任。近代思想家、文学家、学者梁启超(1873-1929)曾点评:“明代有种种特点,政治家只有一张居正!”但野史却说张居正死于纵欲过度……明朝出了好几位多年不上朝,不理朝政的皇帝,出了名的有嘉靖

  • 上官婉儿怎么死的?女宰相为何会被玄宗所杀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她,才貌双全,位居权要,竟然恋上武则天的老情人张昌宗。后又不甘寂寞,与武三思私通,与崔湜兄弟相恋。唐中宗立朝,却先后依附韦皇后与太平公主祸乱朝政。唐玄宗李隆基虽慕其才,却终因其淫乱而杀之……上官婉儿,这位被武则天重用的“巾帼宰相”,是否真如传说中的如此不堪?墓志由谁撰写2013年8月,陕西省考

  • 香妃是怎么死的?乾隆皇帝的香妃到底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香妃是怎么死的?在中国民间特别是新疆地区,至今仍广泛流传着乾隆宠妃香娘娘的动人故事。但由于历史记载不详,又缺乏直接的史料佐证,香妃的身世和经历却鲜为人知,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相传,香妃是出生在新疆喀什噶尔的一个维吾尔族人家的姑娘,名叫买木热·爱孜木。其家族由于在协助清政府军队平息地方叛乱中建树功勋

  • 隋唐英雄程咬金结局 隋唐英雄程咬金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程咬金是怎么死的?《隋唐英雄》里不得不提的任务就是程咬金了,程咬金是一个骁勇善哉、重情重义的将军,为所有士兵所敬重,李世民当上皇帝后,程咬金一再的帮助和扶持,那么最终隋唐英雄程咬金结局是什么?下面看下文的详细介绍。程咬金,姓程,名咬金,字知节。程咬金年青时就骁勇异常,善于马上击槊。隋末四海鼎沸,大乱

  • 朱元璋长相之谜:脸上是否真的有72颗大麻子?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朱元璋长相什么样?明太祖朱元璋,有史学家称他是下巴奇长、耳朵肥大、满脸麻点的丑陋、猥琐男人,朱元璋才算是中国帝王中的第一丑;但有的人称朱元璋是五官超格、相貌超俗,乃大富大贵的罕见帝王之相。两种观点截然相反,目前外界能见到的画像也主要集中在这两类,即一丑一俊,但版本众多。民间有一个流传极广的朱元璋画像

  • 慈禧与辛酉政变 慈禧太后为保命而发动的政变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慈禧与辛酉政变:慈禧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人物,实际掌控清帝国权利长达48年之久,对中国近代历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百度博客其在”辛酉政变”过程中,与肃顺等“顾命八大臣”斗智斗勇,表现出一个弱女子不屈不饶的斗争精神,可圈可点,但却不被人提起,实在有失公允。1867年8月22日(咸丰十一年七月十七日)咸

  • 揭秘:历史上那些不做死就不会死的的历史人物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不做不死的历史人物:纵观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一些死的很冤的历史人物,接下来就由小编来细数这些不做死就不会死的历史人物。朱高煦。其对仁宗宣宗父子廿多年来多次谋害,但宣宗仍不忍将他处死,并亲自前往狱中探视。朱高煦见宣宗到来,欲羞辱之,等宣宗一进门,朱高煦运足力气猛拽拖地长木,宣宗猝不及防,一个趔趄差点摔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