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安禄山当初出身卑微 安禄山最后是怎么成为祸患的

安禄山当初出身卑微 安禄山最后是怎么成为祸患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387 更新时间:2024/3/9 8:44:56

还不了解:唐代安禄山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出身卑微的安禄山,为何能成为大唐的祸患?

安禄山是一个耳熟能详的人物,他从一届凡夫俗子成为了大唐位极人臣的重要人物,可谓是鲤鱼跃龙门,飞上枝头变凤凰。但是他的一路走来,大部分原因并不是他自己的真才实干,主要是李隆基李林甫两人的私心,促使他成为位高权重的人物。那么这两人做了什么事呢?竟然将安禄山培养成祸害国家的人。他们是为了国家还是为了自己呢?让我们一起看下去寻找答案。在这之前希望各位看官长按点赞两秒并关注一下,动一动您发财的小手给我一个支持,也方便您接收最新的内容。

一、步步为营的安禄山

说起唐代,我们一定会想到当时的繁华盛世,在我国的历史上都算得上是一段传奇历史了。无论中外,回想起唐代的盛世都是不可复制的巅峰状态。但是唐代红极一时,自然有升也有降,盛极一时的唐代逐渐走向了灭亡,最终被安禄山窃取了成功。

安禄山的名号,我们也是耳熟能详,无论是男女老少相信都会听过他的名号。但是他可不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的伟人,只能说他是靠着他的骂名让我们家喻户晓的。安禄山通过安史之乱成功当上了梦寐以求的皇帝,他也为了这一目标奋斗了多年。历史上的朱元璋可谓是从草根变皇帝,但是安禄山并非草根,他从第一步就开始计算为自己谋路,之后也是步步为营。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步步为营的安禄山是如何为自己铺路的。

安禄山是一个混血的胡人,他的父亲早死母亲改嫁,继父姓安,他也就改名安禄山。这可以说是安禄山第一次认爹,接下来还有第二次。长大后的安禄山开始从戎,跟着大唐的节度使手下当兵打仗,由于安禄山的有勇有谋被将领看重,便任命他为捉生将。安禄山也不负众望,即使是个小官也做得有声有色,每次出去巡查都可以捉回来几十个契丹人。于是他深受张守珪的欣赏,也就是安禄山的第二次认爹。

之后安禄山由于犯错要被杀头,可是他机灵聪明,靠着自己的一张嘴将判官说得无从下手。判官也犹豫着安禄山该不该杀,于是定夺不下边把他送到了李隆基面前。李隆基当时就看重了安禄山的才能,决定法外开恩不杀他了,并且还给他了一个官职,虽然不高但是也是他开始接触皇家的转折点了。自此安禄山开始了他的开挂人生,那么出身平凡的安禄山为什么最终会成为扳倒大唐的重点呢?让我们继续看下去。

二、安禄山逐渐“成长”

安禄山自此进入了李隆基的视野之后,便是发挥出他的所有优势,尤其是察言观色。他把周围的每个人都打点的没有二话,对于安禄山的评价都是好的,那么面对李隆基自然不用多说。741年,李隆基的指定人选御史中丞到河北巡视,安禄山更是使出浑身解数讨好他,但是同样的,得到的报酬也是十分丰厚。安禄山迅速被提拔升官,在第二年,李隆基甚至让安禄山成为了十大节度使之一。安禄山也从曾经的胡人一跃成为皇帝眼前的大红人,这简直是安禄山的美梦成真。

也正是李隆基的不断扶持,让安禄山逐渐成为向往权利的“怪兽”。安禄山为了拍马屁也是无所不用其极,说话十分夸张但是也让李隆基十分受用。李隆基甚至一度将安禄山提拔升官,安禄山甚至管理唐代五分之一的边镇。但是这并不是安禄山官场的终点,他还是继续向朝廷送东西和李隆基套近乎,甚至史书记载郡县都因为送得过多而疲惫不堪。

不仅安禄山十分会笼络人心,用花言巧语把李隆基哄得团团转,而且还说出只认天子不认储君这样的话。虽然这样在李隆基看来,安禄山是个忠臣,一心只有他。但是他这句话无疑也是把储君得罪了,安禄山自然也管不了那么多,只顾眼前把李隆基哄骗好就可以利益最大化。李隆基自然十分受用,连连不断地给了安禄山很多好处,但是不仅李隆基将安禄山培养成满眼权势的巨兽,还有一人也做出了贡献。

三、 李林甫的力量

前文提起让安禄山逐渐成为权势滔天的人,不止李隆基,还有一人就是——李林甫。李隆基为了防止大臣们专权,于是就将大臣们隔几年就会换一人。到了李林甫任职时,李隆基的心思已经不在治国上了,而且李林甫为人十分能干,国力也是蒸蒸日上。李隆基对于管理国家已经没有心思了,李林甫又是一个十分善于钻营的人,自然而然也就得到了李隆基的宠爱。李林甫也就因此在宰相之位一坐就是十几年。

当时的李林甫出于私心,想着国家边疆地区不能派文臣去,这一想法确实和李隆基不谋而合。于是君臣两人想出决策,任命了安禄山为东平郡王,当时的安禄山已经身兼三职了,东部大唐的精兵们都在他的手下。安禄山并不是靠着才华上位的,他只是会投机倒把,也正是没有爱国的概念,导致安禄山的野心日益膨胀。

在我看来,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还是李隆基和李林甫,两人因为一己私心而破坏规则。

而且用人不准,最终造成了养虎为患害了自己,安禄山的雄起也标志着大唐的逐渐衰败,从此害得大唐一蹶不振。这一事件,至今都值得我们深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三国里的袁绍怎么死的?揭秘英雄袁绍的悲剧人生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袁绍怎么死的?袁绍(?-202年),字本初,汝南汝阳(今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袁老乡袁老村)人。出身世家大族汝南袁氏,袁家自其高祖袁安官至司空、司徒,袁安的儿子袁京为司空,袁京的儿子袁汤为司空、司徒太尉,袁汤的儿子袁逢亦至司空,袁逢的弟弟袁隗亦至司徒、太傅。四世中居三公之位者多达五人,故号称“四世三公”

  • 名臣张居正为何成为中国唯一顺利改革的改革家?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张居正改革:张居正(1525-1582),字叔大,号太岳,湖北江陵人。担任明神宗朱翊钧的首辅,达十年之久,是个有作为、具谋略、通权术的大政治家。张居正的改革,了不起,我打心眼里佩服他;但对他这种太厉害的人,绝无好感。凡强人,都具有一点使人讨厌的“侵略性”,他总要求你如何如何,而你不能希望他如何如何。

  • 揭秘:全能型皇帝唐太宗做的最不厚道的一件事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揭秘唐太宗如何“骗”得《兰亭序》?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皇帝中少有的全能型人物,上马能指挥千军万马,所向披靡,下马能安邦定国,兴国利民。更难能可贵之处是他还练得一手好字,书法造诣可与唐朝的虞世南、褚遂良等人比肩,所以他头上的三顶帽子——军事家,政治家、书法家,个个都不是虚的。不过,金无足赤,一生勤政爱民

  • 揭秘一个真实的后主刘禅:家暴、偷情一个都不少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建兴十二年二月,即公元234年,蜀汉都城发生了一件轰动朝野的大案,风韵犹存的半老徐娘胡氏状告丈夫刘琰大搞家暴。一番调查之后,竟然变成当朝皇帝蜀汉后主刘禅的偷情案,搞得蜀国上下沸沸扬扬,连在前线指挥作战的诸葛亮都惊动了。这是怎么一回事?刚接到报案,成都太守本不在意,可是听到刘琰的名字,立刻打起了精神。

  • 张飞的女儿嫁给了谁?张飞两女都是刘禅的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张飞的女儿嫁给了谁?章武元年,刘备称帝,以张飞的长女为刘禅太子妃,刘禅即位后,封张飞的长女为皇后。15年后,张飞的长女死去,刘禅又娶张飞的二女儿,先封为贵人,后立为皇后。张飞的女儿应该是一个美丽的女子吧,因为张飞的媳妇儿是抢来的,是一个很美的女人,传说中张飞面目粗狂,性情暴烈,但据传言,历史上的张飞

  • 魏延死因真相:死于一场蜀国内部权力争夺?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蜀汉大将魏延是怎么死的呢?魏延是跟随刘备多年,从一名普通的下级军官,一步步的晋升上来的。在蜀国的大将中,他能征善战,战功卓著。在为建立蜀国立下不朽功勋。对刘备忠心耿耿。并得到刘备的器重。刘备在用人方面也确有过人之处。刘备在起事之初,魏延只是一名默默无闻的小角色。刘备夺得汉中,蜀国初定。基本形成了三足

  • 揭秘三国史上的千古奇冤:大将魏延叛蜀之谜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魏延真的背叛了蜀国吗?蜀国名将魏延是三国史上颇具争议的人物之一。有人说他是蜀汉后期最为重要的大将,因“性矜高”而与“平日诸将素不同”;屡次北伐时,“延每随亮出,欲请兵万人,与亮会于潼关,如韩信故事”,深为一生谨慎的诸葛亮所“制而不许”。建兴12(公元234)年秋,在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后,因与丞相府长

  • 穷书生司马相如是怎样将富家女卓文君追到手的?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司马相如,原名司马长卿,因仰慕战国时的名相蔺相如而改名。男,汉族,公元前179年生,属相狗,星座约为双子座,四川蓬安人,西汉时期的辞赋家。其代表作品为《子虚赋》,作品词藻富丽,结构宏大,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才子。同时,他与卓文君《凤求凰》的经典爱情故事也广为流传。鲁迅《汉文学史纲要》中评价说:“武帝时

  • 岳飞竟然惨遭第一任妻子抛弃?岳飞有几个妻子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岳飞的婚姻家庭生活:岳飞是家喻户晓的民族英雄,关于他的婚姻家庭生活,评书《岳飞传》虽然有所介绍,但有许多并不符合历史实际,凭空添加了许多演义的成分。上个世纪,史学家们曾对岳飞的婚姻家庭进行过研究,为我们提供了一幅相对真实的画面。岳飞系出生于1103年,也就是宋徽宗崇宁二年,这一年的二月十五日夜里,他

  • 解读隋炀帝杨广:中国历史上最可怜的悲情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最可怜的皇帝隋炀帝杨广:历史上的隋炀帝杨广,一统江山,在位期间修建大运河,营造东都洛阳城,开拓疆土畅通丝绸之路,开创科举,三征高丽。他在历史上的地位功不可没,结束了中国三、四百年的战乱时代,从此中国进入了和平、强盛的时代。像这样一位战功显赫、辉煌伟大的皇帝,死后竟然连一个像样的棺材都没有,栖身之地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