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夏禹是如何改变了中国民选皇帝的游戏规则?

夏禹是如何改变了中国民选皇帝的游戏规则?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2060 更新时间:2024/1/21 13:57:08

中国古代历史基本是在家庭帝王制中写成的,但夏之前包括、舜、禹都是经过部落首领们民主推选实现的,历史上称这一制度为("禅让"),想来似乎有点像现代的美国选举。不过等到禹当了皇帝以后,他却破坏了这一非常先进的游戏规则,要说禹的家庭故事,当然得从他的父亲说起,虽然本文要讲的是禹的种种不是,但我们不能否认禹是站在文明时代门槛上的伟人。他为文明时代铺平了道路。

网络配图

而禹的父亲——,却是一位失败了的英雄。相传鲧曾受尧指派,负责治理洪水。他用筑堤挡水的办法,试图堵住洪水,但堤坝坍塌,造成了更大的水患,治了九年也没有成绩。舜摄政后视察治水情况,“行视鲧之治水无状,乃殛鲧于羽山以死”。古史传说往往以为,鲧用堵水之法治水失败,其子禹用疏导之法获得成功,事情简单而明确。其实,治理洪水是原始社会后期先民们经过数代人的奋斗才得以完成的。古史传说将功劳全归于禹,这是当时人们英雄主义观念的反映,其中肯定有夸张和简单化的地方。其合理因素,是在于禹作为领导者使治水伟业最终得以完成。

关于禹的治水方法,《夏书》上说“禹堙洪水十三年”、《山海经》上说“禹堙洪水杀相繇”、《淮南子》上说“禹乃以息土填洪水”等,均指出禹也曾用过“堙”的方法。屈原的《天问》中也有“纂就前绪,逐成考功”的句子。说明禹也曾继承过鲧的治水方法。

我们把原始时代后期一系列伟人的情况联系起来看,不难发现,那个时代的首领之所以受到人们的普遍拥戴,主要在于首领本身的卓越才能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其中也有祖先的荫蔽以及个人的诈谋的因素。《礼记》中的《礼运》篇讲“小康”之世所说的“谋用是作”,其代表人物以禹为首不是没有根据的。按照一些古书中的记载,治水失败只是鲧被放逐而死的表面原因,而根本原因却在鲧与舜的争权夺位。尧欲将权位传给舜时,鲧极力反对。鲧对尧说:“不详载!熟以天下而传之于匹夫乎?” 鲧为了夺位,曾经“怒其猛兽,欲以为乱。”且“召之不来,仿佯于野,以患帝舜!”以至遭到放逐和诛杀。

网络配图

但鲧的儿子禹就要圆滑世故的多,可以说禹是我国上古时代第一位实行诈谋并取得成功的人物。根据《尚书》的记载,鲧被诛杀后,禹审时度势,采取了十分谨慎的态度。“禹不敢怨,而反事之,官为司空。以通水潦,颜色黎黑。步不相过,窍气不通,以中帝心。”尽管禹不一定如此地奴颜婢膝,在舜的左右总迈着小步行走,甚至连大气都不敢出,但在鲧被杀后还能担任要职这一事实至少可说明禹是善于诈谋的。在传统观念中,有一种对伟人的宽容态度,即俗语说的“一好遮百丑”。只视其功,不视其过。

禹的时代,社会结构有了比较显著的变化,于是禅让制也呈现出微妙的状态。禹在位时,选择皋陶为继承人。此举充分反映了禹的智谋和狡猾。皋陶是偃姓部落首领,早在舜的时候就威望很高,曾经当众诘难过禹,但后被禹所笼络,便“令民皆则禹”。举荐皋陶,实际上是加强了禹自己的权势、扩大了禹自己的影响。特别应当注意到,皋陶和禹同在舜手下任过职,从言论和行为上看,皋陶是年长于禹的。禹选定皋陶为继承人时,两人均已至耄耋之年。选择一位比自己年纪大的老人为继承人,正是禹工于心计的表现。因为这样的继承人是不会对自己及其儿子构成太大威胁的,即便皋陶先于自己死去,也可以延后继者佐政的时间。

网络配图

果然,皋陶被举荐后不久死去。禹又举荐不大受拥戴的益为继承人。难怪司马迁这样解释:“及禹崩,虽授益,益之佐政日浅,天下未治,故诸侯皆去益而朝启。”根据一些古书中的记载,禹搞禅让,实际上是设下了一个圈套。“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这就大大减少了打破旧传统带来的阻力。就像曹操,始终“挟天子以令诸侯”,以汉臣的面貌出现,而把称帝的任务留给了儿子曹丕来完成。禹和曹操尽管时代相隔甚远,但其机敏、权略的相似之处还是有的。

禹的权谋与开拓顺应了当时社会文化观念转变的潮流。至此,中国开始漫长的家庭式帝国时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宋太祖之死 烛影斧声开国之主惨遭兄弟算计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宋太祖赵匡胤是一位非常有人情味的开国皇帝,可惜,英年早逝,只当了17年天子,就稀里糊涂地死了。976年,他刚刚50岁。虽说,官修《宋史》对宋太祖的猝死原因做了各种各样的遮掩和粉饰,但仍通过形形色色的破绽证明:赵匡胤是被亲弟弟赵光义谋杀的。宫廷疑案,玄机重重,未能躬逢其盛的后人,只能在故纸堆里摸“狐狸

  • 夏朝第一位帝王大禹是凭借治水让天下人臣服吗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禹,姓姒名禹,是中国古代传说时代中,能与尧、舜齐名的贤君,夏后氏的首领,同时也是夏朝的开国皇帝,传说他是人文始祖黄帝曾孙的儿子,颛顼的孙子,母亲是有辛氏部落的女儿,名为女志,禹小时候跟着他的父亲鲧来到中原地区,当时的皇帝是尧,而那个时候中原地带洪水泛滥,各处的百姓都经常受到洪水的冲击,鲧被尧封为崇后

  • 犯君威者虽亲必诛:雍正为何不肯放过年羹尧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年羹尧这个人大家都不陌生,他是雍正皇帝的亲信,也算雍正的大舅子之一。因为他的妹妹嫁给了雍正,但不是正牌的皇后。但是雍正即位以后的一段时间里,却对年羹尧一再的训斥。把他一贬再贬,最后干脆赐年羹尧自尽。作为雍正手下的三大宠臣之一,年羹尧究竟做了哪些事,以至于雍正皇帝忍无可忍,要对让痛下杀手。从年羹尧的行

  • 西晋有名美男子韩寿:娶得佳人为何竟断子绝孙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韩寿(?—公元300年)字德真,西晋时期南阳堵阳人,官至散骑常侍、河南尹。曾祖父是曹魏时期的司徒韩暨,先祖为西汉初年诸侯王韩王韩信,同时他还是西晋权臣贾充的女婿。韩寿本人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美男子。图片来源于网络韩寿简介上提到韩寿早年在西晋朝廷做官,是贾充的幕僚。因为常去贾充府中开会,加上他容貌俊俏,

  • 皇帝的用人之道:明朝崇祯皇帝疑人皆杀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用一个杀一个,怀疑一个杀一个,最后全盘玩完明朝的崇祯皇帝是个亡国之君。但他很有明君色彩:不好色,私生活不仅检点,而且简朴;但他喜欢杀人,对犯了错误的部下,更是从不轻饶,袁崇焕的下场,三百年之后还让人寒心。网络配图崇祯不仅杀了袁崇焕,对其他能臣也猜忌颇多、非常苛刻。例如“五省总督”陈奇瑜招抚义军失败,

  • 与三国演义相差较远?真实的赵云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赵云,字子龙,冀州常山真定人,赵云身长八尺,姿颜雄伟。赵云是《三国演义》里塑造的最成功的武将,他不仅长的帅,而且一生没有打过败仗,故而赵云还有个外号叫常胜将军。《三国演义》里,赵云与关羽、张飞、马超、黄忠并列五虎大将,那么正史当中的赵云真的不如三国里那么厉害吗?网络配图从《三国志》来看,刘备册封五虎

  • 谁能比他惨?堂堂一个皇帝却被葬入太监墓穴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我国的封建社会,等级制度极为严格。一般来说,作为九五之尊的皇帝,无论是什么仪式,都是十分浓重的,而葬礼就更不用说了,一开始还要人陪葬,后来渐渐地取消了,但陪葬一些金银珠宝,还是很有必要的,毕竟,这是身份的象征,也是地位的写照。而且,皇家一般都有皇家的陵寝,皇帝死后,一般都下葬在这些地方,基本上没有例

  • 纪晓岚风光背后饱受人格侮辱被斥娼妓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清人纪晓岚,是孔子赞誉的那种“敏而好学”的文学家。他生于清雍正二年,出身书香门第,少年时誉为“神童”,21岁中秀才,24岁考中解元,31岁以二甲第四名进士入仕,先在翰林院为庶吉士,后晋升为右庶子,掌太子府事,在乾隆时恩宠倍加,受命为《四库全书》总纂官,十三年中披星戴月编书,终于编成经、史、子、集四部

  • 曹操真实思想开放临终嘱咐妻妾另行改嫁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一个人的一生会说很多话,有些重要,有些不重要。 一般说来,遗言当然都是最重要的话,甚至是一生所悟出来的道理。但有些人也会在遗言中说些“不重要的话”,这里还不乏名人,甚至是曾经很“重要”的人。曹操,三国时的大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一生致力于统一国家,追求和维护自己的最高权力。但他的遗言与之毕生的事业

  • 中国古代第一个军师型的军事家指的竟是他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姜太公,即吕尚,河南人,一说为安徽临泉姜寨人,生于公元前1156,死于公元前1017年,寿至139岁,先后辅佐了六位周王,网络配图姜尚年轻时曾在商都朝歌宰牛卖肉,又到孟津做过卖酒生意。他虽贫寒,但胸怀大志,勤苦学习,始终不倦地研究、探讨治国 兴邦之道,以期有朝一日能够大展宏图。当时殷纣王暴虐无道,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