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国难当前曾国潘为何也要坚持先守孝不违孝道?

国难当前曾国潘为何也要坚持先守孝不违孝道?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2019 更新时间:2023/12/6 16:16:13

治乱世的前提是除暴安良这是曾国藩一贯的理念。所谓积玩之后,振之以猛;但愿良民有安生之日,即身得残忍严酷之名亦不敢辞……曾国藩的严酷,为他博得了“曾剃头”的绰号,但也稳住了湖南的局面。

图片来源于网络

曾国藩于七月二十五日在安徽太和县小池驿闻讣,二十八日即赶到九江,准备雇船溯江而上,走水路返乡。在九江,他收到江西方面的奠银千两,救了他的急。三十日起航,却遇到了顶头风,到湖北黄州三百里的水路,足足用了十一天。于是改走旱路,八月十二日抵达省城武昌,“始知湖南消息。长沙被围危急,道路梗阻,行旅不通,不胜悲痛焦灼之至。”尽管如此,他还是决定尽快返乡。十四日自武昌程,十八日到岳州,之后绕道湘阴、宁乡,终于在八月二十三日回到了湘乡的老家。

到家当日,“在腰里新屋痛哭吾母。二十五日至白杨坪老屋,敬谒吾祖星冈公坟墓。”其时,长沙攻防战已经开始,就在他到家的前一日,太平天国的西王萧朝贵,在扑击长沙南门的作战中中炮受伤。太平军如跑荒的野火,席卷湖湘,所过之处,不可向迩。好在湘乡不是太平军进军的必经之路,躲过了这一劫。俗话说小乱住城,大乱住乡,国藩回到乡下,反倒多了几分安全感。在给滞留京城家人的信中,可以看出他颇为自信:“我曾家人人皆习武艺,外姓亦多善打者,土匪决可无。粤匪之氛虽恶,我境僻处万山之中,不当孔道,亦断不受其蹂躏。”对于地方官绅请他出山主持湘乡的团练,他态度消极:“始克释缟素而更墨纟志(黑色丧服。古代礼制:在家守制应服白色丧服,夺情出征则服黑),若遽趋县城,既不可以缟素而入公门,又岂可竟更墨纟志,显干大戾。”但出于保卫桑梓的道义,他答应参与,但也仅止于参与末议而已。

图片来源于网络

九十月间,太平军数次穴地攻长沙城不克,粮秣给养渐渐匮乏,遂于十月十九日撤围北上。太平军在益阳一带掳获了数千只民船,于是泛舟直下岳州,清军不战弃守,太平军遂由水旱两路进入湖北,并于十二月四日攻克武昌。湖北巡抚常大淳、提督双福、布政使梁星源等大批军政官员死难。由于战场转移,湖南一下子松快了许多。但曾国藩却在这个当口,接到了皇帝下达给他的新任务。咸丰二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军机处寄发给当时的湖南巡抚张亮基一道上谕:“前任丁忧侍郎曾国藩,隶籍湘乡,闻其在籍,其于湖南地方人情自必熟悉,着该抚传旨,令其帮同办理本省团练乡民、搜查土匪诸事务。伊必尽力,不负委任。”曾国藩接到张亮基发来的咨文,已经在半个月后,当即准备上疏推辞。国难当头,朝廷急需用人之际,他为何如此呢?这就不能不由儒家的孝道说起了。

作为躬行实践的儒者,曾国藩于孝道看得很重,更何况对一别十二年,临死也未能见上一面的母亲,他心存愧疚。母亲下葬不过数月,热孝期间出山做事,既违背礼制,也有违孝道,他是绝不愿意的。

还有个很重要的原因。咸丰元年,曾国藩的好友江忠源丁母忧回籍守制,恰逢朝廷派任大学士赛尚阿赴广西督师,“湘阴左宗植方官内阁中书,素悉公(即江忠源),为言于大学士祁寯藻:江某可倚以办贼。祁公荐之。赛尚阿公遂奏调军前差遣。”曾国藩得知这个消息,很不以为然,曾去信责之以大节,劝江不要轻易出山。进退出处,为朋友谋如此;现在轮到他,若尊朝命夺情出山,自己岂不成了口是心非的小人了吗?故在得知武汉失守的消息后,曾守制之心仍未动摇。在接到张亮基咨文两日后(十二月十五日),他上折辞谢,并准备将折稿寄给留在京师照看其家小的妻舅欧阳秉铨,要他将自己的意思晓喻在京师做官的朋友们,如袁甲三、毛鸿宾、黎吉云、邵懿辰、李鸿章、吕贤基等人,要他们不要向朝廷举荐他出来做事,陷他于不孝。奏疏与书信写就,正待发出,郭嵩焘的到来与父亲竹亭公的训诫,却使他一改初衷。

图片来源于网络

曾文正公典试江西,奉太夫人讳南归。时贼方围长沙,文正公旋奉旨帮办团练。解围后,嵩焘驰弔文正公家。至湘乡县城,朱石翘(孙诒)方为县宰,为(我)发官(轿)伕两班,凡百二十里,用夜半抵文正公宅。则已具疏力辞,并缄致张石卿(即张亮基,石卿为其字)中丞,力陈不能出之义,专使赴省,束装将行矣。嵩焘力止之,不可。乃以力保桑梓之谊言之太翁(即曾父竹亭公),召语文正公,以嵩焘之言为正。(文正)即时收回所具疏,定计赴省。

十二月十七日,曾国藩起行赴省,于二十一日抵达长沙,从此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痴情的皇帝!皇后死后他都要进棺椁与她共枕眠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当年慕容熙刚满二十岁,相貌堂堂,是后燕有名的美男子。但这厮总搞不伦恋,他与寡居后宫的丁太后好上了,让后宫上下都看了笑话。这丁太后本就孀居后宫,正是寂寞难耐,这又帅又年轻的慕容熙,送上门来,那她还不赶紧收了?而且这慕容熙殷勤周到,事事都替丁太后想得周全,让她百般受用。网络配图自慕容盛死后,大臣们都向丁

  • 揭秘年羹尧被雍正赐死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提起年羹尧,人们就会想起血淋淋的血滴子,因为在传说中,年羹尧总是用血滴子残酷地杀死其对头。然而在为雍正除掉许多对头之后,年羹尧也没有得到好下场,最终为雍正所杀,但雍正为什么要杀掉年羹尧呢?人们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网络配图年羹尧,字亮工,康熙三十九年(公元1700年)进士。为人聪敏,豁达,娴辞令,善墨

  • 历史荒唐一面:一个靠抓阄坐上帝位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滚历史长河中,有很多可歌可泣的历史英雄,也有令人热血沸腾的历史事迹。而除了这些,也少不了让人啼笑皆非的荒唐闹剧,不得不说现代人会玩,古人们更会玩。九五之尊的皇帝竟可用抓阄这种儿戏的方式来决定,建世帝刘盆子便是在抓阄时决定的。网络配图刘盆子为太山郡式县人,是汉高祖刘邦的后裔。刘盆子的父亲刘萌本为式候,

  • 揭秘军事家古斯塔夫二世和华伦斯坦谁更优秀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曼施坦因的军事能力,世界公认二战中国的军事家,罗科索夫斯基和曼施坦因谁厉害

    在欧洲三十年战争期间,出现过两位极具战斗力和领导指挥能力的军事家,两人在自己利益的驱使下发生过多次战争。一个是神圣罗马帝国的最高指挥也是具有“欧洲雇佣军之王”称号的阿尔伯莱希特·华伦斯坦,另一个是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二世。图片来源于网络虽然两人在三十年战争中叱诧风云的时间并不长,但是今后提及三十年战争基

  • 揭秘中国史上哪位皇帝登基时被人扇耳光?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后唐庄宗李存勖身材高大、力大无穷、骁勇善战、生猛无比。庄宗喜欢自由搏击,自认为老子天下第一。他有个侍卫王门关在这个圈里小有名气,庄宗就总想和小王较量较量。小王哪敢啊,输了说明水平差要丢饭碗,赢了弄不好就得丢脑袋。网络配图可庄宗相当墨迹,还总冷嘲热讽,后来又郑重承诺:你小子赢了就封你节度使,输了也绝不

  • 王伦绰号取白衣秀士竟是因为他心胸小不容人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如果只提王伦这个名字,或许有人会一时想不到是谁,但是提起“白衣秀士”这个称号,估计立马就会明白王伦是谁,脑中会出现一心胸狭窄,不能容人的负面形象。图片来源于网络白衣秀士这个称号原来指的是还未考中进士的士子,没有包含贬义,然而在《水浒传》中,白衣秀士则隐含了贬义,除了专指王伦此人,也是泛指那些气量小,

  • 曾国藩发迹史:揭开曾国藩九年连升十级之谜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九年为何连升十级初入官场的12年,是曾国藩一生中最为重要的时期,尽管近20年来,有关曾国藩的图书层出不穷,不少作品登上畅销书榜,但曾国藩初入官场前12年的从政经历,几乎没有专著提及。 “主要原因在于,涉及曾国藩这段经历的相关史料,一部分毁于战火,一部分被史书刻意隐瞒。 ”作者汪衍振说:“为了搞清楚曾

  • 小早川隆景是日本人气将军中排名靠前的智将?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小早川隆景于1533年出生于日本安艺国郡山城,是日本战国时期的名将毛利元就的第三个儿子。在日本的战国时期,大家族直接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除了通过联姻的方法找到盟友,还会将自己的儿子过继给他人。由于竹原小早川家没有后代,毛利元就便将自己10岁的儿子过继给小早川家。图片来源于网络小早川隆景有勇有谋,是日

  • 丰臣秀吉为什么如此看重智将小早川隆景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丰臣秀吉出生于1537年,在他执政期间统一了日本,是日本战国时期的三英杰之一。小早川隆景本为毛利氏,后来为了得到小早川家族的支持和力量,他改换姓氏,入嗣小早川家。图片来源于网络丰臣秀吉为什么如此看重小早川隆景呢?主要出于以下几个原因。首先,秀吉是个比较重视人才的人。秀吉出生在一个没落的家族里,在当时

  • 明智光秀的一生谜团:明智光秀为什么选择叛变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明智光秀是日本非常著名的一代名将,自从加入了织田信长的营下非常受织田信长的信任,逐渐成为最重要的将领之一,他曾经担任过近畿管领等重要职务,然而对于这个人物历史上有一些并不算清晰的地方,就算是再明智光秀简介中关于他的身世也记载的不是很清楚,那么明智光秀简介中是如何介绍这个人物的呢?图片来源于网络在明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