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痴迷于玄修的“中材之主”:为何终身事鬼不事人

痴迷于玄修的“中材之主”:为何终身事鬼不事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2109 更新时间:2023/12/15 21:20:09

如果你看到这样的文字:“灵霄上清统雷元阳妙一飞玄真君”,直觉反应那肯定是道士的名号。有所不知的是,拥有这个头衔的并非一般道士,而是嘉靖皇帝朱厚熜。《明史》对他的评语还算比较客气,称他为“中材之主”。孟森《明史讲义》对他的评价是:“终身事鬼而不事人”。在这点上简直无人能及,岂是“中材”而已。

网络配图

读者诸君可能会说,按照宗教信仰自由的观点,皇帝崇信道教似乎不必非议。其实史家非议的并不是宗教信仰,例如谷应泰对于“世宗崇道教”有这样的说法:“因寿考而慕长生,缘长生而冀翀举……及其末年,犹饵丹药,盖游仙之志久而弥笃。”

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痴迷于道教斋醮,一味向玉皇大帝献“青词”(写在青藤纸上的颂词),不但自己痴迷于此,还鼓动大臣专心致志撰写“青词”,培养了一批精于此道的“青词宰相”(如夏言、顾鼎臣、严嵩、袁炜、李春芳等)。二是在道士邵元节、陶仲文之流的指导下,为了自己的“养生”,炼制长生不老的丹药,热衷于“采阴补阳”(即与童贞处女相交的“房中术”)。

道家“养生”理论在明中叶的上流社会风靡一时,《金瓶梅》中的西门庆就是一个典型代表,不过和朱厚熜相比稍显逊色。为了延年益寿,他把豆蔻年华的宫女作为“采阴补阳”的工具。日复一日的“采阴补阳”,必须不断服食道士们为他炼制的“房中药”(春药)。这种药称为“红铅”,它的奥秘正如《万历野获编》所说:“用红铅取童女初行月事,炼之如辰砂”。无怪乎历年陆续进宫的少女数以千计,原来她们既是“采阴补阳”的工具,又是“供炼丹药”的原料,最终都成了朱厚熜的“药渣”。

受到朱厚熜双重蹂躏的宫女忍无可忍,终于导致震惊朝野的“谋逆”事件。嘉靖二十一年(1542)十月二十日,朱厚熜夜宿端妃曹氏宫中,宫女杨金英等人,乘朱厚熜熟睡之机,用绳索套上他的头颈,想把他勒死。或许过于紧张,或许操作不当,打了一个死结,并未致命。

网络配图

参与此事的宫女张金莲知道事情不妙,溜出来报告皇后。皇后火速赶到,解开绳索,朱厚熜得以苏醒。皇后立即命令太监张佐等人逮捕宫女,严刑逼供幕后主使人。其实那是宫女们的自发行动,并无主使人,皇后却假公济私,以“首谋”罪牵连宁嫔王氏,以“预知”罪牵连端妃曹氏,把端妃、宁嫔以及杨金英等,不分首犯从犯,一律凌迟处死,枭首示众,她们的家属,十人斩首,其余的发配功臣家为奴。

朱厚熜大难不死,说起了风凉话:“朕非赖天地鸿恩,遏除宫变,焉有今兹!”嘴上讲着“天地鸿恩”,内心深处却惊悸得很,朱厚熜匆匆忙忙搬出了大内,移居西苑。此后更加潜心玄修,一直到死都执迷不悟地和道士们混在一起。

最早获宠的是龙虎山上清宫道士邵元节。嘉靖三年(1524),朱厚熜在乾清宫便殿接见他,一见如故,命他专门负责斋醮的祈祷、祭祀,封他为“真人”、道教总管,官居二品。嘉靖十五年(1536),皇子诞生,朱厚熜以为是邵元节“祷祀”有功,任命他为礼部尚书,享受一品俸禄。道士出任尚书,简直是闻所未闻的咄咄怪事。三年后,邵元节病死,朱厚熜派太监为之护丧,按照伯爵规格抚恤。

嘉靖十九年(1540),道士段朝用打造银器送给皇帝,说:用来盛饮食或上供,“神仙可致”;但必须深居简出,不和外人接触,才可以炼成“不死药”。朱厚熜大喜过望,当即向大臣们宣布:朕休假一两年,由太子监国(代理皇帝职权)。

网络配图

为了“不死药”,皇帝居然要休假一两年,满朝大臣惊愕得不知所措,却没有人敢于阻拦。在此紧要关头,太仆寺卿杨最挺身而出表示反对,他说:听到皇上这一谕旨,“始则惊而骇,继则感而悲”,舜汤武这些圣贤以为“修养成仙”之事不易得,因为不易得,所以不学。希望皇上“不迩声色,保复元阳,不期仙而自仙,不期寿而自寿。黄白之术,金丹之药,皆足以伤元气,不可信也”。说得入情入理,朱厚熜听了竟然暴跳如雷,把他关入锦衣卫镇抚司诏狱严刑拷讯,致使杨最瘐死狱中。

迫于舆论压力,朱厚熜不得不放弃休假一两年的想法,却耿耿于怀。不久监察御史杨爵支持杨最,批评皇帝“经年不视朝,日事斋醮,工作烦兴,严嵩等务为谄谀”。朱厚熜压抑的怒气顿时爆发,命锦衣卫镇抚司严刑搒掠,打得他血肉狼藉,几次濒临死亡。户部主事周天佐、陕西巡按浦铉为杨爵申辩,也先后被他的御用特务机构活活折磨而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三国名将关羽戎马一生 居然败在公关?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新三国关羽被谁杀了,新三国关羽大意失荆州,诸葛大意失荆州

    关羽,三国争霸,侠肝义胆,风云人物,英雄豪情!史上号称"万人敌“,一人抵千军,令世人无不敬畏。如此英雄,而现今看来竞因一个个小小的“公关”没有做到位而导致覆亡......网络配图在史传记载中,关于关羽一生只是简单的概括,但与张飞、赵云等人相比,他的经历更为丰富。当年关羽在家乡杀人“亡命”而投奔涿郡刘

  • 残暴的皇帝尼禄居然派人杀害自己的母亲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世界上最后一个皇帝还活着吗,莽古尔泰为什么杀生母,罗马皇帝尼禄的一生

    历史上关于皇帝尼禄的评价具有很多面,其中最让人们熟知的就是他的暴行了。他曾在国家鼎盛的时候,他变得很是残暴,还乱杀平民,甚至还纵火使得数千人丧命。因此人们都曾称他是一名暴君。那究竟尼禄是哪个国家的暴君呢?图片来源于网络通过对尼禄这一皇帝的解读,我们发现了尼禄是古罗马国家的一个暴君。那为什么又叫做暴君

  • 蒙古末任大汗死后 他的老婆孩子谁最有血性?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蒙古历代大汗列表,有蒙古血统的俄罗斯名人,蒙古最后一位大汗

    作为蒙古最后一任大汗,林丹汗背负着民族的希望和未来。可是,他即位时已经是1604年,此时南有明朝,东北有后金,都是不可小视的力量,尤其是努尔哈赤的后金,更是崛起迅速。他的父亲莽骨还早逝,他从爷爷布延薛禅汗那里接过沉甸甸的汗位,也接过来一个即将四分五裂的蒙古各部。网络配图终其一生,他都在与后金作战,只

  • 吕布因太善良才断送自己性命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由于《三国演义》及各种民间艺术的演绎,吕布向来是以“三国第一猛将”的形象存在于人们的心目之中。先后为丁原、董卓的部将,和王允诛董后,被李郭击败,依附袁绍效力。争夺兖州失败后,依附偷袭刘备,割据徐州。于建安三年十二月癸酉(199年2月7日)在下邳被曹操击败并处死。有一种说法是说吕布太善良了,所以才会害

  • 揭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与歌女之艳闻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朱元璋为什么不把皇位传给朱棣,大明王朝1566小阁老,明朝开国皇帝的名字

    将皇帝与妓女并列在一起,总有点吊诡的味道。试想,一个是万人之上、御极四海的皇帝,一个是身份卑贱、人尽可夫的妓女,如此悬殊的身份差距又是如何让他们产生瓜葛呢?答案或许只有一个,妓女独树一帜的女性魅力吸引了曾经揽尽春色的天子,让他在自觉不自觉间匍匐在妓女的石榴裙下。其实,中国皇帝与妓女的纠葛并不鲜见,从

  • 揭秘:历史上被“厉鬼”吓死的唐朝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上真实发生的故事,历史上最荒诞的皇帝,不知道的历史真相

    古人常说“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其实这是对心理素质差的坏人而言的,若是碰上心理素质超强的坏人,即使每天做10件亏心事,也不会有鬼来拜访。比如西汉时期的昌邑王六贺,在位仅27天就干了1127件坏事,最后还是快快乐乐地自然死亡。坏人也分专业和业余。譬如唐玄宗早年十分宠爱的武惠妃,就是个业余水准的坏人

  • 在王莽没有篡汉之前 王莽为什么要杀光自己的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王莽篡汉发生在什么时候,王莽杀子,王莽杀了哪个皇帝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王莽杀儿子,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王莽向来是公认的篡汉奸臣,这是毋庸置疑之事,《汉书》王莽传中明确记载,实际在王莽未篡汉之前,就大义灭亲处死了两个亲生儿子。至于王莽最后一个儿子,是死于他登基为帝之后的一次秘密暗杀。总结王莽的一生,其实可以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王莽

  • 盘点唐朝有名的八个皇后,只有一人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皇后一人在宫斗,明朝皇帝多痴情,历史上李世民最宠爱的女人

    天子之妃曰后。 ——《礼记·曲礼下》在周朝之前没有后这个称谓,后这个词是周朝之后才使用的,但是不单指正妻而是作为统称使用,后来到了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皇后一词才作为皇帝正妻的称谓。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在大多数印象中,都会认为皇帝都会有皇后,但是实际上确不是这样的,就像秦始皇虽然

  • 清朝皇室说满语还是汉语?皇帝与大臣怎么交流?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乾隆说汉语还是满语,清朝入关前说满语吗,元朝皇帝会说汉语吗

    “并非语言本身有多么正确,有力,或者优美,而在于它所体现出来的思想的力量。”诚如歌德所言,人类使用语言是作为交流的工具,也正是有了交流人类的思想才得以进步。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在中国有很多的少数民族,其中不少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就拿满族来讲他们就有自己的语言满语。而清朝就是

  • 冯道一生辅佐了十一个皇帝,他为何能屹立不倒?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千钧一发老板为什么要杀主管,项羽一人能敌一百多人,王猛不死能否统一天下

    历史上备受争议的人还是非常多的,比如说有一位士大夫,他兜兜转转一共辅佐了11个皇帝,这个人就是冯道,他的事情在历史上被很多人吐槽,尤其是崇尚儒家思想的人,觉得这样的人是不可信任的,但是也有人觉得,他之所以可以辅佐11个皇帝,证明他的一生都是在为百姓服务,足以见得冯道的清廉和对名利的不看重,不过不管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