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魏忠贤死后明朝为什么就垮了 魏忠贤到底做了什么事情

魏忠贤死后明朝为什么就垮了 魏忠贤到底做了什么事情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3442 更新时间:2023/12/31 18:49:39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明朝和魏忠贤,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流寇延蔓,生民涂炭,不集兵无以平寇,不增赋无以饷兵。勉从廷议,暂累吾民一年,除此腹心大患。”

上面是崇祯皇帝的谕旨。崇祯登基时,外有强敌不断入侵,内则府库空虚,流民四起。到了崇祯后期,这样的情况更甚。这个时候最需要人心,最需要团结,而一个“钱”字让这些都变为奢望。

上面崇祯的谕旨中“暂累吾民一年”在当年简直成了崇祯的口头禅,意思就是“再暂时辛苦我的百姓一年吧,今年又要给你们加税了!”

“勉从廷议”这四个字,体现了崇祯的一贯推卸责任甩锅的作风,意思是大臣们议论决定的,增加百姓赋税的决定不是我一个人决定的。

历来关于明朝为什么灭亡的原因里,大多把责任推在崇祯身上,说他极端自卑,极端自尊,用人多疑,察察为明,刚愎自用,刻薄寡恩,在位17年阁臣换了50个。除了对朝廷大员刻薄,对百姓也不手软,为筹集粮饷,崇祯开创了“三饷”——“辽饷、练饷、剿饷”。

但是也有研究历史的提出一个观点,认为崇祯接手明朝前,在魏忠贤实际统治下的明朝并没有缺钱,也没有闹到民穷财尽揭竿而起的地步。

崇祯上吊自杀时,身边只剩了心腹太监承恩,此太监在听到崇祯说:“皆为奸臣所误,以至于此”时”,却说出了一句让人难以理解的回答:“忠贤若在,时事必不至此”。

提起魏忠贤,很多人都知道他是操弄权柄的大太监,在天帝时一度呼风唤雨,只手遮天。天启成了不问政事的皇帝,很多大事都出自魏忠贤的决策。按现在的说法,魏忠贤是主管常务的职业经理人。

崇祯时,怎么农民起义军就多得难以扑灭呢?其实这跟大面积闹饥荒有关,赋税很重,饥民遍地,起义军受到打击,可以流向别处,振臂一呼又有很多饥民响应,形成了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局面。

崇祯时期的起义军,大多起于黄河沿岸的北方,说白了就是穷、没粮食吃才起来闹事。正是这个“钱”字,才是魏忠贤时期不同于崇祯时期的重要区别。

那么,魏忠贤哪来的钱呢?他没有像崇祯皇帝那样,从北方穷苦百姓身上搜刮银子,而是将手伸向了工商业、对外贸易发达的江南地区,因为他们的“承受”能力更强。

魏忠贤活着时,很多地方为其造“生祠”,大部分修建者当然是为了拍马屁,但在辽东将士和河南百姓中却有真心为其修生祠的。这是因为魏忠贤保证了辽东将士的钱粮供应,在河南受灾时,下令“免除赋税、由内库拨款赈灾”。

所以值得思考的是,为什么魏忠贤在时(即天启时期)明朝还算说的过去,而崇祯一登基,明朝就迅速走向灭亡垮了。如果从“朝廷缺钱”这个角度出发找原因,那就是魏忠贤把手伸向了江南的富人,而崇祯把手伸向了本来就民不聊生的穷人。

但是魏忠贤恰恰得罪了江南的“东林党”等官儒。而且从封建正统的观点看,一个太监无论如何也是太监,他的所为也都是非正当的,这样一个专权的太监不上历史耻辱柱谁上?他必须是被丑化的对象。

其实魏忠贤不把手伸向穷人搜刮财源是对的,有效控制了为充盈国家府库而激起民变。明末贪污厉害,很多官员其实家里都有几十万、上百万银子,但对朝廷依然哭穷,这在李自成攻入京城打开贪官污吏的地库时可以证明。

搜刮穷人的钱来作为军饷,镇压穷人发起的农民起义,犹如抱薪救火,只能愈演愈烈。

崇祯皇帝直到逼上煤山,才想起自己的哥哥天启皇帝临终交代的那句“魏忠贤恪谨忠贞,可计大事”;才觉得自己的哥哥常年悠悠岁月,让魏忠贤主持大计而国家无忧的原因;才后悔自己年年说“暂累吾民一年”而年年加税。讽刺的是崇祯自杀的遗书里对李自成说——进城后勿伤百姓一人。

清朝疆域“既大又久”?1905年《大清帝国全图》有1135万平方公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李定国当初击杀满清两位王爷 南明最后为什么还是灭亡了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李定国为什么忠于明朝,墨朝两个王爷同时娶亲,李定国儿子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李定国和南明,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清朝入关后,清军南下,势如破竹,很快就消灭了李自成、张献忠,还灭掉了南明的弘光、隆武、绍武三个政权。可是清军在进攻西南的过程中,与永历政权交战过程中却损兵折将,被李定国杀死了两位王爷,还丢掉了湖南等地。不过,南明还是最终灭亡了,这到底

  • 李自成一生结过四次婚姻 结果两次被绿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86属虎一生有几次婚姻,62年属虎男人的婚姻,属虎人一生有两次婚姻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李自成被绿,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他是明末清初的起义英雄,从农民中走出来,却又被农民所杀害。1645年,在湖北通城九宫山麓附近的山庄,数百位普通百姓遭遇灭顶之灾,他们有的是靠山打猎的猎户,有的是种田为生的百姓,在数万战士明晃晃兵刃下无一活口。为什么会发生这样一场

  • 李自成和满清相比 消灭明朝主力的人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主力被消灭后依靠盟国获胜,李自成如果打败清军,李自成算不算民族英雄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满清和李自成,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1644年三月份,李自成领导的大顺义军在几乎没有遭到任何抵抗的情况下就占领了明王朝经营了200多年的都城北京,逃跑未遂的崇祯皇帝在煤山上上吊自杀,明北都覆灭,明王朝分崩离析,但是在这一年的十月份,在山海关战败的李自成大顺义军就

  • 孝元傅皇后傅氏简介:她的孙子刘欣最后成为西汉哪位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袁姗姗傅皇后,汉元帝的儿子有几个,历史上的孙皇后

    傅昭仪(?—公元前2年),河内郡温县(今河南省温县)人。汉元帝刘奭的妃嫔,定陶恭王刘康生母,汉哀帝刘欣的祖母。颇有姿色,初为汉昭帝上官皇后的才人。汉宣帝时期,得到太子刘奭宠幸。汉元帝即位,封为婕妤,甚得宠爱,生下平都公主、定陶恭王刘康,进封昭仪。汉元帝去世,随着儿子刘康进入定陶,称定陶太后。刘康去世

  • 王昭君在呼韩邪单于死后,按照匈奴什么风俗习惯嫁人?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昭君拂玉鞍,上马啼红颊。今日汉宫人,明朝胡地妾。”唐朝诗人李白一首五言绝句《王昭君》,写尽了“昭君出塞”的悲凉和伤感。1900多年前,西汉女子王昭君奉命出塞。她骑着马离开长安,冒着塞外刺骨的寒风,千里迢迢地来到匈奴,嫁给呼韩邪单于。千百年来,“昭君出塞”的故事在民间流传。人们感怀于王昭君的奉献精神

  • 汉元帝对于西汉由盛转衰,为何必然负有最大的责任?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东汉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汉元帝刘奭传位给谁,东汉中后期走向衰落的原因

    西汉经过数代的积累,终于在汉武帝时期开始走向强盛,虽然受战争的影响,后期有衰落的迹象,但经过汉昭帝和汉宣帝的努力,又重新走向了鼎盛。然而,重回巅峰的西汉帝国,在汉宣帝之后,很快就走向了衰落。在这之后的五十多年,西汉就被王莽所取代而灭亡。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汉元帝,

  • 陈阿娇不孕的原因是什么?史料中有她因不孕而求医的记载吗?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陈慧侬教授治不孕医案,夫征不复妇孕不育,陈阿娇和汉武帝

    应该是陈阿娇自身的问题,陈阿娇因为骄横而不受汉武帝待见是事实,但应该不是陈阿娇不孕的原因。汉武帝继位时已经17岁,而陈阿娇是要比汉武帝年长的,如果身体无恙极有可能在汉武帝还是太子时就已经怀孕。同时,史料中记载了陈阿娇因不孕而求医的事情,可见其一直未能怀孕与其身体有关。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

  • 理论上讲王娡嫁过人,但为何还能入宫成为汉景帝的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清朝为什么不让汉人女子进宫,为什么乌拉那拉氏之后没有入宫,汉景帝的王美人

    王美人本名叫王娡,是为汉武帝刘彻的生母。汉武帝雄才伟略,为汉朝开疆扩土,创造了不朽的功业。然而,之所以汉武帝能即位,很大程度上源自他的母亲——王美人。正是由于王美人在权力场上的成功博弈,才有了汉武帝之后的辉煌。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王娡的母亲名为臧兒,臧兒的祖父就是

  • 皇室妃嫔没有生子得不到晋升,钮钴禄氏为何却是一个例外?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嬴稷为什么长寿,钮钴禄氏后人,钮钴禄氏是什么旗

    传宗接代在古代是件很重要的事情,皇室妃嫔如果没有生子想要晋升并不容易,不过偶尔也会有例外,例如:道光皇帝的孝全成皇后钮钴禄氏。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钮钴禄氏是清朝非常出名的外戚世家,这个家族上下总共培养出了5位皇后,而且她的祖上还有好几个了不起的大人物。这样的背景让

  • 于成龙曾历经两个朝代与五位皇帝,他在官场上有哪些作为?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上与成龙是什么人物,于成龙是什么朝代,于成龙最大当过几品官

    每个朝代都会有一些出色臣子,古往今来也有不少的清官受到百姓的爱戴,有这么一位令小编印象深刻,他就是历经两个朝代,五位皇帝的于成龙。他出生的时候是万历末期,当时明朝几乎气数将尽,到了明末,崇祯帝登上皇位,他考上了一个贡生,历史上并没有对他童年的事做太多记载,估计应该没有什么特别出彩的吧,看他二十多岁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