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隗状:大秦最低调的丞相,他一生有哪些贡献?

隗状:大秦最低调的丞相,他一生有哪些贡献?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1324 更新时间:2023/12/19 13:48:10

公元前247年,秦庄襄王嬴子楚去世,其长子嬴政被立为秦王。嬴政从13岁继位,到49岁去世,36年间,嬴政从秦王政变成了秦始皇,他的身边共出现过5位丞相,最著名的莫过于吕不韦李斯,除了这二人外,还有三人曾担任过嬴政的丞相,他们分别是芈、隗状、王绾。其中,作为嬴政的丞相之一,隗状的一生,虽然低调,但却有大贡献。最让人想不到的是,隗状的名字,竟然曾被后人叫错近千年。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这里需要说明一下,“相”字,在古代有辅佐君王之意,但在不同时期的叫法不同,有丞相、宰相、相邦、宰相等说法,其实意义有细微的区别。上述所说的五位“丞相”,严格意义上都是“相”。

最近热播的《大秦赋》中,隗状早早出场,并担任秦国太尉。因对嫪毐不满,被嬴政罢官回乡。后来嫪毐之乱后又重新出场,并救下公子扶苏,因功被升任丞相。

其实,历史上的隗状,远比《大秦赋》里低调的多,因为在史书中,关于隗状的记载很少,没有记载他当过太尉,也没有记载他曾参与平定嫪毐之乱。至于他什么时候担任的丞相,也没有交代。因此,部分人认为,隗状担任丞相的时间,可能比芈启更晚。

隗状,楚国人,其生卒年龄不详,父母亦不详,只知道,秦王统一六国时,隗状和王绾担任左右丞相。隗状辅佐嬴政,为大秦做出了四大贡献:

贡献一:辅佐嬴政统一六国,并记录嬴政的丰功伟绩。公元前221年,秦将王贲灭齐国,嬴政完成了“天下凝一”的大业。此时,嬴政认为“王”字已经不能和自己的身份相匹配。隗状和王绾认为:古代有“三皇五帝”之称呼,其中“皇位上,帝为下”,天下的主宰者应该以“皇帝”为尊号,自称“朕”。

这个建议,得到了嬴政的认可,因为嬴政想让自己的子孙代代延续下去,因而称自己是“始皇帝”。并命隗状和王绾把自己的丰功伟绩记录下来,以传后世。

贡献二:隗状修建了中国规模最大的帝陵——秦始皇陵。历代帝王,都比较重视陵园的建设,秦始皇嬴政也不例外,嬴政从继位不久,吕不韦就已经开始为嬴政的王陵选址,后来吕不韦、芈启倒台后,选址和修建王陵的重任就落到了丞相隗状肩上。根据史书记载,秦始皇陵从选址到建造完成,共用了39年时间,动用了多达70万人力。隗状指挥如此浩大的工程,其实并不容易。

贡献三:统一度量衡,稳定经济命脉。度量衡虽然看似小事,却事关经济命脉。当时七国度量衡各不相同,为彼此的经济、贸易和赋税造成很大困扰。嬴政统一七国后,下令让隗状和王绾完成统一度量衡的人物。二人兢兢业业,制定了新的度量衡制度(例如,当时一尺是现在的23.1厘米),得到秦始皇的批准后,推行全国,此举为大秦乃至中华文明,做出巨大贡献。

第四,统一文字,让中华文化一统。七国之统一,并非只是疆土之统一,而是指文化之统一。所谓书同文、车同轨,是区域文化融合的关键标志,若没有文化一统的认同,若干年后,中华民族可能会成为分裂的“欧洲”。隗状身为嬴政的丞相,他在统一文字方面,也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当然,隗状也有一些违逆历史潮流的思想,史载,隗状的思想比较保守,他建议嬴政继续实行分封制,而李斯则建议实行郡县制,最终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意见,把天下分为36郡。但即使如此,也不能否认隗状对大秦的贡献。

隗状作为秦始皇身边的低调丞相,史书对他的记载非常少,也不知他结局如何。然而,有一点却很意外,因为他的名字几乎被后人叫错了近千年。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

维秦王兼有天下,立名为皇帝,乃抚东土,至于琅邪。……丞相隗林、丞相王绾、卿李斯、卿王戊、五大夫赵婴、五大夫杨樛从,与议於海上。

即,嬴政统一天下后,曾带着一批心腹重臣东巡,这一行人中,包括两位丞相,还有李斯、王贲等人。文中,两位丞相的名字分别是:“丞相隗林、丞相王绾”。也就说,《史记》中不是隗状,而是隗林。

由于太史公司马迁和《史记》在很长一段时间极具权威性 ,因此,在此后的几百年内,人们一直认为,嬴政麾下有一位叫隗林的丞相,而不是叫隗状。

直到隋朝隋文帝年间,古代著名文学家、教育家颜之推写了《颜氏家训·书证》,文中云:

开皇二年五月,长安民掘得秦时铁称权,旁有铜涂镌铭二处,其一曰“乃诏丞相状、绾”,其“丞相状”字,乃为‘状貌’之‘状’,则知俗作“隗林”,非也。

颜之推的意思是说:在隋朝开皇二年五月,长安百姓挖出了一个秦朝时的铜制“秤砣”,秤砣上刻有:“乃诏丞相状、绾”的字样。这里指的是秦始皇时的丞相隗状和王绾,所以,颜之推认为,《史记》中记载的“隗林”是错误的,正确的名字应该是“隗状”。

因为在隋朝时期,《颜氏家训》尚未传开,颜之推的说法也就只有少许人知道。在很多人眼中,秦始皇的低调丞相,还是叫隗林。直到唐朝中后期,甘肃等地也挖出了类似的文物,再加上《颜氏家训》逐渐传开,隗状的名字才逐渐代替原来的“隗林”。而此时,据隗状所在的年代,已经过去1000多年。

如今,在《岳麓书院藏秦简》等秦代竹简中,也记载了“丞相臣状、臣绾……”等字样,可见,司马迁的确写错了,后人应该为“隗状”正名。作为大秦的丞相,隗状的名字虽然被确定下来,但关于他的更多信息,还需要继续考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秦始皇手下的丞相:隗状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维秦王兼有天下,立名为皇帝,乃抚东土,至于琅邪。列侯武城侯王离、列侯通武侯王贲、 伦侯建成侯赵亥、伦侯昌武侯成、伦侯武信侯冯毋择、丞相隗林、丞相王绾、卿李斯、卿王 戊、五大夫赵婴、五大夫杨樛从,与议於海上。 ——《史记·十二本纪·秦始皇本纪》司马迁在史记中将隗状的名字因为笔误写成了隗林,因此这位颇有

  • 盘点历史上的两位皇后,她们的一生有多传奇?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母后皇后、懋昭淑配。克嗣徽音 , 表正六宫 , 母仪四海。恭惟圣母陛下、顺德弘昭。徽音茂著。臣绍闻先绪。承诲慈闱。世泽方长。天休滋至。用举尊亲之典、以彰燕翼之谋。钦惟母后皇后、柔顺承天。安贞配地。赞襄皇考、敷内治而化洽宫庭。抚育眇躬、绍丕基而恩深训迪。仰慈仁之备至、宜尊养之兼隆。载考彝章、晋崇鸿号。

  • 隋朝的开国皇帝,杨坚为什么会“离家出走”?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史料和野史上记载了很多皇帝的起居、生活和感情,可以说经过了朝代的更迭,确实有一部分东西只能当故事来听,毕竟改朝换代之后大家对上一朝代的事情会有所杜撰和演绎。历史是已经发生的事情,我们已知的一些历史事件和人物,也会有很多杜撰的成分,今天要说的就是正史或野史上都有记载的一位皇帝的故事。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

  • 揭秘:汉文帝一生最爱的女人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刘恒还是代王的时候有一个王妃,除了这个王妃之外,刘恒后宫还有3个女人分别是窦漪房也是后来的皇后,剩下两个一个是慎夫人另一个是尹姬。在很多史书中就用关于刘恒和窦漪房的恩爱的记载,因此很多人都认为汉文帝最喜欢的女子就是窦漪房,那么真的是这样的吗?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窦漪房独大窦漪

  • 揭秘:心狠手辣的吕雉曾经也是个贤妻良母?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人们想到吕后第一个关联词就是人彘,千百年来认为吕雉阴狠也是因为她把戚夫人做成人彘,大多数人都是觉得吕雉一直嫉妒戚夫人,所以在刘邦死后才如此对待他的爱妃戚夫人。吕雉一个政治手腕及其高明的女人,对付戚夫人大可不必等到刘邦死,要知道戚夫人这个女人刘邦活着的时候就爱吹枕头风,刘邦死了她也没消停。下面我爱历史

  • 朱棣在位22年,为何后宫一个孩子都没出生?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我国家二百余年以来,休养生息,遂至于今。士安于饱暖,人忘其战争,皆我明成祖文皇帝与姚少师之力也。——李贽前言:朱棣当上皇帝,确实有很多的非议,毕竟他的父亲朱元璋很害怕他当皇帝,所以才传位给孙子朱允炆,但是不得不说,朱棣的很多作风和朱元璋非常像,有其父必有其子,而他在争权夺位的路上,也让人看出了他的野

  • 说说武则天的出家史 武则天是耍心机还是看破红尘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武则天出家,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读过历史的人想必知道在中国唐朝有一个女皇帝武则天,年轻时貌美如花,才华横溢一入宫便被唐太宗看上当上了才人(后宫妃子),并赐名武媚娘之称,可曾还记得当时武则天有过一段出家的历史,她选择出家并非是迷信佛教而是迫不得已,这之间有什么故

  • 刘备和曹丕称帝都有争斗理由 孙权称帝的正当理由又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孙权称帝,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在我国几千年来的历史之中,皇帝制度无疑是影响非常深远的,毕竟在封建时代,皇帝可以说掌握着至高无上的权力。率土之滨,莫非王土可以说整个天下都是皇帝的私人财产,虽然在我们现在看来,这是不切实际的。但是在古代的时候,皇帝就是全天下最尊贵的人。我

  • 刘备和汉献帝谁的辈分大 汉献帝得叫刘备一生皇叔吗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刘备和汉献帝辈分,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说起三国,不得不提及建立蜀汉政权的刘备。刘备总是自称自己是汉室后裔,乃是中山靖王之后,而他也因为这个名号获得了不少人的支持。后来刘备被吕布击败,投奔了曹操,被曹操引荐给了汉献帝。当时,汉献帝为了对付曹操,刻意拉拢刘备,他听

  • 当汉献帝听到刘备称帝时 刘协心里又是怎么想的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汉献帝和刘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刘备登基称帝时,汉献帝刘协已经被魏文帝曹丕逼迫禅让退位了。这个时候刘协的心里一定是五味杂陈,他一方面会因为大汉王朝得到延续而欣喜,另一方面也看透了曾经的刘皇叔假仁假义,与其他异性诸侯没有什么区别。公元220年,魏王曹操去世后,继承魏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