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后人证实 关羽不姓关而是姓冯

后人证实 关羽不姓关而是姓冯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4827 更新时间:2024/1/21 12:39:15

关公关老爷,在中国历史上可是一个大名鼎鼎的人物。虽然他与孔子分别被一个称为“武圣”一个称为“文圣”,就老百姓来说,关老爷可比孔圣人名气大多了。全国各地的“关帝庙”比比皆是,香火旺盛,信众们顶礼膜拜,虔诚至至。很多老百姓的家里,也供奉着关老爷,一天三遍香,祈求老人家保一家平安。其实说起来,关羽关云长并不姓关。老人们讲三国常说“曹操不姓曹,关羽不姓关”,曹操不姓曹,大家都知道,他姓夏侯。可是关羽不姓关,知道的人就不多了。

网络配图

指关为姓

关羽本名冯贤?

《党史博览》2007年第1、2期有一段毛泽东评论关羽的话,毛泽东讲述了关羽不姓关的故事,甚至连一些专家学者也未注意到。1954年,毛泽东漫步在杭州九溪十八涧,给陪同的浙江省公安厅厅长王芳讲起了关羽不姓关的故事。他说关公其实并不姓关,关公是指关为姓。关羽自小很讲义气,可谓侠肝义胆。一次为朋友打抱不平,在家乡杀了人。当年解州有一恶霸,名叫熊虎,为非作歹,无恶不作。冯贤(关羽)一怒之下,杀了恶霸熊虎。他知道杀人是要吃官司的,便立即逃了出来,打算出潼关,以甩掉官府的追捕。他来到潼关时,还不到五更天,关门紧闭。好不容易熬到开关的时候了,他却又犯了愁。那时,官府有一项规定,凡过关的人都要进行登记。

这可怎么办?报出自己的真实姓名就要露出马脚,那可不得了啊。眼看就轮到他了,他心急如焚地望着高大森严的关门,忽然来了灵感在关门前,何不就说自己姓关呢。危难之际,观音点化清泉,冯贤洗脸后,面色变红,这样就混过关去。这就是指关为姓的由来。这个故事,这个故事毛泽东不仅给王芳讲过,毛泽东也分别和周谷城、谈家桢、赵超构、杨尚昆等人说过。在《张治中与中国共产党》一书中,毛泽东跟张治中的一次谈话中也说过“曹操并不姓曹,关羽并不姓关。”虽未见史书,但也有一定传说依据。

于是,胡尚元在其著作《毛泽东眼中的三国人物(下)》中说“毛泽东对关羽的研究十分深入。他所讲述的关羽不姓关的故事,甚至连一些专家学者也未注意到。”再则,中国人历来就是,评价一个人,要是好,就好的没有瑕疵;要是坏,就坏的不可救药。关羽关云长,已经被中国人神化,因而就把关羽描绘的完美无缺。当然就绝口不提“关羽不姓关”这码事了。记者查询正史并未找到关羽的具体出身。不过,关姓文化研究者引用碑文等称,关羽本就姓关,其父为关毅,民间对关羽本姓的争议,是对关羽文化符号的认可。

网络配图

说法依据

关羽本姓冯,专家找到了证据

冯姓文化研究者冯仁鸿在其著作《中华冯氏源流史》中丰富了关羽姓名由来。说是关羽逃跑到潼关时,按人指点,打破鼻子,涂血于脸,装疯卖傻。当守卫盘问时,他急中生智,指“关”为姓。抬头仰望空中飞鸟,恰有羽毛飘落,故以“羽”为名。

这种“关羽本名冯贤,指关为姓”的说法,在冯邦所著《中华冯氏史典》中也有记载。

不仅如此,河南商报记者走访冯姓文化研究者,多人提出过这一说法。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冯姓委员会会长冯海军还特别嘱咐“关羽本来是姓冯的,这个都有记载的。”是什么书籍中记载的呢?

河南商报记者发现,清代学者梁章巨所著《归田琐记》中记载,关羽本不姓关,来到潼关的时候,指关为姓,才开始姓关的。清代的戏曲选本《清音小集》中则称,关羽姓冯名贤字寿长。《中国古代历史小说考》中,也有“关羽本姓冯”的相关记载。

在百度中搜索“关羽姓什么”,河南商报记者发现,搜索结果多为“关羽本姓冯”。

文化符号

关羽后人关羽姓关不姓冯

记者查询的关公文化研究者引用的较早史料,是清代康熙年间出土的家族墓碑。该《关侯祖墓碑记》称“(羽祖关审)冲穆好道,常以《易》、《春秋》训其子。”还有大量文章援引《祀田碑记》和《前将军关壮穆侯祖墓碑铭》称,关羽的父亲是关审之子关毅。山西省关公文化研究会研究者认为,关羽由父亲关毅教会识字,始读《春秋》,关毅并不姓冯。参与创办多家关公文化网站的关志杰称,通过族谱资料发现,其为关羽后人,他同样认为关羽本就姓关,并不姓冯。

网络配图

其实不仅如此,由于正史中没有写明关羽出身,民间传说、戏剧、野史中出现了各种版本的解析,在京剧中,还有说法称“关羽本姓胡”。

而关帝是儒、释、道三教乃至民俗一致崇奉的神明,关志杰称,史料的不确定性,引发各种猜想,但更多的是对关羽文化符号的认可。

其他来源

司马改姓,鲜卑从冯

“行不更名,坐不改姓”,但在历史上,改姓者并不少见。

冯姓,除了冯夷、冯简子、冯长卿以及冯氏郡堂的后裔之外,还有家族因为改朝换代、规避讳号、避免灾难而改姓。

北魏大力推行汉化改革,鲜卑拓跋部后裔在姓氏改革中,先是汉化为“冯翌氏”,后简化为单姓冯氏,逐渐融入汉族。

司马迁因受“李陵案”牵连,被汉武帝处以宫刑。他的两个儿子为保全家族,被迫先后改了姓。其中长子司马临将“马”字左边加两个点,姓冯;次子司马观将“司”字左边加一竖,姓同。千百年来,冯、同二姓的人一直保持着同祭一祖、互不通婚的习俗,因为他们本来就是一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吕布从来没有打过一次胜仗,还有3次的背叛记录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我曾经以为吕布已经天下无敌了,吕布的一生是结束在了谁的刀下,美国有没有打过败仗

    《三国演义》及各种民间艺术的演绎,吕布向来是以“三国第一猛将”的形象存在于人们的心目之中。其实历史上的吕布并非如此,他除了3次的背叛,战场上也没有打过一次胜仗。吕布是三国早期名将,字奉先,五原郡九原人。在文学作品中,吕布是三国第一勇将。京剧有个曲目叫做《三英战吕布》,是说三国时期的一流将领关羽和张飞

  • 明朝的开国皇帝和亡国皇帝各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明朝是被哪个皇帝败掉的,明朝实亡于哪个皇帝,明朝最伟大的三个皇帝

    明朝(1368[1]-1644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传十二世,历经十六帝,享国276年。网络配图元末爆发红巾起义,朱元璋加入郭子兴队伍。1364年朱元璋称吴王,建立西吴。1368年朱元璋称帝,国号为大明,因皇室姓朱,又称朱明,定都于应天府;1420年朱棣迁都至顺天府,

  • 康熙末年十三阿哥允祥被神秘雪藏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康熙十三子为什么被幽禁,雍正有多喜欢允祥,康熙十三阿哥为什么被幽禁

    爱新觉罗·胤祥(1686.4.16—1730.5.4),清圣祖康熙帝第十三子,生母敬敏皇贵妃章佳氏。胤祥与雍亲王胤禛关系最亲密,雍正帝待他也非寻常。胤禛继位,封为和硕怡亲王,又出任议政大臣,处理重要政务。雍正元年(1723年),命总理户部。因胤祥对雍正朝的治绩助力甚大,遂得世袭罔替的许可,为铁帽子王

  • 成吉思汗被称为历史上“最环保”的君主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被称为成吉思汗的是谁,为什么成吉思汗,成吉思汗被尊称为什么

    成吉思汗无疑是卓越的组织家、“深沉有大略,用兵如神”的战略家。其才能绝不限于毛泽东所说的“只识弯弓射大雕”而已。他将松散的蒙古人--乃至所有的游牧民族组织成"号令统一、勇猛善战"的铁军。作为一个统帅,他不仅是勇将,而且是智将。网络配图成吉思汗亦善于利用宗教力量。七世纪时,阿拉伯人的大征服主要是由伊斯

  • 刘基是算出朱元璋有帝王相才投奔他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朱元璋陈友谅,朱元璋的结拜兄弟都有谁?结局凄惨,朱元璋杀朱棣

    刘基是明朝的开国第一功臣,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军事家,政治家。朱元璋称赞刘基就像子房一样智谋超凡绝伦,为后世千古传颂,成为了智慧的化身。图片来源于网络刘基在明朝为官的时候,就提出了立德、立功、立言的学说,这就构成了刘基文化的根基。立德就是说大丈夫在世,一定要注重对自己道德的修养。刘基说:大丈夫

  • 扶不起的阿斗竟是三国史上最优秀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三国阿斗笨还是聪明,张尚武扶不起的阿斗,明朝最好的皇帝是谁

    纵观历史,刘禅就任蜀汉皇帝共计41年,是三国时期所有帝王中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个。其中,诸葛亮辅佐刘禅11年,在诸葛亮去世后,刘禅还在贤臣的辅助下做了30年的皇帝。由于种种原因,刘禅阿斗一直被视为是弱智或低能儿的象征,这实在是一个千古奇冤。刘禅及其父亲刘备可以说都是中国历史上最工于心计的赌博高手。后者靠

  • 武则天四大男宠结局曝光:个个下场凄惨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武则天男宠最后的下场,武则天的男宠,几个男宠和武则天

    宠物不过是寻常人家的事情,宠人才是皇帝的事情。男皇宠女人,女皇也没闲着。唐高宗李治死后,武则天男宠先后有四个。然而这四个男宠,却个个结局凄然。武则天第一个男宠是薛怀义。薛怀义原名冯小宝。话说这个冯小宝,虽然没有贵族血统,是一位游走江湖,以贩卖药材为营生的小伙子,可是他凭借英俊潇洒,落落大方的先天优势

  • 搞文字狱的皇帝很多,搞到国外去的只有朱元璋一个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没有文字狱的朝代,朱元璋的话,明朝有文字狱吗

    文字狱基本历朝解忧,历史上,搞“文字狱”的皇帝有好几个,清朝搞文字狱最牛的皇帝,公认的是康熙、雍正、乾隆这祖孙三人,书本一翻,人头落地。但要数搞“文字狱”最厉害的,还数朱元璋。因为其他皇帝也就祸害下国内,朱元璋却是将“文字狱”玩到国外的第一人,甚至不远万里将“犯人”押回国内处罚。网络配图洪武二十五年

  • 汪直为什么身为中国人却被史书却说是倭寇?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明朝倭寇汪直,商络与汪直,倭寇头领是汪直

    倭寇是指早期的日本侵略者,人们最熟知的倭寇之乱是1937的日本大举入侵,其实我国最早的倭寇是在明朝时期,那时我国海境周围就有倭寇,其中在明朝最著名的倭寇就是汪直,他又名五峰船长,他曾经是明代海上贸易的商人,可为什么他又会被史书记载为倭寇呢?图片来源于网络汪直作为一名进行海上贸易的商人同时做着海盗的勾

  • 哪位汉武帝托孤重臣欲完成武帝未竟事业失败被诛?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金日磾托孤大臣,汉武帝的武是谥号吗,项羽一把火烧了阿房宫

    汉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二月,汉廷下诏召集前一年所举贤良、文学六十余人,与汉廷高层丞相田千秋、御史大夫桑弘羊及其下属丞相史、御史在朝堂集会,以“民所疾苦”为主题,就汉武帝以来政治得失及未来走向展开了激烈辩论。这次集会被后人称为“盐铁会议”。大约三十年后的宣帝末期,庐江郡太守丞汝南桓宽整理了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