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夺门之变爆发时,东厂与锦衣卫在干什么?为何会没有察觉

夺门之变爆发时,东厂与锦衣卫在干什么?为何会没有察觉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1524 更新时间:2024/1/24 15:53:00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夺门之变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夺门之变,又称南宫复辟,明朝代宗朱祁钰景泰时期,明代将领石亨、文臣徐有贞、太监曹吉祥等于景泰八年(1457年)拥戴被朱祁钰囚禁在南宫的明英宗朱祁镇复位的兵变。对于夺门之变来说,是一场围绕着明朝皇帝之位的兵变,最终的结果是朱祁镇从朱祁钰手中夺回了皇位。

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十七凌晨四更,石亨、徐有贞等人领军打开长安门,接着迅速赶到南宫,请明明英宗复登大位。到东华门,守卫大声喝止,明英宗高喊:“我是太上皇。”东华门随声而开。明英宗堂而皇之进入大殿,五更时分,百官在午门外朝房等待朱祁钰升朝,忽然听到宫中钟鼓齐鸣,宫门大开,徐有贞出来高声宣布:“太上皇复位了。”目瞪口呆的公卿百官在徐有贞的催促下,匆匆整队入宫拜贺。

等到这个时候,朱祁钰听到钟声,问周围的人说:“这是于谦吗”。周围的人回答说:“不是,是太上皇”。朱祁钰说道:“哥哥做皇帝,好,好,好。”由此,对于夺门之变来说,朱祁钰可以说是后知后觉了。那么,问题来了,夺门之变爆发时,东厂、锦衣卫为何毫无察觉?其实这和朱祁钰自身有关!

首先,在明朝相关的影视剧中,不管是东厂,还是锦衣卫,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诚然,对于历史上的东厂和锦衣卫,不能说是各个武艺高强。不过,东厂和锦衣卫对于情报的探查,确实是比较缜密和全面的。比如在明朝初期,“ 胡蓝之狱” 、“ 郭恒案” 、“空印案” 多有锦衣旗校奉命活跃其间。而就东厂来说,永乐十八年(1420年)十二月,明成祖朱棣决定设立一个称为“东缉事厂”,简称“东厂”的新官署,命所宠信宦官担任首领。

东厂的首领称为东厂掌印太监也称厂公或督主,是宦官中仅次于司礼监掌印太监的第二号人物。通常由司礼监中排名第二或者第三的秉笔太监担任,其官衔全称为“钦差总督东厂官校办事太监”,简称“提督东厂”。东厂的属官有掌刑千户、理刑百户各一员,由锦衣卫千户、百户来担任,称贴刑官。对于东厂和锦衣卫所组成的厂卫,可以说是遍布朝廷上下。因此,理论上,夺门之变爆发之前,明代宗朱祁钰就应该获得相关的消息,不过,最终的结果则是朱祁钰被蒙在鼓里。究其原因,主要是朱祁钰在位时,有意压制了东厂和锦衣卫。

说起这件事来,明朝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王世贞曾经有过一段评述,他表示:“景帝(朱祁钰)不假内竖如此,南城之祸所由构也”。这里面,“南城之祸”指的就是夺门之变。对此,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这段话的意思很好理解,由于明太宗朱祁钰压制宦官的势力,从而导致夺门之变的爆发。

当然,朱祁钰此举,也是为了吸取兄长朱祁镇的教训。在明朝历史上,王振是著名的宦官。按照介绍,王振善察人意,受明宣宗朱瞻基喜爱,被授为东宫局郎,服侍太子朱祁镇(明英宗)被称为王伴伴。宣德十年(1435年),明英宗即位,升王振为司礼监掌印太监。正统七年(1442年),张太皇太后死,“三杨”亦相继老死,王振于是勾结内外官僚,擅作威福。正统十四年(1449年),瓦剌大举入侵,王振力劝明英宗亲征。途中又邀明英宗幸其蔚州宅第,以致耽误行程,行至土木堡时被瓦剌兵追至,全军覆没,明英宗被俘,王振也被杀死。

众所周知,土木堡之变让明朝损失了数十万精锐大军,甚至可以说差一点走向灭亡。而土木堡之变的爆发,和朱祁镇宠幸宦官王振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对于朱祁钰来说,登基称帝后压制宦官甚至东厂,也就不难理解了。朱祁钰这位皇帝在位时,锦衣卫、东厂的嚣张气焰被压制,他们不仅不能为所欲为,也难以探查朝廷百官了。

景泰帝在位时期,不断有锦衣卫的官吏上奏,说太上皇朱祁镇与其他人图谋复位。对此,在笔者看来,锦衣卫的这一上奏,显然不是空穴来风。对于明英宗朱祁镇来说,自然不愿意长期被朱祁钰软禁,所以确实有联系朝廷百官,甚至图谋复位的打算。但是,对于这些打探消息的锦衣卫,景泰帝不仅没有封赏,反而将他们治罪。此后,宦官高平、给事中徐正都因涉及明英宗而被治罪。自此,无论东厂,还是锦衣卫都对涉及明英宗的事情非常小心,掌握锦衣卫的毕旺也很平庸,“碌碌循职而已”。

当然,对于景泰帝时期的锦衣卫,也不是完全弃之不用。比如在打探各地消息的时候,朱祁钰还是比较倚重锦衣卫。不过,毕竟朱祁镇身份特殊,锦衣卫想要在他身上做文章,这让朱祁钰比较为难,毕竟他还是顾念手足之情的。对于朱祁钰来说,招贤纳士,清除阉党势力,稳定局面,重用于谦等贤臣,吏治为之一新。因此,为了赢得朝廷百官的支持,朱祁钰显然不能进一步逼迫朱祁镇了。不过,一定程度上,正是因为朱祁钰对于朱祁镇的疏忽,或者说是前者不够心狠手辣,这才让后者有了重新登基的机会。

最后,由于有前车之鉴,即使锦衣卫、东厂能探听到相关消息,也不敢贸然上奏。同时,就夺门之变来说,宦官曹吉祥的直接加入,无疑进一步阻碍了朱祁钰的消息渠道。曹吉祥最早隶属于王振门下,正统初年(1436年),朝廷派大军到麓川征讨思任发,曹吉祥担任监军。景泰元年(1450年),明英宗被释返京,居皇城南宫,称太上皇。至此时,曹吉祥已累官升至司设监太监。

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明代宗病重,大将石亨、翰林侍讲徐有贞与宦官曹吉祥商议,要废掉明代宗,重立明英宗。于是决定利用曹吉祥出入宫中方便的条件,由他与明英宗联系。因为曹吉祥是地位较高的宦官,所以,不管是东厂还是锦衣卫,都不敢在朱祁钰面前上奏这件事情。

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十六日三更时,徐有贞提前进入朝房,石亨等率家兵1000多人潜入长安门,由曹吉祥作内应,直接进入南宫。明英宗在曹吉祥、石亨等人的护卫下,乘上轿子便朝皇宫奔去。值得注意的是,在夺门之变中,石亨动用的是自己家族的兵马,而不是朝廷的将士,这同样是夺门之变没有提前惊动景泰帝的重要原因。如果是调动朝廷兵马的话,锦衣卫和东厂很可能就要及时向景泰帝通报消息了,这也不至于造成朱祁钰被蒙在鼓里的情况发生。对此,你怎么看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王允在除掉董卓后,接受李榷郭汜请降,会是什么结果?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李傕郭汜获得方式,如果王允接受二人投降会怎么样,董卓死后李傕郭汜去哪了

    你们知道除掉董卓后,如果王允接受李榷郭汜请降,结果会和后来不一样吗?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东汉末年天下大乱,何进为了除掉宦官让董卓带兵进京城后发生了意外,十常侍们率先动手杀死了何进,随后董卓率兵勤王,从此独揽朝政了一段时间。随后王允通过反间计离间了董卓和吕布之间的关系,再对吕布进行一番诱惑,最

  • 周培公作为最有才干的栋梁之材 结局为什么那么惨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周培公的结局,姚启圣和周培公谁厉害,周培公锁儿结局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周培公下场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尽管,周培公是清中叶最有才干的栋梁之材,但他的处境却让人不禁联想到文种、韩信等被君主“兔死狗烹”的功臣。#那时,吴三桂与察哈尔部的反叛,对满清来说,无疑是一场内忧外患。这时,康熙把绝大多数兵力都调到西南与吴三桂决战,留守京城的

  • 蒯彻的才谋如何,他为何没帮韩信建功立业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韩信手下谋士蒯彻,韩信的谋士蒯通,韩信的谋士蒯彻

    谋士蒯彻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很多人都知道,刘邦帐下有两位重要的谋士,一位是张良,另一位是陈平。张良善于策划阳谋,陈平善于策划阴谋,前者制定总的战略规划,后者负责应备不时之需,刘邦能成为楚汉时期笑到最后的人,离不开这两人的帮助。事实上,张良、陈平二人中,若是能

  • 武则天76岁也没有心思想男女之事 武则天为什么还要收两位男宠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武则天为什么能嫁给父子,武则天时期的管理思想,武则天成功证明和男女没关系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武则天男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天子立一后,一世夫人,中左右夫人,四姬,三良人——《春秋繁露》。自西周制礼,后宫人数都规定在12人,在当时的人心中,十二是最大的,《礼记》中讲:天之大数,不过十二。现在的十二月份也是那个时候传承下来的。不过“三家分晋”后,礼乐崩坏,后宫佳

  • 吕雉为什么会嫁给刘邦?背后有哪些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吕雉为什么会嫁给当时的刘邦,吕雉为什么跟刘邦,吕雉喜欢刘邦

    曾经说过刘邦的偶像是信陵君,而且刘邦和信陵君在同一时代,所以并不是遥不可及的人物,但是在刘邦去寻找信陵君的时候却发现信陵君已经去世了。不过刘邦还是认了一个大哥,这个人物就是张耳。那么为什么说吕雉嫁给刘邦,却要谈到张耳呢?这是因为要了解秦末时期的奇怪现象前,要先了解当时的具体环境。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

  • 纪信:曾救刘邦一命,宁死不屈被项羽烧死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英勇无畏的项羽,项羽的赞美,宁死不屈的历史人物

    在象棋的专业术语当中有一个说法就是弃卒保帅,这实际上说的是一个发生在楚汉争霸时期的故事,之前说到刘邦用各种方式来分化项羽的实力,在外部是拉拢了英布和彭越等人,在内部则是采用陈平的离间计,逼走了范增并且让项羽不信任钟离眛、龙且等人。但西楚霸王的名字可不是白叫的,刘邦和项羽在荥阳对峙了近乎一年的时间,后

  • 董承为何会被曹操所杀?因为他要帮汉献帝夺权?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袁绍为什么不迎接汉献帝,谁不同意杀汉献帝,曹丕为什么要杀死曹洪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董承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公元199年,董承受封成为车骑将军,权势进一步空大。而自汉献帝被曹操迎接到许都后,朝廷实际为曹操掌控。在这样的情况下,董承声称自己领受献帝藏在衣袋中的密诏,借以联合刘备诛杀曹操,但刘备并无行动

  • 江川王朱徽煝作为岷王的子孙迁到府城是为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伪装者里王天风是好人吗,伪装者里黎叔的结局,南宋四川制置使

    江川王朱徽煝第一个实现“兄终弟及”的宗室郡王,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朱徽煝【音mèi】,生于永乐十年(公元1412年),是首封岷王朱楩第三子,宣德四年(公元1429年)封为江川王。朱楩一共有5个儿子,其中嫡长子岷世子朱徽焲因为诬陷弟弟镇南王朱徽煣,被废为庶人。而朱徽煝

  • 庞统不得孙权任用 竟是因为嫌他长得丑?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孙权晚年真的昏庸吗,孙权喜欢谁,孙权为什么不用庞统

    《三国演义》中说起智谋之士,评价最高的当然是卧龙和凤雏,水镜先生司马徽有言“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可是,诸葛亮是在刘备三顾茅庐之后才慢悠悠出山,可以说摆足了架子。同样级别的庞统就比较背了,先是投曹操,然后是见孙权,最后是归刘备。在孙权、刘备那里一开始都没有得到重用,而一个共同的原因,就是

  • 揭秘历史上唯一一位侠客出身的皇帝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上的大侠,中国古代十大侠客,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侠客

    印象中的宋朝是一个文人统治的帝国。然而这个帝国的开创者却是一位职业军官,他的名字叫赵匡胤。在成为职业军官之前,赵匡胤闯荡江湖,行侠仗义,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武侠。他大概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侠客出身的皇帝。传说赵匡胤武艺高强。江湖第一武术门派少林寺,其最经典的少林长拳,据说就是赵匡胤所创。网络配图少林长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