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真正灭亡秦国的并非楚国人而是赵国人

揭秘真正灭亡秦国的并非楚国人而是赵国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2934 更新时间:2024/3/13 16:09:15

赵高出生于赵国,是赵国贵族的后代,可以说生活上无忧无虑,可惜好景不长,公元前228年,秦兵灭掉赵国,赵国的王公大臣及贵族也都沦为俘虏,赵高也不例外。从此,赵高结束了他的悠闲生活,过上了备受折磨的囚徒生活。终于,赵高没能逃脱他父亲的命运,被拉往蚕室,进行了宫刑。也就是在这时,赵高暗下决心,一定要报此大仇。

网络配图

赵高被宫刑后,积极学习秦国的律令,法律,因善于断案而得到秦始皇的赏识。从此,赵高无时无刻不在讨好着秦始皇。由于赵高出身赵国贵族,有着较高的文化修养,又有着过人的机智,并善于讨好皇帝,因此赵高被人命为公子胡亥的师傅。可以说,给公子胡亥当老师,是赵高走向权力中心同时也是复仇计划的最重要部分,赵高牢牢把握住了胡亥这枚棋子,凭借自己的巧说,使自己完全得到了胡亥的信任,利用阴谋一步步将胡亥推向权力的顶峰,同时也膨胀着自己的权力,最终使胡亥彻底沦为自己的傀儡。

秦始皇在位期间,赵高虽得秦始皇喜爱,但权力仍不算大,内有丞相李斯,外有大将军蒙恬,而赵高权位均小于这两人。秦始皇驾崩后,立遗诏死后将皇位传于长子扶苏,但狡猾的赵高却没有立即公布,而是凭借自己的才智和三寸不烂之舌,说服了丞相李斯,假传圣旨,立秦始皇的第二子胡亥即位,李斯终究被赵高说服,同意改诏书,因得到了丞相的支持,胡亥很顺利的继承了皇帝位。由此,赵高废扶苏,立胡亥的计划终于成功,而赵高也将胡亥作为了自己手中的棋子,开始了他架空皇权,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独裁生涯。

网络配图

赵高控制朝政后,首先便想方设法除掉自己的心腹大患李斯,除掉李斯后,赵高便上演了一处指鹿为马的拿手戏,借机杀掉了朝堂上反对他的大臣,只剩下自己的心腹。从此,赵高已真正架空了皇权,成为了实际上的决策者,但赵高掌握实权后并没有做多少好事,变本加厉的进一步实行秦朝的苛政,以严刑峻法镇压百姓,而赵高的真正意图,则是等待时机,毁掉秦国,自己当上皇帝,同时也报了自己的灭族之仇。

赵高在掌握大权后,使原本暴虐的统治变得更加残酷,各地造反不断,百姓民不聊生,但赵高却向胡亥汇报百姓安居乐业,国泰民安,使胡亥信以为真,继续任由赵高胡作非为,这大大加速了秦王朝的灭亡,《战国策》的编者刘向曾写道:“秦信同姓以王,至其衰也,非易同姓也,而身死国亡。故王者之治天下在于行法,不在于信同姓。”这足以体现出赵高专权误国。秦二世胡亥得知各地起义,急忙召见赵高进行质问,而赵高害怕胡亥降罪自己,决定先下手为强,杀掉胡亥,立子婴为皇帝,等时机成熟后废掉子婴,自己做皇帝,但赵高却低估了子婴的能力,赵高要子婴斋戒五日后正式即王位。等到期限到了,赵高便派人来请子婴接受王印,正式登基。可子婴推说有病,不肯前往。赵高无奈,只得亲自去请。等赵高一到,宦官韩谈眼疾手快,一刀就将他砍死了。子婴随即召群臣进宫,历数了赵高的罪孽,并夷其三族。

网络配图

可以说,从出身仕宦世家的公子,到颠沛流离忍受宫刑的俘虏,再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权倾朝野的丞相,赵高的一生都充满着传奇色彩,有人说他心狠手辣,杀害忠良,欺压百姓,专权误国,颠倒黑白,但从客观角度看,秦始皇在灭赵国时,难道不也心狠手辣吗?赵高为报仇,甘受宫刑,为讨好自己的仇人秦始皇付出千倍万倍的努力学习秦律,以取得秦始皇的信任,凭借自己的才智一步步控制秦国,虽然没能当上皇帝,却也完成了自己的复仇计划——灭掉秦国。无疑,赵高作为秦国的臣子,是极不称职的,是乱臣贼子,但作为一个复仇者,赵高又何尝不是成功的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刘伯温为何会让自己不得善终惊惧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刘伯温为什么怕朱元璋,刘伯温之死的真相终于揭开了,刘伯温为什么没有善终

    刘伯温是元末明初的军事政治家,他是明朝的开国元勋。他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诸葛武侯。网络配图刘伯温年轻时写的诗,抑扬顿挫,豪气非常,让人读了热血沸腾。但是功成名就后,他反而屡屡哀叹穷病衰老,昔日的豪气荡然无存。设身处地一想,也很容易了解他的难言之隐

  • 战国名将李牧为何会死在无名小卒之手中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战国50名将,战国赵国名将韩徐为,战国四将之首为何是李牧

    李牧早期在北方一举歼灭匈奴骑兵十余万人。接着又乘胜灭檐褴、破东胡,降林胡,单于远远逃走。其后十多年,赵国北边稳固,匈奴不敢接近赵国边境的城邑。图片来源于网络前233年,赵将扈辄为秦将樊于期所败,丧师十万。秦又自北路进攻赵的后方,形势危急,赵王命李牧为大将军,率兵南下反击秦军,在宜安(今河北蒿城县西南

  • 名将廉颇为什么被称为赵国最老顶梁柱?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廉颇和李牧,廉颇为什么能进四大名将,廉颇长平之战

    绝大部分人对于廉颇的印象,来自于“将相和”这个历史故事,读历史典籍多一点的,则来自于《史记》里的《廉颇蔺相如列传》,这个传颂千古的故事,更多地突出了蔺相如的机智、勇敢和大度,至于对廉颇的印象,则不免有点负面:傲慢,暴躁。尽管他也能知错就改,但毕竟在气度上输了蔺相如一层。另外,我们对于廉颇在军事上的印

  • 项羽火烧阿房宫背后竟隐藏着什么惊天的秘密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阿房宫是项羽烧的,项羽一把火烧了阿房宫,火烧阿房宫多久

    项羽为什么火烧阿房宫?阿房宫被誉为“天下第一宫”,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制国家——秦帝国修建的新朝宫。与万里长城、秦始皇陵、秦直道并称为“秦始皇的四大工程”,这么出名的建筑,项羽为何痛下杀手烧掉呢?图片来源于网络阿房宫是中国首次统一的标志性建筑,也是华夏民族开始形成的实物标识。那项羽

  • 王莽:死后惟一被割下舌头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王莽怎么被推翻的,被割舌头的皇帝,王莽死后

    王莽称帝之前,很注意笼络人心,表现得礼贤下士,谦恭大度,也做过几件顺页乎民心的事。平帝继位之后,太皇太后认为王莽拥立有功,耍加封他2·8万民户、256万亩田地,王莽坚辞不受。网络配图有一年遇天灾,王莽主动捐饯百万,献地3000亩,带动了一批官员献地献宅,使一批灾民得救。王莽有个儿子杀死了一个奴婢,王

  • 贰师将军李广利是因为什么受到汉武帝重用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贰师,李广巧计退兵,汉武帝重用人才

    李广利是汉武帝年间的将领,和李夫人、李延年、李季是一母同胞的兄妹。因李夫人和李延年受到汉武帝的宠爱,因此,李广利被汉武帝封为贰师将军,常年讨伐匈奴和宛平等地。据说,李广利率兵行至敦煌一带时,因为气候缘故,此处缺乏水资源。图片来源于网络李广利军队又累又渴,前行的速度非常缓慢。李广利拍着手对天发誓,并拔

  • 揭秘:秦始皇不立皇后的四大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秦始皇一生无后吗,秦始皇为啥不立皇后,嬴政不立后的原因

    秦始皇给自己定下工作量中国古代封建帝王均立后。立后制与储君制相互表里,是后宫制度乃至君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战国时期的秦国在秦孝公(前四世纪)以后,对于立后和立太子之事便已制度化,后来各种国家制度日臻完善,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更是全面建立了各种制度,并明确规定皇帝的正妻为皇后,皇帝的母亲为皇太后。但是秦

  • 万历皇帝的老师救急宰相------张居正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万历晚年怀念张居正,明朝皇帝张居正,万历鞭尸张居正

    出身湖北江陵的农家子弟张居正,少年时期即有神童之称,十岁精通四书五经,十二岁即为秀才,十六岁中举人;也因他的聪明才智,实行多项改革措施,才让日渐衰败的明朝国祚得以延长六十年之久。临危受命明穆宗在位时,大学士张居正以出众的才能深受穆宗信任。后穆宗驾崩,明神宗即位,因穆宗遗诏,任命张居正等三位大臣,辅佐

  • 历史上质朴敦厚的周勃是不是不如陈平吗?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质谱什么什么,质朴的近义词的近义词,刘邦和周勃的关系

    说起周勃,很多的人都知道他是历史上比较有名的人物,但是关于周勃的具体故事,人们却不是很了解,如果想要更深刻了解周勃,很多人会选择去读周勃传,这个传记让人们了解更加真实的周勃。图片来源于网络周勃的祖先是卷县人,后来迁居到了沛县,周勃主要是以编织竹器作为生存的手段,有些时候,他在人们办丧事的时,在丧事上

  • 西汉开国功臣宰相陈平怎么死的:最后是否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陈平是西汉王朝的开国功臣之一,少时喜读书,有大志,曾为乡里分肉,甚均,父老赞之,他感慨地说:“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此肉矣!”秦二世元年(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后,六国贵族也纷纷起兵,陈平往事魏王咎。 不久受谗亡归项羽,随从入关破秦。刘邦还定三秦时,又间行降汉。 拜为都尉,使参乘、典护军。图片来源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