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司马懿去世之后 司马懿的两个儿子为何没有内斗

司马懿去世之后 司马懿的两个儿子为何没有内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984 更新时间:2024/1/26 4:48:11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司马懿儿子,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这是三国时期魏国诗人曹植所作的一首诗,诗中用同根生的豆和豆萁来比喻同父异母的兄弟。

诗中用豆萁做燃料烹煮豆子,来比喻同胞哥哥曹丕来残害弟弟,也表达出曹植对曹丕的不满。最后一句“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生动地表现出兄弟相残的无奈。

当时曹操病死曹丕晋升为魏王,随后汉献帝被迫禅位,曹丕登基为魏文帝。

但是太子争夺皇位期间的一系列事件让他无法忘怀,所以称帝后一直对对手曹植耿耿于怀。

虽然二人是亲兄弟,但是曹植的学识和政治才能都让曹丕感到了威胁,于是想要借机除掉他。曹植知道曹丕的意思,于是在悲愤之中七步作诗,令曹丕听后心生愧疚。

自古帝王多无情,为争夺皇位兄弟互相残杀,已是常见之事,但是事事都有例外。

就拿司马懿的两个儿子来说,在司马懿去世后,司马师司马昭两兄弟并没有为了政权互相残杀,这是为何呢?

其实在司马懿在世时就已经给出答案,司马懿仅用五个字回答:此子竟可也。

司马师和司马昭都是司马懿和张春华的儿子,两人在夺权的路上并没有红过脸,更没有动过杀心。

甚至在司马师临死时,还出现了“兄终弟及”的情况,司马家的襟怀和友爱让许多人都羡慕。

这一切都归功于司马懿的教导,和两个孩子的智慧,可以说司马家族的谋略是一般人家比不上的。

司马懿在教导两个孩子时采用了不一样的方法,因为司马师沉着稳重能成大事,所以遇到家族抉择的事都会和其商量。

而商议过后才会告诉司马昭,又或者事情到了最后才会通知司马昭,以防破坏大局。

就拿高平陵政变举例,政变前一晚司马懿和司马师都踏实入睡,而司马昭辗转反侧不能安眠。

司马师的谋略和手段以及用人情商,都继承了司马懿的衣钵,暗地里培养的三千死士就是最好的验证。

司马懿出门后看到了司马师,用三千死士带给他的震撼,感叹了一句:“此子竟可也”。

这句话也变相的证明了,司马懿对司马师的肯定,以及家族大权将会落到司马师手中。

司马懿病逝后司马师成为掌权人,掌权后的他并没有因为担心权力争夺,而消除一切隐患。

虽然这时司马家的势力占了优势,但还没有做到一统天下的局面,这时的司马家只是一个代言人。

不仅有曹魏宗族企图夺回政权,还有其他世家大族想要瓜分司马家的权力,更有吴蜀两个集团在外威胁。

面对内外都是强敌的情况,司马师首先想到的是家族荣耀,扩大家族势力,延续家族的声望。

这种情况下司马师对弟弟极为照顾,不仅委以重任,还把弟弟当成接班人来培养。

当哥哥的对弟弟非常照顾,司马昭怎么会自寻死路,只会对哥哥格外尊重。

司马师不顾自身病症,除掉叛乱者、亲自率兵征战,为了稳固后方政权,直接将兵权给司马昭,而司马昭也没辜负司马师的信任。

在司马师病危之前,已经把弟弟一步步培养起来,让他有了接受重担的底气和实力,司马昭对哥哥的只有感激。

在司马师死后司马昭之所以痛哭,并不是人前做戏,而是发自内心的感情流露,因为这些年是哥哥在外征战,为他遮风挡雨。

在无数次叛乱和刺杀中,他和哥哥抱团取暖,哥哥就是他最大的靠山,如今哥哥去世剩下的路只能靠自己。

俗话说“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司马师做到了这一点才会让司马昭对他敬重。不过如果司马师没有死,也许司马家族又会是另一番场面。

本文声明:文字均为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冒犯请联系删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刘裕当初为什么要杀光司马懿后代 除了复仇外还有什么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刘裕杀司马懿后代,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上,有着两位卖草鞋出身的皇帝,一位是刘备,另外一位也姓刘,严格意义上来讲,他和刘备也是有着血缘关系,他名字叫做刘裕。刘裕是刘邦弟弟刘交的后人,自幼家境贫寒,母亲在生下他以后,没多久就去世了,父亲刘翘甚至都打算把他扔

  • 宋慈为何会进入官场?他为百姓做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对宋慈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对于宋慈做事的严谨态度,也是受家庭的影响,宋词的父亲宋巩也是一位做事非常严谨的人,他对宋家的子孙一样严苛。宋父生前也是一位从事邢狱审判的官员,一生严于律己几乎从不出错却因为误判了一件案子用自己的生命来负责,去世前宋父要求子孙不可再做官

  • 司马懿临死前为何叮嘱后代不许扫墓 司马懿果然是老奸巨猾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司马懿遗嘱 ,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三国中的英雄人物有许多,比如文有诸葛庞统,武有关羽吕布,但是三国最后的赢家是谁,这让人万万没想到。虽然现在人对司马懿的评价并不高,但是我们也不可否认司马懿的实力。入仕公元201年,曹操听说了司马懿的名声,于是就派人去司马懿的府上请他来

  • 三国里的一名小将:38岁斩杀关羽,40岁射死黄忠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在三国时代,为后代津津有味的是刘备帐下的“五虎大将”,关羽、张飞、赵云、黄忠、马超。个个都是当世名将,英勇非常。然则,上面这位却专杀五虎大将,38岁时斩杀关羽父子,夺下赤兔马,40岁时射死黄忠,然则平生未得重用,只因一致命缺点。而在夷陵之战,这位小将再次展现出了神威,因为在“百步穿杨”的黄忠面前,竟

  • 曹操当初为什么不杀关羽 仅仅是因为关羽的忠义吗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曹操和关羽,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曹操不杀关羽的原因有很多,直接的原因是希望厚待关羽以达到千金买马骨的效果,而最为根本的原因是非常佩服关羽的忠义,从而不愿意杀他。我们一起分析一下其中的曲折。曹操为何要招揽关羽?关羽确实是一个人才,其武力和领导能力在三国时期属于翘

  • 曹丕当初对甄姬如此宠爱 曹丕为什么第二年后赐死她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曹丕和甄姬,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魏文帝曹丕及其父亲曹操是我国历史上最杰出的父子皇帝之一,二人在掌握北方政权期间,不但因治理国家卓有成效而声名显赫,也因文采飞扬而富于声望。两个人还有一个广为人知的共同之处,那就是颜色丰富的名字。有很多原因导致曹操有了有色名字,而

  • 为什么说张良被神化了呢?他其实没那么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对汉初三杰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汉初三杰,能奈吕雉何?汉初三杰的结果都不好,张良逃亡,韩信被杀,萧何蹲大狱。体现了读历史的创造力。厉害。但是有个小小的建议,没必要夹带映射那些私货,首先呢,影响逻辑展开的连贯性,有点像出戏;其次呢,本来严肃的学术论证显得有些轻佻突

  • 关羽身高有九尺之多 关羽身高真的有近三米吗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关羽身高,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前言“云长千载英魂在,江左谁令数阿蒙”想必大家对于这句诗都很熟悉,这也就是我们明代的诗人追念武圣“关羽”所作的,表现出后人对于关羽英雄气概的无限崇拜和思念之情。我们都知道关羽是出自于东汉末年的战乱时期,而纵观三国时期的诸位名将,而关羽也无

  • 南宋偏安江南百余年,为何只有宋高宗被骂得最惨?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南宋偏安江南百余年,出了十多个皇帝,除了宋孝宗之外,几乎没一个皇帝想打仗,而这些皇帝中,又因屈辱求和、岳飞之死,宋高宗被骂得最惨。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实际上,赵构真正该骂的地方,是对内的民生问题。赵构向金求和的目的是“与民休息”,只要老百姓能够不被战争蹂躏,能够过

  • 关羽发动樊城之战的时候 关羽为何留守三流武将驻守大本营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襄樊之战,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公元219年,关羽发动樊城之战,意图夺取襄樊,将曹操的势力逐出荆州。正当战事处于关键时刻,留守后方的糜芳、傅士仁却献城投降,导致关羽溃败,兵败身亡。那么关羽为何会留两个三流武将驻守大本营呢?其实防守江陵和公安这样的大本营并不需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