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世民是怎么让李渊在兵变后无奈交权的?

李世民是怎么让李渊在兵变后无奈交权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2831 更新时间:2024/1/27 3:56:32

玄武门兵变,从不是一场简单的政变,而是充满了血与火考验,堪比战场的大勇大谋之事。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

因为主导政变的李世民不是一般人物!

为将,李世民绝对的神将。

为君,李世民绝对的明君。

为子,李世民绝对的坏娃。

这三大特质,决定了李世民是一个果敢勇猛,精于权谋,杀伐决断,也注定了他杀了两个兄弟之后,不会坐以待毙等老爹收拾。

那么,他是如何做,如何让朝堂众臣老老实实,让皇帝老爹老老实实的,则不得不说他的三步谋划步步精妙。

(被玩弄的李渊)

这话如何理解,要理清前因后果。

玄武门之变前,李渊对于李世民的异动早已有了心理防备!

武德九年(公元626年),李世民秦王府幕僚连遭打击。

尉迟恭一度下狱,程咬金外放康州刺史,房玄龄、杜如晦两位待遇则形同软禁。

两大门神遭殃,两大谋臣被囚,那时的李世民,文武双臂犹如被废。

老爹不信任,兄弟虎视眈眈,这局面之凶险,无疑是已到绝境,在退一步就翻脸的边缘。

面对这样的困局,不争的人等死,争的人求生。

李世民在战场上不皱眉头,这个时候又如何会认输?

于是,玄武门之变前夜,手下心腹悉数齐聚秦王府密谋政变步奏,随后李世民就用三招,获得了大唐的职高权利。

(谋划拉人已久)

第一招:以利诱之,破局计!

当时李世民最头疼的事情无疑是手下兵力不足。

仅仅依靠秦王府的少量护卫军,还有心腹幕僚,成事太难。

但这困难对早有准备的李世民不是问题,因为他早已布局很久,拉拢了一个关键人物。

那就是玄武门禁军统领常何和他的副将们。

按后世出土的《常何墓碑》记载:

玄武门之变前,李世民就和常何关系不错,出生瓦岗起义军的常何早年间也曾跟随李世民参与过大唐建国战争,有这层战友情在,常何感情上倾向于李世民并不奇怪。

后续李世民对他也很大方,长期给钱给东西,让他分给手下人,收买人心,甚至这玄武门禁军统领的位置,有史料说,都是李世民刻意安排的!

目的吗也很简单,就是希望,能在关键时刻扭转乾坤。

玄武门兵变前夜,在密谋商议对策后,李世民还特意找到常何,让他知晓了自己的全部行动计划。

完成这一切之后,关键的兵力问题缓解了,至少杀李建成李元吉的人马有了。

(生死之争)

第二招:以势压人,连环计。

这是玄武门之变时,李世民的连续布局,这些布局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以势压人!

第一轮:李世民借势 李渊!

他用一出诬告:李元吉与父亲的妃子私通乱伦,借李渊的势,用李渊的口,下了次日让李建成、李元吉前来,共同审问此事,并给了他们和李世民当面对峙的机会。

这无疑给李世民杀这哥俩制造了机会。

然后就是玄武门兵变当日,不知内情的李建成、李元吉毫无戒心地来到玄武门。

早有准备的李世民,则带着一帮悍将猛士抢先入朝设伏玄武门。

而那一刻的李渊,因为当日对峙事关重大,召集了心腹大臣如裴寂萧瑀陈叔达裴矩封德彝等悉数到场,弄得朝堂中枢聚集一堂,失去了制衡的手腕,也给了李世民一锅端的机会,这无疑是重大失误。

随后的剧情,大家就耳熟能详了。

李建成和李元吉一起从太子东宫去宫内,路过玄武门时,被李世民半路包围伏击。

眼见宫门在前,进退不能的李建成和李元吉只能和李世民玩命。

论玩命,谁能干得过李世民?他们两个横死当场。

然后得知消息的太子东宫守军齐出,二千长林军精锐前往玄武门想要救回太子齐王。

这个关键时刻,玄武门守将常何率领禁军,配合李世民心腹死守玄武门,给了李世民进一步行动的时间。

这个时候,李世民开始了第二轮借势。

(他们的人头也是助力)

第二轮:李世民借势李建成、李元吉。

在玄武门抵挡住救援太子齐王党后,眼见难以攻克的2000太子党军队,开始转而围攻秦王府。

眼见于此,尉迟恭出马和李世民打起了配合,只见他提起李建成、李元吉首级给这帮人看。

太子党一看领头人死了,无不胆战心惊,最后再威猛的尉迟恭吓唬言语之后,顿做鸟兽散。

李建成、李元吉的人头,就是如此好用。

处理完最大威胁的太子党之后,李世民和尉迟恭又打了次配合,这次借的势是尉迟恭的威猛霸气。

第三轮:李世民借势尉迟恭威慑群臣李渊。

按《资治通鉴》记载:李世民杀李建成和李元吉的时候,李渊正在海池泛舟。

这里也有个疑问,那就是李渊好好的,不在宫中待着,为何会去海池泛舟?虽然史料没有说,但个人认为,这李世民既然如此筹谋,必定在自己爹哪里也安排了后手。这后手就是在李渊身边,肯定安排了内奸。

随后聪明的李世民,命令手下猛将尉迟恭披甲执锐,带着一帮人直进太极宫,面见李渊。

(猛将加持)

李渊一见黑脸尉迟恭,还没说话就露怯三分,等尉迟恭说完李建成、李元吉被杀后,更心惊胆战。

忙问身后大臣咋办?这是李渊在给自己找台阶啊!

如此生死关头,裴寂、萧瑀、陈叔达、这样的人精如何不懂自救之道?(还有内奸故意鼓噪)

他们立马说:建成、元吉本就没啥功劳,今天秦王杀了他们,陛下只将国务委托秦王就好了。

李渊一听,知道这群臣下战队强者,看上去是帮自己保命,其实也是保护自己。

于是,他只能从善如流地说:我也是这么想的。

原本李渊,指望能糊弄过去再翻身,可惜他却遇见了早就拿了剧本,准备多时的尉迟恭。

尉迟恭要求李渊写封手敕,答应不追究秦王党责任,这个时候了,李渊还能如何?只能写呗!

连续三轮借势之后,李世民完成了玄武门之变所有KPI指标,最后李世民终于出场开始收尾演出。

第三招:以情感之,攻心计!

李世民来到了太极宫,李渊一看自己儿子满脸肃杀的来了,为了掩饰自己的慌乱,只能佯作镇定的宽恕他的罪过,还安慰他。

眼见老父如此识相,李世民也拉杠子就上,哭了个稀里哗啦的,哭着哭着,甚至“跪而吮上乳”,做婴儿状,以求唤醒骨肉亲情,这演绎太过动人了。

那么李世民为何如此做派?答案也很简单,李渊这一天经历了太多变故。

李建成、李元吉被杀,是杀鸡儆猴,他慌乱。

尉迟恭面圣,看似面圣,实质是恐吓,他惶恐。

心腹不语,反鼓动助威,看似给台阶他,他胆寒。

那个时候的他,心态已溃,相当于被PUA之后,急需感情慰籍的婴孩。

这个时候,如果李世民继续强硬,无疑适得其反。

这李渊如果不惜命有可能自杀,如果不惜命,则会直接自杀,让他留下杀父弑君的罪名。

这无疑对李世民的帝位稳固,留下无穷后患。

这对于指望青史留名的李世民而言,无疑是污点。

李世民需要时间继续布局,夺权也要一步步来。

果不其然,被PUA之后的李渊,无论真心与否,都跟李世民抱头痛哭起来。

这一幕父慈子孝的场景,就是给所有人看的君臣父子和解戏码。

宣传意味大于实际意味!

随后一个月时间,李世民则紧锣密鼓地开始夺权!

先是派遣心腹屈突通掌握洛阳,遏控关东,后又让心腹如秦琼、尉迟恭、程知节等人掌握军权,最后提拔房玄龄、长孙无忌、杜如晦、高士廉等人为宰相,掌握政权。

经过这三步走之后,李世民控制了最核心的洛阳关东,掌握了文武大权,自然就顺理成章地成了帝王啊!

至于他和他爹的关系,在李世民PUA他爹那一刻,已经明了。

这两人都是戏精,一个敢演,一个善演,放在今日拿个奥斯卡都没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糜夫人已经跳井身死,赵云为何还推墙压井?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糜夫人已经跳井身死,赵云为什么还要把墙推倒,压在枯井之上?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很明显,赵云想保糜夫人留个全尸,糜夫人已死,不能让曹军把糜夫人的尸体抢走而遭到污辱,更是为了保全刘备的脸面。古人是非常讳忌死无全尸和死无葬身之地的,这很不吉利,而且会影响子孙后代及家族的命运,即

  • 明朝最后的大将李定国,他最后的结局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李定国,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李定国:南明永历政权抗清名将,陕西榆林(或作延安)人,大明王朝的最后军神。李定国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公元1630年,张献忠发动陕北饥民起义,将少年李定国收为养子,改姓张(或云十岁时为张献忠所掠,养以为己子)。从此,他跟随

  • 蒙恬的临终遗言,曹操为何读一次哭一次?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秦朝大将蒙恬临终前留下一段话,曹操为何每读一次就哭一次?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想必大家对曹操的印象都是三国演义里面描绘的奸雄一面,年轻的时候因为刺杀董卓不成于是曹操成为通缉犯跑会乡间,草木皆兵的他听见磨刀声就误以为是要杀他,于是还没弄清楚原因就把人一家人给杀害,尽管后来发现

  • 为什么史书中对柴荣都是赞颂?他有多完美?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柴荣,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柴荣:是五代时期后周皇帝,在位六年。作为帝王,他可谓完美无缺。他是第一个提出三十年国家发展规划的皇帝,在史书中,只能看到赞颂他的言辞,他就是中国历史上最完美的皇帝——周世宗柴荣。虽然柴荣只当了五年半的皇帝,但他的一言一行,

  • 刘备的贴身保镖是谁?他才是蜀汉真正的高手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在三国的诸多武将之中,有着吕布排名第一,而赵云位列第二的说法,的确,吕布位列第一这件事是毋庸置疑的,吕布作为三国早期的英雄人物,虽然是以多次背主而为人所不齿,但是对于这位武将的武力却是众人皆认可的而赵云却似乎存在一点疑问,今天小编便是要为蜀国阵营的一位武将道不平,起码在蜀国,这位武将才是真正高手,而

  • 孝哲毅皇后:父亲是清朝唯一满人状元,自己却在22岁去世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她是同治皇帝的皇后,父亲是清王朝唯一的满人状元。因其性情耿直,不善逢迎,被婆母慈禧所不喜。同治帝死后不满百日便于储秀宫逝世,时年仅22岁。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1872年,两宫太后决定为同治皇帝选立皇后。嫡母慈安太后与生母慈禧太后意见各不相同,互不相让,后来,只能让同治亲自

  • 杨应龙是什么人?明朝为何要出动24万大军区攻打他?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杨应龙。贵州遵义播州的杨氏土司,统治播州地区达700余年后,最终毁在了第29代土司杨应龙手中。播州土司自唐末时期开始,就成了西南地区最大的土司,经历了宋、元、明四个朝代,促进了当地的经济、文化繁荣。可是,到了明朝后期,杨应龙到底做了什么,会让明朝出动24万大军攻

  • 秦始皇是英俊潇洒还是丑陋不堪?他到底长相如何呢?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古人的样貌我们现在已经不得而知,就算是画像也带有太多的主观因素,不能作为真实的参考,那么千古一帝秦始皇的真实样貌到底是啥样的呢?对于秦始皇的相貌,后人众说纷纭,把主流观点综合起来,大致上可以分为以下两种。其一,秦始皇非但丑陋不堪,还是身体有很大缺陷的残疾人!其二,秦始皇是一个英武潇洒、相貌堂堂的人,

  • 李世民为什么让尉迟恭一直跟着自己?尉迟恭又为何会受到谴责?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尉迟恭,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尉迟恭(尉迟敬德):唐朝名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尉迟敬德纯朴忠厚,勇武善战,一生戎马倥偬,征战南北,驰骋疆场,屡立战功。玄武门之变时助李世民夺取帝位。官至右武候大将军,封鄂国公。尉迟敬德是当时武艺天下第一,他在隋唐堪

  • 王辅臣降清后,康熙为什么也要处死他?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陕甘提督王辅臣已归顺,康熙为何仍要赶尽杀绝?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历史上的陕甘提督王辅臣是自杀的,《康熙王朝》在这一点上也没有戏说,也是自杀的。可是,康熙虽然并没有将王辅臣处死,但却是害死王辅臣的元凶,也就是说没有康熙,王辅臣就不会死,他的死,康熙脱不了干系。王辅臣的一生可谓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