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孝文帝亲征后是如何改革的?是北魏的基石也是祸根

孝文帝亲征后是如何改革的?是北魏的基石也是祸根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3010 更新时间:2023/12/30 8:34:02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孝文帝亲征后是如何改革的,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公元471年,因献文帝拓跋弘与掌握朝政大权的冯太后矛盾激化,献文帝为了彻底掌权,遂选择了以退为进,将皇位禅让给了年仅五岁的太子拓跋宏,是为北魏孝文帝。自己便成为了太上皇,顺理成章地从冯太后手中夺得了大权。

当时天下动荡,北方强敌柔然多次进犯北魏,国内又因为北魏统治阶级的压迫,民众暴动此起彼伏,太上皇拓跋弘多次御驾亲征,对外击败强敌柔然,对内镇压起义,随后又施行了一些奖勤罚懒、减轻徭役赋税的政策,但却收效不大。

公元476年七月,太上皇拓跋弘在平城皇宫永安殿之中暴毙,时年二十三岁。在献文帝拓跋弘死后,孝文帝的祖母冯太后再度临朝称制,改元太和,拉开了一场对来说北魏意义非凡的改革序幕。

从公元477年,也就是太和元年开始,那位被誉为“女中舜”的冯太后借小皇帝拓跋宏的名义有意识地针对北魏的社会风俗、政治、经济以及军事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如在公元483年,严令禁止同族婚娶;在公元484年,改革北魏俸禄制度;在公元485年,颁布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均田制;在公元486年,颁布三长制,使得自太武帝拓跋焘之后,国力日益衰退的北魏帝国得以重现生机。

祖母冯太后的种种改革举措以及坚定不移的改革决心,这就在年幼的拓跋宏心中埋下了一颗改革的种子,这颗种子随着拓跋宏的长大而开枝散叶,继而成为了支撑拓跋宏毕生信念的参天大树。

公元486年,当年那个牙牙学语的小皇帝拓跋宏已经到了弱冠之年,在这年的正月初一,文明太后亲手为拓跋宏穿戴整齐,让他始服衮冕,接受文武百官以及属国君王的朝拜。从这时开始,冯太后言传身教的教导孝文帝处理朝政大事,同时也在有意识地将北魏的朝政大权移交给孝文帝。

看着孙儿日益成熟,已然有了明君气象,冯太后亲手写下了三百余章的《劝戒歌》以及十八篇《皇诰》,希望孝文帝能够以此作为日后的行为准则。

公元490年九月,冯太后在太和殿中病逝,时年四十九岁,孝文帝得知祖母死讯痛不欲生,在五日之内滴水未进,而后一手敲定了祖母的谥号“文明太皇太后”,强烈要求将冯太后的陵寝拓宽六十步,使之达到了北魏君王陵寝的规格,又一反常态地以国葬之礼,要求天下缟素,送别冯太后。

在冯太后下葬之后,孝文帝更是在她的陵寝不远处修建了寿宫,准备自己日后也埋葬于此,以此表达自己的孝心,永生永世陪伴在祖母左右。

在为冯太后风光大葬之后,时年二十四岁的孝文帝正式亲政。他继承了祖母的遗志,继续重用汉族士人,深化改革,将太和改制推向了另一个高潮——全面汉化。

孝文帝亲政后,他开始效仿汉族王朝的礼仪,设立太庙,实行汉族的礼仪制度,又仿照汉人官制改革北魏官制,废除了一系列残酷的刑罚。

公元493年九月,孝文帝拜辞冯太后永固陵,率文武百官与数十万将士打着南征的旗号迁都洛阳。随着政治重心的南移,北魏孝文帝为了进一步整合帝国力量,全盘废除鲜卑旧俗、禁止说胡语,全面推行汉服、汉姓以及汉语,对北魏帝国进行全面的汉化。

在孝文帝“太和改制”的影响之下,北魏帝国在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得到了极大地发展,北魏帝国得以中兴,并且达到了历史的顶点。

但是,也正是因为孝文帝的改革,为北魏帝国埋下了灭亡的祸根……

公元499年四月初一,孝文帝病逝于南征途中,时年三十三岁,太子元恪登基即位,是为宣武帝。

宣武帝即位之初,因当年那一批辅佐孝文帝改革的大臣尚在,在他们的辅佐之下,宣武帝颁布了一系列措施,巩固了汉化成果,但也只是巩固而已,孝文帝在改革中尚未解决的问题,能力不足的宣武帝也没有给出妥善的处理办法。

随着一众老臣的凋零,宣武帝开始骄奢淫逸起来,使得北魏社会黑暗,民族矛盾再度激化,再加上孝文帝时期悬而未决的“六镇问题”并未得到妥善解决,六镇的鲜卑军民掀起了反汉化的“六镇起义”,使得北魏帝国走向了崩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下邳吕布兵败后,刘备为何腰落井下石?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你了解吕布兵败被曹操擒,刘备为什么要落井下石?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东汉末年群雄并起,曹操,刘备、袁绍、吕布等人都成了诸侯各据一方。曹操凭借过人的军事才能消灭了北方诸侯最终统一了北方势力范围,吕布也成了曹操消灭的对象。吕布在下邳兵败被曹操擒拿,根据《三国演义》记载,曹操念及吕布骁勇

  • 茂德帝姬,宋徽宗爱女,靖康之耻后她的下场有多惨?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宋朝经济、文明高度发达,首都开封甚至在当时号称世界第一大都市,可见其繁华;但是宋朝也被称为最懦弱的的朝代。靖康之耻,宋朝皇帝曾经将自己的妻女、以及所有的宗室女眷送往金朝当作娼妓,以此当作赔偿,维持王朝的统治时代,在这个过程里,就可惜曾号称宋朝最美公主的赵福金,也被称为茂德帝姬,也被送往了金朝。那么赵

  • 寇凖有多强?竟然能将宋真宗骗上战场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史文恭厉害吗,夏日寇准,吴起打过败仗吗

    说到寇凖,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寇凖是我国古代上的十大忠臣之一,也是十大名相之一。寇准(寇)性格耿直,有话直说,就连他的领导宋太宗都说,寇凖就像谏臣魏征一样,“朕得寇凖,犹文皇之得魏徵也”。别看寇凖性格刚直,但他在行事方面可不“刚”,十分的聪慧。在辽宋问

  • 汉高祖刘邦为什么那么崇拜信陵君魏无忌?信陵君的一生有多传奇?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平原君孟尝君春申君信陵君,萧何张良为什么没有封王,信陵君和魏王是什么关系

    说到刘邦和信陵君,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汉高祖刘邦的偶像是信陵君魏无忌,尽管两人没有实际的接触,但并不妨碍刘邦对魏无忌的崇拜。刘邦从小是听着魏无忌的故事长大的,他打心底尊敬这个真正的君子。信陵君魏无忌是魏国的王室,也是战国的四公子,因为贤能而闻名,招徕了

  • 刘彧的悲剧是谁造成的?为什么说刘宋整个王朝都是畸形的?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刘宋何迈,刘宋王朝下一个王朝是什么,刘协是不是最窝囊的皇帝

    说到刘彧,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魏晋南北朝时期,因为社会的动乱,人人自危,人性的欲望以及缺点都被当时这个病态的社会无限的放大,尤其是这个时期的皇帝。因为不知道皇位会在什么时候落入别人的手中,因为战争随时可能会发生,所以,那时候的皇帝的性格都十分的矛盾,北

  • 傅善祥其实没有参加过科举,她是如何成为女状元的?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女状元傅善祥是哪个时期,太平天国傅善祥被北王,状元娶公主

    说到傅善祥,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科举自从唐时期开始出现,一直到清朝,似乎男性参加科举是一件默认的事情,就连武则天时期也没有女子参加科举的事情。直到在宋朝时期,因为当时科举没有规定只有男子能够参加,才有两位女性“钻空子”,以女子的身份出现在了科举的考场。

  • 隋炀帝皇后萧氏是什么人?为什么能得到那么多帝王的喜爱?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李渊喜欢萧氏,萧氏是哪个王朝,萧氏出了哪12个皇帝

    说到萧皇后,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俗话说得好“女大三抱金砖”,可是在中国古时候极少有男的娶比自个年老的女的。那为什么一代君王唐太宗李世民要标新立异,展开了一场姐弟恋情,这一女性究竟有什么魅力让李世民为其倾倒。接下来讲叙这名服侍过六代君主女人的一生。前不久

  • 崇祯的后代差不多都被斩尽杀绝 清初为何出现那么多的朱三太子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崇祯皇帝后人在哪里,崇祯皇帝后代,朱元璋追封了祖上几代为皇帝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朱三太子,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在清初一、二年内的动乱中,三个分别自称是太子、定王、永王的人都已一命呜呼,崇祯的后代几乎被斩尽杀绝。但是,出乎意料的是,在以后的近百年间,自称是朱氏太子的人层出不穷,刚镇压了一个,又冒出了另一个。直搞得清朝统治者如芒刺在背,坐卧不安。顺治

  • 曹操给曹丕留下的四位名将,他们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曹丕和曹植的下场,刘备死后,曹丕派谁攻打蜀国

    古代每位深谋远虑的皇帝退位之时,都会为下一位年轻皇帝“计之深远”,即便他们再对皇位有诸多不舍,但该到退位的时候,他们不会犹豫,还会花费诸多心思为下一任谋虑,比如朝堂之上有哪些大臣图谋不轨,又会有哪些大臣可以担当重任,这些他们都会看得清清楚楚。比如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为了给自己的皇孙朱允炆肃清威胁,愣

  • 宰相只是写了青鹅两个字 武则天为什么要杀他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宰相,李隆基对武家赶尽杀绝,骆宾王为什么恨武则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宰相和武则天,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前言慎而言,将有和之;慎而身,将有随之。——武则天在中国的历史上,秦始皇建立了第一个封建大一统的王朝,而在随后的历朝历代之中,几乎所有的皇帝在自己去世之前,都会有设立一个“顾命大臣”的习惯。其实“顾命大臣”就是皇帝在自己临终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