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传闻中刘伯温一个神算子 刘伯温有没有算到自己的死因

传闻中刘伯温一个神算子 刘伯温有没有算到自己的死因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2257 更新时间:2024/1/3 4:47:32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刘伯温,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刘伯温烧饼歌是真的吗?一个运筹帷幄、屡建奇功的军师,真的能够预言千百年后的事吗?随着时间的流逝,刘伯温烧饼歌中的事件都被一一验证了,他是真的能掐会算,未卜先知,还是只是传言夸大事实而已呢?既然传言他是个能够预知未来的神算子,那么他是否算到自己的死因呢?究竟刘伯温怎么死呢?

刘伯温生于1311年7月1日,是元末明初人。刘伯温本名刘基,字伯温,是今天的浙江省文成县南田乡人。由于以前的文成县是叫青田县,因此刘伯温又被称为刘青田。

相传《烧饼歌》是明朝护国军师刘伯温所作的一首甚为准确的预言诗歌,全文共计一千九百一十二字,用四十余首隐语歌谣组成,是用隐语写成的“预言”歌谣,据卦撰词,从一定的“象数”规律排来,涉及到“象、数、理、占”的入化应用,也是前人“观象玩占”的遗著,在民间流传很广,影响极深,难于理解,视为神撰。

这首预言可以在中国传统的历书《通胜》中找得到。它的名称为何叫做“烧饼歌”呢?在其中亦有提及。话说于公元一三六八年,某一日的早上明太祖在内殿里吃烧饼,只咬了一口,更听到内监会报刘基刘伯温进见。太祖心想测试刘基一下,于是便以碗盖着只咬了一口的烧饼,再召刘基入殿晋见。刘基入殿后,太祖便问曰:“先生心明数理,可知碗中是何物件?”基乃搯指一算,对曰:“半似日兮半似月,曾被金龙咬一缺。”到了这里,相信大家可刘伯温之言而估计得到答案,明太祖也不得不为之赞叹。

帝即问以天下后世之事若何。基曰:“茫茫天数,我主万子万孙。何必问哉。”帝曰:“虽然自古兴亡原有一定,况天下非一人之天下,惟有德者能享之。言之何妨?试略言之。”基曰:“泄漏天机,臣罪非轻!陛下恕臣万死,才敢冒奏。”帝即赐以免死金牌。

刘伯温谢恩,随后立刻摊开笔墨,他写了三首诗:燕子不日飞入京,永享山河乐太平。豪杰更起文墨辈,英雄奉旨看还乡。北方胡虏害生民,御驾亲征定太平。失算功臣不敢谏,生灵遮掩主惊魂。国压瑞云七载长,胡人不敢害贤良。相送金龙复故旧,云开边日照边疆。

刘伯温的这三首诗,看似简单无边,实际上却蕴含了三段未来的历史:第一首诗,燕子就是燕王,指的是朱棣要谋朝篡位,建立一个永乐王朝。第二首诗,为了驱除鞑虏,明英宗御驾亲征,结果皇帝兵败被俘,明朝也差点亡国。第三首诗,虽然大明经历了“土木堡之变”的惨败,但还是胜利了,明英宗也回来了,大明王朝也重开了国运。

听到这里,朱元璋迫不及待地问道:“此时天下若何?”刘伯温回答道:“天下大乱矣。”朱元璋愤怒道:“朕之天下,有谁乱者?”

刘伯温继续作诗一首,回答道:天下饥寒有怪异,栋梁龙德乘婴儿。禁宫阔大任横走,长大金龙太平时。老练金龙精壮旺,相传昆玉继龙堂。任用阉人保社稷,八千女鬼乱朝纲。

在这首诗中,“栋梁龙德乘婴儿”指的是太监张敏把皇子藏在后宫以躲避万贵妃的残杀;“长大金龙太平时”指的是明孝宗即位后大明中兴;“老练金龙精壮旺”指的是明武宗不务正业,就知道吃喝嫖娼;“相传昆玉继龙堂”指的是外戚明世宗即位,直系皇族就此断绝。

得知大明局势不妙后,朱元璋继续问道:“八千女鬼乱朕,天下若何?”

刘伯温继续作诗道:忠良杀害崩如山,无事水边成异潭。救得金龙真骨肉,可怜父子顺难当。

这里指的是,在东林党的保护下,虽然皇权没有旁落,但可怜那“一月天子” 明光宗、“木匠皇帝”明熹宗,他们全都英年早逝了。一听这话,朱元璋好奇地问道:“两子接连陨,莫非是争夺国本乎?”

刘伯温回答:“非也。”随后作诗道:迁南迁北定太平,辅佐帝王有牛星。传至六百半梦至,岂有玉宇得心惊。此言一出,朱元璋还挺高兴,说我大明还能相传六百年,朕心足矣。那么,大明王朝最后的结局,是什么样子的呢?刘伯温答曰:树上挂曲尺,遇顺则止,至此天下未已。

崇祯皇帝上吊,顺治皇帝进京,大可见,刘伯温这首临时兴起的《烧饼歌》,居然完整地预测了大明王朝的历史,并且最终讲到它亡国,这太令人拍案惊奇、不可思议了,而这里面的预言故事,更是比西方《诸世纪》里面的还要神,还要准!明王朝就此结束。

刘伯温是明朝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的开国功臣,在朱元璋带兵打天下路过刘伯温的家乡时,朱元璋听说刘伯温有诸葛亮之才,便像刘备三顾茅庐那般诚意拜访,使得刘伯温十分的感动。而刘伯温也正想让自己的才能有用武之地,于是就决定跟随朱元璋一起打江山。

在朱元璋成功的当上了皇帝之后,跟随一起打江山的人都得到了封赏,而在征战过程当中做出了大贡献的刘伯温被朱元璋封为了伯爵,成为诚意伯。因此,后人也称刘伯温为刘诚意。

在明朝成立了之后,刘伯温虽然已经不再上战场了,但是也在朝堂之上为国家百姓出谋划策,保证国家的安定。由于刘伯温学识渊博,精通各类知识学术,例如政治军事,乃至奇门遁甲之术,刘伯温都有所成就。所以,每当朝中同僚或者是朱元璋遇到了难题,都会想刘伯温讨教解决的办法,而这些问题也都迎刃而解。

后世有很多人都将刘伯温与诸葛亮进行比较,称刘伯温是诸葛武侯。而在中国的民间也都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那就是“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刘伯温的才能学识可见一斑。

明朝著名忠臣刘伯温,一生都奉献给了明朝,为明朝的开创以及后世的巩固都做出了诸多的贡献。但是,刘伯温的死却是令人十分的寒心以及惋惜。

在洪武八年的正月下旬,刘伯温的身体出现了不适,经检查发现,只是普通的风寒罢了。朱元璋知道了刘伯温生病了,于是就派胡惟庸带上御医到刘伯温家中为刘伯温治病。当时,当刘伯温服用了御医所开的药方之后,发现病情越来越严重了,而且还发现肚子都中有坚硬的物品存在,这令刘伯温感到十分痛苦。

在二月份,刘伯温抱病面见朱元璋,告诉朱元璋自己在服用了御医开的药之后,病情不但没有减轻,反倒加重了不少。但是朱元璋却不以为然,告诉刘伯温不要想太多,安心养病就好了。朱元璋的反应令刘伯温十分的寒心,于是刘伯温只好自己返回家乡。在家中,刘伯温只能依靠一些药物来维持自己的正常进食。

回到家乡之后不久,刘伯温发现自己的身体越来越差,连正常的进食都已经无法保证了。最终,刘伯温发现自己已经时日无多时,便叫来了自己的两个儿子交代后事。

刘伯温叫自己的儿子将自己书房当中的一本天文书拿出来,告诉他们,从今以后,刘家的后人不许学习这一本书上的内容。并且,在自己死后,一定要立即送给朱元璋。此外,刘伯温还告诫自己的儿子为官为民之道。之后,刘伯温便逝世于自己的故乡,享年六十五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隆中对时,诸葛亮为何要提出荆州靠近南海?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隆中对的故事。公元207年冬,暂居在荆州的汉室左将军刘备得到了水镜先生司马徽与谋士徐庶的推荐,就此带着关羽和张飞两人先后三次来到隆中,拜访当时尚且还是一介书生的诸葛亮。在见到诸葛亮后,刘备向诸葛亮表

  • 李自成为什么会失败?原来伏笔早已埋下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年底杀了债权人,然后又因为妻子通奸,然后杀了两个人,连同侄子李一起到甘肃各地参军。次年,由于粮食和费率问题,杀死了将军和地方县长,发动了兵变。一开始,大声疾呼十五年的国王踏上了推翻明朝的征程。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崇真十年后,皇帝用“十面网”的策略对付农军,李自成的入侵者军队在渭

  • 和珅为什么能出人头地,成为乾隆皇帝的宠臣?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和珅,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说到和珅,大家可能都不陌生,从《宰相刘罗锅》开始到《铁齿铜牙纪晓岚》有太多关于和珅的影视剧和话题了,他是乾隆皇帝最宠幸的权臣,他是历史上最有名的贪官,但您了解真实历史中的和珅么?今天,我就跟您聊聊真实历史中的和珅。说到这和

  • 胡惟庸和刘伯温之间有恩怨吗 刘伯温归隐为什么都要弄死他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刘伯温和胡惟庸,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俗话说:"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这说的是我国古代两位著名的谋士诸葛亮、刘伯温。和诸葛亮相比,刘伯温可能知名度和传奇事迹更少一些,但却帮助朱元璋完成了统一大业,从这一点上出发,可以说

  • 康熙的五皇子很有实力,为什么没参加夺嫡?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哈喽,这里是小赛,以后小赛每天都会带大家说一篇历史类型的问题,那么感兴趣的小伙伴就可以点击下关注哟,那今天小编说的是康熙的五皇子明明很有实力,为什么没有参与到夺嫡中?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康熙皇帝的五皇子胤祺,出生于1680年,他与参与了“九子夺嫡”的九阿哥胤禟是亲兄弟,都是宜妃

  • 王昭君:最美和亲公主,一生嫁三人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和亲,也叫做“和戎”“和蕃”,是指中原王朝统治者与周边少数民族或者各少数民族首领之间出于各种各样和目的而达成的一种政治联姻。它作为历朝民族总政策的一个组成部分和一种民族关系的表现形态,贯穿于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对历史发展有着或隐或显的影响。今天,就跟着小编一起来认识下这位历史最美和亲公主,她先

  • 太子刘据之死背后,隐藏着什么样的政治缩影?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说起刘据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苍蝇不叮无缝的蛋,汉武帝的“戾太子”刘据之死,表面上看起来好像是父子间误会导致的偶然,本质上却是权力矛盾爆发的必然:皇帝与太子,前者是当下皇权的掌控者,后者是未来皇权的拥有者,看似应该很简单的继承关系,但却由于封建皇权的高度排他性,而变得相当复杂。两者之间

  • 刘盈的一生有多窝囊?在位仅七年还一直有名无实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汉惠帝刘盈,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今天要说的这位是汉惠帝刘盈,他是汉朝的第二位皇帝,是汉高祖刘邦与吕后所生。他在16岁时即位,但他仅仅在位7年,而且这7年还是一位有名无实的皇帝,更可悲的是,年仅23岁就去世了,谥号孝惠皇帝。刘邦当初起义的时候,年幼的

  • 徐庶选择背离刘备,改换门庭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徐庶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徐庶,刘备身边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军师,在此之前,刘备打战一直就是靠着关羽、张飞的蛮力,遇到战事,不懂得变通,不懂得使用计谋。有了徐庶的加入,刘备才有了人生目标及规划,懂得怎么训练战阵。演义中,徐庶加入刘备阵营时,化名单福,然而好景不长

  • 张飞据水断桥后,曹操麾下的九位名将为何会跑了?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张飞据水断桥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张飞据水断桥喝退曹军,在《三国演义》和《三国志》中均有记载,看来是确有其事,可不像草船借箭空城计那样纯属虚构或移花接木。但是这里面也有一个问题:《三国演义》写得明明白白,曹操麾下有九位名将,这些人个个勇猛善战,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