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堪比张良与诸葛亮:揭大明开国功臣刘基

堪比张良与诸葛亮:揭大明开国功臣刘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3922 更新时间:2024/1/16 15:04:34

人们都知道,历史上,子房张良、诸葛孔明都是了不起的伟大军师。尤其是经司马迁《史记》有关传记的颂扬、罗贯中《三国演义》的渲染,此二位就更加地家喻户晓、非常地让人称道了。对比这两位先贤,元末明初的刘基,即刘伯温,看似不如他们那样显山露水,实际却毫不逊色于他们。

只是,在刘基所处的那个特殊时期,后来者没有史学家或名小说家写出一部对他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作品,因而刘基没有像上述二位那样被广为渲染和传颂。然而,事实上,刘基与子房、诸葛他们相比较,实为有过之,而无不及也。

后人赞赏刘基道:“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曾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民间传诵道:“上有诸葛孔明,下有刘基伯温!”

网络配图

由此可见,刘基其人,确实非比寻常。然而更要紧的是,实事求是地讲,对比起子房、诸葛两位大军事家,这后来的刘基,尚为今天一座亟待大力开发的历史富矿呢。

刘基(1311_1375年),字伯温,谥号文成,系渐江温州文成县南田(旧属青田县)人氏。故时人称他刘青田。他出身名门望族,自幼聪明好学,有神童之誉。

元顺帝元统元年(1333年),23岁的刘基,赴元朝京城大都参加会试,便一举考中进士。他虽最年轻,且才华出众,可在家闲居三年后,才被元朝政府授为江西高安县丞。

作为天子门生,他还是无比感激元朝皇帝赐给他这一施展才华的机会,以实现自幼立下的宏图大志。所以他一出仕,就抱定要用自己的全部才能和忠诚,大干一番事业。虽然,县丞是个辅佐县令的小官,刘基却没有因为位卑职微而敷衍塞责。

他勤于职守,执法严明,初出茅庐就鹤立鸡群,做出了政绩,次次出奇制胜,断案如神,成为当时惩恶扬善、遐迩闻名的元末悍将。

然而,昏庸腐败的朝廷、贪赃的官府衙门,普遍受贿成风。而年少气盛、清正廉洁的刘基,自然受到同僚们的嫉恨和排挤。尤其是被他得罪的那些高高在上的蒙古族官员。

更是对他恨之入骨,群起攻击,造谣毁谤。虽如此,刚正不阿的他,仍不肯随波逐流。看到在这种环境中很难作为,刘基只好毅然投劾辞职,回归青田老家,闭门读书。

刘基第一次入仕,便名声大振。他辞官回家不到3年,江浙行省就以儒学副提举起用他,授行省考试官。但这次当官与前次一样,并未长久。到任后不久,他每见不平事就激愤直言,上书揭发了监察御史失职的事。

网络配图

上司斥责他多管闲事,所言不实。他受不了腐朽没落势力的排斥、诬陷和打击,看到仕途坎坷,壮志难酬,一气之下,又愤然辞职而去,在心灰意懒中移居杭州,寄情山水;在西子湖畔、武林山麓饮酒赋诗,遣兴自娱。

出生于诗书世家的刘基,从小聪慧过人,博学强记,熟读诗书,深受儒家思想的浸润;又广泛涉猎天文、地理、军事、文学,掌握了丰富的知识,才智出众,年轻时就在家乡非常出名。大家都说他有魏征、诸葛孔明之才。

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他不仅博览群书,博采众长,而且注重社会实践,还擅长比较分折,胆识过人,从而凝结出他那独具哲学智慧的生生不息的天道观,知必有见于行的知行观,教为政本、重德致用的教育观,试之事而后识贤的用人观,等等。

刘基从23岁中进士,到几次遭受排挤迫害,一直到65岁在家乡忧郁去世,这40多年间,满腹经纶、才气横溢的他,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歌、散文和具有深邃内涵的政治、军事着作。比如,原想进士及第后能建功立业、济世报国,但入仕后,却几经沉浮,终不得志。追昔抚今、感慨万千的他,归隐青田老家后发愤着述,写下了一部重要的传世之作《郁离子》。

这《郁离子》,共18章、195条,读来脍炙人口、发人深思。这寓言体的散文故事集,篇篇短小精悍,语言生动活泼,给人以警醒与启迪。这部着作,集中反映了刘基的政治观点和人生哲理,主张任用贤才兴政、讲求诚信和谐社会是其中两个重要的内容。

他认为,任用贤才是匡治天下的良药,整顿纲纪、德刑兼济,重用贤才是治国的关键;诚信是做人和处事的根本。他主张,对人才应善于培养、用其所长,“教其所不知,而不以我之所知责之;引其所不能,而不以我之所能尤之”。

除《郁离子》外,隐剧山林的刘基,因有红袖添香,还着有《覆瓿集》一卷、《写情集》二卷、《春秋明经》二卷。《犁眉公集》二卷、《诚意伯文集》20卷。望着着作等身的刘基,连同在应天府的诗友宋濂也对之佩服不已。

就这样,刘基因此成为那个时代智慧超群的杰出人物,有“智圣”美誉。刘基逝世后,人们根据他参与指挥过的军事战役和办理过的重大事项加以演义,逐步把他神化为“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的“天师”。

网络配图

而实际上,刘基的“神机妙算”,并非天授,而是来自于他对客观事物的周密观察和思考,来自于对世道人心的深刻洞察和体悟。究其刘基一生的丰功伟绩,不愧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和哲学家。

刘基一到金陵,朱元璋赶紧上前迎见,接着以谦恭态度向其请教灭元兴邦、统一宇内策略。于是,刘基当即呈上早已构思拟就的“隆中对策”,即时务十八策,详细分析形势,列叙各项谋略方策,并提出“先灭陈后灭张”的攻取战略。

朱元璋听毕,大喜过望,直恨相见太晚,立即命令有司建造礼贤馆,以上宾之礼奉待刘基,并将他安排在身边,参与机密要事的谋议。

朱元璋的如此知遇之恩,使刘基深为感动。他庆幸遇到明主,也大大触发了他为国为民效力的夙愿。于是他殚精竭虑,屡出奇谋,开始了帮助朱元璋东征西讨,平陈剿张,逐鹿中原,干出一番轰轰烈烈事业的征程。

由此,“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便成后人对刘基历史地位的形象概括。当时民间就有“上有诸葛孔明,下有刘基伯温”的称道。

刘基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感恩刘基开国之功,朱元璋称帝后的第三年,即封刘基为“诚意伯”。

在刘基去世139年后,明正德皇帝又封其为“太师”,谥号文成。刘基作为元末明初军事家、政治家及诗人,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伟人,其思想、智慧及人格魅力,是很值得我们今人学习借鉴的。

纵观刘基一生,可谓是奇才大儒,很不简单,可敬可叹。他虽大半生怀才不遇,但留下着作多多,让世人获益匪浅;他50岁后才受邀出山,时间短暂,可高瞻远瞩。

一谋便定明朝江山,抱负得到施展;他虽年迈企望退隐,然功高震主,奇谋迭出,朱元璋既怕他有二心,又怕他被人利用,自己也因依赖他而离不开他,故始终未准他像张良那样完全退出自己的视野。碰到朱元璋,刘基安享晚年之事,便成为了一种奢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揭秘匈奴最著名单于怎样迈向权力巅峰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第一个统一匈奴的单于,匈奴强大的时候有多少人,匈奴巅峰疆域

    单于不是人名,是匈奴人对他们部落联盟的首领的专称。单于始创于匈奴首领头曼,之后这个称号一直继承下去,直到匈奴灭亡为止。网络配图刘邦成立汉朝后,匈奴自秦朝之后再次入侵华夏。当时的单于从头曼,变成了他的儿子匈奴历史上著名的冒顿单于。冒顿单于利用楚汉之争积蓄了力量,直到汉朝成立后,他再次兴兵来犯。匈奴头曼

  • 与甄嬛传相反?真实的华妃是怎样的一个人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真实华妃,甄嬛传华妃历史原型,甄嬛传华妃人物分析

    热播剧《甄嬛传》中,华妃年世兰是一个飞扬跋扈,行事果毅的狠角色,最惨的是生性多疑的雍正为了杜绝外戚专权,在华妃的香料中加入了麝香,让她难以生育。心态渐渐失去平衡的华妃妒忌其他有宠有育的妃子,对她们痛下狠手,杀死嫔妃,千方百计,堕落胎儿。在外朝,她还勾结前朝大臣,买官卖官,中饱私囊。事实的确如此吗?网

  • 手握大权!曹操缘何一生至死都不称帝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上手握大权的女性,曹丕为什么敢称帝,曹丕为何只活了39岁

    《浪淘沙·北戴河》中,曾豪迈地说:“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这是一代伟人对曹操的赞许。从曹操一生的经历看,他完全实现了追求人生最高目标,即成为帝王将相的理想。特别是在建安元年(公元196年),他迎驾汉献帝迁都许昌之后,这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优势条件,更是一点点将他推向了权力巅峰。网

  • 汉成帝刘骜为何独独宠爱赵飞燕赵合德姐妹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刘骜与许娥,汉成帝与赵氏姐妹,赵合德为什么要害死汉成帝

    赵飞燕和赵合德这两个名字大家应该是如雷贯耳了,她们俩在历史上也是声名狼藉,赵飞燕就是汉成帝刘骜的第二个皇后,她有着精致冷艳的脸,而且她的舞艺超群,后来所谓的“掌上舞”说的就是她,她与妹妹赵合德同年被册封为昭仪,两人近乎独宠六宫,那么,到底是哪些原因导致汉成帝如此宠爱她们姐妹呢?接下来我们慢慢了解。图

  • 揭秘雍正皇帝为何费劲心机要处死年羹尧?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年羹尧班师回朝雍正皇帝迎接,雍正与年羹尧忠,雍正怎样处置年羹尧的

    年羹尧这个人大家都不陌生,他是雍正皇帝的亲信,也算雍正的大舅子之一。因为他的妹妹嫁给了雍正,但不是正牌的皇后。但是雍正即位以后的一段时间里,却对年羹尧一再的训斥。把他一贬再贬,最后干脆赐年羹尧自尽。作为雍正手下的三大宠臣之一,年羹尧究竟做了哪些事,以至于雍正皇帝忍无可忍,要对让痛下杀手。从年羹尧的行

  • 金庾信将军能灭百济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唐灭百济的电影,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的句式,唐朝一个将军灭一国

    金庾信将军是朝鲜三国时代新罗族的大将军,他拥有显赫的家世和聪颖的才能。金庾信将军的父亲金舒玄是加洛国的贵族,而母亲金万明是新罗族的王族。所以,金庾信理所当然的成为新罗王贵族的成员。图片来源于网络金庾信大将军的妹妹就是新罗武烈王金春秋的夫人,他也迎娶了武烈王的三女儿智照作为夫人,由此可以知道,金庾信与

  • 唐朝权倾朝野的假太监仇士良 竟然娶妻生子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上权倾朝野的大臣,秦朝有太监吗,黑心宰相卧龙床

    仇士良,字匡美,唐朝宦官。他生于公元781年,卒于公元843年,一生中杀死二王一妃四宰相。那么,宦官仇士良如何能控制皇帝,讲皇帝玩弄于股掌之间的呢?仇士良生于公元781年,字匡美,祖籍在今广东的兴宁,是唐朝著名的宦官。在其擅权揽政的20年里,横行不法,残害忠良,先后杀害了两个王爷、一个王妃、四任宰相

  • 武则天幼子李旦让位给武则天后竟沦为了乞丐?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武则天为何毒死李弘,武三思是武则天的关系,武则天儿子李旦

    李旦原名李旭轮,是唐高宗李治的第八个孩子,也是武则天的幼子。因为身份高贵,所以从出生的当年就被分封为殷王,其后又加封了许多的头衔。在他长到十九岁的时候,改名叫李旦,徙封为豫王。图片来源于网络在高宗去世的第二年,即李旦二十二岁的时候就取代了自己的长兄李显登基做了皇帝。因为李旦的母亲武则天想要自己做皇帝

  • 唐朝皇帝李旦与胡凤娇龙凤配的爱情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李旦龙凤配合解签,杨玉环是怎么嫁给唐玄宗的,唐朝史上有胡凤娇这个人吗

    在历史上,李旦曾经把皇位让给母亲武则天,而自己降为了皇嗣。不过在民间传说里,李旦是被武则天废黜了皇位,而且后来被贬为庶民,因为被追杀从而流落民间,甚至沦为乞丐。图片来源于网络后来,李旦流落来到通州,在当地一个胡姓的有钱人家里为奴。期间,他遇到了这家人的侄女胡凤娇。传说,两人的手上还各有半个印记,是出

  • 长安君嬴成蟜被杀只因威胁到了秦王嬴政的王位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嬴政亲生父亲,王翦向秦始皇要赏赐,嬴柱

    长安君成蟜出生于公元前256年,是秦庄襄王的第二个儿子,自然是秦王嬴政的弟弟,长安君是嬴姓,名唤成蛟,号长安君。图片来源于网络根据史籍资料的记载,秦庄襄王驾崩(即公元前247年)的时候,也是秦王嬴政正式即位的时候,长安君成蟜当时大约十一岁。由于秦王嬴政即位,那么长安君成蟜的存在就是潜在的威胁,因而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