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左宗棠赶走的叛国者白彦虎竟在国外建立中国村坚持说汉语

左宗棠赶走的叛国者白彦虎竟在国外建立中国村坚持说汉语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2072 更新时间:2024/2/4 16:04:47

白彦虎(东干语БайЯньху,1830年2月8日-1882年7月26日),小名白素,经名穆罕默德·阿尤布,陕西泾阳人(一说他是大荔人)。是清代同治年间陕甘回乱的回民叛军首逆之一,曾在甘肃、陕西等地对汉民进行大屠杀,并且意图毁坏黄帝陵。后在左宗棠打击下,白彦虎的叛乱势力撤出西北地区逃入新疆,并与俄国英国帝国主义支持的分裂分子古柏合流,彻底背叛了国家和民族,最终被左宗棠击败。后来逃向西方……中亚作为东西方的交汇处,人种构成相当复杂,有彪形大汉的蒙古人,也有长着鹰钩鼻的白种人,但是大家绝对想不到,在吉尔吉斯斯坦和哈萨克斯坦等地还散落着一些坚持中国传统习俗,说着带有浓重西北口音汉语的中国村。

网络配图

他们被中亚人民称之为“东干人”,东干就是突厥语“甘回”的意思。顾名思义他们就是一百多年前从中国西北甘肃、陕西等地迁徙而来的回民。从中国西北到中亚地区需要穿戈壁、翻雪山,即使现在边境通了公路,来回一趟人都要累散架了,当年是什么原因驱使他们要排除万难来到此地呢?

有人的第一反应是他们当年沿着丝绸之路去中亚淘金,然而事实却比这个悲惨一万倍,因为他们是去避难的。中亚的东干人来源分主要分为两批。第一批是十八世纪末期,中国人口暴增,乾隆皇帝为了巩固边防,将伊犁河谷附近的居民迁徙到中亚屯田戍边。不过东干人的主要构成是清朝同治年间逃难而来的陕甘回民。

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左宗棠,左大帅。因为清廷执行错误的民族政策,陕甘地区为了防范太平天国的回勇营叛乱了。朝廷迅速组织力量围剿,“虎元帅”白彦虎不得已率众进入新疆,与分裂势力阿古柏结盟。白彦虎的起义军很快又被清军击溃,一路逃到新疆的喀什地区。为了斩草除根,清廷又派左宗棠前去消灭白彦虎。

网络配图

1878年初,清军攻至喀什,白彦虎奋力抵抗,仍不能低,只得选择突围,逃向沙俄控制下的布鲁特地区,也就是今天的吉尔吉斯斯坦。在逃亡过程中,白彦虎的兄长白彦龙被清军击毙,但白彦虎却以贿赂俄方守军的方式,顺利地逃到了出去。

当清军追至边境地区时,却被俄方告知,前方为俄国境内,中国军队不得擅自进入!清军将领与俄方官员多次交涉无果后,遂放弃对白彦虎的追捕。

没过多久,白彦虎就客死异乡,但是随他出逃的回民兄弟们却一直留在了中亚地区,形成了一个独特的中国人社区,俄国十月革命后,他们被正式承认为一个民族。

虽然身处异国他乡,这些西北回民仍旧坚持说汉话,顽强地保持着自己原有的生活习俗。改革开放后,很多西北人来到中亚做生意,他们都惊讶地发现很多在内地早已失传的民俗文化,却在这里随处可见。东干人结婚时,新郎戴礼帽、穿马褂,胸前挂着十字交叉的大红花;新娘则是对襟绣花大红袄,就像今天戏剧里的扮相一样。

网络配图

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内地人可以轻易听懂东干人所说的陕甘方言,但他们却很难理解咱们。因为长时间的地理隔绝,汉语中涌现很多新词和新事物他们无法知晓。比如说内地人说饼干,他们并不知道是什么,但他们说这个叫“甜馍馍”,咱们却能立刻知晓什么意思。

因为继承了中国重视教育的传统,勤劳的东干人从苏联时期开始,一直过着比较富裕的生活,但他们心里却一直想念祖国。对于这种地理隔绝而造成的语言隔绝现象,东干人也是很担心,一位东干老人曾这样对记者说我们已经丢掉了文字,再丢掉汉语的话就再也找不到回家的路了。

为此他们每年都选派几十个学生到西安的高校学习汉语,而更多的东干人则投入到蓬勃的国际贸易中来,将中国商品带到中亚各地。他们已然成为连接一带一路的最大纽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皇太极并未被列为接班人 他是如何登上皇位?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皇太极为什么恨大玉儿,为什么皇太极能登位,历史上皇太极和多尔衮

    皇太极登基称帝堪称满清历史上最大的悬案之一。 皇太极拥有同父异母兄弟16人,表哥、表弟130人。努尔哈赤临死之际,除了大哥诸英已经因为反叛被诸外,其余的兄弟们个个都气势汹汹。而作为努尔哈赤和其死对头叶赫部落献来的叶赫那拉氏的儿子,皇太极血统不正宗,政治不清白。努尔哈赤遗嘱是实行八和硕贝勒共议制,与皇

  • 惊讶!朝鲜人眼中的康熙皇帝竟是这样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康熙帝是康乾盛世的开创者,也是中国古代为数不多的一位明君。值得一提的是,这位幼年登基的万乘之君,还是一个去奢从简、厉行节约之人。不过据野史记载,朝鲜国曾经对康熙皇帝的评价竟是贪财皇帝?这又从何说起呢?康熙帝的日常生活较为简朴。康熙三十九年(1700),他对大学士们说,“自朕听政(康熙帝14岁亲政)以

  • 慈禧因逃难竟将月饼改名为月菜糕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慈禧到过乔家大院吗,古时月饼起义的主角是谁,靖宇老母家月饼

    说起慈禧与月饼,还真是挺有“缘分”的。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后,慈禧化装成农妇,带着光绪和一帮大臣,没日没夜地向西逃去。这一路,走得如丧家之犬,别提多落魄了!可在进入山西后,日子总算多云转晴了。网络配图一来,山西离着京城,毕竟有好一段距离,八国联军就算要攻来,也得一段时间,这让慈禧的心稍稍安定了下来;二来

  • 明正德皇帝荒唐政令:禁止天下人食猪肉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明朝不让吃猪肉,朱棣吃了几年猪食,明朝禁止养猪的皇帝

    明王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夺取天下后,结束了近百年的避讳制度又重新死灰复燃。皇帝姓朱,关于避讳首当其冲的就是一个“猪”字。所以正德时期,便提出所谓的荒唐政令,那这个政令执行的效果又是怎样的呢?到底有没有让全天下人都禁止吃猪肉了?明朝自朱元璋开始,皇室发生丧事,天下要禁止屠宰。元朝以前中国人很少杀牛,因为牛

  • 修生养性:笑谈康熙皇帝的养生之道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养子之命,养生随笔,康熙之后是哪个皇帝继位

    康熙帝活了69岁,在那个时代,应该算是长寿的了。所以,康熙帝的养生之道很值得人们研究学习。翻阅典籍,发现康熙帝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经验:不吸烟,不饮酒。康熙帝认为“烟酒及槟榔等物,皆属无用。”所以,康熙帝在日常生活中,不吸烟,不饮白酒。关于康熙帝不喜欢吸烟一事,资料中有一些故事。网络配图比如,康熙四

  • 楚国有名的暴君楚灵王为何那么喜欢细腰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楚国审美情趣,楚王好细腰是哪个楚王,楚怀王为什么那么蠢

    楚灵王芈姓熊氏就,名叫围,是是楚共王的次子。他杀了侄儿楚郏敖后自立为王,即位之后改名虔。他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昏君,穷奢极欲无所不用其极,暴怒残忍。他也是楚国的亡国之君,楚国人民受不了他的暴虐推翻了他的政权。民间有楚王好细腰的说法,关于灵楚王为什么好细腰是有一个典故的。图片来源于网络灵楚王希望读书人有着

  • 怜香惜玉:咸丰帝选秀女遭抗拒内幕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陈熙春为什么被送出宫,玉楼春潘才人结局,咸丰帝奕詝怎么读

    清朝皇帝嫔御的主要来源,是选秀女。选秀女每3年举行一次。清制,所有年纪在13至17岁间的八旗满洲女子,都要按年度向户部呈报备案。过了17岁,就算逾岁了,可是,如果女子过了20岁,还未经验看,也不许嫁人。只有经过验看,未被相中,被撂牌子后,才可自由嫁人。网络配图选秀女还有一个记名制度。经过初选而被记名

  • 揭秘嘉庆帝半月内铲除宠臣和珅内幕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和珅乾隆嘉庆,乾隆怎么暗示嘉庆抄和珅,嘉庆为什么不留着和珅

    嘉庆元年(1796),乾隆皇帝举行禅位大典,把皇位传给皇十五子嘉亲王颙琰,自己则当上了太上皇。但是,乾隆并没有放弃权力,规定凡遇军国大事、用人行政之大端都要亲自过问,和珅也就仍然得以专权。但形势毕竟有了变化,和珅当然也有所担心,害怕嘉庆日后会处治他,于是采取了相应的对策。首先,他极力限制嘉庆培植、任

  • 秦国名将白起:“杀神”还是“战神”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战国名将白起传说故事,中国古代第一名将白起,秦国第一名将

    白起,又名公孙起,秦国上将,“战国四大名将”(白起、廉颇、王翦、李牧)之首。白起善于用兵,史书记载他“料敌合变,出奇无穷,声震天下”。他一生征战37年,未尝一败,打得六国无人敢挂帅迎敌,为秦国的统一大业立下不世之功;但却因长平之战中坑杀赵国40万降卒,而被正统史家永远打入“冷宫”,不得立于名将之列。

  • 敢给秦始皇挑刺的牛人是谁?提意见是门技术活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秦始皇辩论赛正方,秦始皇拜荆条的故事,给领导提意见和建议

    秦始皇生性残暴乖戾,但却十分宠信身材矮小的宫廷艺人,在这些侏儒艺人当中,有一位名叫优旃的人,此人乖巧伶俐,且颇有见地,曾经多次成功使用妙语劝解过秦始皇的荒谬行径。网络配图有一次,秦始皇在行宫举行宴会,和宠伎爱臣们一起宴饮谈笑,十分快乐。此时恰好天降大雨,门外守卫的兵士们被冷雨浇透了,瑟瑟发抖地站在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