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杨广既然不是杨坚的嫡长子 杨广是如何逆袭坐上皇位的

杨广既然不是杨坚的嫡长子 杨广是如何逆袭坐上皇位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3712 更新时间:2024/1/24 18:47:29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隋炀帝,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隋炀帝是众所周知的隋朝“暴君”(但其实并不是,至于原因可参阅《为什么江湖上说,隋炀帝是失败的李世民,而唐太宗是成功的杨广》),但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他并不是隋文帝杨坚的嫡长子,也不是杨坚最初指定的继承人,杨坚第一次立的太子是嫡长子杨勇,那么杨广当初是如何“逆袭”的呢?

小编认为,这主要和三个人有关:

杨坚

杨广能取代杨勇当上太子,他第一个要感谢的人,就是他爹杨坚,因为隋朝当时说话最好使的男人(注意这两个字)就是隋文帝杨坚。那么杨坚为什么要让自己家的老二取代老大呢,古代不是讲究嫡长子继承制吗?

其实从杨坚最初立长子杨勇为太子,我们就能看出,杨坚其实是一个很守旧的人。而且在有关隋朝的史书中,杨勇最初的表现也很好,自幼聪明过人,长大了又知道努力奋斗,当了太子之后也不骄不躁,和杨坚的父子感情也很好。据记载,杨坚建立隋朝之后,曾想把山东(当时的山东并非今天的山东省,而是崤山以东的地区)等地的百姓迁到关陇地区。

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因为杨坚出身“关陇世家”,关陇地区是他的基本盘,其它地方他虽然征服了,但是不放心。而且在古代征服一地之后,乔迁当地居民是很常见的手段,因为在古代,各地都有自己的氏族,你就是占了这块地盘,但是你也降服不了这些地头蛇,因此征服者为了长治久安,把当地原住民搬迁,是常规操作,当年曹操就深谙此道。

当时的太子杨勇却明确表示了反对,他认为既然把地盘已经占下来了,那就想办法治理好,而通过大规模的迁居百姓来保平安,是明君所不取的。杨坚一看儿子这么懂事,于是就愉快地答应了,父子俩的感情这么融洽,那么为何后来杨坚会“变心”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看两组数字,杨坚登基时是40岁,莫名其妙的去世时是63岁,他在位的时间长达23年。

明眼人一看这组数字,估计就会想起康熙朝的“九王夺嫡”,其实自古以来,皇帝在位时间过长,而皇太子又已经成年的王朝,往往不是老皇帝会有废太子的神操作,就是会发生老皇帝前半夜生龙活虎,下半夜就离奇去世的迷之事件。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是因为老皇帝容易担心太子耐不住寂寞,而壮年的太子又容易对那把椅子产生非分之想,总之一句话,那就是亲情在绝对的欲望面前,经不起时间的考验!

杨坚和杨勇也是一样,根据《隋书》记载,杨坚在位时,很多大臣因为杨勇早晚要荣登大宝,所以都很没节操地跑去“烧冷灶”,而杨勇也不知道避嫌,反而安之若素,杨坚作为一个“老小孩”,自然不能再像以前一样摆正心态,于是就通过各种途径敲打杨勇,而杨坚的这种小动作却引起了蝴蝶效应……

独孤皇后

独孤皇后在历史上是一个非常神奇的存在,因为她家世显赫,又有独特的人格魅力(可参看《隋文帝杨坚,是真的宠妻狂魔,还是只在意独孤皇后的家世》),所以她一方面是协助杨坚建立隋朝的贤内助,另一方面她也是一个逼得杨坚离家出走的“醋坛子”。

对于独孤皇后,我们一定要记住两点,第一,她在世时,可以和杨坚并称为“二圣”(另一对这样的模范夫妻是武则天和李治),第二,她反对任何形式的“一夫多妻”,隋文帝的子女都是她亲生的,杨坚很长一段时间都和她保持“一夫一妻”且没有妾的“甜蜜”生活。

而太子杨勇却并不认同母亲的爱情理念,他因为独孤皇后给他找的老婆元氏,和他没共同语言,自己又找了很多的红颜知己,因此他和独孤皇后的母子关系,还不如他和杨坚的关系,因此在杨坚敲打杨勇时,独孤皇后不光没给杨勇撑腰,反而“遣人伺察,求勇罪过”,并向前来为杨广“探路”的重臣杨素表示自己很看好杨广……

而且在杨坚后来发觉了杨广和杨素勾结,打算行不轨之事时,杨坚曾在病榻上痛呼“我不该相信杨广这种(chu)人(sheng)啊,都怨枕头风啊!”。由此可见,独孤皇后在杨广上位中也没少敲边鼓。那么独孤皇后为什么喜欢杨广呢?

据《隋书》记载,杨广发现杨坚敲打杨勇之后,就开始在独孤皇后面前展示自己的勤俭,以及最重要的“不贪恋美色”,独孤皇后一看杨广老是往心里碰,自然就会动心思,毕竟,手心手背虽然都是肉,但肉也分亲疏远近。

说完了独孤皇后,那么接下来的问题是,杨素为什么要帮杨广?

杨素

杨素比杨坚只小了3岁,两人虽然不是同宗,但是两人的老家都在弘农的华阴,所以两人可能小时候就不陌生,长大以后两人又是北周的同事,所以两人关系一直不错,在杨坚篡周建隋的过程中,杨素也是铁杆的支持者。但是,随着杨坚正式称帝之后,两人之间开始产生了距离。

根据《隋书》记载,杨素虽然仗也打得,官也做的,但是却和杨坚一样是个“妻管严”,杨素有一次和老婆郑氏吵架时,曾说“我就是当了皇上,也绝不让你当娘娘”。郑氏就向上“奏之”(估计是找的独孤皇后),然后杨坚就把杨素给罢官了。这件看似“寻常”的小事,却让小编看到了杨素和杨坚之间的疏远。(乱说未必为真,但杨坚肯定是敲打这位大功臣了)

后来杨素因为为杨坚谋划伐陈,又重新得到了重用,而在这次伐陈的过程中,和他搭班子的就有杨广。而且小编翻阅史料发现,在杨广屡立军功的过程中,杨勇因为是太子,所以一直都呆在了大本营(和当年的李建成很像),出现在杨广身边频率最高的就是杨素。也就是说,杨广和杨素在南征北战中,建立起了关系。

而且被杨坚“伤过心”杨素,应该跟清楚,自己作为显赫一时的老臣,在“一朝天子一朝臣”的传统下,未必能保住自己的荣华富贵,而要想打破这个“魔咒”,就要从“新君”上寻找突破口。而杨广明显比杨勇更合适,因为杨勇就是顺利登了基,也不会念杨素的好,但如果是杨广“逆天改命”,那么杨素就赚大发了,换谁站在杨素的位置,也知道自己怎么选。

因此杨素在杨广的明示、独孤皇后的暗示下,对本来只想敲打一下杨勇的隋文帝说“杨勇无药可救了,咱们换人吧”,等到杨广当了太子之后,他就彻底倒在了杨广一边,后来杨坚看透了杨广的本质,就想重新召回杨勇,但是杨素却和杨广封锁了消息,然后杨坚就“恰好”去世了。

小结

由此我们就能梳理出杨广取代杨勇的线索,先是杨坚忌惮杨勇,然后就想敲打他一下,没想到这一敲打,却让本来对杨勇不满的独孤皇后,以及想“赌一把”的杨素,把杨广推到了台前,结果在多方努力之下,杨勇真的就被废了,而杨广当上太子之后,再也没给杨坚反悔的机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龙且的实力如何?他的存在对项羽有多重要?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你真的了解龙且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楚汉争霸时期,龙且乃是项羽麾下极为重要的一位战将,韩信攻占齐地之后,项羽命龙且率兵二十万征讨韩信,龙且战败后被灌婴所杀。那么,龙且对于项羽到底有多重要呢?为何龙且死后,项羽便知道自己离败亡不远了。关于这个问题,我们要从两个方面来解读,一是龙且

  • 明孝宗朱祐樘继位后有哪些作为?生于帝王家,吃着百家饭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明孝宗朱祐樘继位后有哪些作为,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清军入关后,从顺治二年设立明史馆,一直到乾隆三年,终于完成了《明史》的编撰。一部史书,编了94年,历经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四朝。很多人认为,清人编撰的《明史》,对明朝肯定有所黑化,其实,这种臆测并不属实。在“二十四史”

  • 魏延扑灭诸葛亮的七星灯的原因是什么?他真有那么大胆子?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魏延扑灭诸葛亮的七星灯的原因是什么,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公元234年,诸葛亮采用诱敌之计,将司马懿大军骗到上方谷,采用火攻,准备毕其功于一役。然而,天公不作美,突然天降暴雨,司马懿大军突围而去。诸葛亮看到天意,怒急攻心,晕厥在地。随后,他百般羞辱司马懿,还送给

  • 康熙年少时生擒鳌拜 康熙晚年的时候为何给他平反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康熙和鳌拜,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清圣祖康熙也算是一个了不得的皇帝,他是顺治的第三个儿子,从小便十分的聪慧。无奈父亲体弱,24岁的年纪因病去世,因此这个年幼的孩子在八岁便登上了皇位。那是整个帝国的核心,但玄烨实在了不得,或者说他不得不振作。十四岁那年开始亲政,当时局势并不是

  • 裴行俭很是善于鉴别人才,所提拔的唐朝名将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裴行俭(619年-682年6月9日),字守约,绛州闻喜县(今山西闻喜东北)人。唐朝初年军事家、政治家、书法家,隋朝礼部尚书裴仁基次子。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裴行俭出身“河东裴氏”中眷房,于唐太宗时以明经科考试中选,并得名将苏定方教授用兵奇术。历任左屯卫仓曹参军、西州

  • 隋朝时期将领裴仁基有何经历?他最后又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裴仁基(?-619年),字德本,蒲州河东县(今山西永济市)人。隋朝时期将领,北周骠骑大将军裴伯凤之孙,上仪同三司裴定之子,骁勇善战,善于骑射。开皇初年,起家左亲卫,保卫皇宫安全。参加灭亡陈朝、攻打吐谷浑和靺鞨的战争,屡建战功,授光禄大夫。大业十三年(616年),奉命攻打瓦岗军时,受到监察御史萧怀静牵

  • 隋唐时期将领裴行俨简介:企图对王世充发动政变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裴行俨(?—619年),字守敬,河东郡河东县(今山西省永济市)人。隋唐时期将领,礼部尚书裴仁基之子。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早年跟随大将张须陀,骁勇善战,有万人敌之称。屡立功勋,受到小人栽害。大业十三年(617年),投靠瓦岗起义首领李密,授上柱国、绛郡公。武德元年(6

  • 范雎是如何用9个字逼死武安君白起?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武安君白起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都知道我国有着数千年之久的封建王朝统治的历史,在这个过程中,皇帝独揽朝政大权,然而纵观历史我们不难看出,历朝历代除去一众昏庸无道、骄奢淫逸的帝王之外,剩下的一众皇帝大都是“影帝”一般的人物,他们精通帝王权谋之术,通过各

  • 唐玄宗在裴光庭死后,命哪位宰相为他撰写神道碑文?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裴光庭(678年-733年),字连城,绛州闻喜(今山西省闻喜县)人。唐朝时期宰相,右卫大将军裴行俭之子(四子)。 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出身河东裴氏中眷房,以门荫入仕,历任太常寺丞、郢州司马、司门郎中、兵部郎中等职。建议突厥参与封禅,迁鸿胪少卿,拜兵部侍郎。开元十七

  • 朱瞻基登基后,他是如何对待他的叔叔的?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明宣宗朱瞻基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在古代历史上,藩王造反,失败的很多,成功的则很少。而就燕王朱棣来说,显然属于后者。在明朝初期,燕王朱棣发起了靖难之役。靖难之役,又称靖难之变,是建文元年(1399年)到建文四年(1402年)明朝内部争夺帝位的战争。战争历时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