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战国四大名将分别是哪些人?结局善终的又有谁?

历史上战国四大名将分别是哪些人?结局善终的又有谁?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360 更新时间:2024/2/6 15:24:11

战国时代是中国一个大混乱的时代,也是百家争鸣和英雄辈出的时代,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

战国四大名将是指战国时代四位著名的将领。《千字文》中以“起翦颇牧,用军最精。宣威沙漠,驰誉丹青。”来形容这四位将领的功绩。按照介绍,这四位将领出自秦国和赵国这两个强国,也即分别为:秦国的白起王翦,赵国的廉颇、李牧。就战国四大名将的结局来说,白起被秦昭襄王赐死,李牧被赵孝成王冤杀,都不是善终的结局。

至于廉颇,虽然最后是病逝的,但是,廉颇是病逝在楚国都城寿春的,也即作为土生土长的赵国将领,廉颇最后却落下了客死异乡的结局,这无疑不是善终的结果。所以,综合来看,在战国四大名将中,只有王翦是善终的,并且,王翦之子王贲等人,继续受到了秦国和秦朝的重用。那么,问题来了,战国四大名将中,为何只有王翦一人善终呢?

首先,就战国四大名将来说,功高震主只无法逃避的问题,也即白起、李牧、廉颇最后的结局,都和功高震主存在或多或少的关系。功高震主,意思是功劳太大,使君主地位受到威胁而心有疑虑。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在韩信为西汉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后,有人跟韩信说了这样一句话——“臣闻勇略震主者身危,而功盖天下者不赏。” 可是韩信没有听进去,他最后的结局,自然是非常凄惨的。

那么,问题来了,同样是功高震主,王翦为何可以独善其身。对此,在笔者看来,这是因为他碰到了秦始皇嬴政,而不是其他君主。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的皇帝中,秦始皇嬴政几乎没有除掉功臣的事迹。也即因为自信也好,宽厚也罢,秦始皇嬴政对于手下的功臣,无疑是善待的。

举例来说,李信(生卒年不详),字有成,槐里(今陕西咸阳兴平东)人,战国末期秦国著名将领。李信在灭燕国之战中立有大功。后领兵二十万攻打楚国,先是一路凯歌,后被楚将项燕大败。在秦国消灭楚国的战役中,李信率领20万大军吃到了败仗。结果,秦始皇嬴政不仅没有处罚李信,反而继续重用他。也即在王翦再次进攻楚国的时候,李信跟随王翦之子王贲,先攻打燕国,再消灭齐国。

换而言之,如果换做其他诸侯国的君主,像李信遭遇惨败的将领,即便不被处死,也很难再获重用了。不过,秦始皇嬴政自然是心胸宽广的,这也是其可以剪灭六国,建立秦朝的重要原因。因此,碰上秦始皇嬴政这样的君主,自然是王翦功高震主,也可以善终的重要原因。

当然,在秦灭楚之战中,秦始皇嬴政将60万秦军交给王翦时,内心还有存有疑虑。毕竟这60万大军,已经是秦国的全部家当了,如果王翦带着这60万大军造反,秦始皇嬴政真的是无法抵挡。于是,为了打消秦始皇的疑虑甚至猜忌,王翦多次向秦始皇请求赏赐田宅给自己的子孙。

司马迁在《史记·卷七十三·白起王翦列传第十三》中记载:“王翦曰:「不然。夫秦王怚而不信人。今空秦国甲士而专委於我,我不多请田宅为子孙业以自坚,顾令秦王坐而疑我邪?」”当王翦的手下不理解他时,王翦做出了解释,这是表现出自己贪恋田宅,重视子孙的一面,以此打消秦王嬴政的疑虑。从中,我们也可以发现王翦的情商实在太高了。

最后,对于王翦的这一行为,无疑为后来的萧何提供了借鉴。在西汉建立后,萧何故意抢夺百姓田地。后来,汉高祖刘邦得胜回朝途中,有百姓拦路控诉相国。汉高祖不但没有生气,反而高兴异常,也没对萧何进行任何处分。也即萧何通过自毁名节,打消了刘邦的疑虑,表明自己没有什么野心,这是萧何最终善终的重要原因。与此相对应的是,王翦向秦王索要田宅,故意表现出自己贪婪的一面,显然也是在自毁名节,以此明哲保身。

在这一点上,王翦显然要比白起、廉颇、李牧高明了很多。此外,在秦灭六国之后,王翦主动告老还乡,也即选择了急流勇退,这也是其获得善终的重要原因。王翦之后,他的后代形成了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两大家族,也即王翦是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的始祖。对此,你怎么看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孙策名声那么高 孙策最后是被谁杀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孙策出什么装伤害高,孙策被谁害的,刘备多高

    对江东小霸王之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孙策被称之为江东小霸王,孙策到底被何人所杀?在三国时期,各路英雄豪杰诸多,可谓是乱世出英雄了,并且这些英雄之中,有很多的将领威名赫赫,令人闻风丧胆,比如吕布、赵云等,还有张飞当阳桥吓退曹操百万雄师,赵云救阿斗一人独挑曹操的雄

  • 孙策不死就没有三国吗 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孙坚是什么样的人,孙策是个什么样的人物,新三国孙策之死

    对孙策和三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如果孙策不死,历史会是什么样的?孙策是否有机会一统三国?三国是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在这个阶段中最有可能一统全国当属魏国曹操、蜀汉刘备,东吴孙权,这三人中曹操、刘备属于创始人,孙权因为大哥孙策遇刺身亡得以继承其衣钵。《三国志》作者陈

  • 三国时期颜良的真实实力怎么样?是如何排名的?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三国颜良文丑实力,三国时期实力最强的是蜀国吗,颜良是什么人物

    颜良,东汉末年河北军阀袁绍部将,以勇而闻名。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众所周知三国的武将是有排名的,因此这就引发了许多人的不满,毕竟读者心中一定也有着自己的排名顺序,有些自己的偏好。那么就官方排名来看,吕布显然是问鼎巅峰,他的武力值已经是无人能及的境界,让

  • 孙策明明有自己的儿子 孙策最后为何传位给弟弟孙权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孙权把孙策的儿子怎么样了,孙策有几个孩子,孙权对孙策的后代怎么样

    还不了解:孙策和孙权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孙策明明有儿子,孙策为何还要传位于孙权?古代家天下的环境下,子传父位成了理所应当的事情,但也有少数是哥哥传给弟弟的,比如宋太祖赵匡胤,再比如本文的孙策传位给孙权。孙策自己有儿子为何传位给弟弟?其实,孙策传位给孙权,完全

  • 孙权最后没能一统天下,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孙权晚年为什么会成为暴君,司马家为什么能一统天下,司马家一统天下原因

    孙权,孙坚之子,孙策之弟,三国时代孙吴的建立者。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东汉末年,君王无道,奸臣当道,朝政腐败,百姓生活苦不堪言。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之下,很多人揭竿起义,想要寻找一条好的出路,寻找生存下去的机会。自古乱世出英雄,而这个时期也不例外,涌现出了很多优秀的人物,他们在中国这片

  • 三国时期南郑侯与汉寿亭侯是什么官职?权力有何差别?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关羽为什么一直用汉寿亭侯,汉寿亭侯与汉寿县,诸葛亮取南郡是真的吗

    爵位,原本是指诸侯获封赐的封建等级,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封侯,这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不仅意味着获得侯爵,也泛指显赫功名。在汉末三国时期,因为公爵实际上是比较罕见的,而王爵又是各个君主的宗室才能获得的爵位,所以,对于大部分文臣武将来说,奋斗一生,都只能止步于侯爵。在白马之围中,关羽刺死

  • 阮瑀:建安七子之一,他的处世之道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建安七子阮瑀的读音,建安七子是谁提出的,建安七子

    阮瑀,字元瑜,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他所作章表书记很出色,当时军国书檄文字,多为阮瑀与陈琳所拟。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曹操凭借着他的个人魅力和政治实力,几乎将当时整个中国北方的精英知识分子通通网罗了起来,组建了他的智囊团。有一天,阮瑀正与曹丕讨论诗文,司马懿

  • 中郎将是什么官职?董卓为何不愿意给吕布更高的职位?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羽林中郎将是什么官,唐中郎将相当于现在什么职务,汉朝的中郎将是多大的官

    吕布,字奉先,东汉末年著名将领。你们知道吗,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说起董卓这个人其实董卓原本就是陇西的一个贵族家庭的后代,后来经过一系列的平叛加官晋爵,但是由于一次的平叛不利又遭到了贬职。直到后来的叛乱的发生董卓成为了当时割据一方的大军阀,成为了灵帝中央都没有办法解决的强大势力。董卓舍得送赤兔

  • 应玚:建安七子中最没名气的一位,踌躇满志最终却壮志难酬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慷慨赴死易从容就义难全文,建安七子是谁提出的,建安七子都是谁怎么读

    应玚 [yáng],字德琏,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擅长作赋与诗歌。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曹丕编的《典论·论文》说:“今之文人,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宣,北海徐幹伟长,陈留阮瑀元瑜,汝南应玚德琏,东平刘桢公干。斯七子者,于学无所遗,于辞无所假,

  • 关羽被吕蒙所杀之后 关羽的赤兔马到了谁的手里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赤兔马是谁给关羽的,关羽死后赤兔马为谁所骑,关羽为什么杀庞德

    对关羽和赤兔马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关羽被东吴所杀,关羽的赤兔马给了谁?关羽的赤兔马最后给了谁,应该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孙权得了赤兔马,另外一种是孙权把赤兔马还给了刘备。历史上还真有赤兔马,《三国志·吕布传》中记载了“布有良马曰赤兔”,裴松之注中引用了《曹瞒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