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战神陈庆之:以七千对百万毫发无伤 创战争神话

战神陈庆之:以七千对百万毫发无伤 创战争神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1278 更新时间:2023/12/19 6:36:40

南北朝是一个征战频繁时代,也是一个名将辈出的时代,在这众多的名将中,陈庆之是一颗耀眼的将星,一位杰出的军事家。

一、中年出阵,大器晚成

陈庆之自幼就是梁武帝萧衍的随从,从身份上来说属于书童一类。萧衍是个棋迷,常常喜欢通宵下棋,其他的侍从都睡着了,只有陈庆之随叫随到,保持清醒,并在棋局上有着一眼即能看穿对方破绽或疏漏的天赋,于是萧衍对这位少年侍从也就格外赏识。

公元501年,萧衍趁南齐政权皇族内乱、骨肉相残的机会攻入建康(今南京),杀掉南齐末代皇帝萧宝卷,自立为帝,建立梁朝。任命当时年仅十八岁的陈庆之为掌管文书的主书,陈庆之在任上虽然尽职尽责,但并不甘心在这个文职的位置上长守下去,总是将自己所得的资财分给周围将士,期待着有一天能够在疆场上为朝廷效力。但他毕竟是个出身寒门的庶族,在那个重视门第出身的时代,想实现自己的愿望并不容易,但他始终没有放弃,一直在默默的努力。二十几年过去了,机会终于降临了。

公元525年正月,北魏的徐州刺史元法僧叛乱不成,在彭城(今江苏徐州)投降梁朝,并请求梁武帝派兵接应。梁武帝以陈庆之为武威将军,与胡龙牙、成景俊率梁军前去接应。这是陈庆之生平第一次领军,已经是四十一岁了,作为这位名将的初战,他顺利完成了任务。回军后。被提升为宣猛将军、文德主帅,并率两千人护送豫章王萧综进入已经收归梁朝的彭城驻守。北魏方面不甘心就此而罢手。五月,派出安丰王元延明、临淮王元或率兵两万,阻止前来接收彭城的梁军。元延明派手下将领丘大千构筑营垒,以图切断梁军的进兵路线。可是这个营垒在陈庆之的攻击下很快就覆没了,史书上对这一段记载很简略,说陈庆之带兵来到阵前,只一通战鼓便将敌人完全击演了。大军顺利进抵彭城。

但这时候却出了问题。因为豫章王萧综一直觉得自己是南齐末代皇帝萧宝卷的儿子,虽然梁武帝萧衍封他为王,但心里总是不对劲。现在来到了两国边境,眼下离北魏军队那么近,萧宝卷的弟弟萧宝寅又在那边为官,自己干脆也去投奔算了。于是,在一天晚上扔下军队自个儿投到北魏去了。到第二天早晨。梁军遍寻萧综不见,却听见魏军在城外喊:“你们的豫章王昨夜已经投奔过来了,现在我们的军中,你们快投降吧!”主帅投敌,没人主事,军中自然大乱,军士全都溃散而逃。魏军随后紧追,梁军损失十之七八,只有陈庆之所部安然退回。

526年,梁朝的安西将军元树出征寿春(今安徽寿县西南),让陈庆之假节(就是最高代理的意思),并且负责全部军事行动。北魏的豫州刺史(管辖寿县及周围地区的主官)李宪派他的儿子李长钧筑城两座(这种临时筑起来的城类似于要塞或堡垒,作为防守据点效果非常好),来抵御梁军的攻击。陈庆之率部到达后便展开了进攻,两座城很快便被攻下。梁军继续进逼,最后迫使豫州刺史李宪不得不举白旗投降,陈庆之随即占领了寿春城。这一系列战斗,梁朝总共得到了寿春地区大约五十二个城镇,豫州大部分归入南朝的统治区,陈庆之也因此被进封为关中侯。

至此,陈庆之以中年出阵,一系列战斗使他完成了由一般将领向名将的过渡,接下来更要大展身手了。

二、率兵北伐,创造战争神话

公元527年十月,陈庆之与领军将军曹仲宗联合进攻北魏涡阳(今安徽蒙城),北魏派遣征南将军常山王元昭等率马步军十五万来援,其先锋部队到达距城四十里的驼涧。陈庆之意欲前往迎战,当时作为曹仲宗副手的参军韦放认为北魏的前锋部队必定是精锐的骑兵部队,如果战胜了,不足以为功,若失利,则会影响整个军队的士气,他还引用了一通兵法上所谓的以逸待劳的道理,劝陈庆之不要出击。但陈庆之却不这样认为,他非常自信的说道:“北魏的军队远道而来,都已经非常疲惫了,离开我们的距离又比较远,肯定不会想到我们会主动去攻击他们,他们没有防备肯定会被我们击败。大军没有完成集结便已败给我们,也必会挫伤他们的锐气。而且我听说北魏军队驻扎之处,林木丰盛,他们夜里必定不敢出来巡视。如果你们再有疑惑的话,那么我一个人率军去攻击他们。”话虽是这样说,但曹仲宗和韦放还是觉得冒险。于是陈庆之便独自率靡下轻骑二百多人长途奔袭,连夜一举击破北魏的先锋部队,使得当时北魏援军士气大跌,人人震恐,援军部队停滞不前。值此良机,陈庆之回到营寨马上和大部队一起连夜将部队开至涡阳城下,与北魏军对峙。

但毕竟魏军的实力雄厚,这场围攻涡阳的战役竟由春至冬,打成了消耗战。期间大大小小打了数百仗,双方军队的士气都已经衰竭了,而北魏的援军一再在梁军的后方筑起营垒,不断威胁着梁军的补给线。有仲宗和韦放等唯恐腹背受敌,于是计划撤军,陈庆之得知后拿着梁武帝赐给他的节仗(即假节身份的象征,这种节杖在外可代表皇帝本人),在军门前大声说:“我们大家当初一起来到这个地方,经历了一年时光,耗费了国家大量的物资和金钱。但现在大部分军队却没有了斗志,只是在谋划退缩以求保全,这何以报效国家呢?兵法上说,置之死地而后生,我们大家应该同心协力,共同对敌,可你们却在商议班师退却,我手上有皇上的密旨,今日如果有谁敢违反教令,我就依照密旨上的吩咐来行事。”曹仲宗等人被他这种气势所震慑,也被这种精神所感染,再也不提退兵的事,依从陈庆之的计划,由他全权指挥作战。

交战期间,北魏的部队为便于防守,筑起了十三座营垒。一天晚上,陈庆之在夜色掩护下,出动骑兵突袭魏军,连克四座营垒。涡阳城的守将王纬为陈庆之的勇毅所折服,请求归降。而剩下的九座营垒仍然兵力雄厚,防卫森严。陈庆之在投降的魏军中挑选三十多人予以释放,让他们回去,到魏军各营垒报告涡阳陷落的消息,以瓦解敌方士气,接着,又派军队擂鼓呐喊攻击。在梁军的凌厉攻势下,魏军剩下的九座营垒也先后溃败。梁军乘势追击,大败魏军,俘斩甚众,涡水为之断流。涡阳一战,魏军全军覆没,从此,北魏日渐衰落。梁武帝萧衍对陈庆之的这次指挥大加赞赏,亲自写了诏书称他是:“不是名将的后代,也不是豪族的门下,但是在这次战役中,深思熟虑,建立了白己的勋业,寒门变为朱门,使自己的勇名传诸史册,这正是大丈夫的本色!”

528年十月。北魏的朝廷因争夺帝位产生了内江,皇族之一的北海王元顾因此投奔到梁朝。梁武帝萧衍出于战略考虑决定出手援助北海王,命直合将军陈庆之(已是高级将领了)护卫北海王回到洛阳继承帝位。529年四月,陈庆之率兵乘北魏征讨邢杲起义军之际,攻占荥城(今河南商丘东),进逼梁国(今河南商丘),魏将丘大千率众七万分筑九城(营垒),以抵御梁军。陈庆之率军进攻,一日攻占三城,迫使丘大千投降。元颖遂于雎阳(今河南商丘南)城南称帝。授予陈庆之使节、任命他为镇北将军、护军、前军大都督。但当时陈庆之手下只有七千骑,当时魏境内兵力约有近百万之众,以七千对百万,但陈庆之毫无畏惧。他带着他的七千骑兵,从梁魏边境开始.在魏的领土内进击一百四十天,其间激战四十七次,水、陆、山地、城市攻坚作战全部都获得胜利,共攻陷了三十二座城池,击灭十万多兵力,击败击退约三十万兵力。对都城洛阳造成了极大的震撼,北魏朝廷不得不放弃洛阳,退至山西,洛阳就这样变成了一个空城。更让人吃惊的是陈庆之在占领洛阳后所率的七千骑几乎没有损伤。于是洛阳便有童谣说:“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兵万马避白袍。”因为当时陈庆之的部队都穿白衣,给敌方在心理上造成一种震撼,见到白袍就已经无心恋战了。

陈庆之占领洛阳达六十五天,后来由于孤军深入、元预掣肘、魏军开始大规模反扑等原因,只好向南撤退。北魏大将尔朱荣亲领三十万大军追击,但三天内打了十一仗,都被陈庆之击退。回撤到河南登封境内,在率部渡河时,突遇山洪暴发,陈庆之那身经百战的军队一下子死散无数。陈庆之因为亲自负责殿后,没有被洪水冲走,在当地僧人的帮助下剃度装扮成僧人,辗转逃回建康。这次攻魏作战虽以失败结束,但他以七千之众北伐,连克魏军,以少胜多,并进占洛阳等三十多城,创造了战争史上的神话。所以梁武帝在陈庆之回到建康后,仍封他为右卫将军,永兴侯。

陈庆之为人谨慎,每次奉诏,都要洗沐之后才拜受;生活俭朴,只穿素衣,而且不好丝竹;虽然身居要职,但爱护士卒,这也是他的部队战斗力强的原因所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真实的玄奘如此威风!并非西游记中窝囊的唐僧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唐僧知道错怪了孙悟空,西游记唐僧人物形象分析,妖怪拿假唐僧头骗孙悟空

    没有人委派,不必对人负责,完全是凭着自己的热诚,凭着自己对真理的渴求,玄类开始了西游的征途。遇到艰难困苦时他没有退缩。遇到荣华富贵时他没有留恋,凭借自身的努力,成就了一代名僧的伟业。一、不惧千难万险实现目标 公元612年,玄奘十三岁、跟着哥哥,在洛阳的净土寺出家为僧。616年。又跟着哥哥来到长安学习

  • 朱高煦为何被侄子放入缸内烤死?谁杀了朱高煦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朱高煦把胡善祥怎么了,朱高煦真实死法,胡善祥和朱高煦

    他勇武过人情商却低的让人无语,他本有机会成为太子却自己作死被迫外地就番,他本可以轰轰烈烈的大战一场却用演技骗过了所有手下,他本一名蹩脚的演员却总想做导演,最后落得身死的下场,他就是明成祖的次子,明仁宗朱高炽的弟弟,汉王朱高煦。少年时做事荒唐不着边际 朱高煦和哥哥朱高炽小时候在南京读书,朱元璋很喜欢朱

  • 盘点三国福将:得到他们的人福气冲天 一生无忧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三国情缘天天送红将,沾福气卡怎么沾到敬业福,怎么样才能得到敬业福和沾气福

    在三国演义中有一群人被称为福将,他们的存在总能够使主公化险为夷,也许他们的武力不是最强的,也许他们的智谋不是最出众的,但是他们却都通过自己的能力或者运气帮助重要的人保住了性命。下面就给大家盘点下三国时期的那些福将!为人贪婪的福将——曹洪 曹洪是曹操的从弟,跟随曹操起兵,并且在曹军中有着很高的地位,虽

  • 赵武灵王怎么死的:一代明君为何会被活活饿死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赵武灵王如果不死,赵武灵王在哪死的,一代雄主赵武灵王插曲

    世事难料,古语有言“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终”。纵观整个世界历史,那些曾经纵横捭阖、驰骋沙场、对后世影响深远的人物都难拥有一个完美的人生结局。不是死于权力斗争,就是死于阴谋诡计。本文介绍一位深刻影响中国古代两千年战争史的人物,他就是赵武灵王。提到他,人们马上想到胡服骑射。确实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

  • 商纣王究竟是个怎么样的人?文武兼备 能征善战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商纣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商纣王是真实人物吗,商纣王是不是文武双全

    核心提示:商纣王,并非是个庸才。他若是个庸才,不能带领王朝击败其它的部族、势力,他也是坐不稳帝位的。帝辛对中国古代的统一与各族文化的交流和发展有过一定贡献。常年征战 商纣王,在殷墟甲骨文中被称为“帝辛”。关于商纣王的无道,比如酒池肉林,比干剜心之类的演义,大家都非常熟悉。纣王在克商之战的前20年,几

  • 揭宋朝最后一个皇帝是谁?被大臣背着跳海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南宋最后一个皇帝在哪儿跳的,南宋最后一位皇帝跳海,抱着小皇帝跳海的是谁

    核心提示:丞相陆秀夫抱住少帝赵昺(bǐng,宋朝最后一位皇帝)面对无可挽回的败局,为了汉人皇帝的尊严,跳入大海之中。军民见状,纷纷跟随跳海,十万军民全部跳海自杀殉国。一触即发崖山位于今天的广东江门市新会区,丞相陆秀夫和张世杰(宋末抗元名将)带着少帝赵昺逃到崖山,准备继续抗元,拥有二十万的宋军,各类船

  • 嵇康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嵇康命运为何如此悲惨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世说新语嵇康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嵇康的死因,王戎与阮籍嵇康等七人合称为

    嵇康是中国文人的一个情结,他的风骨成为中国文人推崇的精神,他的为人成为后世贤者效法的榜样。他性格外露,愤世嫉俗,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他面对屠刀,神情自若,抚琴而歌,使从容赴死成为一种境界。一、广陵音绝,浩气长存公元262年的一个夏日,在都城洛阳的东市刑场上,嵇康悠然地席地而坐,刽子手持刀肃穆侧立,监

  • 陆逊文武兼备是将军更是丞相:他下场为何悲惨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陆逊下场,陆逊杀良冒功,陆逊的妻子

    提到三国中最全能的人才,很多人都会有自己的答案,其实这是很正常的,毕竟大家对于三国的理解不一样。而我认为三国中最为全面的人是陆逊,很多人看到这里已经开喷了,好吧请轻喷,下面我说下自己的理解。在三国时期衡量一个人是否全能要从智谋也就是文,武力也就是武,还有性格也就是人心三方面来评价,我认为三国中这三方

  • 秦统一第一功臣是谁?计杀李牧 败强楚立万世功勋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秦朝灭亡时的名将去哪了,项羽多少人打败秦军主力,李牧打败的秦国将领有哪些人

    王翦是秦朝名将,善于用兵,勇武能战,在秦始皇统一中国的战争中,率大军攻破赵国、剿灭燕国、平定楚国,立下了万世功勋,称得上秦统一的第一功臣。一、有勇有谋,平赵定燕 秦王赢政即位后,为实现统一大业,采纳谋臣尉缭、李斯的建议,用重金收买六国权臣,破坏诸侯合纵;军事上实行由近及远、各个击破的方略。公元前23

  • 荒唐皇帝干的“乱伦兽行”:杀兄夺位 淫母霸妹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贡柑和皇帝柑的区别,皇帝柑为什么叫皇帝柑,忽悠盛唐

    刘宋国都,风传这样一句歌谣:“遥望建康城,小江逆流萦。前见子杀父,后见弟杀兄。”老百姓已开始对刘裕身后的朝廷,指指点点了。皇室成员,杀红了眼,第三任皇帝刘义隆被儿子刘劭杀了,刘劭篡位刚三个月,又被亲弟弟、第五任皇帝刘骏砍了脑袋。冷森森的刀头还滴着鲜血,24岁的刘骏,便迫不及待地露出他“禽兽加混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