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康熙良妃的身世 为什么说良妃身份很低贱?

揭秘康熙良妃的身世 为什么说良妃身份很低贱?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3891 更新时间:2024/2/5 20:45:35

卫氏,内管领阿布鼐女,本辛者库罪籍,入侍宫中。康熙二十年,生皇八子胤禩。三十九年十二月,册为良嫔,未几晋良妃。成为历史上母家身份最低的妃子。《清代十三朝宫闱秘史》里说她“美艳冠一宫,宠幸无比。”

生平经历

良妃,卫氏(?—1712),满州正黄旗包衣人、内管领阿布鼐之女。原系辛者库之贱籍。是康熙妃子中父母地位最低的一个。入宫后,于康熙二十年(1681年)二月初十生皇八子胤禩;责令由惠妃纳喇氏抚育。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三月,16岁的胤禩随父亲征葛尔丹;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三月,胤禩被封多罗贝勒。

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十二月册封卫氏良嫔,未几晋良妃。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十一月二十日薨。

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二月十七日奉安入景陵妃园寝。

胤禩十八岁封多罗贝勒,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属理署内务府总管事。太子胤礽被废后,胤禩与诸皇子及诸大臣交结,谋夺太子的宝座,被康熙帝察觉,夺贝勒,为闲散宗室;此时为康熙四十七年,胤禩二十八岁。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复封胤禩多罗贝勒。雍正帝即位后,虽被封为廉亲,授理藩院尚书,终不为所容。雍正四年(1726年)二月初十,被雍正帝历数其罪状,削爵,开除宗室,圈禁于高墙之中;同年(1726年)三月十二日,胤禩奉命自改其名“阿其那”(满语俎上之鱼),其子弘旺改“菩萨保”。同年(1726年)九月初五,胤禩病症加重不近饮食,九月初十时薨,时年四十六岁。

五十多年后的乾隆四十三年正月,乾隆据雍正晚年已有“复其原名,收入玉牒”之念,将胤禩复原名“允禩”收入玉牒,其子“一并叙入”。

宫闱传奇

一废太子之时,皇八子曾被众大臣保举为皇太子,深受父皇厌恶。

康熙曾说:“(皇八子)系辛者库贱妇所生。”(《清圣祖实录》第261卷)辛者库的意思是“管领下食口粮人”,也就是内务府管辖下的奴仆。清朝八旗官员获罪后,本人以及家属被编入辛者库,成为戴罪奴仆,以示惩戒。卫氏本人的祖先当有类似经历,才成为辛者库罪籍。她大约是整个清朝妃嫔中母家地位最卑下者。以此条件,她只能充当宫女,从事一些粗活、重活。与皇帝接触的机会也自然大大少于其他宫女。但她竟然被皇帝看中,生育皇子,说明她的自身条件十分优越,是一位美丽出众的女子。

燕北老人《清代十三朝宫闱秘史》里说:“美艳冠一宫,宠幸无比,”而且“体有异香,洗之不去”,即使“唾液亦含芬芳气”。这些传说并不可信,但是起码反映出卫氏的确是位美丽出众的女子,不仅在宫中闻名,在民间也有所耳闻。康熙三十九年,她和瓜尔佳氏(惇怡皇贵妃)一同册封为嫔。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壬辰十一月二十日去世,享年40岁以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后主李煜即位之谜:为何李煜会成为南唐的太子?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世人都说南唐后主李煜懦弱无能,其实,其兄李弘冀其实是一位骁勇善战的大将军,曾经力克北周劲旅。可是,当大宋代替北周,开始一统天下的征途时,南唐的中主李璟却放弃了勇毅的长子,选择了仁弱的第六子李煜继承王位,这是为什么呢?李煜本是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虽然四个哥哥早夭,前面还有一位大哥李弘冀。李弘冀为人沉厚

  • 道武帝晚年暴虐:看见小姨漂亮 便杀其夫娶之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道武帝拓跋珪晚年,常服食一种叫“寒食散”的补药,其中矿物质的提成物对人体很有害,使得这位不到四十岁的皇帝屡屡病发,或数日不食,或数夜不睡,精神忧闷不安,有时,他整晚整晚地自言自语,好像对身旁别人看不见的鬼物说话。白天上朝时,他又喜怒无常,追思朝臣旧恶前怨,大加杀害。见到大臣脸色有异,或呼吸不调,或言

  • 后周太祖郭威:水浒传中“拳打镇关西”的原型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水浒传真实人物有几个,皇帝成长计划2后周太祖郭威,水浒传经典版是哪年的

    《野客丛书·禁用黄》云:“唐高祖武德初,用隋制,天子常服黄袍,遂禁士庶不得服,而服黄有禁自此始。”自黄袍正式成为皇权象征起,穿上黄袍的,力求保之;想穿黄袍的,伺机夺之。夺权的方式,除了高呼“天子宁有种乎?兵强马壮者为之尔”此类野蛮型的,还有一种礼貌型的,也就是所谓的“黄袍加身”。提起“黄袍加身”,赵

  • 后梁第二任皇帝朱友珪:史上唯一军妓生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关于朱友珪的出生,各种史籍的记载是一致的。《新五代史》称“友珪者,太祖初镇宣武,略地宋、亳间,与逆旅妇人野合而生也”;《旧五代史》称“友珪,小字遥喜,母失其姓,本亳州营妓也”;《资治通鉴》称“郢王友珪,其母亳州营倡也”。不论是“营妓”、“营倡”,还是“逆旅妇人”,都是古代“军妓”(相当于近代的慰安妇

  • 潘安是个什么样的人?潘安不仅貌美还有奇才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潘安不仅容貌美,还是西晋著名的文学家。他天资聪颖,12岁开始行文作诗,20岁写出了著名的《藉田赋》,声闻朝野。潘安自恃多才多艺,常在宫中或尚书阁题书写词,他在词中辛辣讽刺了当时的尚外仆射、“竹林七贤”之一的山涛等人,遭来对方的恶意报复。一千多年来,“貌若潘安”成为对一个男子容貌的最高称赞。人们

  • 甘罗的故事:12岁的甘罗为什么被秦始皇封为丞相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话说吕不韦掌管秦国后,有一次想攻打赵国,扩张封地,于是打算平派张唐出使燕国,联合燕国攻打赵国。可是要去燕国就会经过赵国,而张唐曾经打过赵国,赵国对他恨之入骨,所以不愿意去,弄的吕不韦很生气。这个时候有个小屁孩来了,问清原委后,说他能让张唐去。吕不韦以为消遣他呢,气的冲这个小屁孩吼道:“走开,我亲自求

  • 东晋名相谢安:文人风骨在于是不在乎高官厚禄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清苏六朋《东山报捷图》,描绘的是淝水之战大捷消息传来,谢安正在悠闲下棋的场景。我们时常说,要加强修养,要培养风度,要充实胸怀………总是一路地加上去,好的话,是在给自己的人格风度添加营养,不好的话,便是在自己的人格肩膀上加负担。在魏晋南朝时代,却有那么一群人,不是那么紧张兮兮地加强人格修养,他们讲究的

  • 春秋战国时期的“四大君子”生平事迹都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战国末期,秦国越来越强大。各诸侯国贵族为了对付秦国的入侵和挽救本国的灭亡,竭力网罗人才。他们礼贤下士,广招宾客,以扩大自己的势力,因此养“士”(包括学士、策士、方士或术士以及食客)之风盛行。当时,以养“士”著称的有齐国的孟尝君、赵国的平原君、魏国的信陵君和楚国的春申君。后人称他们为“战国四公子”。1

  • 盘点中国古代名人的家训:曾国藩不愿子孙为大官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曾国藩如何教育“官二代”晚清名臣曾国藩对后代的教育也相当重视。咸丰六年(1856年)九月二十九日,他写信给九岁的儿子曾纪鸿说:“凡人多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勤俭自持,习劳习苦,可以处乐,可以处约。此君子也。”教育九岁的儿子要成为“读书明理之君子”,这样的期许较之一般的俭朴

  • 东吴名将陆抗有多少儿子?他们分别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陆抗不仅是东吴最后的名将,也是三国时代最后的名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陆抗是陆逊的儿子,俗话说,老子英雄儿好汉,虎父无犬子,陆抗和其父陆逊一样,颇有军事才能,其父子二人为东吴立下赫赫战功。陆抗也是东吴最后的名将,陆抗死后,东吴再也没有良将可用,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