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儒:三国历史上最被人们所遗忘的顶级谋士!

李儒:三国历史上最被人们所遗忘的顶级谋士!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2342 更新时间:2024/1/8 16:11:30

提到三国智谋之士,你恐怕马上脑海里想出一连串人物:郭嘉,诸葛亮,司马懿,贾诩,庞统~~~~,如果三国看的不仔细,恐怕你绞尽脑汁也想不到有李儒这个人物,在三国演义里,这位真是个名副其实的边缘化人物,但是在我看来,李儒你可能不重视,但是他在三国特别是前期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今天小编来分析分析。

据《后汉书·何皇后纪》和《资治通鉴·卷第五十九》记载,初平元年李儒为郎中令,曾被董卓派去毒死弘农王(少帝)。演义中他是董卓的女婿、谋士,为董卓所亲信,大小事宜均与之参谋,堪称智囊。在《三国演义》电视剧中,你若仔细看就会发现,每到重大问题决策的时候,董卓总要看着李儒的眼色和态度,然后再做决定,我觉得电视剧这个艺术处理非常好,真是展现了李儒对于董卓集团的重要性。

李儒堪称是董卓集团的第一谋臣,甚至可以说是唯一智囊,他在董卓集团的地位,不亚于诸葛亮在刘备集团,周瑜在东吴集团的地位,是个至关重要的角色,董卓在三国前期横行一时,可以说关键就是出于李儒的谋划。何进为了除掉宦官集团,向各地方势力下诏,让他们带兵进京,诛杀宦官集团(当然这个决策本身只能说明何进本身的决策失误),于是“前将军、鳌乡侯、西凉刺史董卓,先为破黄巾无功,朝议将治其罪,因贿赂十常侍幸免;后又结托朝贵,遂任显官,统西州大军二十万,常有不臣之心。是时得诏大喜,点起军马,陆续便行;使其婿中郎将牛辅守住陕西,自己却带李傕郭汜、张济、樊稠等提兵望洛阳进发”。

但是这个时候,李儒就站出来出了他的第一个重要决策,他说:“今虽奉诏,中间多有暗昧。何不差人上表,名正言顺,大事可图。”这很了不起,因为,“奉诏”,指的是奉皇帝的书面命令。还是被动性的,皇帝让你发兵,你才发兵,而且呢,你即使带兵进京,还是多少让人嫌疑,但是“上表”就不一样,上表指的古代的臣子向君主递交的一种奏本的格式,但是和后来的题本不一样,内容要求更加规范。是正式性的向朝廷表白自己的意图。是你是主动帮皇室除乱党,而且你主动向朝廷“上表”,更能得到名正言顺的大义名分,让你的向京师进军有了所谓的合法性。从这点看,李儒确实不简单,考虑问题非常周到。

李儒第一个计谋非常重要,他奠定了董卓篡权的第一步,而他的第二次重要决策就可以说对整个三国历史起到了极大推动作用了,(卓)私谓李儒曰:“吾欲废帝立陈留王,何如?”董卓想废汉帝改立陈留王,但是他又不敢下决心,又来问李儒,李儒说的非常好“今朝廷无主,不就此时行事,迟则有变矣。来日于温明园中,召集百官,谕以废立;有不从者斩之,则威权之行,正在今日”,不仅肯定了董卓的想法,还详细说明了这样做的益处,于是,董卓就按部就班的实施这套方案,结果“诸官听罢,不敢出声”,董卓确实达到了威慑朝廷的作用。

李儒的第三次决策也很是重要,这次决策让董卓集团得到了三国第一猛将吕布,董卓甚爱吕布之勇,甚至说“吾观吕布非常人也。吾若得此人,何虑天下哉!”这样的话,这时候手下将领李肃就献计说以金银珠宝,特别是赤兔宝马来收买吕布,听到这话,董卓马上就问李儒“此言可乎?”,李儒回答的非常干脆也很精彩:“主公欲取天下,何惜一马!”多么精彩的一句,他告诉董卓,既然要收买勇士夺取天下,就不能只可惜一匹宝马,结果卓欣然与之,更与黄金一千两、明珠数十颗、玉带一条。最后呢,不出所料,吕布果然投靠到董卓帐下,成了董卓的义子,为他立下汗马功劳。

李儒的第四次决策也是精彩。当时,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董卓军华雄被斩于汜水关,吕布也被打败于虎牢关,十八路诸侯势头正猛,正当董卓集团束手无策之时,又是李儒献出妙计,“温侯新败,兵无战心。不若引兵回洛阳,迁帝于长安,以应童谣。近日街市童谣曰:西头一个汉,东头一个汉。鹿走入长安,方可无斯难。臣思此言‘西头一个汉’,乃应高祖旺于西都长安,传一十二帝;‘东头一个汉’,乃应光武旺于东都洛阳,今亦传一十二帝。天运合回。丞相迁回长安,方可无虞。”董卓听后恍然大悟,很是赞赏的对李儒说:“非汝言,吾实不悟。”(这句话也表现出董卓也有谦虚的一面),于是迁都长安,避开了关东讨伐军的强劲势头。

李儒的第五次决策则是非常之强,因为这次决策让后来纵横天下的曹孟德吃到了他辉煌人生的第一次大败仗,自己的性命差点就丢了!董卓迁都长安时候,李儒又献策“丞相新弃洛阳,防有追兵。可教徐荣伏军荥阳城外山坞之旁,若有兵追来,可竟放过;待我这里杀败,然后截住掩杀。令后来者不敢复追。”董卓对他言听计从,依然是卓从其计,又令吕布引精兵遏后。结果是曹操惨败,若不是曹洪拼死相救,就已经被乱军所杀!曹操的首次大败竟是李儒谋划,此人果然非同凡人!

李儒的第六次决策依然精彩,但是这次却是毁在美女貂蝉之手,当王允策划的美人计吧董卓吕布义父子已经搞的关系如同水火一般时候,聪明的李儒一眼看穿了其中的阴谋!他对董卓说:昔楚庄王绝缨之会,不究戏爱姬之蒋雄,后为秦兵所困,得其死力相救。今貂蝉不过一女子,而吕布乃太师心腹猛将也。太师若就此机会,以蝉赐布,布感大恩,必以死报太师。太师请自三思。”这话说的非常中肯也非常正确,董卓开始的时候还很醒悟,卓沈吟良久曰:“汝言亦是,我当思之。”然而,正所谓“英雄难过美人关”,貂蝉那小嘴一阵撒娇,添油加醋的一说,董卓又改变了主意,第二天对李儒说:“布与我有父子之分,不便赐与。我只不究其罪。汝传我意,以好言慰之可也。”李儒一听这话就急了,“太师不可为妇人所惑。”然而已经被美女貂蝉鬼迷心窍的董卓,一贯对李儒言听计从的董卓这次却坚定了拒绝了李儒的说法,“汝之妻肯与吕布否?貂蝉之事,再勿多言;言则必斩!”于是,李儒出仰天叹曰:“吾等皆死于妇人之手矣!”

“吾等皆死于妇人之手矣”,多么悲哀的话啊!聪明的李儒果然预见到了,结果,吕布杀了义父董卓,还未解恨,又大呼曰:“助卓为虐者,皆李儒也!谁可擒之?”李肃应声愿往。忽听朝门外发喊,人报李儒家奴已将李儒绑缚来献。王允命缚赴市曹斩之。一代智谋之士李儒的下场即是如此了!纵观李儒的一生,确实不失为三国时代的顶级谋士,他的每一次决策都非常精彩,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只可惜他辅佐的终究不是明主,最终,毁在美人计手里,成了董卓的殉葬品!悲之!痛之!惜之!哀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奸雄曹操:战场上身先士卒只是不得已的一招?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如果单纯讲谋略,在各个阵营里都是那些谋士们占优。他们的专业,就是上研天文,下研地理,中间时刻关注地面上的局势,在需要的时候,马上就要根据兵书战策和当前形势拿出一条条克敌制胜的计策来。但是谋士再出色,依然无法替代领导者的位置。谋士逢事动嘴,把主意拿出来,以供筛选即可。可优秀的领导者总要亲临战场,离战区

  • 揭秘:刘备的手下中第一谋士竟然不是诸葛亮?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刘备手下第一谋士竟然不是诸葛亮,他是法正。自郭嘉一死,曹操辄有赤壁之败;法正一死,刘备就有夷陵之败。何其相似。正是天要亡国,先折栋梁,假如法正得以寿终,那么刘备不一定会兵败虢亭;提起刘备手下的第一谋士.很多人都会认为是诸葛亮.其实当时诸葛亮主要管理内政和筹措粮草,在刘备身边为其出谋划策的是法正,刘备

  • 揭秘:汉初哪个帅哥谋士在女人身上花的心思最多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陈平,刘邦大谋士,汉初大帅哥。司马迁是这么说的,班固跟着司马迁,也是这么说的——平为人长大美色——就算是进他谗言的人,也不得不说——平虽美丈夫,如冠玉耳。咱都明白,帅哥嘛,自然更得女人喜爱。而他这个帅哥,也爱在女人身上动心思。他未出名之前,跟着哥嫂过日子。哥哥陈伯对他很好啊,三十亩田,他一个人种,让

  • 汉初史上的谋士之争:揭开秦末汉初的三个倔老头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都说是三个女人一台戏,三个男人尤其是老头也有戏,比起女人戏文更多,也更有内涵。不仅波澜壮阔,涵盖了秦末汉初的历史,而且对后世都有极为深远的意义。第一个上阵的老头,叫范增,是一个谋士。这个老头很不简单,一出场就很精彩,史家说他年七十,好奇计,这不,当时反秦的义军如火如荼,可群龙无首,陈胜吴广造了嬴政的

  • 汉朝一代谋圣张良:从刺客到谋士最终看破红尘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张良的少年和青年时期一直生活在复仇的阴影中,而他最终走向复仇的道路和荆轲有些相似!那就是刺杀秦始皇!也许这是最直截了当的方式吧!而上天也给了张良这样一个机会,他和他雇佣的一个大力士在博浪沙狙杀秦始皇!可惜,事情未遂,秦始皇震怒,大索天下追拿刺客,于是张良隐姓埋名,藏在下邳!这个时候的张良,还远远不成

  • 蔡伦:中国古代历史上最无争议的功劳最大的宦官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宦官都是太监吗?未必。东汉以前,宦官是官名,既有被阉的,也有士人。到了东汉,侍奉内宫的,全为阉人,且称宦官。而太监一词,唐朝才出现。他们都是阉人中地位较高者。两者合流,只要阉了的就称太监,已是晚明及清朝时的事了。蔡伦是宦官,他又生在东汉,也就是说,他,是被阉过的。从给事宫掖到小黄门到中常侍到尚书令到

  • 年羹尧当初手里握着大军 雍正是如何除掉年羹尧的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雍正和年羹尧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年羹尧手握重兵,掌控西部,为何雍正能轻轻松松把他除掉?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来看一看年羹尧是怎么当上抚远大将军的。康熙六十一年,清圣祖康熙帝驾崩,清世宗雍正帝即位。刚刚即位的雍正帝立即向驻扎在青海的大将军王允禵

  • 皇太极冒险突袭明朝京城的原因是什么?为何这么做?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清太宗皇太极是清朝历史上一个具有承前启后意义的重要君王。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公元1629年(明崇祯二年、后金天聪三年)十月,皇太极率军号称10余万,避开宁远、锦州,分兵三路从龙井关、洪山口、大安口突入关内,攻占遵化(今属河北),直逼京师(今北京)。此战,被称之为后金攻明京畿之战

  • 历史上多尔衮的权力有多大?死后为何会被掘坟毁尸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多尔衮的历史地位和影响程度绝对不亚于清朝任何一位帝王,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多尔衮是努尔哈赤第十四个儿子,十七岁时,跟随哥哥皇太极(努尔哈赤第八子)征讨蒙古,立下战功,此后,又跟随皇太极征讨朝鲜,战功赫赫。皇太极死后,多尔衮扶持皇太极第九子福临即位为帝,多尔衮为摄政王。顺治

  • 清朝时期钦差大臣是什么官职?有何权力?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皇帝是中国帝制时期最高统治者,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时期,社会的等级制度比较深严,因此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和地位。而作为皇帝的“探子”,钦差大臣自然也拥有了不一样的社会地位,比起一般的大臣而言,他们的权力远远要大得多,清朝时期便是如此。钦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