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后世如何评价宋光宗?他有哪些轶事典故?

后世如何评价宋光宗?他有哪些轶事典故?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4595 更新时间:2023/12/17 9:03:05

赵惇,即宋光宗宋孝宗赵昚第三子,生母是成穆皇后郭氏,宋朝第十二位皇帝,南宋第三位皇帝,在位共5年,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乾道七年(1171年)立为皇太子。淳熙十六年(1189年),受宋孝宗禅位,登基为帝,改元绍熙。绍熙五年(1194年)禅位于次子赵扩,成为太上皇,史称“绍熙内禅”。赵惇继位之初,确有革故鼎新之意,能听取臣下谏言,也裁汰了一些不肖者。但他“宫闱妒悍”,惧内心理严重,以致后期荒废朝政;又听信谗言疏离太上皇赵昚,引起南宋的政治危机,使“乾淳之治”的成果渐消,南宋开始由盛转衰。庆元六年八月辛卯日(1200年9月17日),驾崩于寿康宫,享年五十四岁,谥号宪仁圣哲慈孝皇帝,庙号光宗,葬于永崇陵。嘉泰三年(1203年),加谥号为循道宪仁明功茂德温文顺武圣哲慈孝皇帝。

人物评价

总评

宋光宗是宋朝所有皇帝中比较平庸的一位。他受父宋孝宗禅位而登基时42岁,并不算年老,却体弱多病。心理上,也没有安邦治国之才,听取奸臣谗言,罢免辛弃疾等主战派大臣,又让当时著名的妒妇、心狠手辣的皇后李凤娘干政,自己对朝政的掌握力不断下降。

历代评价

脱脱等:“光宗幼有令闻,向用儒雅。逮其即位,总权纲,屏嬖幸,薄赋缓刑,见于绍熙初政,宜若可取。及夫宫闱妒悍,内不能制,惊忧致疾。自是政治日昏,孝养日怠,而乾、淳之业衰焉。”

王夫之:“夫光宗之视晋惠,差辨菽麦耳,其于唐高,犹在层累之下也。”“光宗虽闇,亦何至灭绝天彝,贻宗社以阽危之势哉?教之无方也,辅之无人也,俟之不待其时也,昏懦之习不察也,悍妻之煽无闻也。”

轶事典故

通杀爱妃

光宗即位,李氏成为皇后,越发肆无忌惮。面对强悍的妻子,懦弱的光宗既惧怕又无可奈何。一次,光宗洗手时见端着盥盆的宫女双手细白,不禁喜形于色,不料被皇后看在眼里。几天后,李后派人送来一具食盒,光宗打开一看,里面装的竟是上次那个端盆宫女的双手。一个宫女因为手白而得到光宗的好感,李氏尚且不能容忍,对于光宗宠爱的妃嫔,她更是必欲除之而后快。

光宗还在东宫时,高宗曾赐给他一名侍姬黄氏,光宗即位后晋为贵妃,倍受光宗宠爱,李后自然妒火中烧,她趁光宗出宫祭祀之机,虐杀黄贵妃,然后派人告诉光宗说黄贵妃“暴死”。光宗明知是皇后下的毒手,但惊骇伤心之余,除了哭泣,连质问皇后的勇气都没有。这一突如其来的打击与第二天祭祀时发生的一连串怪事,直接导致光宗的精神彻底崩溃。

捉鸡不着

绍熙初,光宗独自率宫中嫔妃游览聚景园。大臣们对此议论纷纷,认为高宗在世时,孝宗凡出游,必恭请高宗同行,而光宗只顾自己游玩。看到这样的奏章,光宗极为恼火,恰逢此时孝宗遣宦官赐玉杯给光宗,光宗余怒未息,手握不稳,不小心打碎了玉杯。宦官回到重华宫,将事情的经过掐头去尾,只禀报说:“皇上一见太上皇赏赐,非常气愤,连玉杯都摔碎了。”孝宗心中自然不快。另有一次,孝宗游东园,按例光宗应前往侍奉,可到了家宴之时,却仍不见他的踪影。一向搬弄是非的重华宫宦官故意在园中放出一群鸡,命人捉又捉不着,便相与大呼:“现今捉鸡不着!”当时临安人称乞酒食于人为“捉鸡”,宦官们显然语带讥讽,暗指孝宗寄人篱下的处境。孝宗虽佯装不闻,但内心的愤怒与痛苦可想而知,毕竟光宗是自己的亲生儿子,连起码的礼数都没有,作为父亲,岂能听之任之?

冰糖葫芦

绍熙年间,光宗最宠爱的黄贵妃病了。她面黄肌瘦,不思饮食。御医用了许多贵重药品,皆不见什么效果。皇帝见爱妃日见憔悴,也整日愁眉不展。最后无奈只好张榜求医。一位江湖郎中揭榜进宫,为黄贵妃诊脉后说:“只要用冰糖与红果(即山楂)煎熬,每顿饭前吃五至十枚,不出半月病准见好。”开始大家还将信将疑,好在这种吃法还合贵妃口味,贵妃按此办法服后,果然如期病愈了。皇帝自然大喜,展开了愁眉。后来这种做法传到民间,老百姓又把它串起来卖,就成了冰糖葫芦。

双重喜庆

光宗于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年封恭州王,乾道七年(1171年)立为皇太子,淳熙十六年(1189年)受孝宗禅让即位皇帝。同年8月,他赐令升恭州为重庆府。这就是光宗在这里先封王、后即帝位,自诩“双重喜庆”的由来,重庆由此得名。

乌髭药

光宗小心翼翼地在东宫作了十几年孝子,年过不惑,却仍不见孝宗有将皇位传给他的意向,终于有些耐不住了。一天,光宗向孝宗试探道:“我的胡须已经开始白了,有人送来染胡须的药,我却没敢用。”孝宗听出了儿子的弦外之音,答道:“有白胡须好,正好向天下显示你的老成,要染须药有什么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宋孝宗赵昚:南宋第二位皇帝,他有哪些相关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赵昚,即宋孝宗,初名赵伯琮,后改名赵瑗,赐名赵玮,字元永,宋太祖赵匡胤七世孙,宋高宗赵构养子,宋朝第十一位皇帝、南宋第二位皇帝,在位共27年,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绍兴二年(1132年),被高宗选中育于宫中。162年,宋高宗让位于赵昚,使宋朝再次回到宋太祖一系。赵昚

  • 后世如何评价赵构?他在艺术方面有哪些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赵构,即宋高宗,字德基,宋徽宗赵佶第九子,宋钦宗赵桓之弟,宋朝第十位皇帝,南宋开国皇帝,在位共35年。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靖康之变后,金兵俘虏其父宋徽宗和其兄宋钦宗,灭亡北宋。1127年6月12日,康王赵构即位于南京应天府,建立南宋。在位期间,迫于形势民心,任用岳

  • 宋高宗登基后,在政治与经济方面有哪些举措与作为?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赵构,即宋高宗,字德基,宋徽宗赵佶第九子,宋钦宗赵桓之弟,宋朝第十位皇帝,南宋开国皇帝,在位共35年。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靖康之变后,金兵俘虏其父宋徽宗和其兄宋钦宗,灭亡北宋。1127年6月12日,康王赵构即位于南京应天府,建立南宋。在位期间,迫于形势民心,任用岳

  • 赵恒是个怎样的皇帝?后世如何评价宋钦宗?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赵桓,即宋钦宗,宋徽宗赵佶长子,宋高宗赵构异母兄,生母是显恭王皇后,北宋第九位皇帝,也是北宋最后一位皇帝,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元符三年(1100年),赵桓生于坤宁殿。初名赵亶,封韩国公,次年六月晋爵京兆郡王,大观二年(1108年)晋爵定王,政和五年(1115年)立

  • 宋钦宗赵桓:北宋第九位皇帝,他在靖康之变时经历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赵桓,即宋钦宗,宋徽宗赵佶长子,宋高宗赵构异母兄,生母是显恭王皇后,北宋第九位皇帝,也是北宋最后一位皇帝,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元符三年(1100年),赵桓生于坤宁殿。初名赵亶,封韩国公,次年六月晋爵京兆郡王,大观二年(1108年)晋爵定王,政和五年(1115年)立

  • 刘綎是什么人?他对明朝做出了哪些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朝代,“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倘若说起明朝的著名将领,说起明朝最为勇猛的人,世人都容易先到常遇春,此人是元末红巾军杰出将领,明朝开国名将。常遇春归附朱元璋之后,经常自请为前锋,多次力战克敌,尝自言能将十万众,横行天下,军

  • 后世如何评价宋徽宗?有哪些宋徽宗相关的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赵佶,即宋徽宗,号宣和主人,宋神宗赵顼第十一子、宋哲宗赵煦之弟,宋代著名书画家,北宋第八位皇帝,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赵佶先后被封为遂宁王、端王。哲宗于元符三年(1100年)正月病逝时无子,太后向氏于同月立赵佶为帝,次年改年号“建中靖国”。佶在位期间追求奢靡、政治腐

  • 苏麻喇姑不是妃子却能按嫔妃规模下场 康熙和她到底是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苏麻喇姑的故事,欢迎关注哦。苏麻喇姑与康熙什么关系?为何她的葬礼按嫔妃规模办理?俗语有道是:“君王无情”,说的就是皇帝身边不缺女人,好色无情,没有一丝的感情投入,就算如此,仍有无数女子甘愿投入那高高的宫闱中,渴望得到皇帝的宠爱,以此自己的家族能够得到财富和

  • 三国时期卫将军是什么官职?与车骑将军相比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姜维,字伯约,三国时期蜀汉名将,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在三国时期,武将的官职基本沿袭了东汉时期的制度。彼时,武将的官职由高到低,依次为: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前后左右四将军→四征将军→四镇将军→四安将军→四平将军→杂号将军→偏将军。其中,就卫将军一职,排

  • 宋徽宗赵佶:北宋第八位皇帝,他有着怎样的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赵佶,即宋徽宗,号宣和主人,宋神宗赵顼第十一子、宋哲宗赵煦之弟,宋代著名书画家,北宋第八位皇帝,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赵佶先后被封为遂宁王、端王。哲宗于元符三年(1100年)正月病逝时无子,太后向氏于同月立赵佶为帝,次年改年号“建中靖国”。佶在位期间追求奢靡、政治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