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董卓是如何被杀的?死前都说了些什么

历史上董卓是如何被杀的?死前都说了些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1212 更新时间:2023/12/18 15:37:47

在三国风云中,不得不提的一个人必然是董卓。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三国的历史因名著《三国演义》而被大众广知,其内丰富有趣的内容故事也逐渐地融入到现在的生活琐事之中,像是桃园结义、关公面前耍大刀等已经成为现代人挂在嘴边的词语,即使是反派角色董卓也留下了有趣的词语。

他临终的那一句“我儿奉先何在”,不仅被后人耻笑千年,就连现代人都拿他这句话讥笑嘲讽。要想理解这句话,我们就不得不谈一谈话中的“奉先”。

变幻无常的吕奉先

奉先是三国时期著名武将——吕布的字,也就是说,奉先指的就是吕布,无论是那个三国作品的武力榜单,吕布总是最顶端的那一个,但其为人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善变,这里的“变”,指的是“变主人”。吕布一生三次易主,两次叛父,这两父,一个是丁原,另一个是董卓。

丁原是吕布的义父,是第一个赏识吕布的人。当时吕布凭借一身弓马之技,在并州谋到了一个武职,时任并州刺史的丁原察觉到吕布的才能,升吕布为主簿,不仅如此,他还做了吕布的义父,平时里对待吕布十分友善,可谓是吕布生命中的一个大贵人。

此时朝廷内外戚与宦官斗争激烈,外戚何进想要一举消灭宦官势力,秘密邀请地方势力率军入京,密谋诛杀宦官,丁原也在邀请范围之内,于是,丁原就带着吕布入了京。

可事与愿违,何进的计谋被宦官察觉,在丁原等人入京之前,宦官们先发制人,诛杀了何进,何进的手下们又起来诛杀了宦官,此次外戚与宦官的争斗可谓两败俱伤,最终结果不仅没有互相击败对方,反而因为大批地方势力入京导致了朝政混乱。

董卓率先入京,把握了主动,为了掌控朝廷,就不得不除掉那些可能妨碍他的眼中钉,再打算除掉的丁原的时候,董卓看中的丁原身边的吕布。

董卓得知丁原十分信任吕布,于是便用权力荣誉等利诱吕布背叛丁原。丁原千防万防,却没有防自己的义子,吕布接受了董卓,带着自己义父的头去见董卓,董卓十分开心,不仅大力提拔吕布,还和吕布结为父子,此次,董卓就成了吕布第二个义父。

吕布明明有背叛义父的前科,后来吕布投靠袁术、曹操都被拒绝,为什么董卓就敢毫不犹豫地收吕布为义子,这里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董卓就是一个粗人,有人投奔,他就欢喜地收下,若不如此,他又怎会被耻笑千年?接下来我们就来讲一讲这个粗人。

五大三粗的董卓

董卓出生于凉州,那里是边境地带,时常发生战争,董卓是个骁勇善战的将士,这个地方锻炼了一身武力,荣获的许多战功,得到的朝廷的重视和赏识。

何进邀地方势力入京诛杀宦官时,董卓也在邀请之列,机缘良机之下,董卓得知宦官张让正在劫持皇帝逃亡,于是董卓迅速追上张让,解救皇帝,立下了迎救之功。

接下来,董卓的粗鲁就表现的淋漓尽致。当时的皇帝刘辩年龄尚小,被此番事件受到了惊吓,董卓迎救这个小皇帝时,小皇帝在马上哇哇痛哭,这让董卓对这个皇帝产生了不满,回京后向皇帝问事情的经过,小皇帝支支吾吾说不清楚。

而在一旁的刘协,刘辩的弟弟,却能将事情头头是道地阐述出来,董卓就觉得皇帝这么能这个样子,反而在一旁的刘协更适合做皇帝,于是,董卓就换了皇帝。

皇帝怎么能说换就换,这可是关系整个国家的大事情,但当时董卓的兵马控制了整个京城,无人干反抗他的意见。

董卓的粗还表现在用人上,其手下重用者全是粗鲁的武人,这时就有官员向董卓进言,请董卓多招纳一些文人治国,其实董卓自己心里也清楚自己是什么样子,于是接纳的这位官员的建议,着手招纳有名望的文士,但他的招纳手段更是粗鲁。

东汉末年著名的书法家和文人蔡京当时便在京城,董卓便邀请蔡京来朝做官,董卓入京都搞得京城一篇乱象,民不聊生,蔡邕不愿接受董卓的邀请,于是董卓大怒,用蔡邕三族人的性命相要挟,蔡邕见状,不得不去。

其实,董卓待蔡邕很是敬重,蔡邕也愿意为董卓出谋划策,只是董卓其人太粗,有时不解蔡邕其意,有时刚愎自用,不听蔡邕劝阻,这使蔡邕想要脱离董卓,但鉴于董卓对自己也不薄,且逃跑困难,只得作罢。

董卓一身坏毛病,他除了粗鲁之外,还好色,司徒王允正是看中了这一点,想到了一个挑拨离间之法,借此除掉这个国家的大患。

以美人计攻心,吕布反目成仇

王允偶然发现自己的义女貂蝉羞花闭月、美貌动人,便想到了用美人计来挑拨离间吕布和董卓二人。

王允先是制造吕布与貂蝉接触的契机,邀请吕布到自己家做客,令貂蝉接待吕布,凭借貂蝉的美貌,吕布对貂蝉产生了爱意,同时,貂蝉也喜欢上了吕布,两人从此开始相交甚欢,并在私下里结成了夫妻关系。

吕布被貂蝉俘获后,下一步便是董卓。王允将貂蝉介绍给董卓,董卓自然也是喜欢上了这个娇容美貌的美女,并收为妾,当吕布得知后,吕布对董卓的恨意油然而生。

从此吕布与董卓的父子关系就出现了隔阂,每次貂蝉向吕布私下里哭诉,吕布对董卓的仇恨就加深一层,王允看到时机已经成熟,就着手开始了下一步计划。

王允找到吕布,同和合谋除掉董卓,吕布欣然接受提议。初平三年,董卓去皇宫参加皇帝的庆祝会,当行至北掖门外时,埋伏在这里的士兵一涌而出,冲向董卓,慌忙之下,董卓疾呼:“吾儿奉先何在?”,

此时,吕布赶到现场,大喊:“有诏,奉旨杀贼!”并亲身向前杀掉了董卓,这一汉末的风云人物的一生就此拉下了帷幕。

结语

“吾儿奉先何在?”这一临终的话语自然是遭到了当时世人的嘲笑,并嘲笑了数千年。

在直到今天,它成为了一句极为讽刺的话语,变成了现代人的口头禅,这句话在那些身在局中不知情、遭到自己信任的人背叛的那些人或是类似的事件上,即生动有趣,又极具讽刺意义。董卓纵然是一代枭雄,但由于他自身的坏毛病,留下了这么一句被耻笑千年的话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本想让刘备留守徐州的曹操到最后为什么会反悔?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徐州在三国中可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位置,你们知道吗,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刘备在徐州剿贼有功,曹操本想让刘备留守徐州,在徐州挂一个虚名,可后来曹操却反悔了,曹操为什么反悔呢?只因为曹操在徐州听到士绅讲,刘备在徐州深得民心,曹操开始忌惮起刘备的政治才能,如果让他挂个虚衔,曹操担心挂着挂着就会变成

  • 历史上苏东坡在宋朝时期是什么地位?为何名气那么大?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众所周知,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经济与文化教育最繁荣的时代之一,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我国历史上有很多皇帝,很多朝代就有好多个皇帝,今天我们聊北宋的皇帝有几个,名字叫什么?我可以明确的给出来答案,没有几个人能直接回答出来的,但是北宋有一个人,就是到现在的人,也一定知道他的名字,对了,这个他就是苏东坡。为什

  • 历史上朱见深和万贞儿是什么关系?他们之间有爱情吗?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明宪宗朱见深是明朝第八位皇帝,在位一共23年时间。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他的一生并没有因为有过什么丰功伟绩文治武功而名垂史册,倒是因为与一个女人扑朔迷离不得其解的关系,而令后人印象深刻毁誉参半,这个女人就是万贞儿,一个对于朱见深亦仆亦母亦妻的女人。主仆关系——命运相交之始朱见深是明英宗朱祁镇的长

  • 历史上司马消难是什么身份?他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大定元年(581年)二月,北周静帝禅让帝位于杨坚。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天保八年(557年),北齐北豫州刺史司马消难叛齐投周,北周因此派大将杨忠前往接应,随后二人结为至交好友。大象二年(580年),杨忠之子杨坚专权,司马消难作为北周静帝岳父因此起兵声讨。开皇九年

  • 秦武王嬴荡:秦国第二十七位君主,他有着怎样的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嬴荡,即秦武王,秦惠文王嬴驷之子,战国时期秦国第二十六位国君,在位约4年,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秦武王生而有神力,勇武好战。他在位时,政治上设置丞相,联越制楚;军事上攻拔宜阳,设置三川;经济上修改封疆,更修田律。公元前307年,秦武王与人比赛举鼎,结果因流血过多而亡

  • 秦惠文王嬴驷:秦国第二十六任君主,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嬴驷,即秦惠文王,秦孝公嬴渠梁之子,战国时期秦国第二十六任君主,在位约27年,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嬴驷十九岁即位,史称“秦惠文王”。以宗室多怨,族灭商鞅,不废其法。公元前325年,自称秦王,成为秦国第一位君王。当政期间,文有张仪连横六国,武有公孙衍、樗里子、司马错

  • 后世如何评价秦孝公?他登基后有哪些作为与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嬴渠梁,即秦孝公,秦献公之子,战国时期秦国第二十五任君主,在位约24年,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秦孝公对内重用卫鞅(即商鞅)实行变法,奖励耕战,迁都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建立县制行政,开阡陌,在加强中央集权的同时不断增进农业生产。对外与楚和亲,与韩订约,联齐、赵攻魏

  • 秦孝公嬴渠梁:秦国第二十五任君主,他的一生经历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嬴渠梁,即秦孝公,秦献公之子,战国时期秦国第二十五任君主,在位约24年,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秦孝公对内重用卫鞅(即商鞅)实行变法,奖励耕战,迁都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建立县制行政,开阡陌,在加强中央集权的同时不断增进农业生产。对外与楚和亲,与韩订约,联齐、赵攻魏

  • 后世如何评价秦献公?他登基后有哪些作为与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嬴师隰,即秦献公,秦灵公之子,战国时期秦国第二十四任君主,在位约23年,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秦献公早年流亡魏国,回国继位后在秦国进行废止人殉、编制户籍、推广县制等改革,并且数次发动收复河西失地的战争。他为了终止秦国继续沦落的脚步,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为秦孝公时期的

  • 秦献公:战国时期秦国第二十四任君主,他的一生经历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嬴师隰,即秦献公,秦灵公之子,战国时期秦国第二十四任君主,在位约23年,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秦献公早年流亡魏国,回国继位后在秦国进行废止人殉、编制户籍、推广县制等改革,并且数次发动收复河西失地的战争。他为了终止秦国继续沦落的脚步,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为秦孝公时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