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顺宗李诵时如何登基称帝的?在位时间有多长?

唐顺宗李诵时如何登基称帝的?在位时间有多长?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648 更新时间:2024/2/14 4:29:46

皇帝是中国帝制时期最高统治者,我爱历史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

在秦国历史上,有一位君主非常倒霉,他就是秦始皇嬴政的祖父——秦孝文王。公元前265年(秦昭襄王四十二年),秦昭襄王将安国君嬴柱立为太子。公元前250年(秦孝文王元年),当了15年左右太子的嬴柱即位,成为秦孝文王。结果,仅仅过了三天时间,秦孝文王就去世了,也即此人当了15年左右的太子,却做了三天的秦王。

与此相对应的是,就唐朝历史上,也有一位类似情况的皇帝,这位皇帝就是唐顺宗李诵。李诵(761年1月8日—806年2月11日),唐德宗李适长子,唐朝第十位皇帝(不算武则天和唐殇帝)。就唐顺宗李诵来说,当了25年左右时间的太子,结果好不容易成为皇帝后,却只做了六个月的皇帝,就被迫禅位给太子李纯,自称太上皇。第二年,唐顺宗李诵就去世了。

首先,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不仅皇帝是一个高危职业,对于太子来说,同样是危机四伏,比如唐朝的第一位太子李建成,就被兄弟李世民除掉了。在成为太子之后,李世民自然不愿意等待太长的时间,于是唐高祖李渊也顺水推舟,让李世民登基称帝。而就本文要说的唐顺宗李诵,却在太子之位上停留了25年左右,可以说是唐朝历时最久的太子了。即便放在整个古代历史上,也是比较少见的情况了。

李诵是唐德宗李适的长子,母亲为昭德皇后王氏。李诵在父亲唐德宗李适即位的当年,即大历十四年(779年)十二月诏立为皇太子,到了第二年即建中元年(780年)正月备礼册立。贞元二十一年(805年)正月二十三日,唐德宗驾崩,遗诏传位于太子李诵。

在25年的太子生涯中,唐顺宗李诵可谓小心谨慎,如履薄冰,因为其只要前进一步,就是万人之上了,而退后一步的话,很可能就有性命之忧了。李诵于正月二十六日正式即位,即唐顺宗,也即成为唐朝第十位皇帝(不算武则天和唐殇帝)。不过,就在唐顺宗即位的当年八月,在位仅186天的李诵就禅位于太子李纯,自称太上皇。并且,到了第二年,也即元和元年(806年)正月十九日,唐顺宗就去世了。

从时间上来看,唐顺宗李诵只不过当了6个月左右的皇帝。打个比方,这就好比你为了吃一顿饭,排队等了一天,结果刚一上桌,你就把位置让给别人了。所以,唐顺宗李诵的情况,自然是难以让人理解的。那么,问题来了,面对得来不易的皇位,唐顺宗李诵为何要选择禅让呢?

对此,根据《新唐书》、《旧唐书》等史料的记载,唐顺宗李诵并不是主动退位的,而是被迫禅让的。彼时,因为宦官俱文珍等人的胁迫,唐顺宗李诵只能将皇帝之位拱手让人。也即面对宦官掌握大权的局面,唐顺宗李诵并没有反抗的实力。进一步来说,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提到宦官篡权的情况,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明朝。

但是,实际上,明朝的太监非常依附于皇帝,也即很难威胁到皇帝的地位。比如崇祯皇帝即位后,就能清除掉看似权势滔天的魏忠贤。与此相对应的是,在唐朝中后期,宦官则可以威胁到皇帝的地位,甚至废立皇帝,这是其他朝代都很少出现的情况。就宦官俱文珍来说,曾任宣武监军。唐德宗贞元末期,他成了宦官首领,一些握有兵权的宦官都依附于他,这让其拥有逼迫唐顺宗退位的权力。

最后,宦官俱文珍之所以要逼迫唐顺宗退位,是因为后者的一系列的变革威胁到了前者的地位。唐顺宗即位,立刻重用王叔文、王伾等人进行变革,在这场变革中,彭城人刘禹锡、河东人柳宗元也参与其中。这些人反对藩镇割据,反对宦官专权,采取了一系列的革新措施,史称“永贞革新”。不过,“永贞革新”最终以失败而告终。

所以,唐顺宗即位的当年八月,在位仅186天的李诵就禅位于太子李纯,自称太上皇。并且,到了第二年,也即元和元年(806年)正月十九日,唐顺宗就去世了。就唐顺宗的去世原因,很多历史学者也猜测和宦官俱文珍存在直接的关系。对此,你怎么看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孙策如果对上关羽的话 关羽最后能打败孙策吗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孙策和关羽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孙策如果大战巅峰时期的关羽,多少回合能赢?事实上,孙策大战关羽,并不会像很多人想象的那样,最终获胜者会是关羽,真正的决定因素乃是关羽的两个作战缺陷!若关羽无法弥补这两个缺陷,他很可能会败于孙策之手!孙策的武力孙策号称江

  • 李子通简介:隋末将领,江淮地区农民起义军领袖之一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隋朝(581年~618年)是中国历史上承南北朝,下启唐朝的大统一朝代,享国三十七年。其在政治、经济、文化和外交等领域进行大改革。政治初创三省六部制,巩固中央集权,正式推行科举制,选拔优秀人才,弱化世族垄断仕官的现象,建立政事堂议事制、监察制、考绩制,强化了政府机制,根据南北朝的经验改革政治,兴建隋唐

  • 细说秦昭襄王嬴稷的作为:被历史忽视的一代雄主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一直以来,秦昭襄王都没有被史学家推到前台,但如果没有秦昭襄王,秦朝统一至少推后几十年,这是他在位的时候秦国成为最具实力统一的国家,但他在历史上却不怎么出名....我们应该还原这一代雄主真实的面貌... 秦昭王嬴稷,这个人历史上对其正面评价甚少,知名度也很低。原因是:战国策记载其母宣太后,其舅魏冉专政

  • 解密:北宋重臣欧阳修为什么看不起清官包拯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包公连续扳倒了三司,皇帝宋仁宗做了一个决定,让包公以枢密院直学士的身份代理三司使一职。任命一公布,朝野上下一片哗然,对包公议论纷纷。文坛领袖级人物欧阳修,更是对包公任此职有着很深的成见。包公怎么会忌讳欧阳修的言论和意见呢?甚至达到终日不肯出门,更不去就职。 欧阳修说了一句话,用一句话就把包

  • 真实三国十大名将武力值TOP榜 关羽未进前五!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真实三国十大名将武力值排行榜,吕布夺冠,关羽未进前五! NO.10 越兮 三国时山东隐士越老夫子的儿子,越兮武艺超群,使一杆三叉方天戟,曹操为得此人亲往越宅求之,越兮于濮阳独战吕布数百回合不分胜负,当阳长坂之日,越兮五战赵云,先后从赵云枪下救回徐晃、张辽、曹洪等将,五战赵云之时因为方天戟被青缸剑斩断

  • 兵法之祖孙膑军事才能出众 智谋成就人生的辉煌!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战国时期,诸侯各国互不服气,是一个战争频繁的多事之秋,同时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谁有实力,国富民强,便能称王称霸;而谁有人才,能治国安邦,便能国富民强。魏、齐、赵、韩等国,长期交战,各有胜负。而自从魏国国君广揽人才、特别是得了庞涓之后,战事越打越顺,实力越来越强。但强中更有强中手,曾被庞涓挖去膝盖

  • 解析:明朝传奇猛将为什么会死后株连九族呢!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核心提示:他竟然无视皇帝的威权,恣意骄纵。皇帝召见,他一言一行总是傲慢而粗鲁,一点没有“人臣之礼”。他带兵在外,常常超越权限,擅自决定将校的升降,不向朝廷请示报告。屡建奇功蓝玉,明朝初建时期一员骁勇善战的猛将,战功仅次于常遇春、徐达。此人身材高大,面如重枣,看上去有点像蜀将关羽的样子。他是常遇春的小

  • 朱元璋之子朱棣:瞒天过海 暗渡成仓 坐上龙椅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核心提示:朱元璋不立朱棣为太子,因为朱棣的母亲只是朱元璋的一个妃子,身份不够高贵。在那样的时代,只有皇后娘娘的儿子才有机会继承皇位,其他人很少有机会。瞒天过海1398年6月朱允炆正式继位之后,着手做了一件考虑已久的大事——削藩,这应该是他做的最让后世铭记的一件事,因为这直接导致了朱棣上位。削藩的主要

  • 谁敢打骂皇帝还说皇帝造反?哪个皇帝最傀儡?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高欢控制北魏政权后,拥立孝静帝元善见,建立东魏,一时权倾朝野,好不容易高欢死了,他儿子高澄又继续掌握大权,元善见这个皇帝做的无比艰辛,每天都是如坐针毡。中国历史上傀儡皇帝不少,汉献帝、光绪帝等都是有名的傀儡皇帝,但要和元善见的经历相比,他们所遭受的就太小儿科了。因为元善见不仅要被权臣骂,还要被权臣打

  • 哪个皇帝来时入主中原灭两国 去时却变成了“羓”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很喜欢他的次子耶律德光,20岁就让他做了天下兵马大元帅。阿保机死后,耶律德光毫无悬念做了继位,并统一了契丹。这时候,石敬瑭表示,割让燕云十六州,并愿意叫比他小十岁的耶律德光为爸爸,只求出兵帮助自己打后唐。儿子都这样了,老爹不能不管啊。耶律德光就带兵打败后唐,让石敬瑭做了(后晋)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