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孙策传位给孙权才有后面称帝 孙权称帝后为何只追封孙坚

孙策传位给孙权才有后面称帝 孙权称帝后为何只追封孙坚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2445 更新时间:2024/1/17 19:25:19

孙权和孙策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孙权称帝后只追封孙坚为皇帝,却无视孙策,是忘恩负义吗?

引言

乱世英雄起四方,有枪就是草头王。三国,这个动乱的时代,只要是手上有枪、有人,哪怕是没什么财力的人,都要在这个乱世中谋一个地盘。

不过,打来打去,这众多的势力中就剩下三家了。一个是占据中原的曹魏集团,一个是占据江东的孙权集团,还有一个是占据益州的川蜀的刘备集团。

三国鼎立

三个集团中,以曹魏集团最先成型,灭二袁,除吕布,几经征战,加之“挟天子以令不臣”的政治优势,成为最强之势力;江东孙氏,在经历了两代创业之后,最终能够雄霸一方;刘备集团,在诸葛亮的辅佐之下,占荆州,夺益州,争汉中后,也在这个乱世站稳了脚跟。

思考

正所谓无情最是帝王家。尔虞我诈,巧取豪夺等人世间最阴诡的手段,最卑鄙的手段,都会在帝王家展现出来。

没有办法,只要生在帝王家,就很少有人不对“顶峰”的那个位置感兴趣。而一旦有了兴趣,什么骨肉亲情,兄弟情义仿佛都不再重要了。

为了那个位置,骨肉相残,兄弟反目的例子太多太多了。而这些“无情”即便是在得到帝王位后,也依旧要保持下去。

对于昔日的朋友,昔日的情谊都要放弃,哪怕于自己有恩,只要对自己的权力稳定没有帮助,都要狠狠地抹杀掉昔日的恩情。

孙权的位置是从孙策手中继承的,作为“继承人”,虽然孙策只是孙权的兄长,可怎么说也是东吴集团最重要的创建人,孙权在称帝后为什么连个虚名的追封都不给孙策呢?是人性使然,还是政治需要,孙权对孙策真的是忘恩负义么?

孙权称帝

魏、蜀、吴三方势力的领导人先后称帝。

第一个称帝是曹丕,之后刘备称帝,而孙权是所有人中最后一个称帝的。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孙权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要“受制”于曹丕。

所谓的受制无非就是一种形式上的而已。毕竟孙权的“吴王”是曹丕在称帝之后册封的。作为三国势力最大的曹魏集团,曹丕称帝之后总要做些什么来显示自己的威严与权力。

而孙权那个时候也在表面上与曹魏集团交好,毕竟双方有过一次针对关羽的完美合作。合作完之后,孙权也担心会遭到报复,所以他要与曹魏集团交好。

孙权

一方面减少一个敌人,一方面在有需要的时候共同对付刘备集团。这种操作在三国时代太正常不过了,今天是敌人,明天就可以是朋友,只要有共同的政治利益。

但孙权毕竟是孙权,他怎么可能会真心依附于曹丕呢。所以,对曹丕的册封,他只是看似接受,实际上他需要的只是联盟。吴王不重要,皇帝才重要。

夷陵之战后,刘备集团实力大损,为了发展,诸葛亮再次主动发起孙刘联盟。从此,蜀汉集团不再是东吴的敌人。孙权可以甩开膀子大干一场了。

吴、魏之间的战争爆发,吴国于石亭之战中大胜。借着胜利之势,孙权称帝。称帝后的孙权,追谥孙坚为武烈皇帝,庙号始祖;追谥孙策为长沙桓王。

孙策与孙权

诚然,在三国乱世之中,孙坚的确是一颗将星。但他的格局还只是一个将星的格局。征战沙场就是他的本命格,割据一方对孙坚而言还有些遥远。

但在征战沙场的过程中,孙坚有了一批自己的老班底,老弟兄。程普黄盖韩当等人都是孙坚的属下,也是他忠诚的追随者。

假以时日,孙坚或许也要称雄一方,但惋惜的是,孙坚过早的陨落了。

于是,孙策接过了孙坚的班底。初接班的孙策还要依附于袁术,在几经辗转之后,孙策开始有了自己的起家地盘,也逐渐有了自己的一批人马,在这些人中就有着周瑜。

在周瑜的辅佐之下,孙策终于是统一江东,成为了确确实实的一方诸侯。可就在这个时候,孙策遇刺,临死之前选定了弟弟孙权为自己的继承人。

选择孙权,是因为当时的孙策也没有什么其他的选择。儿子孙绍年幼,在乱世中根本无力撑起大旗,能够担当大任的,只有自己的二弟孙权。

孙策选择了一个最合适的继承人,孙权也从此走上政治舞台。在继承了兄长留下来的班底和责任之后,孙权不负兄长所托,的确把东吴集团带上一个新高度。自己最终还当了皇帝。

无视孙策?非也!

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孙权并没有无视孙策,他追封孙策了:追谥孙策为长沙桓王。他不仅追封了孙策,对孙策的儿子也是不错的:

权称尊号,追谥策曰长沙桓王,封子绍为吴侯,后改封上虞侯。绍卒,子奉嗣。

由此可见,无视之说,无从谈起。孙权只不过没有追封孙策而“帝”罢了。

从兄长手中接过大旗,然后当了皇帝的,孙权不是第一个,在他之前还有一个叫刘秀的,就是堂堂的汉光武帝。

当然了,刘秀与孙权的是有差别的。刘秀虽是追随兄长刘縯而起义,但在刘縯被杀之前,刘秀已经能够独立成为一个领袖。可如果从题主的道理上说,刘秀在当了皇帝之后,也应该给自己的领路人刘縯追封帝号。

不过刘秀没有这么做,他只是追封了刘縯为齐王。毕竟,这个只是兄长,而非自己的父亲。

其实,不管是在孙权之前,还是在孙权之后,追封父辈为帝者,不少见;但追封自己兄长为帝的,怕是太少不过了。

而孙权之所以不这么做,摆在明面上的原因,那就是“天子之意,血脉关系”。父系社会里面,父亲的地位是高高在上的。

而作为继承了父亲血脉的儿子,必须要对父系的血脉认可。换句直白点的话说,孙权能做皇帝,是因为父系的孙坚有帝王的血脉。

所以,我继承了这个血脉,我当这个皇帝很正常。这其实就是一种精神慰藉。至于兄长孙策,虽然是亲兄弟,但绝没有父亲那么亲。

当然了,孙权不追封孙策也有政治考虑的因素。那就是孙策有儿子,如果追封孙策为帝,那么之后的“帝位”继承权如何传承。是给孙策的儿子孙绍,还是给自己的儿子。

这个问题就像一把悬在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永远要担心他落下。而一旦有别有用心之人,以此为借口,把这把剑落下了。那政权毫无疑问会发生混乱。

虽然孙权在的时候,政权可以长久稳定,可一旦他死去,是否有人会借“孙策”来说事,那就是个问号了。为了避免隐患,他也不能给兄长追谥帝号。

结语

虽然说,无情最是帝王家。但孙权对孙策还真的不是无情。

从孙策手中接过大旗的孙权,并没有辜负兄长的期待。而且,他对兄长的尊重,以及对兄长家人的关照,也是不用怀疑的。

之所以不追谥孙策帝号,也不是无视,如果无视了就不会追封孙策为长沙王。

我们只能说,无论是从封建的礼法血脉,还是政权的稳定传承,孙权不追封孙策帝号,都是符合当时时代背景的。

参考资料:《三国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雍正晚年爱上14岁少女是真的吗?谦妃有着怎样的魅力?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朋友都非常感兴趣雍正晚年爱上14岁少女是真的吗?毕竟众所周知雍正不近女色,是个工作狂,能让他爱上的谦妃到底有着怎样的魅力?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大家都知道雍正是个非常勤勉的皇帝,他每日审阅奏章都要到零晨3点钟才会停止。正所谓“以勤先天下”,他确实做到了。所以雍正

  • 北宋宰相蔡确简介:王安石变法的主要支持者之一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蔡确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蔡确(1037年—1093年),字持正,泉州郡城人,北宋大臣,哲宗朝宰相,王安石变法的主要支持者之

  • 孙坚与孙权作为父子 两人的方向为何截然不同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孙坚和孙权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孙坚与孙权父子二人,性格和智商为何走向了截然不同的方向?当战国割据纷争,各路诸侯打得火热朝天之时,身处南方的孙氏集团正在悄悄壮大着他们的力量。也许有人会奇怪,这不是全国性的战争吗?为何他孙氏集团可以安逸的发展?其实原因

  • 历史上述律平的晚年生活如何?为何会被软禁?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都说古代中国是男权社会,但偏偏有许多优秀的女性在历史上留下了自己 精彩的传奇。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虽说历史上都是男子一统天下,但是女子作为后方,也为前线作战立下汗马功劳,不可或缺。然后过于干涉朝政,也会适得其反,不利于一个国家的长足发展,也会给自己招来杀身之祸

  • 灵思何皇后:汉灵帝刘宏第二任皇后,她的一生经历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灵思皇后何氏,东汉大将军何进和车骑将军何苗的妹妹,汉灵帝刘宏第二任皇后,汉少帝刘辩的生母。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何氏出身于屠户家庭,后选入掖庭,得到汉灵帝临幸,生下皇子刘辩,并受封贵人。光和三年(180年),立为皇后。中平六年(189年),汉灵帝去世,刘辩继

  • 北宋宰相王溥简介:历任后周太祖、周世宗、周恭帝、宋太祖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王溥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王溥(公元922年-公元982年),字齐物,宋初并州祁人。历任后周太祖、周世宗、周恭帝、宋太祖——

  • 鸡鸣狗盗讲的是什么故事?与孟尝君田文有何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孟尝君原名田文,战国四公子之一。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很多成语典故都源自春秋战国时期,比如鸡鸣狗盗这一成语典故,就和战国四君子之一的孟尝君存在直接的关系。鸡鸣狗盗指微不足道的本领。也指偷偷摸摸的行为。司马迁在《史记·孟尝君列传》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齐国孟尝君出使

  • 北宋宰相向敏中简介:宋真宗因其之死而废朝三日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向敏中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向敏中(949年-1020年4月23日 ),字常之,开封(今河南开封)人 ,北宋大臣。后汉符离令

  • 南唐宰相宋齐丘简介:曾历任吴国和南唐左右仆射平章事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南唐(937年—975年),是五代十国时期李昪在江南地区建立的王朝,定都江宁(今江苏省南京市),传三世历一帝二主,享国三十八年,是十国中版图最大的政权。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宋齐丘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宋齐丘(887年-959年),本字超回,改字子嵩,豫章(今南昌)人。世出洪州(今南

  • 宋氏:汉灵帝刘宏的第一任皇后,她为何会被废黜?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宋氏,汉章帝刘炟妃子宋贵人堂曾孙女 ,执金吾宋酆之女 ,汉灵帝刘宏的第一任皇后。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建宁三年(170年),入选掖庭,封为贵人。建宁四年(171年),汉灵帝立宋氏为皇后。光和元年(178年),宋氏因遭中常侍王甫等人诬陷,被废黜皇后之位,打入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