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耶律楚材如何从成吉思汗手中搭救了万千生灵?

耶律楚材如何从成吉思汗手中搭救了万千生灵?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4170 更新时间:2023/12/13 10:39:03

在那个生命如草芥一样的时代,耶律楚材以大慈大悲之心,力劝杀戮,搭救了万千生灵;他为主解优.为民谋福,不愧为一代良辅;他为官刚正不阿,清正廉明,深受百姓爱戴。

一、大慈悲心者

耶律楚材生活的时代。中国北方战乱频繁,民不聊生。迅速崛起的蒙古政权,很快称雄于大漠南北;凶猛的蒙古军队好杀成性,所过之处,摧城拔寨,凡敢于抵抗的,更是屠城灭国,大肆杀戮。耶律楚才入仕蒙古后以佛家的“大慈悲心”,利用自己在君主身边的有利条件,多次劝阻,减少了杀戮;并尽自己所能,搭救了千百万无辜的生灵。

1226年,成吉思汗率军攻打西夏。攻克西夏都城后,耶律楚材看到蒙古军队大肆杀人抢掠,心中非常痛苦。他意识到像这样的杀戮,必然会引发瘟疫流行,于是他不顾蒙古将领的嘲笑,四处寻找药物,后来果然瘟疫流行,耶律楚材用寻找到的药物,医好许多士兵和百姓。耶律楚材又奏请成吉思汗,严禁蒙古大军和地方官吏随意杀人劫掠,使蒙古的屠城之风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

窝阔台即位后,有个叫别迭的蒙古贵族献计说:“汉人不进行畜牧业生产,对我们没有什么用处,应该把他们全部赶走,空出土地好在那里开辟牧场。”耶律楚材针锋相对,说:“天下广大,四海富饶,哪有没用的土地,更没有无用的百姓。”又进一步说明:“大汗南下讨伐,军需物资要有出处吧?如果能确定好中原地区的税收,每年就可以得到银子五十万两,布八万匹,粮食四十多万石,足够供应军队的需要了,为什么说汉人对我们没有用处呢?”窝阔台认为有理,于是采纳了耶律楚材的建议。就这样,一场将要使中原千万百姓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浩劫被及时制止了。

1232年,蒙古军队攻打金朝的南京(今河南开封),遭到了坚决抵抗。蒙古将领速不台向窝阔台奏请:“此城抗拒持久,我军死伤甚多,城破之后,应该把守城军民全部杀掉,以示惩罚。”耶律楚材向窝阔台劝谏说:“将士在外征战几十年,想要的就是土地和人口。如果得到土地,却没有了人,又有什么用呢?”见窝阔台犹豫不决,他又说道:“能工巧匠、有钱人都聚集在此城,如果兵马屠城,大汗您将什么也得不到了。”窝阔台认为有理,于是下诏:“除皇族完颜家族罪大不予赦免外,其余人等一律免罪”。史册上记载,当时为逃避战乱而留在城中的一百四十七万人口,都因此保全了性命。后来,蒙古攻打南宋,也以此为例,不再“屠城”,无数生灵得以保全。

耶律楚材一介书生,身处乱世,不避艰险,搭救苍生,功在千秋,万世感念,真“大慈悲心者”。

二、能臣良辅

耶律楚材从小兢兢业业地刻苦读书,长大后更是博览群书,经史子集、天文地理、法律、历法、数学、医学和占卜等知识都非常丰富,可以说是多才多艺。尤其擅长写作,通常一挥而就。又自喻卧龙诸葛亮,以天下为己任,时刻准备施展才华,实现自己改变世界、救民于水火的雄心壮志。

他看到金朝大势已去,于是修身养性等待时机;潜心学习研究治理国家的办法,关注形势变化。当耶律楚材见到成吉思汗这位叱咤世界的君主时,他的从容应对,他的美髯宏声,他的过人才识,他的信义人品,都让成吉思汗认为这是上天派来成就他统一天下的不可多得的人才。

公元1219年六月,成吉思汗决定讨伐花刺子模国,祭祀出征的那天,浩浩荡荡的大军刚走不远,忽然狂风骤起,黑云密布,转瞬间大雪飘飘,飞舞而下,不到半个时辰,地上竟积雪数寸了。成吉思汗一见,不禁怏怏不不乐地说道:“现在正当夏季,天应炎热,为什么下起大雪来了?”这时,耶律楚材从旁走出来说:“大汗勿疑,盛夏时候骤遇严寒,这是上天的肃杀气象,正说明我蒙古大军是奉天申讨呢!岂不是大吉大利的征兆?”过去之人都有些迷信,事事都要讨个好兆头,成吉思汗听他如此说,马上转忧为喜,把这场大雪看做是瑞雪征兆:“那花刺子模人倒行逆施,妄杀无辜,理应征讨,我们此举是替天行道,这仁义之师自然得到长生天的佑助了。”于是兴冲冲地指挥大军继续西行。

1241年,窝阔台大病不起,堪堪毙命。皇后问耶律楚材怎么办,他趁机奏请大赦天下,释放无辜的百姓,获得批准,后来窝阔台的病真就渐渐痊愈了。这一年的冬天,大病刚好的窝阔台,在左右侍臣的怂恿下,要去打猎,耶律楚材力劝不听,结果死在了打猎的行宫。

再伟大贤明的君主,也有遇事仿徨与暴虐不通情理的一面,作为臣子,善于利用各种机会,为君主解忧,为民众谋福,才是真正的能臣良辅。

三、刚正廉洁

耶律楚材为官刚正廉洁。1227年,耶律楚材奉命回燕京(今北京西南)治理社会治安。当时的燕京,没到天黑,就有很多的盗贼,驾着牛车,闯进富裕的人家,公然抢掠财物,如果反抗,就遭到杀戮,社会秩序非常混乱。耶律楚材经过仔细调查,得知这些所谓的盗贼都是西征将士和蒙古权贵的子弟,因此才会无法无天。耶律楚材为社稠稳固,百姓安居,乱世用重典,将他们一网打尽,投入监狱。又拒绝贿赂,坚决主张名正典刑。结果十六个罪大恶极的首犯被当众斩首,很快就稳定了燕京的社会秩序。

窝阔台做了蒙古大汗,宠信通事大臣杨惟中。一次,杨惟中因参与教派之争犯了罪,身为丞相的耶律楚材依法逮捕他。杨惟中勾结宦官,反而诬告耶律楚材擅自抓捕大臣等罪行。窝阔台大怒,下令将耶律楚材捆绑起来,关入监牢。一查问,窝阔台知道是自己错了,于是就下令释放耶律楚材。可是耶律楚材却坚决不让松绑,对窝阔台说:“我是执掌国家行政的大臣,您当初下令抓捕我,想必是因为我有罪,就应当明白地告诉百官,说明处理我的理由。今天要释放我,是认为我无罪了,也应当公开说明无罪释放的理由。怎么能如此反复无常,就像孩子的游戏,这样下去,国家大政,怎么能执行下去呢!”耶律楚材如此不给大汗面子,使当朝百官都吓呆了,耶律楚材不要命了吧!窝阔台知道耶律楚材是公心为国,没有私心,非但没有大发雷霆,反而惭愧地向耶律楚材道歉,并亲自为他松绑。耶律楚材趁机向窝阔台提出了一些治国良策,窝阔台一一采纳,并且很快颁布实施了。

耶律楚材一向廉洁自律,常常资助亲友,但从不肯为他们谋官。耶律楚材死后,遭人诬陷:“国之供奉半入其家”,被抄家,所得却仅有乐器十余把,书籍数千卷,没有丝毫多余的钱物。一生清廉之名生前不被人知,死后却在遭诬陷、被抄家中得到证实,真不知这是幸运还是不幸了。

但无论如何,耶律楚材身处乱世,为君主解忧,忠心辅国;为百姓谋利,以民为重;而又刚正不阿,清正廉洁,是值得后人敬仰与赞佩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黄宗羲:为父伸冤锥刺皇后外孙 康熙三请他被拒!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一、锥击宦官一伙,刚毅果断 黄宗羲的父亲黄尊素,是明朝熹宗时期的御史(监察官),由于上书弹劾以魏忠贤为首的宦官集团祸乱朝政,被逮捕入狱,并死在了狱中。明思宗(即崇祯皇帝)继位后,对朝政进行改革,黄宗羲觉得为父亲申冤的机会到了,就写好了申诉状,带了一把锥子进京申冤。等他赶到北京的时候,父亲的冤案已经得

  • 好色的明朝洪武帝朱元璋: 曾经多次“微服嫖娼”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1368年,朱元璋击破各路农民起义军后,在应天府(今南京)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朱元璋称帝后,很快就在秦淮河畔设置一批妓院,称大院。朱元璋亲自为大院题写对联,鼓励到此嫖娼,他的对联是:此地有佳山佳水,佳风佳月,更兼有佳人佳事,添千秋佳话。世间多痴男痴女,痴心痴梦,况复多痴情痴意,是几辈痴人。朱元

  • 科学全才沈括:精通天文、物理、医学、美术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后世熟知的沈括,是一个了不起的科学家。而全面透视沈括的一生。他的行为主体是一名政府官员,而且,还是一名担任实职、公务繁忙、做实事的官员。在这种忙碌中,沈括以他的勤奋、以他的创新、求变,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一、出使辽国,不辱使命 1075年,面对辽国在边界谈判中的咄咄逼人,沈括代表宋朝奉命出使。自从宋

  • 小人胡惟庸缘何被拜相?帮朱元璋除掉了哪些功臣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翻看胡惟庸的历史档案,我们会发现一个有趣现象:这个人只有后半生,没有前半生。公开的历史资料很少讲到他的身世,连生日都无记录。所以胡惟庸的年龄始终是谜。这说明什么呢?胡惟庸这个人没有显赫的家族出身,他是人到中年发迹后、才被历史留意的。那么这个不起眼的胡惟庸,是怎样从被历史遗忘角落走上历史前台呢?史书没

  • 唯一由妓女所生的皇帝 举兵弑父最后被兄弟所杀!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说起古代皇位的继承,当然除了要看皇子的天分和学问,其身家背景和背后后台也是十分关键的决定因素。大家会说,什么身份背景,那不都是皇帝的孩子吗?其实不然。皇子们的身家背景还包括母亲的娘家背景、背后支持的大臣、还有最关键的那就是你是不是嫡长子,你的母后是否受到宠爱。而纠集所有的原因,你才能成为皇帝的第一继

  • 崇祯年间惨死的六大贤臣名将:袁崇焕、孙承宗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明天启七年(1627年)八月,年仅16岁的信王朱由检即位,成为大明第十六位皇帝。年轻的皇帝勤于政事,以身作则,希望能够重振大明江山,但事与愿违,朝政腐败已非一日,外有清朝袭扰,内有起义军流窜,大明朝最终走向灭亡。作为大明朝的最高统治者,明朝的覆灭与崇祯本人也有一定关系,崇祯不会用人,加上性格多疑,致

  • 盘点:三国演义中那些被作者“冤杀”的能臣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将军阵前死,这是战争年代很正常的现象。诸如关羽走麦城,被孙权俘虏,不屈而死;典韦为保护曹操,酣战而死;吕布被俘,有乞怜之态,最后还是被杀;张郃中了诸葛亮的埋伏,被射杀。这些都是可信的,不过,另有一些名将,却在《三国演义》里被“冤杀”了。黄忠老将在“演义”里追随刘备征讨东吴,误入吴军的包围圈,结果中了

  • 解密老将黄忠:为何年轻时候的他显得默默无闻?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黄忠本来是想平平谈谈过一辈子的,但一个年少轻狂的魏延改变了他的一生。

  • 诸葛亮与刘禅的复杂关系:当刘备面称其天资仁敏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诸葛亮为什么要害关羽,诸葛亮和司马懿谁厉害,诸葛亮怎么说服孙刘联盟

    刘备与诸葛亮的君臣关系之“和谐和美妙”(相对的),为历代有识之士赞不绝口,被视为封建社会中最理想、最完美的君臣关系的典范。作为接任者,刘禅能从父亲那里完整地承续到这种“和谐和美妙”的君臣关系,且把这种关系发展成了“黄金搭档”,都充分说明了刘禅的“大气”?在刘备还没有死的时候,诸葛亮曾感叹刘禅“非常聪

  • 曹操一生中最痛心的一次大哭:谋士郭嘉英年早逝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曹操哭郭嘉,与其说是在懊悔与自责,不如说是对统一中国梦想的破灭和绝望。所以此哭是他平生最痛心的一次,达到了悲伤的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