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善于装傻的楚庄王:励精图治成为了春秋五霸之一

善于装傻的楚庄王:励精图治成为了春秋五霸之一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671 更新时间:2023/12/8 20:58:23

伍参,伍氏,名参,楚国大夫,伍子胥的曾祖父。

当大夫伍参颤巍巍地走在通往大殿的石阶时,这个国家的内政已经混乱太久,这个国家的君主已经昏聩太久。

大殿深处钟鼓齐鸣,淫词艳曲和嬉笑打闹之声把这个本该用来处理政务的国家中枢变作了欢乐场和温柔乡。伍参稍稍犹豫之后,整了整衣冠,毅然走进了大殿,接着一幅香艳的画面出现在他眼前:仪表堂堂的当朝君主早就醉得不分东南西北,他左手抱着郑国姬妾,右手搂着越国美女,案上摆满珍馐和美酒,宫女正在他面前翩翩起舞。

没错,这个骄奢淫逸、夜夜笙歌的君主便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庄王

看着年轻的楚庄王这副寻欢作乐、沉溺酒色的模样,谁又能相信他日后能够成就一世英名呢?

然而,这世界上没有无因的果,要想知道这位年轻的君王为何如此沉沦,我们还得回顾一下楚庄王的家史。

楚庄王有一位野心十足的爷爷,那便是一直意图称霸中原的楚成王,可惜老爷子不仅没能遂愿,反而还在城濮之战中惨败于晋国。吃了败仗之后,楚成王心情当然不会好,看谁都不顺眼,特别是对自己原来所立的太子——商臣,他就老觉得这个儿子眼如黄蜂,声似豺狼,外形上就很像一个残忍的暴君。

这种念头一起,楚成王就想改立太子。但他还是有点犹豫,拖拖拉拉决断不了,导致了他日后的悲剧——倒在自己儿子刀下。

太子商臣极富心计,楚成王想要改立储君的风声多少让他听到一点,于是他故意设宴款待姑母,从姑母口中证实了这个传言。

心急火燎的太子商臣连忙向自己的老师潘崇请教,在潘崇的支持和怂恿之下,他于公元前262年发动政变,逼楚成王上吊自杀,自己继位成为楚穆王

商臣遂了心愿,但他没想到,自己和父亲之间的血腥斗争,有一个人一直看在眼里,那就是他的儿子——熊侣,而且这种事大概伤害到了熊侣幼小的心灵,因此,他的童年过得很抑郁。十二年后,楚穆王去世,这位时刻锁着眉头的忧郁青年继承了父亲的王位。

大臣们很快发现,新君不仅忧郁,还很另类。继位伊始,楚庄王没有丝毫指点江山、一展宏图的急迫心情,反而不问国政,成日享乐,我行我素地坚持着自己的忧郁颓废路线,不是带着大队人马四处观光、游猎,就是在宫中纵情歌舞。对于大臣们的汇报和进谏,他总是左耳进,右耳出,扔下一堆烂摊子由臣子们自己处理。

如此一来,楚国上下都拿楚庄王当昏君看待,朝中一些正直的大臣多次劝谏,都被他骂得狗血喷头。一来二去,不胜其烦的楚庄王干脆发出一道荒唐至极的指令:对于胆敢再来进谏的人,杀无赦!

楚庄王即位的三年,对楚国来说是十分黑暗的三十六个月。这段时日里,楚国朝堂上下乱作一团。楚庄王的老师斗克和公子燮趁乱掌控了很大的权力,两人为所欲为,甚至让楚庄王经历了一场有惊无险的劫持事变。

斗克在秦国和楚国结盟的过程中颇有功劳,于是他居功自傲,认为楚成王没有给自己足够的报偿,因此一直怀恨在心。而公子燮更是一个权力欲十分强的人,对现实十分不满。两人一拍即合,串通作乱。他俩派出大将子孔、潘崇讨伐外族,趁机瓜分两人家产,还想派出刺客刺杀他们。不料这次刺杀不但没有成功,反而导致子孔、潘崇两人回师讨伐。

情急之中,斗克和公子燮竟将楚庄王劫持为人质,展开了逃亡。幸亏庐地守将戢黎和叔麋杀掉了两个叛贼,楚庄王才得以安全回宫。

即便经历了这样的生死劫,楚庄王看上去好像还是没有丝毫醒悟。最终,真正的忠臣开始抛开楚庄王的禁令,试图以自己奋不顾身的姿态唤醒沉睡在君主身体中的激情,而伍参就是这些忠臣的代表。

楚庄王透过那双惺忪的醉眼看到伍参出现在殿中,便毫不客气地说道:“你今天是不是不想活了,难道不知道寡人颁布的禁令吗?”

早已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的伍参冷冷一笑,循循善诱地说:“臣就是吃了一百个豹子胆,也万万不敢前来进谏啊!臣只是偶然得到一个谜语,然而老身愚钝,百思不得其解,非常苦恼。臣想大王天生聪慧,便斗胆前来请教,就当给您助兴了!”

楚庄王听完伍参的这番解释,脸上的怒色当即削减了三分,哈哈大笑道:“那你倒是说来听听。”

于是,伍参缓缓讲述起一个流传千古,堪为后世影射经典的寓言:“在那苍茫巍峨的高山上,有一只身披五彩祥云的怪鸟,它美丽而又骄傲,一停就是三年。我等凡俗之人委实猜不透,这到底是一只什么样的鸟。”

这样的故事可谓苦心孤诣,语重心长。它对楚庄王的触动,就像是在死水中投进了一颗石子。楚庄王挥手,停了乐师的演奏和宫女的舞蹈,他若有所思,片刻之后才缓缓地说:“三年不飞,一飞冲天;三年不鸣,一鸣惊人。此非凡鸟,凡人莫知。”

?伍参欣喜若狂,趁热打铁道:“大王果然有见识,微臣深感欣慰。但是,这只鸟若是一直不飞不鸣,只怕猎人会暗中放箭啊!”他话刚说完,楚庄王便挥挥手让他退下了。一颗石子带来的涟漪也不过如此。其后的几个月,楚庄王不仅没有像伍参所盼望的那样有所领悟,反而愈发不成体统。

那么,楚庄王究竟是一只行事怪异却能大展宏图的神鸟,还是昏庸无能,难以改变的鸡鸭之辈呢?朝中另一位忠心耿耿的大臣苏从也十分迫切地想知道答案。

一天深夜,苏从夜闯大殿,苦口婆心地对楚庄王说:“大王自从继位以来,转眼三年有余,一直不问朝政,长此以往,恐会如、纣一样招致亡国杀身之祸啊!”

楚庄王一听,当场勃然大怒,抽出随身佩戴的长剑,直指苏从的心窝说:“难道你把寡人的命令当耳边风吗?胆敢辱骂寡人,你真是自寻死路!”

没想到苏从一脸视死如归的表情,淡定地说:“今天臣如果因为劝谏而死,定能留得一个忠臣的美名;若是大王因为劝谏而戮杀大臣,却只能落得个暴君的恶名。如果臣下的死能够让大王一鸣惊人,能够让楚国长治久安,那么臣甘愿赴死!”

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楚庄王凝视苏从片刻之后,竟然扔下长剑,激动地抱住他说:“太好了,寡人终于为这个国家找到了脊梁!”说完这话,他便遣散了刚才还载歌载舞的宫女,拉着苏从的手开始商议起国家大事来。

随着谈话的深入,苏从惊讶地发现,楚国这位荒废朝政三年的君主虽然表面上不理朝政,但却对国内外的情势了如指掌,应对的策略也显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于是,在万籁俱寂的大殿上,君臣二人都激动万分。苏从终于明白了楚庄王的用心,他也知道,楚国大殿夜夜笙歌的日子终于远去,而属于楚庄王的辉煌时代即将开

这一切,对我们这些看客来说无异于是一个奇绝险峻的逆转剧。

楚庄王佯作颓废,装疯卖傻三年之久,真正的良苦用心其实有两点:

一、楚庄王继位时年轻稚嫩,对朝中的状况尚不熟稔,又加上当时若敖氏专权,他万不能轻举妄动,一不小心,就可能在步步惊心的权力斗争中丧生。于是他只好自污名节以掩人耳目,以便静心观察宫中的局势和生态。

二、楚庄王想用这种看似极端的方式,去等待一个冒死进谏的忠臣。事实证明,他这三年的“糊涂”岁月并没有被辜负。楚庄王不仅充分考察了近臣的忠奸贤愚,还不动声色地习得了一个君王应该具备的基本才干,真正丰满了自己的羽翼。

大鸟一展翅,便以雷厉风行之姿让众人叹为观止。

其后,楚庄王不仅迅速提拔苏从、伍参等一大批德才兼备的忠志之士到楚国各种重要的位置,还杀掉很多对楚国霸业有碍的奸臣,又采取有效措施削弱了若敖氏的势力。

从那以后,这位楚国曾经的“昏君”便积极纳谏、攘外安内,带领国家走上了发展和富强的道路,最终使楚国成为了春秋五霸之一。楚庄王韬光养晦的装傻之计,其历时之久、隐蔽性之强,让历代史学研究者叹为观止,而这位君主的沉稳耐心和个人素养也着实可为后世帝王典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铁帽子王杨素的权谋:一生被两朝五个皇帝重用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杨素——亦正亦邪的冷血将军名片姓名:杨素别名:杨处道生卒年:公元544~公元606年家乡: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座驾:卷毛骢兵器:虬龙棍性格:自视甚高、冷血中带有真性情爱好:成人之美、附庸风雅所处朝代:隋朝家庭背景:出身士族,上流社会顶头上司:隋文帝、隋炀帝荣誉称号:大隋“铁帽子王”历史评价:多权略

  • 大理国最长寿的君主段誉:和权臣合作开创盛世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段誉出生于公元1082年,即“大理保定二年”,与小说中的“出生金牌”时间吻合。1108年,26岁的青年段誉气宇轩昂地登上了历史舞台,或许他自己都没有意识到,他将成为大理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久的皇帝,同时,也是最长寿的皇帝。段誉刚刚登基,接手的是个烫手山芋:黔东三十七部互相攻击,各路反王风起云涌。同时,

  • 大将傅友德为何在朱元璋面前自刎?傅友德之死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西汉名将韩信说过,“狡兔死,良狗亨;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历朝历代的开国皇帝为巩固统治,通常都会对开国功臣进行“清洗”,其中尤以明太祖朱元璋为甚!朱元璋不仅杀人数量多,而且刑罚极其残酷,如大将蓝玉竟被“剥皮实草”,然后送到全国各地示众。面对明太祖血腥的屠刀,有一位开国名将向朱元璋做出反抗

  • 徐晃是个什么样的人?竟能让曹操出营七里迎接他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徐晃虽然在传记中排名最后,但若论功劳为人徐晃一点都不落后。在品德上,徐晃生性简朴谨慎,这是其他四子所没有的。襄樊解围,更是徐晃的人生巅峰,连曹操也忍不住赞叹他有周亚夫(汉初名将)之风。徐晃字公明,本是董卓部下杨奉部将。建功立业说徐晃是智勇之将一点不为过。当初董卓被诛,李傕、郭汜乱长安,徐晃劝杨奉出兵

  • 唐灭东突厥之战:苏定方率200精骑夜袭突厥大汗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突厥年年入侵大唐抢掠扶植7个干儿子大唐武德元年,东突厥入侵6次,武德二年,东突厥入侵24次,武德三年,东突厥侵入12次,武德四年,东突厥入侵16次。武德五年,西突厥入侵14次,发生在武德五年最大是入侵事件,是8月,突厥大军攻陷重镇大震关,从山西介休到晋州,数百里间山谷中到处都是突厥人在急速南下。整个

  • 史上最腐败的皇帝:为满足特殊爱好卖尽全国官位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贪污敛财之类的事都是官员们做的,皇帝身为一国之主,应该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什么都不用愁的,可偏偏就有这么一位皇帝,在位12年,其卖官鬻爵也长达12年,历时之久,规模之大,聚敛之狂,奢侈之极,在中国历史上是罕见的。史载,汉灵帝卖官颇有“过人之处”:东汉时,灵帝刘宏(157年-189年),章帝刘烜的玄

  • 胡作非为的蜀王李愔:被其父唐太宗怒斥禽兽不如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在听说了李愔种种胡作非为的事情后,唐太宗十分厌恶地说:“就算是禽兽,只要好好驯服还能让其听命于人;就算是铁石,只要好好炼制也能做成可用之物,只有像李愔这样的人,连禽兽和铁石都不如!”俗话说龙生九子,唐太宗李世民膝下只有14个儿子,那么李世民又是为什么要痛骂李愔禽兽不如呢?李愔,唐太宗第六子,生母杨妃

  • 一代名将苏定方:苏定方是如何被通俗演义歪曲的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历代通俗演义小说及其平民化的衍生物——评书、戏曲,数百年来就是众百姓了解文化历史、学习传统智慧、实施忠孝仁义教化的一个主要途径,这一点看看不学有术的韦小宝爵爷就可见一端了。事实上,很遗憾,我们当前的中学历史课程只会让大多数学生厌恶畏惧历史,而很多人对自己国家的历史文化感兴趣都是从演义、评书、戏曲

  • 汉顺帝刘宝:幼年聪明好学却毫无主见的窝囊帝王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明朝君臣曾恶搞元惠宗,因其不战而弃大都,特赐谥号为“顺”,此为笑谈,不够严肃。东汉倒真有个顺溜皇帝,大名刘保,在位21年,死后礼官们非常严肃地抠字眼,选了两字,庙号曰敬,谥号曰顺,史称汉顺帝。对孩子来说,顺溜是赞扬;对影视角色而言,顺溜也正面;盖棺刘保嘛,可就相当不客气了,等于没主见、从恶如流,用当

  • 贾南风:晋惠帝司马衷的皇后,她是如何专擅朝政的?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贾南风,晋惠帝司马衷的皇后,曹魏豫州刺史贾逵孙女,西晋太宰贾充之女。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贾南风貌丑而性妒,因惠帝懦弱而一度专权,是西晋时期“八王之乱”的罪魁祸首,后死于赵王司马伦之手,而随后的八王之乱则引发了历史上著名的五胡乱华。人物生平嫁予太子贾南风,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