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清朝康熙帝为何要废除长城?只为实现国家大一统

清朝康熙帝为何要废除长城?只为实现国家大一统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3946 更新时间:2024/2/5 19:57:59

长城宛如一条游龙,横亘东西万里,雄踞于北方广阔草原与千万亩耕田之间。虽然它早已化为历史的陈迹,却是中华民族引为自豪与骄傲的象征,历代沿用长达两千余年,至清康熙时,长城终被废弃。那么,康熙帝废长城?

秦筑长城,别内外,界“中国”

秦始皇吞并六国、大行“包举宇内”之志时,其宿敌匈奴正纵横于北方辽阔的草原上。早在战国时,匈奴铁骑不断劫掠内地,地处北方的赵、燕、秦三国深受其害,遂各筑长城防御。秦统一天下后,利用三国故长城,连为一体,西展至临洮,东延至辽东,筑成万余里的土石防御工程,其主观意图是用来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内侵,但长城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已远远地超出了单纯的军事用途。

长城外,从西北,经北部,到东北的西部,简称“三北”,是广袤万里的草原地带,由游牧民族占据。长城之设,反映了中国古代农耕民族同游牧民族的分隔,于是在古人的认识中,就形成了“内外”这样一个新的政治地理概念。正如《后汉书》所说:“天设山河,秦筑长城……所以别内外,异殊俗也。”秦修筑的长城,同自然界的山河一样,是区分内外民族与化的分界线。此后历代官方乃至民间所说的“内外”,概以长城为界。

长城之设,逐渐引起人们“中国”观念的重大变革。早在西周时已使用“中国”这个称谓,但它与当代以中国为国名完全不同。西周所称“中国”,是指西周室居于众部族及诸侯的中心地域,即“天下中心之国”,后推而广之,凡遵奉周礼的诸侯国,统称为“中国”,这里既包含血缘亲族,又包含不同地域的非血缘的政治文化同一体,但最根本的内涵,还是以文化异同来加以区分的。秦并六国,废分封,置郡县,全国统于中央,不分地域,不分文化异同,凡属郡县辖境,均在“中国”的疆域之内。长城的出现,改写了“中国”政治地理及国家疆域的旧概念,将所辖北方疆域一直推进至长城脚下,这意味着秦代“中国”已突破此前的狭小范围,其地域空前扩大,人们对“中国”的认识也逐渐放大。《汉书·西域传上》写道:“秦始皇攘却戎狄,筑长城,界中国。”这段话,生动地概括了长城修筑后人们对“中国”的新认识。“界中国”,就是长城“为中国之竟(境)界也”,即指华夏民族与长城外游牧、渔猎民族地区的分界线,而并非国界。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子不如父:吕布典韦的后代为何不是一代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熟读三国演义有一种说法,叫“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就是说吕布赵云典韦的功夫天下无敌,那么这些人的后代,为何不堪一击。难道这些常年征战在外的将军,不能对自己的儿子指点一二,要知道知子莫若父,自己把自己的一身本事给自己儿孙,难道不是对儿孙的最好回报吗?其一,名将们都忙,常年奔波在外,他们公务

  • 揭秘:厚黑鼻祖朱元璋有着怎样的发迹之路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核心提示:朱元璋,原名朱重八,出身贫苦,当过和尚,无奈之下投身在抗元重要领袖郭子兴的麾下,不久就表现出与众不同的才干。作战勇敢,颇有计谋,处事冷静,思虑深远。还很讲义气,这一切都让他用了崇高的威信。欲擒故纵朱元璋曾做过郭子兴的亲兵长,他不象其它的士兵,从不贪图财物。每次得到战利品就首先献给郭子兴,如

  • 皇帝儿子不好当:刘邦有哪些儿子死的很难看?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刘邦的儿子贵为皇子,除了刘恒、刘盈做了皇帝,大儿子拍吕后的马屁,其他的都死得很难看,包括吕后自己的儿子汉惠帝刘盈。刘邦共有八个儿子,庶出的长子是齐悼惠王刘肥;次子孝惠皇帝,是吕后的儿子;三子是戚夫人的儿子赵隐王如意;四子代王刘恒,后来被立为孝文皇帝,是薄太后的儿子;五子梁王刘恢,吕太后当政时被改封为

  • 大名鼎鼎却不知其名!究竟谁才是真的燕昭王?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昭王是战国时期,燕国的一位杰出的君主,即位于燕国面临危难之际。由于他发愤图强,礼贤下士,历二十八载之艰辛,终于使燕国由弱变强,一举击败了强敌齐国,洗刷了燕国蒙受多年的耻辱。为此,历史给予他好评,唐代大诗人李白《行路难》一诗中“昭王白骨萦蔓草,谁人更扫黄金台。”的诗句,也是对他的称颂。燕昭王在历史上无

  • 刘备为何要起用年轻将领魏延?魏延有何特殊能耐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魏延是东汉末年的名将,不过当初在刘备手下并不起眼。不仅地位不高,而且出身贫贱,这样的人如果能受人重视,说明刘备不是一般的人物。那时候,刘备于沔阳自称汉中王,并定治所于成都,于是当留大将以镇汉中,当时大多数人的意见都认为张飞应当担任汉中太守,张飞也觉得这个位置非自己莫属,但是刘备却意外的提拔魏延为汉中

  • 齐桓公为何被活活饿死?还被康熙当成了教材?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令康熙皇帝掉泪的一位英雄就是“春秋五霸”之一的姜小白——齐桓公,他悲惨的暮年,令康熙有同病相怜之感。当时,诸位皇子贝勒,正在明争暗斗,对皇帝宝座虎视耽耽。年老体衰的康熙担心自己成为“齐桓公第二”。齐桓公,曾是春秋时期“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重量级人物。当然,这种威望和实力绝不是吹牛骗来的,谋臣管仲是

  • 历史上郑袖是什么人?楚国由盛转衰与她有何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自古就有“红颜祸水”之说,很多人都不了解,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在数千年的封建君主统治时期,以男权为基础的时代,女性的地位极其低下,没有基本的社会地位,更谈不上政治地位了。而在皇帝的后宫之中,在皇城中,在距离皇权近在咫尺之下,却有着“后宫不得干政”的界限,一方面是继续限制女性的地位,

  • 项羽怎么输给刘邦的 刚愎自用是主要原因吗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项羽和刘邦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西楚霸王项羽当初实力那么强大,项羽最后为何还会输给刘邦《三国志》中有言:“昔项籍七十余战,未尝败北,一朝失势而身死国亡者,恃勇无谋故也。”秦末乱世,一代霸王项羽怀揣着自己的英雄梦想,带领着江东的才俊们南征北战,从此占一

  • 敬敏皇贵妃章佳氏出身包衣,为何却能被雍正下旨追封?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清朝(1636年-1912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共传十二帝,统治者为爱新觉罗氏。从努尔哈赤建立后金起,总计296年。从皇太极改国号为清起,国祚276年。从清兵入关,建立全国性政权算起为268年。那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敬敏皇贵妃章佳氏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敬敏皇贵妃章

  • 鸿门宴上如果项伯没有出现 项羽最后还会不会杀刘邦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对鸿门宴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鸿门宴上没有如果项伯的话,项羽还会不会杀刘邦?相信只要上过学的人都了解历史上著名的鸿门宴,它是楚汉战争的转折点,同时也为日后刘备一统天下,项羽乌江自刎埋下了伏笔。在鸿门宴上有很多关键的人物,比如项羽、范增、张良、项伯、刘邦、樊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