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白马将军公孙瓒:为何却成为固守工事的缩头乌龟

白马将军公孙瓒:为何却成为固守工事的缩头乌龟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4176 更新时间:2023/12/30 3:51:33

说起公孙瓒,有个很威风的绰号,叫“白马将军”。当时的幽州,范围广泛,大致在现在的河北、辽宁一带。游牧民族如乌桓经常突袭汉朝边疆,劫掠人口财物。乌桓人擅长骑兵,来往如风,让以步兵为主的汉王朝很痛苦。当时公孙瓒担任幽州守将,敢打敢拼,每次敌军来临,都大声呼喊,热血沸腾,率领士兵奋勇作战,如同是进攻自己的仇人一样。正是凭着高昂的斗志,公孙瓒屡战屡胜。公孙瓒好骑白马,身边的几十个亲随也都骑着白马,等到手握兵权之后,又从军队中选择了三千精兵,全部骑乘白马,号称“白马义从”。每当打仗时,公孙瓒率领白马义从冲锋在前,乌桓骑兵望风而逃。一时之间,白马将军公孙瓒名扬天下。

加上191年公孙瓒大破青州黄巾军30万,威震天下,之后,公孙瓒除去幽州牧,把幽州的政权、军权牢牢抓在手中。朝廷赐予公孙瓒都督幽州、青州、冀州、并州四州军务的权力,公孙瓒的声望、功业达到巅峰。可是否极泰来,公孙瓒拥有了幽州之后,就如同过惯了苦日子的人忽然得到了聚宝盆,每天就知道窝在一角数钱玩。公孙瓒变得异常贪婪暴虐,肆意盘剥百姓,强迫周边的少数民族交纳沉重的财物,供自己个人享受。

尤其是在和袁绍的几次大战失利之后,失去逐鹿中原雄心的公孙瓒做出了一系列荒唐的决策。

当时,民间有传言,说:“燕国的南疆,赵国的北界,中央有个不能合拢的仿佛一个磨刀石的地方,只有那里可以躲避乱世。”公孙瓒认为易县就是传言中说的那个地方。于是公孙瓒把自己的大本营迁移到易县,在那里环绕城池挖了十道战壕,在里面筑造高达十五六米的土丘,然后在上面修建高楼。公孙瓒手下在易县附近家家建筑高楼,易县这个地势平坦的地方凭空多了上千家高大的碉堡。而公孙瓒居住的主城在竟然高达三十多米,如此浩大的功臣,当花费多少人力物力。高楼还不算什么,公孙瓒囤积了粮食三百万斛,一斛在汉代就是一百斤。在那个粮食赛过珠宝的乱世,公孙瓒竟然囤积了3亿斤大米!这么多大米怎么来的?是公孙瓒的部队自己种的?是按照市价从老百姓手上买的?当然不是,那个时候除了曹操的部队搞搞屯田,自己勉强能够养活自己,无数的军阀包括公孙瓒,都是依靠掠夺来获得粮食供给。公孙瓒疑心很重,在自己的城堡里修建重重铁门,可是还不放心,公孙瓒不相信任何成年男人,他专门下令,凡是七岁以上的男子,都不能进入他的城堡。七岁的小孩,在公孙瓒心中已经具备了刺客的潜质。公孙瓒专门训练了一批大嗓门的女人传达命令,吼起来一里外的人都可以听到。如果有公文传递的话,都是用绳子吊上城楼。

从此,公孙瓒就在自己的巨型城堡中,整天和美女喝酒淫乐,过着极为腐朽奢华的生活。昔日叱咤风云的白马将军,竟变成整天沉醉在美女石榴裙下的缩头乌龟!

公孙瓒的这些做法最直接的弊端,就是让自己孤立起来。以往,公孙瓒和将士们一同吃喝,一同议事,无论是胜利也好,失败也好,军队的凝聚力、战斗力都很强。可是现在大将们根本见不到统帅,以往那个坚毅果敢的主帅,现在已经变成只相信女人只知道做缩头乌龟的胆小鬼了。渐渐的,将领们心中堆积了许多不满。

当有人问起公孙瓒这么做的原因时,公孙瓒还一副智者的模样。公孙瓒说:“想当年我在塞外驱逐叛变的乌桓部落,在孟津扫荡青州的黄巾,我天真的以为平定天下指日可待。但是到了今天我才发现,这天下的乱局并非是我能够结束的。既然如此,不如让我们暂且罢兵,努力耕田,积蓄力量,等待时机。兵法有云:‘百尺的高楼就不能进攻,’而我现在却有数千坚固的城堡,有3亿斤大米。等到把这些粮食吃完了,估计天下大势也就有了分晓。”公孙瓒在打了几次败仗之后,改变以往积极进攻的作战方针,以防守作为应对乱世的策略。

公孙瓒面对乱世,一心依靠坚固的城壕来进行抵御,可是就像是历代统治者苦苦维修长城一样,花费了无数金钱,可是当敌军来临是,长城能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难怪康熙发上谕向天下臣民宣言:“守国之道,惟在修得民心。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者是也。”秦汉修长城挡住了外地,却挡不住内乱。唐宋修长城,最终却都被异族轻松跨越。公孙瓒一味以武力夺取天下,以暴力对待边疆民族,用杀戮对待不同声音,就算是城堡再高,又有什么用处呢?

建好城堡的第二年,袁绍已经平定了青州、并州,强势进攻幽州。公孙瓒的碉堡确实发挥了重大作用,袁绍要平定幽州,就要啃一个又一个,足足几千个硬骨头。可是,公孙瓒的算盘打得好,却远远跟不上形势的变化快。袁绍在谋士的建议下,以主力包围公孙瓒一位将领的城堡,开始持续进攻。这位将领急忙向主帅公孙瓒求救。可是公孙瓒却拒绝发兵,他的理由是,只要我救了一个人,那以后所有人都只会等待救兵,不肯努力打仗了,结果那位将军兵败被杀。公孙瓒的部下看到主帅如此薄情,人人都是透心凉,这样的主子,干嘛还要为他卖命呢?随着袁绍的推进,先是一两个,后来是几十个成百上千个,无数公孙瓒的部下不战而降。

袁绍的部队很快就攻到了公孙瓒的主城下。公孙瓒垂死挣扎,派自己的儿子去邀请黑山的黄巾军进攻袁绍军队的后路,黑山军和公孙瓒唇亡齿寒,果然带着十万人来救援公孙瓒。可是,袁绍拦截到公孙瓒派出的信使,知道了行军动向,就冒充援军伏击公孙瓒,公孙瓒大败,主力尽丧。本来还想倚仗城堡对付几天,可是袁绍听了谋士的建议开挖地道,一直挖到了最中央公孙瓒的主楼,公孙瓒知道自己必败无疑,又出狠招。公孙瓒竟然先杀掉自己的妻子、儿女,然后引火自焚。

曾经叱咤风云的白马将军,竟然落得如此下场!只是,公孙瓒到死也不明白,为什么自己的数千碉堡,还守不住自己的宝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东吴十二虎臣里谁最厉害:江东十二虎臣战绩记载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东吴武将武力排名,江东十二虎和四良臣,江东二十四虎将

    东吴十二虎臣之程普——程普简介及功绩一、程普作为东吴资格最老的大将,程普无论是地位、功绩、还是能力,绝对称得上是仅次于“四英将”的东吴第五人。程普不仅相貌英俊,而且文武双全,他曾经有过“独与一骑”冲阵救主的英勇壮举,堪与周泰宣城救孙权相提并论。而且史书记载还提到了程普有智谋,善于应对。确实是一位复合

  • 孙权文臣:开国功臣张昭和几任丞相的命运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开国功臣的开是什么意思,西汉开国功臣排名及结局,曹魏权臣司马昭

    孙权对武将能推心置腹,文臣就远远没有这么好的待遇了。如同房间里的花盆,虽然也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但更多的是为了美观,是种摆设,最重要的是:请靠边站。来看看文臣之首,孙权的开国功臣张昭和几任丞相的命运。张昭因老气横秋遭弃孙权在武昌称帝的时候,大封功臣,但有一个名人成了被遗忘的角落,那就是张昭。同事们开

  • 雍正时期的著名大臣:雍正身边有哪八位能臣干将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雍正顾命大臣,雍正手下十大重臣,雍正手下的大将军

    雍正皇帝,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雍正在位时期,平定了罗卜藏丹津叛乱,设置军机处加强皇权,实行“改土归流”、“火耗归公”等一系列铁腕改革政策,对康乾盛世的连续具有关键性作用。历史上每一位帝王,身边都有一些能臣干将,雍正也不会例外。雍正是出了名的铁血冷面的皇帝,他身边的大臣,也都是一些刚正不阿的大臣,比

  • 辽国暴君耶律璟:过于残暴竟然被厨子乱刀砍死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耶律普速完,耶律余里衍,辽国是现在的哪里

    耶律璟,辽朝穆宗皇帝。耶律璟通过政变上台,做了十八年的皇帝,在职期间有三大工作:喝酒、睡觉、杀人。喝酒和睡觉,虽然不值得表扬,但也与人无害,耶律璟非要自己害自己,我们也没有办法。但他喝完了就睡,睡醒了就喝,被骚扰了就杀人,那就太可恶了。假如耶律璟仅止于此,他就只是一个暴君。很遗憾,他的志向不只想做暴

  • 真实的包青天:包拯系白面书生 身高仅1.65米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包青天之阴阳判,包公为什么被称为包青天,包青天长什么样子图片

    包拯,古往今来知名度很高的官员,也是个贤人。在老百姓心目中永恒的“包青天”。随着戏曲、电视剧的传播,包公的形象早已经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然而,包公的故事更多是传说,更多是老百姓盼望清官的一种精神寄托。他秉公执法,一身正气,世代传颂,历久不衰,赢得世人的敬仰。舞台上的包公形象与现实中的包拯对包拯形象的

  • 北宋佞臣邓绾:靠着北宋变法政局动荡平步青云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平步青云怎么解释,佞臣当道,呜呼佞臣当道

    中原腹地的开封由于是战略要地,它的城墙结实厚重固若金汤。开封人说谁脸皮厚,往往会用“城墙拐弯”来形容,北宋邓绾(1028~1086)的脸皮比城墙拐弯还厚。他谄媚不择手段跑官跑出了“层次”,大言不惭明目张胆要官要出了“水平”,那句傲视群雄“笑骂从汝”的名言今日听来也是如雷贯耳。邓绾天分很高,科举考试考

  • 李自成是怎么击败孙传庭的?李自成凭啥获胜的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孙承宗和孙传庭,姚雪垠《李自成》,孙传庭为何会败给李自成

    孙传庭逐奉命赴陕西代行其职。孙传庭到任后,立即奉旨扣押了原抚剿总兵贺人龙,将其正法。为对付日益壮大的起义军,孙传庭日夜加紧整肃军务。崇祯十五年(1642年)五月,李自成第三次包围了开封,崇祯帝连催孙传庭火速出关入豫。孙传庭则上疏回复:“兵新募,不堪用”。但心急如焚的崇祯帝不加理会,只是逼迫孙传庭尽快

  • 慈禧太后为何叫慈禧太后?慈禧太后的生平揭秘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孝庄太后和慈禧太后区别,慈禧太后的母亲,慈禧太后的真正出身

    因看《康熙王朝》而写了《“孝庄太后”是能随便乱叫的吗》?言“孝庄”乃是太后崩后的谥号,生前是不可能如此叫的。有读者似乎未通读全文,辩驳说那慈禧太后为什么又叫慈禧呢?慈禧确实是叶赫那拉氏所加的尊号。她嫁入皇帝,先封懿贵人——也有说是兰贵人的——后加懿嫔、懿妃、懿贵妃;咸丰帝驾崩后,称圣母皇太后,并有了

  • 李煜:古代唯一生于七夕却又死七夕的悲情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李煜简介及诗词,李煜死于,李煜死于何时

    李煜,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祖籍徐州,南唐最后一位国君。北宋建隆二年,即公元961年,李煜继位,是为李后主,尊北宋为正统,岁贡以保平安。开宝四年,即公元971年十月,宋太祖赵匡胤举兵消灭南汉,李煜去除南唐名号,改称“江南国主”;并于次年贬损仪制,撤去金陵台殿鸱吻,以

  • 李煜痴恋周薇林江山都不要最后却被赵匡义羞辱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李世济锁麟囊一霎时把七情俱已昧尽,李煜代表作,纳兰性德

    李煜深爱小周后,可惜造化弄人。李煜的第一个老婆叫周蔷,小名娥皇,也就是大周后。之后才娶得周薇,也就是小周后。两人本是亲姐妹,由于大周后卧病在床,妹妹周薇来看她,如饥似渴的李煜看见之后就将她占为己有了。《南唐书·昭惠传》记载:重病的大周后见妹妹出现在皇宫里,非常诧异。为什么妹妹来探亲,自己不知道呢?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