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建文帝恩师周斌:为避永乐帝朱棣征召假死

揭秘建文帝恩师周斌:为避永乐帝朱棣征召假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2726 更新时间:2024/1/4 1:41:23

公元1398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病逝,建文帝朱允炆即位。为巩固中央集权,建文帝着手削藩。朱元璋的第四子,时燕王朱棣不甘被削藩,遂举兵反叛,挥师南下,史称“靖难之变”。朱棣攻下明朝都城南京后,宫中建文帝却离奇失踪,下落不明。

建文帝究竟下落何处?民间普遍认为他最终逃离了危险的漩涡,消匿民间,这引发了一代又一代历史爱好者和史学专家的好奇和探索。台湾前“行政院”院长、台湾中华文化总会会长、著名武侠小说作家刘兆玄(笔名上官鼎)依据明朝“靖难之役”和“明建文帝出亡福建宁德说”的历史背景创作了长篇武侠小说《王道剑》。由九洲文化传播中心、九洲音像出版公司和台湾吉富文创创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制作的该小说同名电视剧将于今年10月开拍。

经有关专家的实地调查与田野考古,宁德是“明建文帝出亡地”一说取得了25组环环相扣、密切关联的证据链。现让我们跟着这些证据链,揭开600多年来的历史谜团:

福建宁德之西,有乡名为洋中。峰峦如黛环抱村落,中有碧溪穿流而过,潺潺流水声如环佩玎珰,风光清幽别致,无处不可入画。古时洋中坐落于官道枢纽,文人墨客往来常经此地,宋代朱熹就曾至洋中,并赋诗曰:“景宴春红浅,雨余寒翠潜。风生回巧笑,桃李任漫山。”对洋中美景赞不绝口。洋中人杰地灵,古往今来出了不少名门名士。其中最以文风昌盛为人称道的,当数洋中周氏。自先祖宋代丞相周导入闽定居后,周家光是历朝历代为官者就有98人,其中包括18位进士和7位举人。一直到明代,周姓都是洋中望族。

明代洪武五年(1372年),洋中周氏又出了一个举人,名为周斌。对于诗礼传家的周家来说,出举人并不是件新鲜事,可谁也没想到,正是周斌此人,险些给周家带来了灭顶之灾。

周斌是谁呢?他是一个好老师。从小起,周斌就潜心学问,熟记经史百家,精通程朱理学,敬先贤、遵祖训。史书上说周斌“端重闲雅,襟度爽旷,声色货利不以动心”,是一名真正清正端方的贤士。除此之外,他为人“孝于亲,友于兄弟,交游称其信,乡闾感其惠,童仆怀其慈”,称得上有口皆碑。因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比起仕途飞黄腾达,周斌更希望通过教书为国家培育更多的人才。作为一名教育者,他爱惜学生,信奉“有教无类”,从不以门第出身论人,只要学生勤勉好学、品行出众,他便倾囊相授。他的学生里有一个叫杨荣的,家境微寒,周斌却非常看重其才华,不仅亲自授业、倍加爱护,还对他说“你的才华和器量皆非常人。可惜我老了,来不及看到你将来何等功成名就,唯有希望你不断自勉。” 后来杨荣果然官居文渊阁大学士,成了明代辅政数十年的“四朝元老”。

明初年间,战争未休,社会还不太安宁,教育大环境跟不上,周斌就建立严格的教规,终日不知疲倦地督诲门生立志求学。直到洪武十五年(1382年)元月,朱元璋攘定云南,天下太平。外患既除,该抓国民文化教育了,朱元璋昭告天下祭祀孔子,设科取士、广纳贤才。周斌对此举非常欣慰,特地撰写了《贺表》呈递京都。朱元璋读了之后也很满意,以金币赐之,同时对周斌留下了深刻印象。等到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周斌晋京,朱元璋特地召见了他,向他咨询治国大计和相关政务,见周斌谈吐非凡,针砭时政往往切中肯綮,侃侃直言无所避忌,心下又多了几分好感,就派他担任国子监司业,相当于贵族学校的老师,皇亲国戚的家教,包括后来的明成祖朱棣,都曾是他的门下弟子。当然他主要负责教授被朱元璋寄予厚望的太子朱标。朱标英年早逝后,周斌便一门心思,教皇太孙朱允炆怎么当个好皇帝。朱允炆是个好学生,在周斌的教育下,他学会了治国安民,可惜这名品德高尚的好老师没能教他权谋诡计。偏偏周斌的另一个学生朱棣,私下把这些伎俩钻研得滚瓜烂熟,成功谋朝篡位了。

失去了江山的朱允炆,空抱着老师教的一身本领,却只能私四下逃避朱棣的追杀。逃到福建时,这个落难的皇帝在最困苦无依的时刻,得不到父兄照拂、思及疼爱自己的祖父也已离开人世,脑海中不免回想起少年不识愁滋味的时光,想到严厉却对自己寄予厚望的恩师,遂一度来到恩师故里探访,可惜此时告老还乡多年的周斌已不在人世。宁德民间至今还有一出传统戏剧,叫“孝文帝哭师”。内容大概是建文帝来到宁德后,思及恩师的谆谆善诱,常常告诫自己要当心朱棣。然彼时年少无知,视老师的忠谏为耳旁风。悲从中来的建文帝,满心痛悔地跪在周斌陵前嚎啕痛哭,令周家后人和在场的从臣无不动容。从“一哭先师学问深,字字珠玑句句真。少时不负先生望,皇子皇孙起五更”到“十哭哭师师不还,泪湿貂裘断肝肠。支提有佛山水秀,困龙何日出泥潭”,朱允炆一共哭了十场。唱词自然是民间艺术加工过的,为了衬托周斌的英明,有意塑造了建文帝幼时不解周斌苦口婆心的顽劣形象。当然事实并非如此,建文帝曾追赠周斌“国子先生”的匾额,足见十分敬重其人。不过从今年愈加深入的调查中,人们发现,很可能此时周斌并未离世。

地方志写周斌死于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但是,人们却在宁德当地的多部《周氏宗谱》中发现了周斌在洪武二十八年写的序,一个已死一年的人怎么可能执笔题序呢?一年时间差,尚可能是人们弄错了。但同为建文朝旧臣,周斌的至交余六府却绝不可能搞错好友的生卒年。余六府是建文帝的亲信武将,在钟洋村余氏宗祠中,现存周斌为刚搬迁至此地的余氏族人题写的宗祠对联。对联题于永乐初年,此时距离“周斌之死”业已过去十年,难道给余六府题写宗祠对联的人是鬼魂不成?

当地的老者说,周斌并非死于洪武二十七年。原来在靖难之役后,朱棣连下六道奏折招告老还乡的周斌回朝为官。很显然,沦为乱臣贼子的党羽,与周斌一生秉持的道义相悖。于是他只得谎称自己死了。不仅如此,因为周斌的后人念及旧情,曾一度暗中藏匿保护建文帝的生母吕太后,后也疑似被人告发,故而纷纷改名换姓、举家离开洋中避难。在《周氏家谱》中,周斌的长子周绍、次子周纯、三子周缮均下落不明。周斌抗旨诈死已犯下欺君大罪,周家又涉嫌窝藏朝廷要人,两罪并罚,恐难全身而退。在这场江山易主的劫难中,原本安居乐业的洋中周氏只得离乡背井,避免落得个株连灭门的下场。

为了纪念国子先生周斌,今人在洋中建立了国师公园。在茂树修竹的掩映下,手持书卷的周斌塑雕像立于正中,面对巍巍青山,看环溪千古流淌,清气满乾坤。国师公园的照壁上刻有周斌的弟子杨荣当年撰写的赞词,然而比起华美的辞藻,满园的翠竹,似乎才是对周斌高风亮节的一生最好的写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唯一先后7次成为皇后的美女为何甘愿下嫁匈奴?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羊献容(?-322),东晋泰山南城(今属山东)人,太常羊耽曾孙女,尚书右仆射羊瑾孙女,侍中羊玄之之女,晋惠帝司马衷第二任皇后,晋怀帝司马炽即位后仍尊其为皇后,也是前赵末帝刘曜的皇后。她是历史上唯一先后7次成为皇后的美女。永康元年(300),东晋惠帝司马衷第一任皇后、毒丑女人贾南风被赵王司马伦所废杀,

  • 西晋皇后羊献容如何在匈奴丈夫前评价自己前夫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刘曜曾经这样问羊献容,“吾何如司马家儿”?我和司马衷比怎么样?这话问的也有意思,你和一个白痴比个什么劲呀。不过反过来想想,这也充分证明刘曜是很在乎这位新皇后的。羊献容回答的很干脆,“陛下开基之圣主,彼亡国之暗夫,何可并言”!你们俩怎么能放到一起比呢!没在一个档次上。“妾于尔时,实不欲生”,我在

  • 揭秘:被招入宫后还敢与皇帝吵架的明代名妓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明朝最厉害的女人,大明官方应物的几个女人,明朝哪个皇帝被宫女杀了

    导读:景帝之爱李惜儿,也有异曲同工之妙。李惜儿比起后宫其他嫔妃,风情大不相同,因此备受景帝宠爱。然而,李惜儿颇有个性,不肯像其他后宫嫔妃那样,只知道一味逢迎,与景帝时有口角。景帝一怒之下,将李惜儿赶出了皇宫。本文摘自《1449大明惊变》,作者:吴蔚,出版社:金城出版社景帝朱祁钰唯一的儿子朱见济死后,

  • 泰国华裔郑信大帝:统一泰国 成为五大帝之一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郑信为什么被杀,暹罗五大帝,郑信大帝是哪里人

    清雍正年间,一个名叫郑镛的广东人不知道为何,不想呆在中国了,于是他南渡暹罗,并在那里娶妻生子,郑镛为儿子取名郑信。郑镛并不知道,他的这个儿子在日后将成为泰国最伟大的国王之一。郑镛去世后,郑信被一个大臣收为养子。这个大臣对他视若己出,让他学习习佛典与巴利文,为他的以后做准备。几年过去了,郑信已经13岁

  • 抠门皇帝道光查抄琦善:所得财产只能养400披甲?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琦善什么意思,琦善,我在大清当皇帝督府缘分表

    前面奉命禁烟的林则徐使命未了,英国人打上门来。直隶总督琦善汇报说,英国人受了冤屈,前来诉冤的。琦善做了钦差大臣跟英国人交涉,才发现他们是要中国开放,要香港。鸦片战争之前的清王朝,严格地说,没有外交这回事。它与周边的国家或者部落,不是交战,就是臣服,或者是交战完了再臣服的关系。反正天底下,数我老大,万

  • 岳飞之子岳云怎么死的 :12岁从军的常胜将军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说岳全传》中,岳飞之子岳云是“四大锤”中排第一的金锤将,他锤震金弹子,两战陆文龙,大闹朱仙镇,勇猛无敌。在正史上,岳云确是用锤,也的确有乃父之风,骁勇善战,从军以后,立下了赫赫战功。12岁,云已经开始从军了,纵观中国历史上,但凡父亲为将帅,儿子鲜少有从底层做起的,但岳云被岳飞安排做了一个小卒子。做

  • 海盗陈祖义跑到国外当国王:朱元璋悬赏50万捉拿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朱棣做了皇帝后,为了宣扬国威,派郑和下西洋。于是郑和率领这支有208艘船,近三万人的舰队起航了。郑和下西洋意义远大,除了耀武扬威外也做了不少好事,比如——剿灭当时最大的海盗,使得东南亚海域从此平静。而这个最大的海盗就是广东潮州人陈祖义。要说陈祖义也算牛人一个,带着全家当海盗不说,几年下来,居然成了海

  • 陈阿娇:汉武帝刘彻第一任皇后,她的一生经历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陈阿娇和卫子夫,刘彻的皇后是谁?,汉武帝恨窦太后吗

    陈阿娇,即孝武陈皇后,汉武帝刘彻的第一任皇后,西汉开国功臣堂邑侯陈婴之裔,堂邑夷侯陈午与大长公主刘嫖之女。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陈皇后的名字在史书中没有记载,因志怪小说《汉武故事》及唐代类书《艺文类聚》称其名为阿娇,故后人称其为陈阿娇或陈娇。陈皇后在汉景帝年间嫁予太

  • 王娡成为太后之后,有哪些作为?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王娡,别名王皇后、王太后,汉景帝刘启第二任皇后,汉武帝刘彻的生母。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王娡先是嫁于金王孙,并生有一女,之后,被母亲送入皇太子宫,获封美人。刘启继位后,为他生下三女一子,其子即为汉武帝刘彻。汉武帝刘彻即位后,尊王娡为皇太后。公元前126年(一说前12

  • 历史上的杨广到底是什么样的 杨坚为何还传位给杨广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杨广是历史上什么样的一个皇帝,赵构是什么样的皇帝,杨坚为什么立杨广为太子

    对杨坚和杨广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杨坚为什么将帝位传给杨广?杨坚到底是怎么想的?杨广真的是暴君、昏君吗?其实不然,杨广本人天资聪慧,极富才华,从小就深得杨坚、独孤伽罗皇后的喜爱,所以才会将皇位传给杨广。在登基称帝后杨广的所作所为也无非是想在极短的时间内开疆扩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