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南宋宰相黄潜善简介:曾逐李纲、张所,杀陈东、欧阳澈

南宋宰相黄潜善简介:曾逐李纲、张所,杀陈东、欧阳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2162 更新时间:2023/12/27 2:25:40

南宋(1127年6月12日—1279年3月19日)是宋朝第二个时期,因以临安(今浙江杭州)为都城,史称南宋,历九帝,享国152年。南宋虽然外患深重,统治者偏安一隅,但其经济上外贸高度发达 ,重心完成了历史性南移,思想学术和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理学成型确立正统地位,并向海外传播,形成了东亚“儒学文化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黄潜善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黄潜善(1078年—1130年2月9日),字茂和,邵武(今福建邵武)人,南宋初年宰相,奸臣,官至左仆射兼门下侍郎。

元符三年(1100年)黄潜善考中进士,北宋末年知河间府。赵构开大元帅府,他被任为副元帅。赵构即位后,任右仆射,逐李纲、张所,杀陈东、欧阳澈,主谋南迁扬州。与汪伯彦同居相位,因循苟安,不作备战,为军民所痛恨。

建炎三年(1129年)扬州失守时,几为军人所杀。后被贬逐至梅州,未几病死。赵构在位后期,追复其原来官职。

人物生平

获罪遭贬

元符三年(1100年),黄潜善考中进士。 宣和初年(1119年),任左司郎。陕西、河东大地震,山陵峡谷都变了位置,宋徽宗命令黄潜善去察访灾情,于是他就去视察。黄潜善回京后,不报告实情,只说是地震而已。他被提拔为户部侍郎,因事获罪被贬到亳州,以徽猷阁待制的身份为河间知府 ,兼任高阳关路安抚使。

诋杀同僚

靖康初年(1126年),金人攻打宋朝,康王赵构设大元帅府,用文书召黄潜善率兵去支援。张邦昌当伪楚皇帝后,黄潜善到大元帅府告诉康王赵构,康王赵构秉承皇帝旨意任命黄潜善为副元帅。

靖康二年(1127年),康王赵构即位,是为宋高宗,任命黄潜善为中书侍郎。当时宋高宗顺从民心,提拔李纲为右相,李纲将上奏驱逐黄潜善和汪伯彦,被右丞吕好问制止。

不久,黄潜善被任命为右仆射兼中书侍郎,李纲被罢相。御史张所说黄潜善奸邪,恐怕有害新政,结果张所被降为尚书郎,不久被贬到江州。太学生陈东认为“李纲不可罢去,黄潜善、汪伯彦不可任用。”黄潜善怀恨在心,正巧欧阳澈上书诋毁时政,言语侵犯了后宫,宋高宗认为他的话不符事实,黄潜善乘机提出杀欧阳澈和陈东。他们二人被杀后,认识和不认识的,都为他们流泪,宋高宗也后悔。

策马南奔

第二年(1128年),金人攻打陕西。京东、山东盗贼蜂起,张遇焚烧真州,距宋高宗驻地只有六十里,黄潜善、汪伯彦不把这些实情报告给宋高宗。内侍邵成章上疏说黄潜善、汪伯彦误国,邵成章因此获罪被除名。御史马伸也因弹劾黄潜善、汪伯彦而获罪,被贬为监濮州酒税,他在途中去世。

黄潜善任左仆射兼门下侍郎,郓、濮二州相继陷没,宿、泗二州屡来警报,右丞许景衡认为宋高宗的扈卫单弱,请宋高宗躲避敌人,黄潜善认为不值得忧虑,率领同僚听僧人克勤说法。不久泗州奏报金人将到,宋高宗大惊,决定南下。宋高宗的御舟已备好,黄潜善、汪伯彦正在一起吃饭,堂吏大声喊:“皇上出发了。”他俩互相看着仓皇策马南奔。京城人争着出城门,死者相连,没有不怨愤的。正好司农卿黄锷来到江上,军士听说姓黄就以为是黄潜善,争相列举他的罪状,挥刀向前,黄锷正在申辩,但已人头落地。

梅州去世

建炎三年(1129年),宋高宗渡过瓜州,到达镇江,金军紧随在后。黄潜善、汪伯彦一起上疏说在艰难的时候,不敢请求退职。中丞张澄弹劾他,黄潜善被罢为观文殿大学士、江宁知府,贬职居住在衡州。郑珏又论奏黄潜善、汪伯彦都误国,黄潜善的罪恶占多数,王庭秀接着也这样说,黄潜善被贬责到英州(今广东省英德县)安置。谏官袁植请求在都市斩黄潜善,宋高宗不许。不久,黄潜善在梅州(治今广东梅州)去世。

死后复职

宋高宗末年有诏旨,对黄潜善、余深、薛昂都给以恢复官职、录用后代的恩惠。谏官凌哲上书说余深、薛昂朋附蔡京,黄潜善专权误国,现在恢复他三人的恩惠,恐怕政刑失去公平,忠义之人解体。宋高宗下诏认为黄潜善曾任副元帅,特别给以官复原职,录用一个儿子的待遇。

历史评价

《宋史》:潜善猥持国柄,嫉害忠良。李纲既逐,张悫、宗泽、许景衡辈相继贬死,宪谏一言,随陷其祸,中外为之切齿。

马伸:黄潜善、汪伯彦为相以来,措置天下事,未能惬当物情,遂使敌国日强,盗贼日炽,国步日蹙,威权日削。

胡铨:二圣劫迁,本于宰相何栗主和;维扬失守,本于宰相汪伯彦、黄潜善主和。

王夫之:赵阅道、张子韶、陆子静之不终于恶,幸也;王钦若张商英、黄潜善,则已祸人家国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春秋战国时期,有哪些君主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人们经常用一鸣惊人来比喻有才华的人,平时默默无闻,一旦施展才华,就能做出惊人的业绩。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成语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对于“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这个成语,意思和“不飞则已,一飞冲天”基本一致。在《史记·滑稽列传》中,“

  •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 六国后宫的妃子是怎么处理的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对秦始皇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秦始皇一统了天下,可六国后宫中的女人该何去何从?秦始皇嬴政 剧照六国美女究竟有多少?《周礼》中有这样一句话:“士一妾,大夫二,诸侯有侄娣,九女而已。”意思是说,除了结嫡妻子之外,士人最多再纳一个姬妾,大夫可最多纳三个姬妾,而地位尊贵

  • 同样都是皇亲国戚 皇帝为什么多重用舅舅而不是叔叔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古代舅舅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舅舅难道就不会造反吗?为何封建帝王大多重用舅舅而不是叔叔前言: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中,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那就是帝王大多愿意重用自己的舅舅,而对同宗的叔叔多加忌惮,尤其是那些年纪尚小就被架上皇位的小皇帝,大多利用自己

  • 朱祁钰挽救大明于水火之中 朱祁钰最后为什么会留下污名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对朱祁钰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明代朱祁钰挽留国家危亡,最后为什么还是留下了污名?明代宗朱祁钰在历史上的评价是褒贬不一的,有人说他挽救大明江山于危难之际,是一个好皇帝,也有人说他囚禁兄长、迫害侄子,是一个趁人之危的坏人,那么朱祁钰究竟是怎样的人,关于他的功勋得失,

  • 历史上乾隆是怎么对待永琪唯一的女儿的?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乾隆是怎么对待永琪唯一的女儿的?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清宫史书中曾经记载过,五阿哥是一位非常聪慧的皇子,不仅精通满、蒙、汉多种语言,而且还能作诗绘画,甚至对天文历法也十分精通,可以称得上是一位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才子。并且他还很

  • 明朝皇帝朱祁镇是什么样的人 正史和电视剧差距有多大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朱祁镇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历史上的朱祁镇是怎样一个人?他的经历与《大明风华》中有何不同?古装电视剧《大明风华》热播让许多观众对明代历史人物产生了浓厚兴趣。今天就来说说在这部电视剧后期出现的一位重要人物——明英宗朱祁镇。看看历史上的朱祁镇是怎样一个人

  • 神一般的经历,大臣老婆与皇帝私通当皇后再杀大臣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您走进西夏时期皇帝李谅祚的继后梁氏的故事。要说到这梁氏,她的一生可谓是丰富多彩,她作为大臣老婆,与皇帝私通,当上皇后,再把大臣全家杀了,要知道梁氏本来是一位汉女,西夏是党项人的天下,她能在党项人的天下中当

  • 周亚夫和周勃作为父子都挽救过西汉 两人的结局为何截然相反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对周亚夫和周勃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周亚夫和周勃都挽救了西汉的江山,两人结局为什么大不相同?说到周脖和周亚夫,我们可能对周亚夫要更熟悉一些,因为影视剧里经常出现,平定七国之乱,挽大厦于将倾。但你可能不了解他的爸爸周脖也是一个相当了不起的人物。楚汉之争大家都很熟悉

  • 东晋大将桓温:19岁时乔装打扮潜入仇人家中复仇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整个东晋一代,脆弱的朝廷只有依赖长江天险,才摇摇晃晃地勉强站住。清谈文人们在轻风细雨里、烟柳画桥边,喝茶饮酒,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打到黄河去,只是天边的一道彩虹,绚烂却不可及。真正敢鼓起勇气到北方去比武挑战的,桓温算是一个。他是毁誉参半的人,但无论如何,有着鲜明的棱角,豪气冲天。和无数阴柔气太浓的纤

  • 司马懿的政治智慧:以退为进成功熬死了诸葛亮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魏明帝青龙二年(234年)二月,诸葛亮率军伐魏,一直到八月份去世,半年中,除了跟胡遵、郭淮在阳遂附近干了一仗之外,没有任何作为。不是他不想打仗,实在是无仗可打,因为司马懿不跟他玩,自己在渭南筑垒做宅男。等到诸葛亮病故五丈原,他才伸伸懒腰,出门透透气,“遣奇兵掎亮之后,斩五百余级,获生口千余,降者六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