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宫廷揭秘:秦始皇为何终生不立皇后?

宫廷揭秘:秦始皇为何终生不立皇后?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1556 更新时间:2023/12/8 0:35:12

导读:秦始皇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采用“皇帝”称号的君王,堪称古今中外第一个称皇帝的封建王朝君主。既然是古今一帝,为了皇权的集中和和子孙的世袭,那自然要立后,但是秦始皇终其一生,都没有立后,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立后和立太子是中国古代后宫制度乃至君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战国时期秦孝公始,立后之事便已制度化了。到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更明确规定皇帝的正妻为皇后,皇帝的母亲为皇太后。但是历史却跟人们开了一个玩笑--秦始皇自己却终生没有立皇后,他也是立后制形成以来唯一没有立皇后的皇帝,以致秦始皇陵园内一墓独尊而没有皇后墓,这成为一个难解的历史之谜。

网络配图

据历史资料记载,秦始皇13岁即位后,并未亲政,直到22岁,这9年正是古代男子要娶妻的时间,但秦始皇并未立后。秦始皇亲政后到39岁的17年是其自己掌权、统一六国的时间,尽管国事繁忙,但在后方立后也不费事,秦始皇仍未立后。从39岁到50岁时,秦始皇多在巡游路上,但是立后以“母仪天下”也花不了多少时间。秦朝虽是个短命的王朝,但秦始皇有充足的时间立皇后。那么秦始皇为什么没有立后呢?

有人认为是家庭因素影响了秦始皇,据《史记·吕不韦传》记载,秦始皇的母亲原是吕不韦的姬妾,吕不韦出于政治目的将已怀孕的赵姬献给异人(即秦庄襄王),后来赵姬至大期生子政;又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帝者,秦庄襄王子也。庄襄王为秦质子于赵,见吕不韦姬,悦而取之,生始皇。”秦庄襄王死后,身为太后的她仍经常与吕不韦重温旧情。《史记·吕不韦传》中记载:“始皇帝益壮,太后淫不止。”后来太后竟然又与缪私通,并生下两个儿子。缪甚至于酒后大骂众臣:“我乃秦王假父,怎敢与我斗口乎?”母亲的失检行为令秦始皇恼羞愤怒,无地自容,使他心理压抑,性格变得极为复杂:内向、多疑、妄想、专制、暴虐、冷酷无情,把他变成了一个失去理性的暴君,最后彻底爆发,杀了两个私生子弟弟,将其母赶出咸阳,并迁怒于吕不韦,罢免其相国之职,后又下诏命吕不韦“速徙蜀中,不得逗留!”结果吕不韦害怕被诛而服毒自杀。

网络配图

后来秦始皇虽然对自己的行为有所悔过,但至死未让太后再住咸阳。这充分反映了秦始皇所受到的心理伤害之重。专家分析认为,由怨母而仇视女人的心理阴影,使秦始皇长大后在婚姻能力上未能健康发展。宫中众多女人,仅仅是为满足他的生理需要。由母亲行为而形成的心理障碍,也是秦始皇迟迟未立后的重要因素之一。

也有人认为秦始皇是要求过高,无合适的皇后人选,所以才未立后。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皇帝,加之又是他第一次实现了统一六国,秦始皇自命不凡,于是在挑选皇后时标准也非常高,期望能选一个才能与自己匹配的女人为后,但是这样的女人并没出现,秦始皇也就将自己的立后之事无限期地拖延了下来。

也许一件事情可以作为这种观点的旁证,那就是秦始皇并不宠爱统一六国后收入后宫的众多佳丽,他痛恨她们抛弃亡国之辱而媚悦新主的行径,但对守贞重节的女子却倍加赞赏。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全国各地巡游。当他走到今浙江一带时,得知当地男女婚姻比较自由,经常发生逃婚事件,妇女死了丈夫可以再嫁。他认为这不符合封建道德和法规,便命人把诏令刻在石头上,不许再发生类似行为。这便是所谓“会稽刻石”。其中有这样几句:一、“有子而嫁,倍死不贞”,意思是指责那些再嫁的寡妇带着儿子改嫁,这是背叛丈夫的不贞行为。又说“妻为逃嫁,子不得母”。意思是,女子如果因为不满男方而另找对象,是淫 荡的伤风败俗的行为,将来她的儿子都可以不认母亲,别人发现了杀掉她也无罪。秦始皇在“会稽刻石”中还明确表示:妇女守贞绝非一件普通的小事,而是关系天下“嘉保太平”的大事。相传有一个叫怀清的年轻寡妇,世代富豪之家,资产巨万。她丈夫死后,由寡妇独自支撑家业,不再改嫁。秦始皇把她树立为在全国提倡妇女贞节的典型,曾赐令她“旁座”,即与自己平起平坐,当时就连当朝丞相在皇帝面前也只能站着,可见秦始皇对怀清的推崇。秦始皇还为这名寡妇修筑了一座“怀清台”用来彰扬她的事迹。

网络配图

还有人认为是秦始皇的性格使然。嬴政作为一个并不受宠爱的质子的儿子,秦始皇3岁的时候,父亲异人将他们母子作为人质留在了赵国。在赵国所受的唾弃和鄙视加上回到秦国后的复杂政治斗争,以及母亲淫乱给自己造成的心理阴影,养成了他刻薄、多疑、暴戾的性格。他不希望自己在追求建立起一个统一的大帝国的最高理想时,还要分出精力用在女人身上,于是从不对女人付出真心,那就无从谈及立后了。

除了性格原因,更有其它说法是秦始皇为求长生迟迟不立,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具体的史料上并没有记载,不过究其原因应该是多方面的,只能依靠后天的探索和研究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的伊莎贝尔女王为何喜欢身穿白色衣服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伊莎贝拉女王生平简介是西班牙王国崛起的历史,也是一部欧洲的历史,因为她在位期间,为西班牙王国奠定了称霸世界的基础。图片来源于网络伊莎贝尔女王出生于1451年,她的父亲是胡安二世,母亲是一名精神病患者。在她三岁的那年,父亲过世,皇位由她的哥哥恩里克四世继承,她被迫和母亲、弟弟阿方索一起,被迁往阿雷瓦洛

  • 唐宫秘史:唐太宗爱徐贤妃胜过武媚娘?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武媚娘传奇》电视剧的热播,网上的争议也不短。唐太宗爱徐慧胜过武媚娘,真的是这样吗?随着剧情的推进,和武媚娘一同进宫情同手足的姐妹徐慧已经完全“黑化”,为了争宠,在背后不断陷害武媚娘。人们对徐慧的不断使坏,恨得咬牙切齿的。历史上,李世民爱徐贤妃真的胜过武媚娘?网络配图网友徐婕妤才是李世民的“菜

  • 无情帝王!王莽将自己的三个儿子都杀死了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无毒不丈夫”在古代帝王家族得到了淋漓尽致地展现,为了争夺至高无上的权利,手足相残的情况比比皆是。但是这位皇帝却残忍地将对自己没有多大威胁的三个儿子、一个孙子、一个侄子置于死地,在历史上也真是绝无仅有了,这位饱受争议的皇帝就是王莽。王莽共有六个儿子,其中妻子王氏(即后来的王皇后)共生育四子,分别为王

  • 盘点:中国历史上十个最“聪明”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中国上下五千年,称得上“人才”的数不胜数,但是在这么多雄才伟略的人中,谁才是最智慧,最有才的呢?TOP10、兼仕两朝功劳卓着的谋士——洪承畴洪承畴(1593-1665年),字彦演,号亨九。先仕明于松山之败后降清,是明末叛臣之一,但也是清朝定鼎中原的重臣。出生

  • 惊!秦始皇真的和外星人接触过?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拾遗记》中提到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那就是秦始皇和外星人接触过。其实秦始皇和外星人接触过这个说法一直都有流传,但是没有确凿的证据。而最有力的说法,便是这本《拾遗记》里提到的。网络配图《拾遗记》里记载道:“有宛渠之民,乘螺旋舟而至。舟形似螺,沉行海底,而水不浸入,一名‘论波舟’。其国人长十丈,编

  • 揭秘:宋江为什么能成为梁山老大?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在梁山上宋江不但人多,而且关系铁,过得硬。正是靠着他们的拥护,宋江上山不久,就成了事实上的梁山之主。网络配图相反,晁盖的圈子既小,又很松散。公孙胜是个“闲散的人”,不去管他;白胜无足轻重,也不去管他。吴用是晁盖的老弟兄,又是和晁盖一起上山的,却在宋江上山之后很快倒向了宋江。算来算去,和晁盖最铁的,也

  • 盘点:中国史上凄惨而亡的十大功臣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上下五千年,在中国的历史上,涌现出了这样一群人,他们才华横溢、统御三军、为国家立下汉马功劳的功臣名将,本以为作为英雄,在他们晚年会过着美好的生活。然而事与愿违,他们或是被小人陷害,或是昏君无能等导致这些功臣遭受到不公的待遇,惨遭灭亡。今日小编为大家介绍下中国古代历史上死得最惨的十大著名功臣。凄

  • 史上唯一的处女皇后致死仍保留处女身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武则天之女死因终于揭开,历史女皇后,最贤惠的皇后

    导读:“女子无才便是德”这句话和“三从四德”这个要求贯穿了女性在整个封建社会的行为准则。而在深宫内院中,这个要求更是被放大,后宫女性更大的不幸在于她们没有办法对自己的生活做出选择,她们的婚姻常常沦为政治的交易品和牺牲品。在汉朝,便有着这样的一个牺牲品,从生到死,一直都保有着处女之身,冰清玉洁!网络配

  • 清代皇子教育严苛康熙帝曾读书累到咳血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康熙读书读到吐血,清朝的皇子读书很辛苦,康熙活了多少年乾隆活了多少年

    导读:历朝历代对皇肆的教育中,尤以清朝最为严苛。他们从6岁就要开始读书,早上5点到晚上3点,每天10小时,除了元旦端午中秋和自己生日以及皇帝生日其它节假日都不放假,算起来一年就只能休息五天。康熙帝还曾读书读到吐血过。虽然是凌晨5点开始上课,但皇子需凌晨4点到书房复习前天的功课,夏天虽热,皇子读书时却

  • 揭秘:为何古代的君王更加信任宦官?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宦官专权为什么是皇权加强的表现,宦官相公,宦官干预朝政

    导读:其实一直以来,把宦官当成受过宫刑的人是不科学的。早在隋朝,隋文帝就已废除了宫刑,而后来的宦者,其实都是自行阉割的,并没有受过宫刑。我们还可以发现,在古代的历史上,统治者多数较为信任宦官,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其实一直以来,把宦官当成受过宫刑的人是不科学的。早在隋朝,隋文帝就已废除了宫刑,而后来的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