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项羽为何要一把火烧毁阿房宫?绝非头脑发热

项羽为何要一把火烧毁阿房宫?绝非头脑发热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476 更新时间:2024/1/22 1:30:38

若要评中国消失的古建筑,阿房宫一定得入选。古诗赋有这样描述:“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你看,连绵三百余里,一宫之间,气候不齐,我们常说的东边日出西边雨,竟在一座宫殿里呈现,这气派!

这名篇叫做《阿房宫赋》,很多人应该都知道,可遗憾的是,甚至它的原作者,唐朝人杜牧都无缘一见阿房宫真身,靠的全是想象和流承下得民间传说。为什么呢?原来,这座耗费秦国巨大人力物力兴建的宫殿(“隐宫徒刑者七十馀万人,乃分作阿房宫”),却不幸成为史上寿命最短的形象工程。秦皇挂了不过几年,远道而来的项羽,一把火就给烧了。

网络配图

那么,问题就出来了。项羽同志为何要将这恢弘的建筑群付之一炬呢?

当然,我们可以这样解读:阿房宫是农民苦难的象征,是秦朝奢华的象征,只有烧了阿房宫才能体现出项羽反对秦朝残暴统治的决心,才能换取广大人民的支持。当然,这或许是符合传统教科书模式的答案的标准配置:字正腔圆,满满的情怀,有象征意义、有反抗暴政决心、还有紧密地联系劳动人民。只是,这样的解读,无非是我们的一厢情愿,也拔高了项羽的政治觉悟。至少,在《史记》里是这样记载的:“屠烧咸阳秦宫室,所过无不残破。秦人大失望,然恐,不敢不服耳”。看的出来,项羽所做作为,根本是不得人心的。

不得人心,为何还要做?原因很简单:给人民一个下马威!潜台词大概就是:秦国的人民啊,你们瞧,秦皇是个多牛气的人物啊,可在我项羽眼里,不过冢中孤魂,惹得我不高兴了,不也是一锅端了?你们这些平头百姓,还不给我老实点,要是搞得我生气了,放把火把你们家也烧了。于是,就有了先前的记载:“恐,不敢不服”。

当然,项羽也不全是立威。至少,还有泄私愤的情绪在里头。

原来,项羽有个叔父叫项梁,是个很有本事的人,也是他的蒙老师。后来在反秦的战役中,战死了。打战得死人,这本是常事。可死了是自己的叔父,项羽情感上受不了,在这样巨大的悲痛情怀驱使下,就有了后来名震天下的巨鹿之战,“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当然,项羽胜利了。到了秦都咸阳,看着阿房宫富丽堂皇模样,想想自己行军打仗那个风餐露宿,叔父还无端惨死,心里一个反差对比,情绪自然出来,索性放火烧了。据记载,这火烧了三月都停不下来,可见项羽心中的怨念多深。

网络配图

威也立了,愤也泄了,房也烧了,我们的文章也该结束了吧?如果就此结束,也许就太低估项羽了。其实,项羽这哥们烧房,或许还有一层较深的考量。《史记》有记载:“或说项王曰:关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饶,可都以霸。(项羽答)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

什么意思?

就是有人给项羽出主意了,要他干脆就在秦皇的老家这安家生根算了,风水好。可项羽回答却挺搞笑的,风水好有什么用,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外面混得人模狗样有个屁用,得衣锦还乡,不然儿时玩伴狗娃啦、铁蛋啦,还有隔壁家老王、对门豆腐婆娘怎知道我混得如此风光?当然,项羽倒也说到做到,定都在自己的老家附近,彭城。

可是,回家就回家,烧房子干嘛?

回答这个问题,还得搬出《史记》:“萧丞相营作未央宫,立东阙、北阙、前殿、武库、太仓,宫阙壮甚”。

有人或者不解,文字记载的是萧何,和项羽何干?

网络配图

对,萧何和项羽没有太多关联,此时的项羽也早已乌江自刎了。但我们可以看看,萧何做了什么?大兴土木兴建未央宫,“宫阙壮甚”,那可是相当地气派。对于萧何的所为,当时天下初定的刘邦也颇为不解,问道:“天下匈匈苦战数岁,是何治宫室过度也?”萧何的回答是这样的:“非壮丽无以重威,且无令后世有以加也”。

你看,一句“非壮丽无以重威,且无令后世有以加也”,就核心思想出来了:宫殿象征权力威望,一定得气派,得彰显气度,使诸侯敬畏,使人民臣服,甚至连后世的人都是没有办法改进超越的。这下,知道项羽为何烧阿房宫了吧?宫殿是个人权威的象征,什么人住什么样的房子!

而我们项羽同志,刚才已经讲了,早做了衣锦还乡的打算,可这彭城宫殿,哪有阿房宫气派呢?分封天下的时候,这阿房宫究竟给谁住?这是个问题。恐怕谁住都不太合适。项羽这哥们,自诩为天下第一人,自命不凡,怎容许别人住着比他家大的房子,挑战他无上的权威呢?即便是空着,可把阿房宫这座前无古人甚至后无来者的宫殿华丽丽地放在前秦的老巢,难免不遭人觊觎,给自己留下隐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名不见经传的诸葛亮是如何提升自己知名度的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如何提高自己的知名度,提升品牌知名度的主要方法有,诸葛亮重用的人才有哪些

    诸葛亮随叔父来到荆州的时候,年龄还小,他的叔父诸葛玄和荆州牧刘表有过交情,不过不久就去世了,这以后他跟着兄长诸葛瑾和继母生活,诸葛瑾年长诸葛亮七岁,不久游学洛阳的时候,靠着孙权的姊婿曲阿弘咨的推荐,在孙权手下任长史,是和鲁肃比肩的人物。网络配图兄长一走,诸葛亮无疑要承担养家糊口的重任,还好,自小生活

  • 前秦皇帝苻坚竟是双性恋 同时霸占姐弟俩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苻坚简介,苻坚和慕容冲是真的存在,苻坚灭前燕

    公元370年,前秦一举摧毁了慕容家族的前燕帝国,前燕的疆土和财富尽数落入苻坚的掌握之中。庞大的战利品中,有一对皇族姐弟:十四岁的清河公主和十二岁的慕容冲。慕容家族是鲜卑人,皮肤非常白皙,被敌人称为“白奴”。鲜卑女人在当时是非常抢手的美人,贵族家里多半都有鲜卑族的姬妾,鲜卑族的男子相貌自也不差。金庸在

  • 在唐玄宗生命中出现的那些浓墨重彩的女人们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唐玄宗的女人,唐明皇是不是唐玄宗,唐玄宗喜欢谁

    在唐玄宗的后宫中,宠妃很多,但是唐玄宗的皇后只有三位。首先是原配夫人,这位夫人是王氏。当年玄宗还是临淄王时候就娶了这位王氏,这位算是糟糠之妻。很明显,她一定会被抛弃。等到唐玄宗当了皇帝,喜欢了武惠妃,加之皇后并无子嗣,只能任由玄宗给个罪名就贬为庶人了,并且刺死她的哥哥。三个月后,废后王氏就去世了,这

  • 历史上的霍去病到底是什么样的 史书有没有夸大霍去病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霍去病在史记中哪一卷,历史上霍去病是谁的儿子,霍去病的历史简介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霍去病,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骠骑冠军,飚勇纷纭。长驱六举,电击雷震。饮马翰海,封狼居山。西规大河,列郡祁连。在中国古代的军事史上,有着众多被后世歌颂的名将,孙武、白起、李牧、韩信、卫青、李靖、苏定方、郭子仪、岳飞、徐达……他们在军事上的成就,就好比夜空中一颗颗的星。夜

  • 蜀汉第一大将是关羽 其他两国第一大将又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关羽是魏国大将吗,历史上真实的三国武将实力,关云长是哪国大将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三国第一名将,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乱世出名将,东汉末年的乱世催生了一大批的名将,比如吕布、颜良、公孙瓒、孙策、太史慈等人,都是名将,到了三国相继成立的时期,天下局势就稳定为三国鼎立,曹丕建立了曹魏政权,刘备建立了蜀汉政权,孙权建立了东吴政权。说起三国三大政权各自的第一

  • 太子刘荣被废黑手是谁 王娡和刘彻又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废太子刘疆的后裔,刘彻怎么当上太子的,慎儿和王娡的关系

    很多人都不了解王娡和刘彻,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大家对《美人心计》这部古装宫斗剧想必都不陌生,它是以中国古代第一个盛世王朝“文景之治”作为该剧发生的时代背景,但是里面很多剧情都是虚构的,比如汉景帝是如何废立太子一事。影视演员王丽坤把受益者王娡塑造的聪慧善良,她不争不抢,跟废太子一事毫无关

  • 北宋奸臣蔡京的弟弟蔡卞,他是如何崛起的?他的谥号为什么是“文正“?””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蔡京六贼之首,蔡襄是蔡京的什么人,蔡京哪里人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蔡卞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说到蔡卞也许不太出名,但他亲哥蔡京蔡太师的名号那是“如雷贯耳”,看过《水浒传》的一定知道,蔡京是北宋晚期最大的权臣,造成北宋灭亡的直接原因之一就是蔡京弄权。蔡京名声臭,但他弟弟蔡卞死后居然得到了文臣第一等谥号“文正”,这又是怎么回

  • 刘备遗言到底是什么意思 刘备真的舍得自己的江山吗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刘备临终托孤的是谁,诸葛亮的遗言,歇后语刘备的江山是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刘备遗言,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刘备是《三国演义》中的核心人物,从“织席贩履”到“蜀汉开国皇帝”可以说是历经无数艰辛。尤其是前期的刘备,三国各路英雄无论是袁绍、曹操、刘表、陶谦……他都曾投靠一时,可见刘备的前期生涯并不好过。当然了,刘备之所以能如此吃得开,除了他“皇叔”

  • 吕蒙白衣渡江的目的是什么?为何会被后世诟病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白衣渡江219,吕蒙之死的真实历史,白衣渡江主人公是谁

    吕蒙白衣渡江的目的是什么大家都熟知吗?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公元219年,曹操被关羽打得喘不过气来,为了抵挡关羽的进攻,曹操一面派徐晃增援樊城,一边与孙权通信,曹操称能够把江南封给孙权,作为条件,孙权要出兵攻打关羽后方,以减轻曹魏前线的压力,而当时孙权也有全据荆州之心,在这也的情况

  • 汉王朱高煦叛乱的结局如何?为何一月就被平定?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朱瞻基与汉王,汉王朱高煦蒙冤千古,明朝汉王朱高煦的最后结果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汉王朱高煦叛乱的结局如何,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宣德元年(公元1426年),当朝太师、英国公张辅府邸突然来了一位不速之客:汉王朱高煦的亲信枚青。仁宗皇帝朱高炽驾崩刚满一年,这位当年夺嫡的关键人物为何突然派人找上自己,张辅不禁心下犯起嘀咕。早在在靖难之时,汉王和张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