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清朝没有杀掉太平天国降将韦俊,韦俊最后怎么死的?

清朝没有杀掉太平天国降将韦俊,韦俊最后怎么死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2924 更新时间:2024/1/21 23:19:37

韦俊是北王韦昌辉之弟,他投降清朝完全是被逼的,不同于哥哥韦昌辉野心勃勃目无天王,韦俊对天国忠心耿耿,但在北王被杀后,天国不能容韦俊,他因而无奈投降清朝,而清朝之所以没有杀韦俊,其实是有几个原因的。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韦俊,能打敢拼的太平天国名将

韦俊是太平天国重要将领,他的哥哥是著名的“首义五王”之一的北王韦昌辉。金田起义,家境殷实的韦昌辉、韦俊兄弟跟随洪秀全参加了起义,韦俊虽然是地主豪绅家出生,却是一身的打仗本事,在太平天国从草创到定都天京及天国鼎盛时期,韦俊都是身先士卒,能打敢拼,在许多重要的战役中都立下了显赫的战功。

金田起义之后,韦俊参加了第一次攻克武汉之战,武汉攻下后,太平天国形势一片大好。天国定都天京后,分别组织了西征和北伐,而韦俊,便在1855年随太平军西征军复入武昌,武昌攻下后韦俊任武昌守将一年有余。武昌是长江中下游重镇,为控遏江北江南之要地,清廷为夺回武昌,命湘军悍将胡林冀、罗泽南率湘军水陆并进发起强攻。面对来势汹汹的湘军,韦俊严加防守,频频主动出击,先是在汉阳奓山大败胡林冀部,后又在武昌东大门外将罗泽南击毙。清廷见强攻武昌起不了什么作用,便采取长围之计试图通过断绝武昌粮饷来困死韦俊所部。韦俊不辱使命,死守武昌不弃,两军所频繁交战而伤亡惨重,但韦俊却始终力保武昌不失。

太平天国建立后,韦俊先后跟随燕王秦日纲、翼王石达开西征,参加了攻打武昌、岳州、田家镇等战役,每战必身先士卒,为太平天国立下了赫赫战功,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悍将。难能可贵的是,韦俊对太平天国非常忠心,天京事变韦俊的哥哥北王韦昌辉因为株连太多,杀光东王杨秀清、翼王石达开的家人,且在大权在握后嚣张跋扈目无天王,天王洪秀全下秘旨令翼王石达开回京勤王,韦昌辉一家满门被诛,当时韦俊镇守武昌,闻此噩耗,并没有变节投降清廷,而是死守武昌,面对清军的诱降言辞拒绝。

天京事变,韦昌辉被杀,祸及自身,韦俊无奈降清

天京事变是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短短的几个月,东王杨秀清、北王韦昌辉满门被诛,甚至连翼王石达开的家人也横遭不幸,一时之间天京城内散发着浓浓的血腥味。而韦俊当时在哪儿?此时的韦俊正独守武昌,弹尽援绝下他急需翼王来援,可是翼王得天王密诏回京平乱,可想而知韦俊在当时和他那些早已饥饿不堪的将士是凭着多大的信念才能守住武昌。

当哥哥韦昌辉被诛杀的消息传至武昌的时候,韦俊的心情是复杂的,他需要承受双倍痛苦,一是自家丧亲之痛,自哥哥韦昌辉和父亲以下北王府的族亲几乎全部被杀,二是被北王所杀之人的家属无端仇恨,特别是杨秀清之弟杨辅清等人简直是对韦俊切齿痛恨。另外,因为韦昌辉确实在天京多有不法,连天王洪秀全都不放在眼里,这也使得韦俊作为韦昌辉之弟,他随时都有可能受到株连被杀。

曾国藩正是看到韦俊困守武昌,又逢天京事变哥哥被杀,几乎是陷入了绝境,才命胡林冀写信射入城中劝降,但遭到了韦俊的言辞拒绝。在如此困境下韦俊依然能坚定信念死守武昌,其价值不言而喻、然而,身在天京的天王洪秀全,是一直对韦昌辉的嚣张跋扈威胁王权耿耿于怀,韦昌辉虽死,可是镇守长江重镇武昌的韦俊却仍不能不防,在这种心理作用下,洪秀全不发一兵一卒,坐视武昌失守,想以此治韦俊守城不力之罪,幸亏李秀成拼死力保才得免。

武昌之危算是有惊无险的度过了,可是更大的考验还在后面。失守武昌,天王命韦俊救援和州立功赎罪,这又是一大关卡。因为杨秀清之弟杨辅清也在和州一带,杨辅清因为哥哥杨秀清及东王府满门两万多人被韦昌辉杀害,一直对韦俊心怀怨恨,如今韦俊要来和州,在复仇 的心理作用下杨辅清公然寻衅于他,韦俊自知和州待不得,决定渡江投靠李秀成,谁料陈玉成得天王密旨,封江阻拦韦俊过江。

此时的韦俊内心是无比煎熬的,天京事变他是无辜的,因为他从未参与过诛杨,可是因为哥哥韦昌辉在诛杨后大权在握威胁到了天王,使得韦昌辉被杀后,天王洪秀全和东王杨秀清的旧部已经很难容下他。留下,必然处处为难他,而且自己还有性命之忧。卸甲归林也不现实,他是太平天国的右军主将,清军很多人都知道他,即便归隐山林躲的了一时也躲不了一世。思来想去,要么降清,要么自杀,可是自杀是最不值得的做法,想想自己为太平天国出生入死,到死都得不到追认,估计连死后荣誉都没有,这么个死法也未免太不值了。

武昌失守,实际上韦俊已经失去了立身之地,如今救援和州要面对杨辅清的挑衅,想过江避祸却又遭到陈玉成的重兵阻拦,兔子急了都还咬人呢,在内外交困,陷入绝境下,降清实乃韦俊不得已而为,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事实上,把人逼入绝境而不得不作出艰难抉择的在太平天国何止韦俊一人。天京事变后,天王洪秀全表面请翼王石达开回朝理政,可同时又安排他的两个庸碌无能的哥哥为安王、福王与翼王同理朝政,企图分石达开之权。翼王出走,实出无奈,与这两个庸才同理朝政,简直是在侮辱自己的智商。而太平天国后期的肱骨大将忠王李秀成,同样长期受到天王洪秀全的猜忌,忠王这个王号还是在李秀成攻破清军江南大营后勉强封授的。李秀成在天王长期的猜忌下仍矢志不渝忠于天国,1864年清军围攻天京,李秀成坚忍卓绝救援天京,把战马让给幼天王自己却被清军俘虏,要说投降,李秀成比韦俊更有理由投降,他的威信要比韦俊高的多,但他还是没有走上这一条路。

清廷不杀韦俊的理由

实话实话,韦俊是忠于太平天国的,他的叛降就是被形势给逼的,然而,凡是降清的太平天国将领几乎都没有什么好下场。像太平天国前期的北伐主将林凤祥、李开芳,北伐失败后被清廷俘虏,两人都誓死不降,但也遭到了凌迟处死的极刑。太平天国后期清军在攻打苏州府时,曾国藩还处死了杀害慕王谭绍光并开苏州城投降清朝的八个王。很难想象长期与清军为敌,击杀清兵清将无数的韦俊,在降清之后的结局会怎样。

令人意外的是,清廷竟然没有处死韦俊,而是任命他为参将,率军驻守池州,成为太平天国少有投降未死的降将。

韦俊是太平天国统治后期降清的第一人,而且他的地位很高,在太平天国将领体系里面,韦俊位居右军主将,他是最早一批参加金田起义的将领,在太平天国内部属于元老级的名将,韦俊虽未封王,但是以他的资历威望其实很早就可以封王,连秦日纲都能封燕王,韦俊为何封不得王?

韦俊是太平天国的右军主将,在天平天国的将领等级中级别是非常高的,韦俊也是向清朝投降的级别最高的太平天国将领,他投靠清政府这个举动在当时引起了轩然大波,这样一个长期与清军为敌的太平天国高级将领,清廷自然也有不少声音希望借其投降杀之。但是以曾国藩、李鸿章为首的湘军、淮军统帅却持不同看法,认为韦俊杀不得。

韦俊主动来降,清廷求之不得,在以武力镇压暂时无法消灭太平天国的情况下,突然来了一个韦俊求降,不正好可以以此大作文章。优待韦俊,正可以吸引其他更多的人前来投降,同时也能显示清朝统治者宽广博大的胸怀。把韦俊当成投降的正面例子,对他进行特别的优待,这对于瓦解太平天国内部显然是很有作用的,事实上,韦俊在得到清廷优待的同时,也确实有不少太平天国的高级将领秘密与清军联诺,据说,杀害慕王谭绍光的那八个王就是受了韦俊的影响而决意献苏州投降的。

韦俊的投降对太平天国来说就像“平地一声惊雷”,其所带来的打击和负面影响是巨大的。清政府也敏锐地意识到这一点,所以综合多方面因素考虑,也为了让韦俊给其他人做一个表率,他们选择优待韦俊,也不想随意杀他,只有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太平天国将领不和清政府作对转而归顺清廷,同时也是为了巩固社会秩序,巩固自己的统治,所以清政府最后没有对韦俊下杀手。

韦俊降清,身败名裂

韦俊降清,最震惊的莫过于天王洪秀全,因为他断然没有想到自己会把韦俊逼到这般地步。作为一个政教合一的政权,拜上帝教在天国深入人心,太平天国立足南京占据长江以南大片土地以来,像韦俊这样的高级将领投降清朝的还是第一人,难怪洪秀全在得知韦俊降清后会大发雷霆,对韦家恶语相加。

韦俊降清,虽然是逼不得已,但不降必死无疑,降或还有条生路。然而,他虽然一生忠于天国,但是降清却始终成了他人生最大的污点,更何况,清廷为了证明他降清的决心,还命他出兵池州,以韦俊之能力,果然是收复池州,攻陷宁国府,清廷对他的军事能力更加刮目相看了。然而,在名誉至上的太平天国,韦俊降清依然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批判。这样不公的待遇不仅仅出现在韦俊一人身上,忠王李秀成被俘后在自己所书万言自白中就悲情的写到:“(天王)不念我等勤劳,反说我奸。我本铁胆忠心对主,因何信佞臣而言我奸!”若不是这种毫无理由的猜忌,韦俊又怎么会无奈降清?

韦俊降清,其负面影响是很大的,降清,得一时的荣华繁荣,但对于整个太平天国来说,韦俊的降清其负面影响之大,超过任何人。也因此,韦俊降清使得后世史学家对他的评价普遍不高。作为太平天国后期投降清朝的太平天国将领中的第一人,韦俊不能坚守底线,不管是私心还是公义,他的投降行为已经对太平天国的团结造成了极大的破坏。降清的结果,自然是身败名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李裹儿虽然被父母宠坏,但是她的一生并没有那么幸运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李裹儿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史书上为了能够成为皇太女,而将父亲唐中宗李显毒死的李裹儿,成了“荒诞”的代名词。《资治通鉴》中记载,李裹儿想要权利成为显赫的继承人,但是女儿家的身份,成为了最大的阻碍,尽管唐中宗再爱她,也不可能违背祖制。因此,李裹儿与想要成为女

  • 揭秘:北魏是怎么分裂为东魏与西魏的?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北魏是鲜卑族拓跋珪建立的政权,也是南北朝时期北朝第一个王朝,公元386年立国,最有名的就是孝文帝变法。北魏另一件有名的事情就北魏皇族一条铁律:皇帝册封太子之日,必须处死太子生母,就是防止后宫干政是。但诡异的是北魏是兴一后(文明太后)亡一后(胡太后)。正式由于胡太后临朝听政,引发尔朱荣造反控制北魏。从

  • 唐睿宗李旦是一位怎样的皇帝?他十分小心却也清醒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李旦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在武则天掌权的这段时间里,唐朝的皇位就像是一个皮球踢到谁那里算谁的。作为武则天唯二的两个皇帝,在哥哥李显被赶下皇位之后,皇位递到了李旦的手中,不接也得接。李旦就这样成为了皇帝,也同哥哥李显一样成为了武则天手中的傀儡。但相比李显有野

  • 揭秘:汉惠帝刘盈为什么会娶外甥女张嫣?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汉恵帝为人善良软弱,他继位后并无实际权力,皇帝的权力掌握在吕太后手中。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吕太后就是历史上赫赦有名的吕后。吕后原名吕雉,她原是一个千金小姐,后因其父相中刘邦,吕雉从父命下嫁刘邦。刘邦称帝后册封吕雉为皇后,立吕后的儿子刘盈为太子。吕后是刘邦的结发

  • 羊献容为什么会被多次废立?她什么时候摆脱被安排的命运的?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羊献容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自从西晋的第一代皇帝司马炎死后,就再也没有人能够约束他的儿子们了,为此他儿子们的“导演梦”也开始逐渐显现。司马家族用他们的剧本,将一个王朝的兴衰过程演绎的淋漓尽致,甚至连“隔壁家”的胡人们都被拉上了,只是最后因为工资的问题没谈拢

  • 西汉与东汉之间出现了10位割据皇帝,他们分别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所谓“两汉“就是西汉(公元前202-公元9)与东汉(公元25-公元220)两个朝代,合称为汉朝。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不过在西汉与东汉之间有一个大分裂时期,所以出现了10位割据皇帝。对于统一的大汉朝来说,这些非“正统”的皇帝就是逆贼、反贼,所以不被汉朝皇帝承认。

  • 奇皇后虽说为第二皇后,但却拥有这怎样的实际权力?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奇皇后(1315年—1369年),蒙古姓肃良合氏,名完者忽都。高丽人,高丽王朝大贵族总部散郎奇子敖之女,元顺帝第三任皇后。1315年出生于高丽幸州(今韩国京畿道高阳市),以高丽贡女的身份被献上于元廷,入宫服侍,最初为元惠宗奉茶宫女。1337年,受封贵妃。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

  • 蒙元初年的宰相耶律楚材,其功绩为何被汉人歌颂?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他是鲜为今人所知的汉人“救星”,身为契丹人却数度出手施救,使千万汉人得以从蒙古人的屠刀下得活,其功绩如何歌颂都不为过。这个人,便是蒙元初年的宰相耶律楚材。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耶律楚材是契丹人,为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九世孙,金朝尚书右丞耶律履之子,自幼饱读诗书,对汉文

  • 平阳公主在军事方面的才能如何?她的婚姻生活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平阳公主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唐朝是一个神奇的朝代,那里不光是男人们施展才华的地方,人也能够在那里找到一席之地。无论是政治,还是文化,甚至连军事,都有女子在里面大展拳脚,半点不逊色于男人,甚至可以说半个大唐锦绣,是由女人们撑起来的,如果少了她们,大唐的光彩

  • 李世民在军事方面的天赋有多惊人?他其实是个当将军的好料子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李世民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皇帝在历史上一直是一个神奇的存在,他们除了皇帝的这一个身份之外,偶尔还会去客串其他的角色,比如南唐后主李煜的兼职就是词人,宋徽宗赵佶的日常就是书法家,而有名的木匠皇帝朱由校的特长就不用介绍了。这些皇帝大多在某一方面开了窍,却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