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庆阳公主与朱元璋是什么关系?明代第一位被降封的公主

庆阳公主与朱元璋是什么关系?明代第一位被降封的公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3698 更新时间:2024/1/17 19:52:19

庆阳公主与朱元璋是什么关系,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

大明王朝是中国历史上宗室人口最多的一个朝代,据不完全统计,明朝末年男性宗室人口总人数大致在二十万人左右。这些个天皇贵胄不事生产,婚丧嫁娶、一饮一食无不由朝廷财政报销。明末经济崩溃,固然有天灾的缘故,人祸也是重要的一个原因。

这个恶果虽然是由开国太祖朱元璋一手造成,但结合他的经历来看,确实也是非常令人同情。朱元璋的父亲一共有四个儿子两个女儿,加上他伯父的四个儿子,这一大家子原本称得上人丁兴旺。可等到朱元璋登基之时,仍然在世的亲人不过寥寥数人而已。包括大嫂王氏、侄女王朱氏、侄女婿王克恭、侄孙朱守谦,二嫂唐氏,二姐夫李贞、外甥李文忠,堂嫂田氏、堂侄女黄朱氏、堂侄女婿黄琛。今天笔者就来聊一聊明朝建立之后,朱元璋这位唯一在世的堂侄女这相对比较传奇的一生。

公主封号的风波

元顺帝至正二十八年(公元1368年)正月初四,40岁的吴王朱元璋在南京开国称帝。定国号为大明,年号为洪武,当年起称洪武元年。正月初五,皇帝朱元璋下旨大封皇族。黄朱氏之父被追封为蒙城王,母田氏封蒙城王夫人,其本人则被封为庆阳公主,夫君黄琛封为驸马都尉。庆阳公主册封诰文如下:

诰曰:惟天惟祖宗佑我国家,成兹洪业。王室之亲,皆同荣显。况在宗女,尤为懿戚。用稽古典,宜有褒封。皇侄女长自家庭,已归良婿。兹者朕登大宝,颁以恩光。宜守妇道之常,益加恭慎。毋以天泒自高,骄其夫家。当修阃范,以永令名,可封庆阳公主。—《明太祖实录卷一百七十五》

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九月,庆阳公主之母蒙城王夫人田氏去世。朱元璋念及堂嫂守节二十余年,特追封其为蒙城王妃。

但是在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正月,中书省向朱元璋提出规范公主封号的要求。在蒙古人当政的年代,不管是皇帝的女儿还是宗室的女儿,一概称为公主。故而像《倚天屠龙记》中的赵敏,不应该称为敏敏郡主,应该叫做敏敏特穆尔公主。但是到了洪武四年,大明王朝的根基已经基本稳定,从朱元璋本人开始,正在推动全面取消蒙元旧俗的运动。借着这个机会,朝臣们提出根据唐朝和宋朝的规矩,只有皇帝的女儿才可以称为公主,宗室之女最高只是郡主。

庚寅,诏省部议公主、驸马等封称。礼部奏:“按《唐、宋会要》,皇姑、皇姊妹、皇女皆称公主,其夫称驸马。若王以下,女止称郡主,其夫止称所授官。…今南昌王女福成公主、蒙城王女庆阳公主宜改封郡主。夫驸马都尉王克恭、黄琛宜上驸马诰命,止称所授官。”—《明太祖实录卷六十》

这下朱元璋傻眼了,一边是自己制定的政策,其权威性无疑不能受到挑战。另一边则是自己唯一的侄女和堂侄女,自己的大哥和堂哥早亡,就剩下这两个侄女。最终老朱在思虑再三后给出了一个折中方案:两位公主封号保留,但岁禄降至五百石。

上曰:“吾兄俱早亡,惟存此二女耳,吾不忍遽加降夺也。其公主封号不去,岁给禄米五百石。夫王克恭、黄琛仍驸马都尉、镇国上将军。”—《明太祖实录卷六十》

此后公主夫君黄琛出任淮安卫指挥使,至今在淮安城内还有一条驸马巷,相传即当年黄琛镇守淮安时所居住的地方。洪武十四年,朱元璋在老家凤阳设立置中都留守司,统凤阳、长淮等八卫。最高长官为中都留守司留守,是正二品高官。至于首任留守,老朱则想起了他的那位堂女婿黄琛。

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9月13日,骠骑将军、驸马都尉、中都留守司正留守黄琛去世,享年49岁。黄琛深得朱元璋信任,他的死也令老朱为之悼惜,特旨赐葬于凤阳白塔之原。其子黄铉则以恩擢左军都督府都督佥事。

黄琛去世后,庆阳公主平静地在南京继续过着她的日子,毕竟已经是安享晚年的岁数了。但是洪武三十一年堂叔朱元璋驾崩后,新即位的堂侄朱允炆却是一个根本不念亲情的皇帝。庆阳公主当了三十一年的公主,当年太祖皇帝都“不忍遽加降夺”,朱允炆一来就给降为了郡主。

主至建文时,改封庆成郡主。—《明史卷一百二十一·列传第九》

朱允炆当然不止对庆阳公主这位堂姑母一个人动手,对他的那些亲叔叔们下手更狠。在这种肃杀的环境下,太祖皇帝第四子燕王朱棣不得已起兵自保。当时只得到江南大地主集团支持的朱允炆虽然在朝堂上得心应手,可是没有了亲王和勋贵的配合,军事上的表现实在是惨不忍睹。

建文四年五月,千里南下的朱棣突破淮河防线,大军已经到了长江边上。这时候的建文君臣已经感到了强烈的生存危机,他们一方面拼命号召天下勤王,另一方面则想着如何拖延时间以等待援军。

5月20日,作为从小看着朱棣长大的老姐姐,庆成郡主以花甲之年渡过长江,来到朱棣军中求和。朱允炆当年大笔一挥将堂姑母降封为郡主之时,恐怕想不到会有今天这样的窘境。

朱棣也很清楚朝廷派自己堂姐来的目的,自己毕竟打着清君侧的旗号来的。一旦拒绝和谈,压力就转到了自己身上。但作为一个成熟而卓越的政治家,朱棣自然有的是办法掌握道德制高点。我们就从《明太宗实录》的记载出发,来看看这位燕王是如何处理这次和谈陷阱的。

朱棣见到庆成郡主之时,立刻发挥其奥斯卡影帝级别的表演天赋,眼泪是说来就来。接着朱棣谈到当初父皇驾崩陵土未干之时,朝廷即开始动手迫害亲王。奸臣的话言听计从,至亲的话置若罔闻,并且表示自己之所以起兵,完全就是被逼无奈。对此庆成郡主的反应是:“泣不沾襟,悲不能止”。很明显对朱棣的话,郡主本人感同身受,朱允炆连自己这样一个宗室闲人都不放过,像朱棣这样位高权重的亲王所受到的迫害更是不可想象。

随后朱棣话锋一转,问起周王和齐王的下落。郡主表示二王现在都在南京城中,并未复爵,仍旧囚禁。朱棣据此立刻可以确定所谓的“和谈”就是拖延时间而已。周王是朱棣的亲弟弟,朝廷如果真有诚意,就应该让周王亲自来朱棣军中谈判。再不济,也应该释放二王以显示诚意。

接下来郡主转告朱棣她这次来的核心目的,那就是“割地讲和”。朱棣对此严正指出:“吾所受皇考封王且不能保,割地何用?”随即重申自己的目的就是“得奸臣”。只要朝廷交出奸臣(即方孝孺、黄子澄等人),自己立刻在拜谒完孝陵之后领兵北返。至此双方诉求南辕北辙,谈判宣告破裂。朱棣在送老姐姐出军门之时,让郡主传话朝廷,发出最后的警告:“为我语诸弟妺,吾几不免矣,赖宗庙之灵垂佑,相见有日也。”

最终建文君臣还是没有和谈的诚意,朱棣也在6月13日通过“诸弟妹”中的弟弟谷王帮助,由金川门攻破南京城。朱允炆在奉天殿自焚殉国,方孝孺等奸臣被全部处死,周王、齐王等亲王平反昭雪。至于庆成郡主,朱棣不知道是不是忙得无暇关注,却也并没有恢复其公主的封号。

结语: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7月13日,庆成郡主去世。朱棣本人素服辍朝一日并赐祭,太子、汉王、赵王并在京诸王皆遣祭。这位经历了大明开国之前的各种艰难困苦,以及洪武、建文两朝的腥风血雨的老公主,终于在永乐朝寿终正寝,安然离世。她的一身浓缩了太祖皇帝朱元璋对宗室的关爱,也彰显了二世皇帝对亲情的淡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为什么说陈霸先对自己建立的国家不重视?陈朝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陈霸先,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南北朝时期是一个混乱的时代,也是一个思想迸发的时代,其性质和春秋战国时代差的不多。南北朝的陶弘景就写出了《答谢中书书》这首好词:“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在南北朝,有名的不仅是这些诗人,更厉害的是创立国

  • 王平作为蜀汉后期的大将 王平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蜀汉王平,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春秋战国时期到东汉这段时期内,四川省内生活着很多很多少数民族,其中賨人民族就在此生活,賨人民族也就是土家族的前身,而王平就是这个民族的人,他的家乡在巴西郡宕渠。而当时的巴西郡的郡治是阆中县,也就是南充市里的阆中市,这就是战国时期古巴国的都

  • 定军山之战时,黄忠阵斩夏侯渊有何意义?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定军山之战的故事。黄忠阵斩夏侯渊带来的震撼,不在这件事本身,而是它所代表的划时代意义:“金鳞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完全可以形容此战后的刘备。以往面对中原大佬时总是被动接招的他,竟然可以主动发起战略

  • 刘濞已被刘邦封为了吴王,刘濞为何还要发动“七国之乱”?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在古代历史上,曾出现过“七国之乱”和“八王之乱”这样因为皇室宗亲们对皇帝不满而引起的乱世,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七国之乱”的发起人刘濞这个人的人生经历?秦末时期,刘邦趁乱世建立了大汉王朝,而在西汉建立初期,刘邦为了安抚那些开国功臣就封了很多异姓王,但都在不久之后都陆续铲除了这些人。刘邦的内心估计

  • 卢绾,和刘邦相识60年,为何最后会被逼死?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卢绾,和刘邦相识60年,为何最后会被逼死?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秦朝灭,汉朝立,刘邦在建立汉朝的过程中,他的众多沛县老乡出力甚多。刘邦称帝后,也没亏待众人,萧何、曹参、周勃、樊哙、夏侯婴等都皆得到了重用。在众多沛县老乡中,有两个人拥有“特殊待遇”,他们分别是周昌和卢绾

  • 诸葛亮死活刘禅为何连杀三位重臣 这三人到底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刘禅杀重臣,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一首《蜀相》这句,说尽了三国时期蜀国丞相诸葛亮六出祁山为蜀国寻求出路未果,死在北伐路上的辛酸。诸葛亮死后,看似昏庸无能的刘禅竟因为他一口气杀了三位开国重臣,这是因为什么呢?乐不思蜀提起蜀汉后主刘禅,

  • 正史上蜀汉灭亡,江油守将马邈是不战而降吗?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江油守将马邈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公元263年,钟会率领大军,和姜维对峙于剑阁,而邓艾却另辟蹊径,率领自己的军队偷渡阴平,攀登小道,凿山开路,越过七百余里荒无人烟的崇山峻岭,到达益州腹地江油。演义中,江油守将马邈听闻曹

  • 诸葛亮之前认为魏延忠于蜀汉 诸葛亮为何料定魏延会反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诸葛亮和魏延,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诸葛亮在世时候并没有认为魏延会造反,同样,在病逝的时候更不会认为他会造反,原因很简单:如果认为魏延在他死后会造反,那么诸葛亮一定会想法除掉或者废黜他,而不是弄得那么复杂让马岱去诛杀。相反,诸葛亮一直认为魏延忠于蜀汉,那么魏延为

  • 范蠡的十二字箴言,对后世带来了哪些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范蠡,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关于春秋范蠡的传奇,如今人们早已耳熟能详,今天我们讲一讲范蠡“为恶”的一面。范蠡,越国复兴的灵魂人物,在勾践灭吴与争霸中原之后,事了拂衣去,立即远在他乡,留下了一句家喻户晓的名言,即“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似乎

  • 宋英宗即位之后 宋英宗是怎么对待曹皇后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宋英宗,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曹皇后嫁给宋仁宗,那就是嫁给了悲剧。曹皇后好歹也是大家闺秀,爷爷是开国元勋曹彬,父亲也在朝为官。可是她嫁给宋仁宗以后,却各种受气。宋仁宗是个非常好色的皇帝,他后宫的妃嫔不计其数,其中独宠张贵妃。甚至打算为了张贵妃把曹皇后给废了。但是曹皇后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