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永兴懿简王朱尚烈是什么身世?他的生母是谁?

永兴懿简王朱尚烈是什么身世?他的生母是谁?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4937 更新时间:2024/1/17 2:58:49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永兴懿简王朱尚烈是什么身世,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托《倚天屠龙记》的福,原本在历史上并不太为人熟悉的元末名将王保保,乃至他的妹妹“敏敏郡主”变得家喻户晓。在小说中“敏敏郡主”的汉名叫赵敏,最后和明教教主张无忌双宿双飞。而明教的大业交到光明左使杨逍手上之后,慢慢被野心家朱元璋所篡夺。

可是如果大家知道王保保真的有一个妹妹,而且最终嫁给了朱元璋的儿子秦王朱樉,会不会倍感失落?在历史中王保保的妹妹叫观音奴,据说为秦王生下长子秦世子朱尚炳和次子永兴王朱尚烈。但也有史料说这两人其实是秦王次妃邓氏所生。邓氏是开国元勋卫国公邓愈的女儿,意味着这两人都是邓愈的外孙。那么到底哪一种说法是真的呢?笔者今天就来聊一聊其中的朱尚烈,以及他的后代在明代的故事。

永兴王生母之谜

朱尚烈,生于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九月十四日。他的大哥朱尚炳则生于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在讨论永兴王生母之前,笔者以为应该先把朱尚炳的生母给弄清楚。

无论是在《明实录》还是《明史》之中,都没有记载朱尚炳的生母是何人。我们之所以会有他是“赵敏”所生的误会,在于《明实录》中的一条记载:

乙酉,皇第九孙尚炳生,秦王世子也。—《明太祖实录卷一百三十四》

朱元璋曾经明确规定过:“亲王嫡长子年十岁授以金册、金宝,立为王世子。”换句话说,《实录》既然肯定朱尚炳是秦王世子,那么他理论上就应该是秦王正妃王氏,即“赵敏”所生,逻辑上似乎并没有问题。

同时《实录》并不是仅仅记录朱尚炳为秦世子这么简单,在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的时候朱元璋命礼部用黄金十五斤铸秦世子金宝,似乎也再一起确定了朱尚炳乃秦王嫡长子的身份。

但是在朱棣靖难之后的永乐六年,《太宗实录》的一则记载,却让我们对于朱尚炳是否为“赵敏”之子产生了强烈的疑问。原文是这样的:

戊戌,赐秦王尚炳书曰:朝廷制礼,各有定分,无敢僭逾。尔令僧人修齐资荐考妣,盖欲以报劬劳之恩。而于文字称皇考妣,又称愍烈妃。皇考妣是朝廷尊称,藩国岂得僭用?既于礼有违,且尔于冥冥之中,亦不自安。况愍烈之谥,果朝廷所赐乎?抑尔自加之乎?尔年少寡学,未诣大体,此必俗学腐儒所为。陷尔于僭妄而尔不能察也。自担据实书之,庶不贻讥有识之人。—《明太宗实录卷八十六》

朱樉死后,朱尚炳以秦世子的身份嗣封秦王,朱棣靖难后依然对此予以承认。在这段文字里我们暂且不管朱尚炳称呼其母为“皇考妣”这样大逆不道的举动,而是“愍烈妃”这个谥号。朱棣明确指出朝廷并没有为秦王之母赐谥号为“愍烈”,朱尚炳怎敢乱用?

在《实录》和《明史》中,我们确实没有查到秦王妃的谥号,但是明初大内密档《太祖皇帝钦录》里面明确记载:“秦王谥曰愍,妃谥曰愍烈。”既然如此,难道是朱棣的指责有问题?其实我们把朱尚炳看成是秦王次妃邓氏之子的话,一切矛盾皆可迎刃而解。

秦王朱樉因为偏宠次妃邓氏,将正妃王氏(赵敏)打入冷宫,连每天的饮食都不能得到保证。太祖皇帝得知此事后下旨将邓氏赐死,故而朱尚炳在做了秦王之后才会偷偷祭祀生母,并将属于秦王正妃的谥号“愍烈”赐予邓氏。至于其既然是次妃所生,为何会被视为嫡子?其实也很简单,建文帝朱允炆也是次妃所生,不是一样被视为太子嫡子么?

通过上文的梳理,我们基本可以确定朱尚炳乃秦王次妃邓氏之子,接下来再看一下《弇山堂别集》的记载。《弇山堂别集》是由明代后期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王世贞所著,里面明朝宗室有比较详细的记录,同时提及了朱尚炳和朱尚烈的生母。

子隐王尚炳,以洪武十三年邓妃生,二十八年嗣。在位十八年,永乐十年薨,寿三十三。—《弇山堂别集卷三十二》秦府永兴简懿王尚烈,愍第二子,邓妃生。洪武己巳年甫六岁,太祖召至京育于禁中,宠爱甚至。—《弇山堂别集卷三十四》

既然王世贞对于朱尚炳生母的考证可以认为是正确的,笔者愿意相信他对朱尚烈也是邓氏之子的记载。即永兴王朱尚烈乃秦王朱樉嫡次子,生母次妃邓氏,外祖父为开国元勋卫国公邓愈。

《弇山堂别集》为我们补充了一条重要的史料,朱尚烈从洪武二十二年(洪武己巳年,公元1389年)的时候被祖父朱元璋接到南京宫中抚养。而这个时间点,很可能就是邓氏被赐死的那一年。

靖难战争结束以后,19岁的朱尚烈于洪武三十五年(即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九月来到南京朝觐新皇帝四叔朱棣。次年二月,朱尚烈被封为永兴王,兵马指挥高志的女儿被册为永兴王妃。三月,朱尚烈辞归,目的地却不是秦王封国西安,而是巩昌。巩昌的治所陇西,位于今甘肃省东南部,是古丝绸之路和新亚欧大路桥的必经之地,战略位置极其重要。

鉴于朱棣以小宗入继大统,他在心中对于伦序在自己之上的秦王和晋王二藩是十分提防和忌惮的。派永兴王出镇巩昌,不过是分化秦王府实力的手段而已。

不知究竟是朱元璋从小没教育好,还是朱尚烈识破了朱棣的意图。这位永兴王在路过老家凤阳之时大闹了一场,史载“自留守司官下至指挥小校皆被棰楚,人不能堪,竟莫明其何罪”。永兴王这一闹,果然改变了朱棣的主意,当年五月他就告诉秦王朱尚炳,让永兴王暂时不要前往巩昌。

敕至,如永兴王未行,且令在国。候一、二年岁谷丰登,然后遣行。其所修治居室,即日停罢。—《明太宗实录卷二十上》

此后永兴王曾于永乐三年和永乐十五年两次来朝。永乐三年那次,自然是到南京,朱棣让皇太子在文华后殿设宴招待了这位侄儿。文华殿位于午门以东,是皇太子观证之处。而永乐十五年三月那次来朝时间比较凑巧,永兴王3月18日来朝,3月22日辞归。而朱棣则在3月26日离开南京前往北京,此后终其一生再也没有回过南京。

永乐十六年(公元1418年)正月十二日,永兴王朱尚烈去世,享年35岁,赐谥曰懿简。朱尚烈共二子,但均非嫡子。朝廷在永乐二十年(公元1422年)封其庶长子朱志墣为永兴王,还特地注明是因为朱尚烈没有嫡子的缘故。

丁未,命永兴懿简王庶长子志墣袭封永兴王,次子志埁为镇国将军。懿简无嫡子故也。—《明太宗实录卷二百四十六》

永兴王府原来是陕西都指挥使司治所,位于今西安钟楼西南角,其弟镇国将军朱志埁的府邸则由西安前卫旧治改建。原本朱志墣为弟弟求的是西安左卫旧治,但是陕西都司称其地乃接待外夷朝使之所,所以改成了西安前卫。

此外朱志墣又为弟弟向朝廷乞赐从人,宣宗朱瞻基下令从西安护卫拨五十人。西安三护卫是秦王府护卫,朱棣花了二十多年还是没有找到理由将其裁革。当时的秦王朱志均可能是有些飘,说永兴王府自己就有五百校尉五百人,为啥从我这薅羊毛,不行。朱志均是秦隐王朱尚炳的庶长子,原本王位是他弟弟,秦隐王嫡长子朱志堩的。只是因为朱志堩死后无嗣,朱志均才捡漏做了秦王。本就看秦王三护卫不顺眼的朱瞻基大怒,大骂秦王不爱弟弟。秦王朱志均和镇国将军朱志埁是亲堂兄弟,他如此推脱,确实不太地道。

上曰:“是秦王不爱弟也。拥三护卫不肯分,乃欲五百人中分之,何其不推恕心?”命兵部于西安三护卫给之。—《明宣宗实录卷十七》

朱志墣的王妃陈氏,是参议陈羽的女儿,宣德元年成婚,宣德八年去世,没有生下嫡子。所以朱志墣的四个儿子朱公鉐、朱公(金字旁加冉)、朱公鉱和朱公钫都是庶子。

从整体来说,永兴王朱志墣并无大的过恶,仅仅在正统三年和正统五年因为收买自宫之人作为王府内侍,受到了英宗朱祁镇的些许指责。此外永兴王体弱多疾,曾想去五台山祈祷,但被英宗婉拒。

壬午,永兴王志墣奏请往五台山祈祷,并赐药品调治。上命太医院如数给之药,复书曰:“事神以诚为本,叔坚此一念,虽在宫中祈祷亦应。况国王去五台尚远,叔方旦夕侍母疾,岂可去侧?不必往也。”—《明英宗实录卷一百二》

土木堡之变后,景泰帝朱祁钰登基。此时的永兴王“风疾”日趋严重,除了频频向朝廷求药之外,还请求王府中的一应礼仪由长子朱公鉐代行。景泰帝再赐予他川广药材,以及片脑、犀角、沉香等药,同意由朱公鉐代理府事。

景泰五年(公元1454年)四月九日,永兴王朱志墣去世,享年48岁,赐谥曰恭宪。景泰六年(公元1455年),其庶长子朱公鉐袭封永兴王。

朱公鉐在还没有封王之时,就因为举报本府两位辅国将军朱公铃和朱公铠“不遵祖训,恣为内乱欺侮等事”而为人所知。此事经内监方药和魏国公徐承宗到西安查证之后,朱公铃和朱公铠被废为庶人,安置在京居住。二人是朱公鉐叔父朱志埁的儿子,也算是大义灭亲的典范。

在朱公鉐还在做永兴王长子的时候,百户尹徽的女儿尹氏被册为长子夫人,现在自然是要进位为永兴王妃。

永兴王对堂弟不讲情面,对亲侄子倒还颇为照顾。除他以外,永兴恭宪王其他几个儿子都封为镇国将军。其中老三朱公鉱死得早,只留下一个年幼的儿子朱诚渊。当时的惯例朱公鉱死后,其镇国将军一千石的岁禄就要住支。他的儿子朱诚渊成年以后降封辅国将军,自有八百石岁禄。朱公鉱的府邸是当年定国公徐景昌在西安的赐宅,家中又有人口七十余人,开销大收入少,生活十分困难。朱公鉐特地请求朝廷“仍赐给禄米”,获得了景泰帝的同意。

至于朱公铃和朱公铠,他们在天顺元年的时候被复辟成功的英宗从北京送回西安,令其看守永兴恭宪王坟园进行思过。英宗去世后宪宗朱见深即位大赦天下,朱公鉐趁机为两个堂弟求情,终于在成化二年让二人成功复职,也算了结了这段公案。

甲戌,复永兴王府庶人公铃、公铠辅国将军职。先是公铃、公铠有罪降为庶人,至是永兴王公鉐比拟赦原奏请,故皆复之。—《明宪宗实录卷二十六》

弘治元年(公元1488年)十一月初二日,永兴王朱公鉐去世,享年61岁,赐谥曰昭僖。弘治四年(公元1491年),其嫡长子朱诚澜袭封永兴王。

以侄继堂伯的风波

朱诚澜酷爱文学,弘治九年的时候孝宗皇帝曾赐予他《通鉴纲目》一书。但他在正德二年(公元1507年)闰正月二十五日去世,享年63岁,赐谥曰荣惠,却没有生下一个儿子。

朱诚澜是他父亲昭僖王的独子,这下既不能父死子替,又无法兄终弟及,眼看传承了百余年永兴王府将就此而绝。时任秦王朱惟焯提出由永兴王府奉国将军朱秉榉袭封永兴王,此事随即引起了一场风波。

朱秉榉的父亲是辅国将军朱诚瀷,祖父是镇国将军朱公(金字旁加冉)。这位镇国将军是昭僖王朱公鉐的弟弟,即同出于恭宪王朱志墣之后。在朱诚澜既无子嗣,又无兄弟的情况下,必须上推到其父朱公鉐年纪最长的弟弟(前文说过他们兄弟几个都是庶子)。

朱公(金字旁加冉)已死,应由其子辅国将军朱诚瀷继承,朱诚瀷既死,则由其子奉国将军朱秉榉袭封。但此时朱诚瀷的侄子奉国将军朱秉楶跳出来说朱秉榉只是庶子,而自己的父亲朱诚澬虽然伦序在伯父朱诚瀷之后,但自己是嫡子,永兴王应由自己继承。对此礼部给出自己的看法,称既然朱诚瀷和朱诚澬都是庶子,自然以年岁长次为序,朱秉楶作为小宗的嫡子,不可凌驾于大宗庶子朱秉榉之上。

谨按玉牒二祖皆庶支,例以长次为序。秉楶虽三支嫡长,不当加于二支秉榉之上。妄争图嗣,失序非礼。其教授辅导失职,宜究治。上曰:“可,教授其勿问。”—《明武宗实录卷二十四》

但不死心的朱秉楶搬出自己的祖母,朱公(金字旁加冉)的夫人李氏出来,称祖母支持自己袭封。此事经多次廷议未果,武宗最终决定先将其搁置等待再议。

正德三年年底,已故荣惠王朱诚澜的王妃杨氏再次向朝廷上奏,请求让朱秉榉袭封。礼部本来揪着《皇明祖训》,称“无有以庶堂侄袭堂伯爵者”。但是当时朝廷里权势熏天的刘瑾是陕西人,对于秦王府非常关照。在他的斡旋之下,最终准许由朱秉榉袭封永兴王。

但在朱秉榉尚未袭封之时,正德五年八月刘瑾出事,随即他当权时的改革遭到全面废除。对于朱秉榉以庶堂侄袭堂伯这样的“夤缘准封”,礼部自然集中火力予以清剿。此事在朝堂上经过次交锋之后,武宗在年底的时候一锤定音,宣布朱秉榉“姑仍旧封”,其后代若再无嗣,只许应奉祀者以本职奉祀,“不得远引祖父先爵为词”。

于是在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册朱秉榉为永兴王,驿丞宋愈长女宋氏为永兴王妃。

结语:嘉靖十二年(公元1533年)朱秉榉去世,赐谥曰庄定。其庶长子朱惟熣于嘉靖十七年(公元1538年)袭封永兴王。朱惟熣向朝廷自首其父乃冒封,因此当他于万历二年(公元1574年)去世后,赐谥曰恭定,其嫡长子朱怀填以本等爵位辅国中尉管理永兴王府事。60年后,显赫一时的永兴王家族也随着明末李自成起义而飞灰湮灭。

据考证,永兴王府的位置位于今西安东大街到东木东木头市街之间,其南门在清代左公祠的对面。王府大门被民间称作“红壁殿”,直到80年代才被拆除。王府的地面建筑都没能留存下来,只有府内的一个人工湖保留到了民国时代,后来成为酱园。人工湖的水,是从兴庆渠引来的,可见当时王府的财力。

永兴王的爵位传承了170年,整个家族更是延续到了明末。从《明实录》的记载来看,除了曾经被废为庶人的朱公铃和朱公铠兄弟外,整个永兴王家族并无大的劣迹,在明代总体口碑不佳的宗室之中已属难能可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的方腊是怎样的人?他是被谁捕获的?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上真实的方腊是哪里人,方腊是个什么样的人,历史上真有方腊

    你知道方腊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宋史》:腊之起,破六州五十二县,戕平民二百万,所掠妇女自贼峒逃出,倮而缢于林中者,由汤岩、椔岭八十五里间,九村山谷相望。方腊是农民起义军的领袖,为“四大寇”之一,最后为鲁智深所擒获。而在民间传说中,活捉方腊的是武松。“武松独臂擒方腊”最早见

  • 专宠杨玉环,不务朝政的唐玄宗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唐玄宗有多宠爱杨贵妃,唐玄宗为什么喜欢杨贵妃,杨玉环是唐玄宗的儿媳

    你知道唐玄宗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在儒家思想根深蒂固的中国,女性们的名字湮没在历史长河中,然而在这其中也有在历史的长廊中刻上了自己名字的女性,她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常被冠以“恶女”的名声:独当一国的女人--慈禧太后、倾国之女--杨贵妃、淫乱不止的女人--赵姬。历史的长河中

  • 宇文护想过谋权篡位吗?他为什么会被处死?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谋权的意思,宇文护被杀,谋权

    你知道宇文护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北周的权臣宇文护可谓是一个牛人,在他当权期间,曾经搞死了三个皇帝,光是这一点历史上的权臣就没人能比得上他。汉朝的霍光虽然历经三朝,把持了两朝的朝政,但他没有搞死过皇帝;王莽虽然熬死了汉平帝,废了太子孺子婴,但是在数量上他没有赢过宇文护。因此

  • 宋仁宗到底有多仁慈?宽容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宋仁宗的仁体现在哪里,宽容与仁慈的作文,宋仁宗有什么品质

    你知道宋仁宗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世人都称赞宋仁宗的贤明,他为了不让太监受罚,宁愿自己忍着饥渴也不肯开口要水,宁愿委屈了自己也不愿让别人委屈。在张爱玲还没有说“因为懂得,所以慈悲”之前,他就已经用自己懂得的慈悲,包容了别人的所有过错,也告诉了所有人哪怕是一个太监的心理他也懂

  • 刘子业荒诞到了什么程度?荒诞背后有着什么隐情?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百年孤独马孔多消亡的意义,凤囚凰刘子业,南宋刘子业

    你知道刘子业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南北朝时期的宋前废帝刘子业,被称为史上最荒诞的皇帝,他在位的几年时间里,做了很多荒谬的事情。史书中记载:“尝以木槽盛饭,内诸杂食,搅令和合,掘地为坑阱,实之以泥水,裸太宗内坑中,和槽食置前,令太宗以口就槽中食,用之为欢笑”。刘彧将叔叔刘彧当

  • 睿真皇后身世之谜,神秘失踪后四代皇帝都在找她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经典传奇慈禧太后身世之谜,徽柔公主最后疯了吗,徽柔公主最后结局

    2017年伊始,电视剧《大唐荣耀》作为新年开年大戏,由景甜饰演的沈珍珠更是成为网络上当仁不让的热搜剧。她的历史原型便是大唐睿真皇后沈珍珠,《旧唐书·后妃》中记载的代宗睿真皇后沈氏(相传名为沈珍珠,实则无载)倒确实是江苏吴兴人。这个悲情女子,又一次走进了大众的视线。大唐历史上真实的睿真皇后沈氏要比《大

  • 乾隆皇帝的一天生活是什么样的 电视剧演的是不是真的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为什么乾隆一直拍成电视剧,乾隆皇帝有关的电视剧,乾隆皇帝的电视剧叫什么名字

    你真的了解乾隆的一天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古代的皇帝被冠以“九五之尊”的称号,《易·乾》中说:“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而九五者,则是位高而不傲,谦和之德,与太和之意对应;意思是说皇帝拥有至高之上的权利,但德要配位,了解天下事,将王朝好好经营下去。若想管理好国家,那么皇帝的

  • 在真实的历史记载中,陆炳这位锦衣卫打破了什么认知?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锦衣卫为什么那么可怕,嘉靖锦衣卫指挥使陆炳,锦衣卫指挥使陆炳陆绎

    290年,锦衣卫除了“掌直驾侍卫、巡查缉捕”的主要职能外,还从事侦察、逮捕、审问等活动,同时也参与情报策反工作。因此在历史印象中,锦衣卫往往冷漠无情,杀伐果断。可在真实的历史记载中,锦衣卫真的就没有感情,没有人性吗?陆炳用他的一生向世人证明,锦衣卫并非酷吏屠夫,一样有血有肉,敢于为善发声!下面我爱历

  • 富察氏与那拉氏同为乾隆的皇后,为何两人死后的待遇完全不同?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乾隆为什么不喜欢皇后,历史上富察皇后和令妃,乾隆喜欢魏璎珞还是富察皇后

    你知道乾隆的两位皇后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是一个幸运的皇帝,在他登基之前,爷爷康熙皇帝已经将大清的江山稳固,父亲雍正又为大清积累了一大笔财富,弘历一登基就拥有了根基十分稳固的王朝。乾隆的幸运不止在江山方面,在爱情上他也十分的幸运。弘历的发妻孝贤纯皇后富

  • 在嘉靖年间,出现了哪位明代以来最强的锦衣卫?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嘉靖年间锦衣卫指挥使,明朝锦衣卫陆绎,明朝灭亡后锦衣卫去哪里了

    在嘉靖年间,嘉靖帝在外游玩,居住在外面的行宫中,在夜晚睡眠时,突然有一处着火,而嘉靖帝就在火势的中心位置,大臣们纷纷不知道如何是好,这个时候有个小伙冒着大火进去将嘉靖帝解救了出来,他就是明代最强的锦衣卫:陆炳。他是明代时期唯一一位有三公兼三孤职位的官员,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少师、少傅、少保的合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