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武安君白起怎么会死在秦昭王手中?

武安君白起怎么会死在秦昭王手中?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2221 更新时间:2023/12/28 0:58:59

白起,又名公孙起,秦国上将,“战国四大名将”(白起、廉颇、王翦、李牧)之首。白起善于用兵,史书记载他“料敌合变,出奇无穷,声震天下”。他一生征战37年,未尝一败,打得六国无人敢挂帅迎敌,为秦国的统一大业立下不世之功;但却因长平之战中坑杀赵国40万降卒,而被正统史家永远打入“冷宫”,不得立于名将之列。

网络配图

是百战百胜的“战神”,还是杀戮无度的“杀神”?人物的解读有不同角度,而史实却是唯一的。透过千年变幻的历史烟云,回到那个“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的战国时代。白起,这个有血有肉的关西汉子,向我们走来……

“关东出相,关西出将”,这句话,或许正是源于白起。白起是今陕西眉县常兴人,当年这里是秦国关西故地,百姓与羌胡等族杂居,崇尚勇力、精于骑射。

白起的档案在公元前294年前是一片空白,史书上没有关于他的任何记载。公元前294年,在韩国的新城(今河南伊川西南)外,白起第一次亮剑,以左庶长(相当于中级将领)的身份指挥新城之战。他一战告捷,初步展示了自己的军事才华。

此时,距离商鞅的变法时代,刚刚过去62年。接下来的37年,秦国进入了白起的征战时代。

新城之战,打开了秦国东进的大门。韩国当然咽不下这口气。为了夺回新城,韩国找到魏国帮忙。24万联军聚集在伊阙(今洛阳龙门),向白起叫板。

秦军人数不及对方一半,唯一的可趁之机是韩、魏两军各有私心。白起绕到了魏军的背面,突袭得手,再掉过头来,全歼韩军,俘获了主将公孙喜。

这是战国时代一次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24万联军化为乌有,韩、魏两国被挤出了强国俱乐部,5座城池归于秦国。第二年,一听说白起又要出兵,魏军闻风而逃,61座城池拱手相让。

至此,韩、魏已不堪一击,秦国开始把主攻方向改向南方的楚国。公元前279年,对楚国的战争打响。在这个老牌的南方大国面前,白起的进展出乎意料地顺利,先是连下5城,接着轻而易举攻陷都城。楚国的国都,一夜之间变成秦国的南郡,楚王仓皇逃走。

消息传到咸阳,秦昭王大喜过望,封白起为武安君,“以武安民”。

长平之战,千古罪证

秦国剩下的宿敌只有一个:赵国。在战国七雄中,最有可能和秦争夺统一权的,也是赵国。

网络配图

秦国商鞅变法完成之后,赵国也开始了“胡服骑射”的改革。秦赵两国的势均力敌,从“战国四大名将”就可见一斑:白起战廉颇、王翦对李牧,他们分属秦赵两国,是彼此毕生的劲敌。

公元前262年,白起再度攻打韩国,夺取野王城,切断了韩国的上党和都城的联系。上党郡守冯亭和老百姓商量说:“通往都城的道路切断了,韩国肯定没法管我们。秦军逼近,韩国不能接应,我们不如归附赵国。赵国如果接纳了我们,秦国肯定会攻打赵国。赵国受到武力威胁,必定和韩国结盟。这样一来,就能阻挡秦国了。”

上党的归附,在赵国引起了一场争议。有人预见到了祸害,有人垂涎一郡之地。最后,赵王还是决定接纳上党。

两年后,秦国的报复来了。秦将王龁夺取上党,上党军民纷纷逃往赵国。赵国在长平驻军,接应上党的百姓。这给秦国落下了攻赵的口实。

长平之战是一场两国的生死大战。赵国派出了王牌将军廉颇。在长平,廉颇坚壁清野,三年不出,迫使秦军陷入僵持战。无可奈何的秦国,想到了一个好办法,历史上最著名的一场反间计就此上演——秦相范雎派人带着千两黄金,进入赵国,“间谍”逢人就说,秦军不怕廉颇,廉颇有什么本事,只会守不会攻,秦军就怕赵奢的儿子赵括。

赵王果然中计,立即把赵括调往前线。赵括只会纸上谈兵,却不懂临阵应变。秦国反间计得逞,立即启用白起为主将,王龁调为副将。同时下令:“任何人敢泄露武安君担任主帅的秘密,斩!”赵括准备好的一套应对王龁的策略,完全落空了。

长平之战以白起的胜利告终。赵括走投无路,被秦军射死,40万士兵投降。白起却做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决定——为防降兵暴动,除了派240名年幼的赵国小兵回国报信外,40万人全部坑杀!

赵国震惊,七国震惊。这也成为白起在史书上留下的浓重的一笔,纵然有一生不败的战功,但坑卒40万,成了白起万世难辩的罪证。

长平之战过后,是秦国灭赵的最好时机,白起当然希望一劳永逸。但一报还一报,赵国也想到了反间计。

公元前259年,大名鼎鼎的说客苏代,受赵王委托,带上丰厚的礼物入秦,问秦相范雎:“武安君擒杀了赵括吗?”

“是。”

“秦国就要围攻赵都邯郸了吗?”

“是。”

苏代于是说:“灭了赵国,秦国称王,武安君必然位列三公,他为秦国夺取了70多座城池,就是历史上周公、召公的功劳,也不过如此。到时候,您就要屈居其下了。”

网络配图

苏代接着说:“上党的百姓宁可归附赵国,也不向秦投降,可见天下百姓不愿做秦国的臣民。如果秦国灭了赵国,赵国北方的人会投奔燕国,东边的归入齐国,南面的跑去韩国魏国,秦国能得到的百姓又有多少呢?不如趁着赵国惊恐之际,叫赵国割地求和,别再让武安君建功立业了。”

这段话说到了范雎的心坎上,他果然劝秦昭王和谈。白起大失所望。一年后,等秦昭王再次意欲攻赵时,时机已然错过了:赵国从重创中喘息过来,白起的身体也大不如前。

秦昭王首先派王陵出兵,大败。于是去请白起,白起断然拒绝:“邯郸不是那么容易拿下的,何况各国的救兵纷纷开进赵国,他们对秦国的怨恨何止一日两日?长平一战,赵军虽然死了40万,但秦军也折损了一半,我们国内空虚,还要远征别国。赵军以逸待劳,各国援军里应外合,秦军必败。”

昭王不听,强行派兵。不久,第二员大将王龁果然遭遇了赵楚魏三国联军的夹击。白起不免自鸣得意:“不听我的话,如今怎么样啊?”这句话传到昭王的耳朵里,昭王恼羞成怒。那好,你白起上阵吧!国相范雎亲自去请,但白起犟如黄牛,偏不从命。一个将军,既然不能为王所用,就只能为王所弃。

公元前258年,白起被夺官、削爵、降为士兵、迁居他乡。由于病情反复,白起无法远迁。他滞留在咸阳的3个月里,正是秦军节节败退之时。颜面扫地的秦昭王,不想让他继续得意,更不想让他看到自己决策的失败,便勒令他离开。

白起才走,秦昭王就和范雎商量:“白起心怀怨诽,不如处死。”在咸阳城外十里,白起接到了赐死的命令。刚烈的白起拔出剑:“我有什么弥天大罪,何至于这个下场?”良久,他又叹息道:“我本来就该死。长平之战,赵国40万人投降,我欺骗了他们,把他们都活埋了,这足够死罪。”说罢,他举起了那把鲜血浸染过的战剑,刺向了自己。

白起的悲剧,源于他的性格。昭王明知必败仍强令出征,这已经不是对白起军事能力的考验,而是对他听命与否的检测,白起偏偏看不到这一点,一而再,再而三地抗命。此后秦国的另一位名将王翦就很好地接受了白起的教训,在残暴的秦始皇手下得到善终。

在后人的眼中,白起更多是以“杀神”的形象出现;然而当年,他是秦国真正的“战神”,他的军事才能无人能敌。秦国最终能一统天下,和他征战数十年取得的赫赫战功关系密切——这是历代史学家都不会否认的事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曹操为方便儿子当皇帝竟玩了一个阴招?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曹操发布求贤令的最初目的和最终结果都并不是为了不拘一格取人才,尽管曹操自己这样标榜,相反是曹操谋求霸业让儿子当皇帝的一个铺路石。曹操是历史上争议最大的人物之一,几经人为的美化和丑化以后,现在大家看到的并非他的历史本来面目,现在我就来试着还他一个本来的面目:如果问三国中争议最大的人物是谁,我想这无疑是

  • 曹操竟出动一个师的兵力 搬空陵墓中的金银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鲁迅说过:“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 曹操年轻时恰逢天下大乱,因计划刺杀董卓而一举成名,并成为一股强大的军事力量。网络配图俗话说:三军未动,粮草先行。面对“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社会,粮草问题一直困扰着曹操。后来,郭嘉向曹操献计,军饷不够靠“摸金”,其实就是盗墓。网络配图为保证

  • 戚夫人的儿子刘如意终究难逃一死:只因他姓刘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刘如意(出生年不详—前194年),是汉高祖刘邦的第三个儿子,与汉惠帝刘盈是同父异母的兄弟,亲生母亲戚夫人。刘如意先是受封为代王,后改封为赵王,最后被吕后毒害,死后谥号隐王。图片来源于网络刘如意及其母亲戚夫人深得汉高祖的宠爱。汉高祖七年,刘如意被封为代王,汉高祖九年,加封为赵王。汉高祖十分喜欢这个儿子

  • 闯王李自成的败亡之路 只当了42天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孙武在兵书的开篇就写下这句话,真是绝顶的聪明人,打仗不是小孩子过家家,想打就打,打输了,从头再来,打仗对于国家来说,是一个大事,做大事,就得花费大心思。网络配图山海关之战后,吴清联军大获全胜,多尔衮拨给吴三桂一万兵马,让他充当先锋,追击李自成,

  • 三国迷团:诸葛亮到底有没七擒七纵孟获?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 诸葛亮有没有七擒七纵孟获呢?这段情节在三国中描写的十分传奇,各种计谋都用上了。那么历史上真的有这次事件吗?网络配图公元225年春,诸葛亮率兵自水路入越嶲,派马忠向东南出兵牂牁(治所在今贵阳附近,辖区包括贵州大部)攻击朱褒,派李恢向南出兵益州(益州郡,治所在滇池,今云南晋宁以东)。诸葛亮一支部

  • 汉成帝的许皇后究竟多悲催:不仅不受宠还被冤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许皇后原本是大司马、平恩侯许嘉的女儿,也是汉元帝刘奭的母亲恭哀皇后许平君的堂侄女。后来恭哀皇后许平君在生产的时候,遭到霍成君的母亲的暗算,将许平君给毒死了。汉元帝继位之后,为了表示对母亲的哀悼,于是就把母亲的堂侄女,也就是自己的表妹许氏嫁给了自己儿子,也就是太子刘骜。图片来源于网络后来许氏也为刘骜剩

  • 能歌善舞的栗姬后来为何不受汉景帝宠爱?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栗姬是西汉汉景帝刘启最早宠爱的妃子,可以说是汉景帝的初恋。栗姬并不是她的名字,史书记载她姓栗,齐国人,颜容姣好,能歌善舞。刘启还是太子的时候在民间邂逅这位美丽的女子便将栗姬带回了皇宫。图片来源于网络虽然刘启有心让栗姬做他的太子妃,但是生于皇家,婚姻的自由早已不单单属于他,更属于权利斗争的工具。刘启的

  • 项羽败于作英雄秀?重军围困竟还玩伤感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战胜秦军之后,项羽率军雄赳赳气昂昂地向关中挺进。可在行军途中,项羽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就是鲁莽之中坑杀秦降军将士二十万之众。和刘邦礼贤下士,礼待降兵相比,无疑又落后很多。一路凯歌唱到函谷关,联军却发现刘邦早已先人关中了,并派兵守备了函谷关。项羽杀主帅,歼秦军,一路披荆斩棘打到关中,却眼睁睁看着刘邦抢

  • 秦始皇生前说过一句话 导致没人敢动他的陵墓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秦王嬴政,一统六国,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自称为始皇帝。秦始皇距今已经有千年的历史了,不论是考古学家还是平民百姓都希望看一看秦始皇陵究竟有着什么样的宝贝!然而,秦始皇陵被发现近百年时间,为什么无人敢挖?网络配图秦始皇陵始建于公元前246年,历时39年,到公元前208年建造完成,是中国历史上

  • 揭秘清朝光绪的老婆竟然是这么选出来的?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如说清朝皇帝之中谁活的最憋屈,那么光绪皇帝一定名列之中。他的堂哥兼表哥向同治皇帝早早的挂了,也没有留下子嗣。慈禧太后为了攥紧手中的权利立了年仅四岁的爱新觉罗·载湉为皇帝。从此光绪皇帝悲催的一生开始了,包括他的婚姻。网络配图千万不要被宫廷剧给骗了,好像是皇帝很自由,想选谁当自己的老婆就选谁,其实这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