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解析东晋年间桓温三次北伐失败的必然性

解析东晋年间桓温三次北伐失败的必然性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2928 更新时间:2024/1/17 8:49:33

桓温北伐,即东晋年间,由将领桓温发动的三次北伐十六国的战役,分别出兵于354年、356年及369年,但唯有第二次战争成功收复了洛阳,其余均以退兵告败,并没有收获过大的成效。

图片来源于网络

当时东晋朝廷刚刚平定了苏峻叛乱,暂时稳定下来,不料北方却大乱。赵国大将趁君主去世便称帝建魏,冉魏又被前燕所灭,苻健建立前秦,东晋朝廷趁北方动乱派殷浩北征,失败后,由桓温领兵出征。

第一次北伐,桓温的军队来势汹汹,屡屡大败秦军,苻健誓死抵抗仍未能敌,多个郡县前来归降,受到桓温的安抚。此时桓温没有听从薛珍的意见直攻长安,在与秦军保持对峙的过程中被苻健击败,前秦抢先一步收割稻粮使晋军缺粮,更遇追兵被逼得退军,第一次北伐告败。

第二次北伐,北面叛乱,桓温起兵江陵直逼许昌洛阳,遇姚襄抵抗,桓温亲自披甲监战,结阵前攻,大败姚襄,收降周成及三千多家平民,修复黄陵,第二次北伐胜利。

第三次北伐,桓温名声大增扶摇直上,前燕发动战事,桓温野心勃勃欲登帝位于是再次北伐,领军出燕。晋军至兖州时,不顾郗超对汴水影响运渡的担忧,执意开凿河道行军;进入黄河以后,不顾郗超的劝阻坚决逆流而行;郗超建议直击燕都邺城或守河道控制运输储粮,且战争必须速战速决不可拖到秋天,桓温均不采纳。晋军大败燕军后,燕军向秦军求助,得援兵开始反击,晋军战事不利又缺粮于是大乱阵脚,最终被两面夹击而告败。

桓温的三次北伐,使其在朝中威望极高,但由于战败使其未能篡位成功,北伐战争也未再继续,此后前秦渐渐崛起。

桓温北伐的原因

桓温北伐共有三次,三次都在取得了一定的战绩后又功败垂成,而三次桓温北伐的原因,也各不相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东晋的局势日渐稳定,而北方政权的更替频繁,使东晋有了一定的实力可以收复北方。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成汉政权是一支由流民起义组建起来的政治军事力量,从西晋末年开始就一直盘踞在西蜀一带,成为了威胁东晋的一个重要因素。从永和二年底开始,桓温就开始了对成汉政权的作战,并在第二年击败了成汉,平定了西蜀。如此一来,让东晋的势力得到了巩固,同时也让桓温在朝中赢得了一定的威望。同时,东晋的名将陶侃也平定了对东晋首都造成严重威胁的苏峻之乱,开创了东晋前所未有的稳定局面。

此消彼长,在北方却陷入了大乱。一直盘踞在中原地带的后赵国主石虎去世,后赵逐步走向分裂和崩溃。氐族的首领苻健趁着后赵大乱,引兵进入关中,建立了前秦政权。同时,原隶属于后赵的大将冉闵也灭了后赵,建立了冉魏政权。冉闵发布了“杀胡令”,开始大肆屠杀盘踞在中原地带的胡人,给胡人造成了沉重的打击。不久之后,前燕的鲜卑族首领慕容皝又消灭了冉魏政权。总之,此时的北方陷入了一片混乱和分裂之中。

东晋方面却着手开始准备收复中原的工作。第一次由大将褚裒北伐,但以失败告终,第二次换了殷浩,在殷浩无法获得战果的情况下,东晋政权又替换了平蜀有功的桓温,从而开始了桓温先后三次的北伐战争。因此,南方的相对稳定和北方的混乱,是桓温北伐的原因。

桓温北伐失败的原因

桓温北伐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影响的因素,其主要表现在将领的素质、政治、军事和目的等,是历史的必然性。

图片来源于网络

桓温在当时可以被称为是当时最杰出的将领,不仅在东晋,同时在北方和中原亦是如此。但是当时正值乱世。俗话说,乱世出英雄。南北两晋时期,正是英雄辈出的年代。因此,除了桓温这个“最杰出”的将领之外,同时北方还有类似于苻健、慕容恪、慕容垂等“比较杰出”的将领。这些人虽然不足以达到和桓温那样的军事水平,但作为进攻一方的桓温,在军事上处于下风是必然的。而且桓温自己也承认,有慕容兄弟在,他的北伐大计始终是一个巨大的障碍。

在政治上,东晋当时虽然内部比较稳定,但纵观整个东晋历史,都是处于一个极其矛盾的状态。首先,北方的外族入侵,东晋得以苟安,是和北方达成了某种默契。同时,东晋的王族手中并无实权,真正掌权的却是朝中的士族大夫。如果桓温北伐成功,或许将破坏了东晋王族和士族,甚至和北方外族的利益平衡,因此实际上,东晋对这次北伐是极其不支持的。

在中国的历史上,由南向北的统一战争,是少之又少的。这不仅表现在地理位置上,还表现在兵员的素质上。北方人一向民风彪悍,而南方人,则喜好渔歌唱晚。不同的民风,导致南方士兵整体战斗素质偏弱。

在目的上,桓温北伐主要是为了赢得自己在政治上的影响力,他本人对于北伐大计,也并不报以成功的打算。

总结来看,桓温北伐失败的原因,和三国时期诸葛亮北伐失败比较类似,从复杂的政治斗争和曲折的军事斗争中,可以看出其失败的必然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普通平民百姓是如何斗倒一代权宦魏忠贤的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明朝最大的宦官魏忠贤,权宦讲的是什么,为啥魏忠贤时期没有农民起义

    明朝末期,一个以魏忠贤为首的宦官专权的昏暗时期。魏忠贤大肆排除异己,阉党势力横行天下。网络配图周顺昌是当时的公知,深得百姓推崇。因不满朝廷宦官专权杀戮不绝的现状,遂辞官回家。俗话说,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何况周顺昌又是个很重情谊的耿直之人。东林前六君子之一魏大中因上书弹劾魏忠贤,后遭魏忠贤门人设计

  • 诸葛亮死后他穷奢极欲 掏空身体玩丢江山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234年,蜀汉丞相诸葛亮逝世,终年五十四岁。诸葛亮的死影响颇大:第一,他死后刘禅失去了约束,开始重新宦官,蜀汉朝政日益废弛;第二,他死后司马懿没有了劲敌;第三,他死以后魏延杨仪相斗,两败俱伤......诸葛亮的死虽然影响了很多人很多事,但这些都不是受到影响最大的人,有一个人,自从诸葛亮死后便开始

  • 东晋风流名士谢安如何阻止大臣桓温篡位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魏晋名士嵇康,谢安是什么样的人,东晋权臣桓温

    谢安是东晋生人,是当时著名的隐士、政治家、军事家,文韬武略无不精通。四十岁才出仕为官,之后二十余年一直为朝廷鞠躬尽瘁,他的一生可以说真正做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图片来源于网络谢安首要被推崇的是他的政治和军事成就,他被人称为“中国历史上有雅量有胆识的大政治家”。东晋时期,国家内部四分五裂,北方又有五

  • 张飞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最终为何凄惨而亡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张飞的死因真相,张飞在三国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张飞是什么样的品质

    《三国志·张飞传》记载,张飞“爱敬君子而不恤小人”。网络配图邓拓《燕山夜话》有一篇《由张飞的书画谈起》,说相传张飞擅长书法,还会画画,北京出版社印行的一本《标准习字帖》的《编后》,就把张飞作为武将中的书法家。南北朝时代梁陶宏景的《刀剑录》说张飞初拜新亭侯,命匠人炼赤朱山铁为一刀,刀上铭刻“新亭侯蜀大

  • 汉光武帝刘秀:跟着我 有肉吃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有那么一个皇帝,农民出身,起义的时候马都没有,骑着牛就跟着大家打仗去了。统一了全国后,所有的大臣都得到了善终,鸟兽尽而弓不藏。经过了十多年战争,从废墟中建立起来的帝国却是人民幸福指数最高的时期,他就是汉光武帝刘秀。毛主席评价他是:最有学问、最会打仗、最会用人的皇帝。刘秀是谁,刘秀,字文叔,南阳郡蔡阳

  • 东周史上最爱折腾的周幽王到底有多么任性?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周幽王是不是暴君,周幽王为什么迷恋褒姒,历史上的周幽王是暴君吗

    周幽王生于公元前795年,卒于公元前772年,他姓姬,本名叫宫湦,是周朝历史上的最后一个皇帝,可以说就是他的缘故,才会加剧周朝的灭王。他是一个不称职的皇帝,他在世只不过是23年,但他的所作所为被后人所耻笑。图片来源于网络他的王后是申后和褒姒,共生下好几个子女,例如周平王、周携王等,这些都只不过末世的

  • 吕布被杀后 刘备到底隐藏了什么阴谋诡计?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阴谋诡计造句大全,吕布和赵子龙哪个厉害,阴谋诡计不择手段的人

    东汉建安三年(198年)冬,曹操攻打吕布的根据地下邳,因吕布有勇无谋而多猜忌,不用陈宫建议,诸将又各自猜疑,所以每战多败。曹操围攻三个月,决水围城,吕布军中上下离心,其部下侯成、宋宪、魏续反叛,缚了陈宫投降,吕布在白门楼见敌军攻急,大势已去,于是令左右将他的首级交给曹操,左右不忍,便于十二月癸酉(1

  • 杰出的将领权臣桓玄有一颗满足不了的野心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明代凭借军功封爵的三位文臣之一,严嵩上一任内阁首辅,严嵩之后的内阁首辅

    桓玄是东晋时期的一位权臣,同时也是一个杰出的将领。5岁时他就承袭了父亲的南郡公爵位,之后带兵消灭殷仲堪和杨佺期,占据荆江一大片的土地,等到他杀死司马道子等人就夺去了朝廷的大权。图片来源于网络桓玄当时已经命令朝廷下旨封自己为大将军和相国,另外还划给自己总共十个郡,封自己为楚王。虽然已经权倾朝野,成为东

  • 汉武帝击败匈奴用了四十年 他只用了几天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汉武帝之后的匈奴,汉武帝反击匈奴之战,匈奴被汉武帝赶到哪里

    在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古代史中,中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一直与中原农耕政权对峙,对中原王朝北部边防构成极大的压力。中国古代历朝历代都以解决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为重要任务。中原王朝对北方游牧民族的反击,以大汉帝国、大唐帝国、大明帝国最出名、最有成效。其中,大唐帝国对北方游牧民族的反击,代价最小、成果最丰盛。大唐

  • 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康熙其实是个矮个子?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溥仪身高是多少厘米,康熙和乾隆谁活得久一点,康熙在位时间最长吗

    康熙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取得了对三藩、沙俄的战争胜利,消灭台湾的明郑政权,显示了康熙军事指挥才能。此外,康熙也是个多妃子、子女的皇帝,那么在众多女儿中,康熙最喜欢哪个女儿?图片来源于网络康熙身高多少在百度贴吧里面有不少的人之前为康熙帝的身高进行过口水战,许多网友说康熙帝的身高在160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