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萧绰,历史上的传奇人物,从小就被说“此女必成大事”

萧绰,历史上的传奇人物,从小就被说“此女必成大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2791 更新时间:2024/1/3 11:57:54

萧绰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不久之前电视剧《燕云台》的热播,让很多不了解历史的人认识了这样一个传奇女性——萧绰。其实有不少的历史人物是由大火的电视剧进入我们的视野的,但是电视剧中展现的人物形象都是根据一定的历史事件改编的,并不能完全地向观众展现历史上真实的人物。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历史,更加全面地了解这位传奇的女性。

萧绰,小名燕燕,出身辽国的名门望族。萧敌鲁是跟随辽国开国皇帝耶律阿保机的开国重臣,建国以后尊为宰相。萧绰的父亲就是萧敌鲁的侄子,而且萧绰的两个姐姐也分别嫁给了耶律罨撒葛和耶律喜隐。萧绰则是嫁给了耶律阿保机长子耶律倍的嫡长孙——耶律贤。所以说萧绰传奇人生的高起点是源于她家族的尊贵。

萧绰是辽朝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从小就聪颖过人,而且表现出异于常人的执着精神。在做一些琐碎的事时也表现得一丝不苟,一次萧家几个姐妹在做家务,几个姐姐早早做完敷衍了事,唯有萧绰继续仔细擦拭家具,将物品摆放整齐。她的父亲萧思温对她的这种品质十分赞赏,也对这个女儿抱有很高的期望,曾说:“此女必成大事。”

应历十九年(969)二月二十二日,辽穆宗耶律璟带着自己的重臣萧思温等亲信前去黑山打猎,夜晚的时候,辽穆宗喝醉了酒被近侍刺杀,萧思温得知消息后并没有通知朝廷,而是派人通知与自己交好的耶律贤,耶律贤在黎明前赶到黑山。在辽穆宗的灵位前萧思温等人劝说耶律贤继承了皇位。回到都城之后耶律贤就封萧思温为北院枢密使,并且征召他的女儿也就是萧绰入宫,不到两个月萧绰就被封为了皇后。这一系列事件的背后有什么利益交换我们不得而知。

保宁二年(970)五月,萧思温在随辽景宗行猎时被人刺杀。萧思温的离世对萧绰打击很大,也使萧绰迅速成长起来。辽景宗体弱多病无法处理繁多的政务,出于对萧绰的信任和对她能力的肯定,辽景宗将国事交给萧绰处理,普通的政务由萧绰一人裁决,重要的国家大事召集大臣一同商议,夫妻二人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提拔重臣,实施休养生息的政策,百姓生活富足社会安定,辽国逐渐强大起来。

乾亨四年(982)九月二十四日,辽景宗因病去世,临终留下遗诏:梁王耶律隆绪继位,军国大事听从皇后命令,并任命耶律斜珍与韩德让为顾命大臣。梁王耶律隆绪即位时年仅十二岁无法治理好一个国家,身负重担的萧绰无助的在两位顾命大臣留下了眼泪:“母寡子弱,族属雄强,边防未靖,奈何?”两位顾命大臣见此情景立下重誓拥护萧绰,帮助她解决朝廷内外的威胁。

耶律隆绪即位,萧绰被尊为皇太后。萧绰全权掌管朝政后先加强了边防,之后加强了对内政事务特别是贵族的管理。萧绰还听从了韩德让的建议剥夺了亲王的兵权,还将一些宗室子弟接到皇宫里当作人质,这样一来朝廷内部的威胁就解除了。

因为萧绰在未入宫前和韩德让有过婚约,而且两人之间还有感情。萧绰是一个敢爱敢恨真性情的女子,她对韩德让的感情毫不隐瞒,两人一同出行,一同吃饭,也同床入睡。幼子登帝,朝堂不稳,太后感情混乱让虎视眈眈的宋太宗起了北伐的念头,宋国派出的大将杨业势如破竹连取几城,萧绰见此情形决定亲征,辽国大胜,宋国大将杨业死在了这场战争中。经过这一战宋国元气大伤,所以辽国的外部威胁也减轻了不少。

萧绰和韩德让两个人对辽国的制度和风俗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奖励农耕、倡导廉洁、治理冤狱、解放部分奴隶、重组部族……将辽国带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萧绰是一个十分有治国才能的人,能够体现一点的就是她惜才爱才,在她统治期间提拔了不少人才。当时的辽国可以说是贵族执政,但是萧绰选拔人才不注重出身,任用了许多外姓的平民。萧绰还善于拉拢人心,她的心思细腻做出的举动经常会温暖到别人,比如说有大臣病重了她会亲自带人去慰问,如果某位大臣英勇殉国她还会提拔他的子女。也正因为如此才会有如此多的人才帮助她治理辽国。

萧绰和一代女皇武则天一样,勇敢、聪慧、有领导治理能力,但是萧绰并没有像武则天那样称帝,而是在统和二十七年(1009)的十一月初一为耶律隆绪举行了契丹传统的“柴册礼”,将执政大权交还给耶律隆绪,结束了她四十多年的劳苦的执政生涯。统和二十七年(1009)十二月十一日,萧绰逝于行宫,终年五十七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朱棣造反时,其他王爷都在干什么呢?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明朝王爷,朱棣为什么不反朱元璋,朱棣做了哪些事情呢

    朱棣造反时,其他王爷在干什么?还能干什么,看朝廷笑话呗。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开个玩笑,明太祖朱元璋生育能力惊人,因此明初封了24位亲王。对于这些王爷在靖难战争时候的态度和遭遇,需要怪人细细地来说一说。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四月,大明首位皇太子朱标死在了父皇朱元璋前面。老

  • 历史上真实的刘太后,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呢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刘邦是怎么样的人,刘彻的太皇太后是谁,历史上冯太后是怎样人

    你们知道历史上真实的刘太后,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吗,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刘太后,真宗的皇后,在真宗朝后期,便已渐渐地掌控政权。真宗驾崩后,她更是临朝称制,成为大宋第一个临朝称制的女主但是刘太后不像吕后和武则天那般出名,我们大多数人了解她,也是从狸猫换太子这些戏曲影视之中这些故事里面的刘太后,阴狠

  • 南朝宋宗室大臣刘道怜简介:他与哪位皇帝是异母弟?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唐朝宗室人才,清朝垂帘听政的太后有哪些,宋朝宗室女等级

    刘道怜(368年~422年),一作刘道邻,字道怜,彭城郡绥舆里(今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人。南朝宋宗室大臣,宋武帝刘裕异母弟。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早年为国子学生,起家徐州(谢琰)从事史。跟随刘裕起兵,讨伐桓玄之乱,授员外散骑常郎。随军大败北魏将领索度真,参与北伐南燕

  • 苏武出使匈奴的代价有多大?真的值得吗?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匈奴人口与汉朝人口,匈奴最大版图,苏武到底值不值得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苏武出使匈奴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汉武帝时期,汉朝与匈奴多年战乱不断,苏武奉命出使匈奴,最终却惨受无妄之灾,被匈奴强行扣留。期间,匈奴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多次劝说他投降,苏武多次回绝,宁愿付出性命也绝不投降。时过境迁,苏武到了垂暮之年才被汉朝接回,妻

  • 东晋末年名将刘道规简介:与南朝齐哪位皇帝是异母弟?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楚国名将,南北朝第一名将,晋朝十大名将

    刘道规(370~412年),字道则,彭城绥舆里(今江苏省徐州市)人,汉族。东晋末年名将,刘翘幼子,宋武帝刘裕异母弟,刘道怜亲弟。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简介刘道规倜傥不群,胸怀大志,初为征虏中兵参军。桓玄之乱时,杀死青州刺史桓弘于广陵,响应刘裕起兵,随军收复建康,联合

  • 蜀汉北伐不成功,是因为诸葛亮的军事能力很差?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诸葛亮如果北伐成功,诸葛亮为什么最后还是失败了,诸葛亮第四次北伐失败的原因

    蜀汉北伐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公元234年春天,诸葛亮再度率领蜀军出兵北伐,此次与诸葛亮交锋的是第四次北伐时在诸葛亮手中吃了大亏的司马懿,正因为司马懿甚至诸葛亮麾下蜀军的厉害,因此他坚守不出,与诸葛亮打持久战。八月时,诸葛亮因积劳成疾而病倒,病情日益恶化。诸葛

  • 朱徽煠、朱徽焟为何放着好日子不过,非要去勾结苗民起事呢?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雍正为什么抢乔引娣,朱家为何不要求重审,朱徽璇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朱徽煠、朱徽焟为何要去勾结苗民起事呢?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徽煠(音yè)是岷王朱楩第四子,而朱徽焟(音xī)则是第五子。他们的父王朱楩(音pián)原先的封国是陕西岷州(今甘肃岷县),但洪武二十五年西平侯沐英在云南去世,明太祖朱元璋认为云南地理位置重要,必须要派

  • 独孤伽罗是如何成就了杨坚的一生的?她到底有多“坏”?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杨坚最终还是负了伽罗,独孤伽罗和杨坚的故事,历史上真实的独孤皇后

    独孤伽罗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怕老婆”从来不是普通百姓的日常,贤相房玄龄有个爱吃醋的老婆,唐太宗李世民都拿这个妒妇没办法;英雄戚继光在老婆的一声吼之下,也是虎躯一震连忙跪下请夫人阅兵;就连皇帝也怕老婆,隋文帝就被文献皇后伽罗管的死死的,甚至还因为和老婆闹了别

  • 因为一双筷子,汉景帝就杀了功臣周亚夫?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汉文帝对周亚夫的态度,汉景帝对周亚夫的态度,周亚夫活了多少岁

    大家好,说起周亚夫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公元前143年,汉景帝在宫中召见周亚夫,随后赏了对方一大块肉却没配筷子。周亚夫回头招呼宫内官员给自己拿餐具,却因此给自己招来了杀生之祸。怎么解释这一事件的背后逻辑?筷子事件是汉景帝刻意安排的一次测试,目的是为了最后一次确认周亚夫的“职场态度”;可惜的是,

  • 仕途失意的柳永,为什么成为了炙手可热填词人?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怎么鼓励一个仕途失意的人,人生仕途失意的诗句,仕途失意的诗人有哪些

    柳永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不愿穿绫罗,愿依柳七哥;不愿君王召,愿得柳七叫;不愿千黄金,愿得柳七心;不愿神仙见,愿识柳七面”。柳永不光是词坛的一颗明珠,也是宋朝的第一情郎。他的眼神必定是温柔且忧郁的,他着一袭白衣在秦楼楚馆间行走,气定神闲,优雅从容;他一张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