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人称完美皇帝的刘秀,存在感不高的原因是什么

人称完美皇帝的刘秀,存在感不高的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4019 更新时间:2024/1/5 6:44:36

刘秀人称完美皇帝,但为啥存在感不高?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

刘秀是历史上唯一一个以道德治国的皇帝,以我们今天的概念而言,他就是个老实人。

历史不是选秀,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来看,评价一个帝王如何,不能以他的话题性为标准。

名头响亮的,也许真的是雄才大略、功绩彪炳,但也可能是因为暴虐成性、遗臭万年;而看似默默无闻的也有两种,一种是碌碌无为、不值一记;另一种则是大象无形、润物细无声。

上面四类帝王中,如果以如今吃瓜群众的视角出发,自然会喜欢第一类,他们大刀阔斧、推行变革,挥斥方遒、开疆拓土,大起工程、功在千秋,会让人情不自禁的心潮澎湃、暗生向往。

但如果站在历史亲历者的角度,也许是另一种情况:帝王越是有为,越会给所处的社会带来巨大压力与痛苦。比如汉武帝的雄才大略,让西汉付出了“内竭府库,外罢天下,百姓之死亡,不可胜数”的代价;汉武帝本人,也在晚年发布了《罪己诏》,承认了自己好大喜功给汉朝百姓带来的巨大伤害。

因此,假如我们是穿越到古代的老百姓,一定会心仪第四种帝王。而在这类皇帝中,汉光武帝刘秀是公认的标杆。

古代数百位帝王中,霸气、聪明、英武的并不少见,但从始至终以自己高尚品德治国、并取得了成功的,有且仅有刘秀一个。

自汉武帝时期起,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明面上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但底子里,却是以法家为内核,秉承霸道、王道,结合权谋之术,才是皇帝的不二诀窍;无数皇帝声称自己是孔夫子思想的忠实拥护者,但历史上上唯一一个具备太学生身份的皇帝,仅有刘秀一人。

刘秀是正儿八经的汉室宗亲,但在推恩令的“关照”下,王莽篡位期间的他,已经成了个地地道道的小地主。与积极收买人心、策划复兴刘氏大业的哥哥刘縯不同,那时的刘秀每天挖空心思,只是想着怎么把田种好。因为这爱好,他没少受刘縯的嘲笑,甚至被比作汉高祖刘邦碌碌无为的二哥刘喜。

也许正是在亲哥哥的刺激下,在王莽的天凤年间,刘秀前往长安当了一名太学生,系统学习了《尚书》,“略通大义”。这段学习经历,与刘秀本性的品格产生巨大契合,也对其后的人生产生了重大影响。

公元22年11月,刘縯在舂陵(湖北枣阳市吴店镇)发动刘氏子弟共同起事,对于这种随时会掉脑袋的危险项目,众人自然避之唯恐不及:“刘伯升这是要害死我啊!”但随后见到刘秀也全副武装、身穿红衣大帽时,他们则吃了一惊:“老实人也参加这事?看来比较靠谱”,随后放下心来。就这样,依靠着刘秀德性的感召力,刘氏兄弟顺利集结七八千人。

随后,他们与出自绿林军的新市、平林兵结成联盟。在取得一些小胜后,由于战利品分配问题,绿林队伍一度想跟刘氏武装火并;而刘秀则秉承成大事不拘小财的原则,把刘氏宗的战斗所得收集起来让给对方,这才及时化解了危机,双方“大悦”,继续携手战斗。这件事,充分展现了刘秀的危机处理能力、大度的作风。

但在平日里,刘秀仍是一副斯文、甚至胆小的模样,几乎完全躲在霸气、豪迈的哥哥刘縯身后,时常被众将士嘲笑。

但谁也没料到,当面临最大危机的时候,能够率领大家力挽狂澜的,竟然是这位大家瞧不起的懦夫。

在昆阳之战爆发前,面对逐渐逼近的王莽40多万大军,王凤等人率领的8000多义军一边躲在昆阳城内瑟瑟发抖,一边商量着是不是要分钱分头跑路。这时,身为偏将军、寻常时间几乎不说话的书生刘秀挺身而出,以冷静、自信的发言,迅速被众人视为救命稻草;其后,他有条不紊地安排好防守力量后,自己带着13人出城搬救兵;随后,他更是带着区区数千人,勇敢的杀回被40多万大军围困的昆阳城。

面对声势浩大的敌人军阵,刘秀身先士卒,带着3000敢死队冲锋,亲手杀死了多名敌人,众人见状纷纷惊叹:“刘将军平生见小敌怯,今见大敌勇,甚可怪也!”见小敌懦弱、遇强敌则无比英勇,刘秀生动体现了何为儒家提倡的仁者之勇。

随后刘縯因功高被害,声名大振、手握兵权的刘秀并没有愤而兵变,反而孤身前往宛城向更始帝刘玄致歉。他的大度、坦荡,不仅使自己逃过了危机,还使起义军避免陷入分崩离析危险。

人前欢声笑语、夜晚以泪洗面的刘秀,最终找到了前往河北独立发展的契机。他依靠建立在高尚品德基础上的人格魅力、领导能力,在河北不断得到各股力量的拥护、吸引了众多人才主动归附,几乎没有使用任何权术,他就一步步成长为当时天下最强大的政治力量。

而在灭掉各路对手、一统天下后,刘秀把他的仁德品质用在了治国方面。

对内,善待功臣,以爵位田宅、高官厚禄换取对方手中的权力,双方各得其所;整顿吏治、躬行节俭,奖励廉洁,选拔贤能,官场风气为之一新;以人为本,革除王莽时期的苛政,大规模将奴婢、刑徒释放为平民;与民休息、轻徭薄赋,恢复西汉前期的三十税一制,极大减轻民间压力;重新丈量田地、理清户口,抑制豪强、打击土地兼并......

对外,与其他王朝立国后大肆拓边的作风不同,刘秀深知民间已疲惫不堪,因此采取了偃武修文、不尚边功的政策,除非有重大敌情,绝不轻易对外动武:“知天下疲耗,思乐息肩,自陇蜀平后,非警急,未尝复言军旅” 。

针对周边少数族的威胁,刘秀秉承“柔道”思想,一改汉武帝以来征服作风和王莽的大民族主义,结合休养生息的大方向,制定了以保守为主、以德治边的国政,以友好、互助的政策对待周边少数民族,成功缓和了民族矛盾,避免大规模的战争,为"光武中兴"的实现提供了稳定的环境。

刘秀的治国之道,虽然没有秦皇汉武、唐宗的豪迈与气魄,但他针对因久经战火而疲敝不堪的民生现状,不用权谋、远离霸道,采取了以德治国、以柔安民的政策,从思想到行动上表里如一,创造了“三代以下称盛治,莫有过焉”的光武中兴。

一言以蔽之:一将功成万骨枯,有为帝王的丰功伟绩,往往意味着老百姓的血泪;而以仁德治国的刘秀,正是因为没有好大喜功、缺少激烈的话题性,才没给史官留下大写特写的机会,从而给一些不太了解历史的朋友留下了乏善可陈的印象。但如果我们抛开看史书的上帝视角,把自己置于刘秀治下老百姓的立场上,就会有这种感觉:皇帝不折腾,则是生民之大幸。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王绩对于饮酒有多执着?他在诗歌上的造诣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饮酒是一首什么体裁的诗,饮酒陶潜的诗,王绩被称为什么

    说到王绩,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古代文人多好酒,魏晋以来,诗歌风流,一大半都带有酒气。饮酒似乎成为古代文人的必备技能,从古至今,文人与酒就交织在一起,而诗人与酒情缘更浓,从而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诗酒文化”。魏晋时期,整个时代都漫着酒味,曹孟德慷慨激昂,“

  • 历史上的徐荣,他有哪些令人瞠目结舌的战绩?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cba历史上连胜记录,历史名将排行榜,陆逊的战绩

    说到徐荣,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董卓手下有五大猛将,即吕布、李傕、郭汜、徐荣、华雄,《三国演义》中将吕布列为第一,正史中亦有董卓拉拢吕布的种种良苦用心,暗含吕布独一无二的战斗力,但如果以江东霸王孙坚为试金石来看,董卓部将中吕布排不到第一,还有一个比吕布更

  • 历史上有几位胡太后,她们分别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南北朝北齐胡皇后,朱祁钰胡太后,胡太后北齐

    说到胡太后,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北魏胡太后延昌四年(515),孝明帝即位年幼,胡太后得到妹夫宗室元叉、宦官刘腾的保护、支持而听政。正光元年(520)被元叉、刘腾幽囚,孝昌元年(525)杀元叉,再度临朝摄政。其时北魏统治危机四起,北方边镇守将和州郡官吏腐

  • 北齐胡太后到底有多荒唐?竟然觉得为后不如为娼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夫差真的喜欢西施吗,北齐胡太后相关电视剧,北齐胡太后为后不如为娼

    说到北齐胡太后,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说起这位胡太后,大家可能不是太了解,但一说和儿媳妇在国灭后一起开青楼的话,很多爱好者都比较清楚。下面笔者带大家去了解一下中国史上独一无二的太后。首先胡氏出生名门,母亲是范阳卢氏一族。胡氏因为长相出众嫁给了北齐武成皇帝

  • 北魏宣武灵皇后胡氏,她的一生经历过哪些事情?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胡皇后,北魏胡太后,魏宣武灵皇后

    说到北魏胡太后,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从历史来看,4月1日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日子。一千多年前,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女皇帝正是在4月1日这一天登基的。不过,这位女皇可不是武则天,而是北魏时期的 元姑娘。与武则天不同,这位元姑娘即位时还是尚处于襁褓中的婴儿,自然

  • 到了唐朝中后期,宦官为什么可以废立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太后为什么能废立皇帝,唐朝宦官什么时候结束的,唐朝后期皇帝为什么被宦官控制

    宦官不过是皇帝的奴仆,可是在中国历史上却经常出现宦官专权的情况,其中最厉害的是唐朝!到了唐朝中后期,宦官几乎完全把持了朝政,他们可以立废立皇帝、囚禁皇帝,甚至是杀皇帝!唐宪宗李纯、唐敬宗李湛直接被宦官害死,唐文宗李昂被囚禁后郁郁而亡。那么,唐朝的宦官为何这么嚣张呢?接下来跟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看吧!

  • 诸葛亮死后姜维在做什么 姜维为何二十年后才北伐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姜维最后一计如果成功,姜维为什么要北伐,姜维最后一计

    你真的了解姜维北伐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这事一点儿也不奇怪,因为诸葛亮去世后,先后掌握蜀汉朝政大权的不是姜维,而是蒋琬和费袆,而蒋费二人都是不主张继续大规模对外用兵的。这一时期,虽然蜀魏两国屡有冲突,但却没有发生过大的战争。费袆被魏国间谍郭循刺杀后,姜维才获得了独自执掌军权的机

  • 自古帝王都是孤家寡人 司马昭和司马师为何没有勾心斗角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司马昭比不过司马师,司马昭当街弑君,司马昭为什么陷害司马师

    你真的了解司马昭和司马师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最是无情帝王家,自古以来形容帝王都是孤家寡人,高处不胜寒——深陷权力中心的王位继承人无时无刻不在明争暗斗,手足相残的戏码几乎每一个朝代轮番都会上演。譬如曹操之子,曹丕与曹植的立嗣之争就充满了尔虞我诈,勾心斗角。譬如清朝时期的九子夺嫡

  • 如果诸葛亮没有杀马谡的话 马谡会不会成为姜维的军师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三国时期姜维,诸葛亮为什么不让姜维守街亭,马谡与姜维

    对蜀汉马谡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诸葛亮不杀马谡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即使马谡不死,他也不可能作为姜维的军师,为何如此说呢?这就需要从几个方面来分析,一个就是马谡到底犯了什么必须死的问题?一个就是诸葛亮为何必须杀马谡?第三个如果马谡不死,他有没有可能作为姜维的军师?

  • 咸丰是因为慈禧好看才喜欢的吗 真相又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慈禧墓被盗历史真相视频,慈禧对历史的影响,咸丰怎么娶了慈禧

    你真的了解咸丰和慈禧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自古皇帝多情,后宫三宫六院,偶尔也有在民间留情的,清朝也不例外,有一位皇帝,却很专情,那就是咸丰皇帝,他很喜欢慈禧,那时候慈禧还是兰贵人的时候,他就对她情有独钟,非常宠爱,还跟慈禧生下了唯一的一个儿子载淳,咸丰皇帝在后宫里大部分都是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