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宋真宗赵恒登基时发生了什么事情?宰相吕端为何不跪拜?

宋真宗赵恒登基时发生了什么事情?宰相吕端为何不跪拜?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3444 更新时间:2024/1/27 0:59:16

还不知道宋真宗赵恒登基时发生了什么事情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公元997年三月二十九日,北宋第二位皇帝宋太宗赵光义在万岁殿驾崩,享年59岁。次日,太子赵恒登基为帝。按照流程,在登基大典上,群臣要跪拜新皇帝,齐呼“万岁”。可是,站在第一位的宰相吕端却让大家等一等再下跪,他伸着脖子往龙椅上仔细张望,让众人十分诧异。

新皇登基,宰相为何不让跪拜呢?皇帝身边的内侍都看不下去,开始催促,没想到的是,吕端却说:“你把帘子掀开,我要确认‘皇帝’的身份。”面对这个要求,宋真宗赵恒非常无奈,他只好让吕端走上前来,打开卷帘。吕端亲自确认龙椅上坐的是赵恒本人后,才退下去,然后带领百官再次下跪,高呼“万岁”。对此,《宋史》云,

真宗既立,垂帘引见群臣,端平立殿下不拜,请卷帘,升殿审视,然后降阶,率群臣拜呼万岁。

毛主席曾有句话说: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毛主席把他和诸葛亮相提并论,可见他的政治贡献巨大。吕端身为宰相,在登基大典上验看皇帝的身份,这个举动看似谨小慎微,实际上,吕端也是被逼的,因为他刚刚粉碎一场政变,这样从头说起。

吕端,字易直,北宋初年著名的宰相,吕端的父亲曾是后晋的兵部侍郎,后来归降后周。赵匡胤登基后,吕端因父亲的荫恩,被封为千牛备身,即大内侍卫。吕端在基层磨练多年,直到宋太宗赵光义登基,吕端被晋升为开封府判官。

吕端身材肥胖,为人讲义气,他的朋友想违法做木材的买卖,他从中说情,最终案发,吕端被贬。后来吕端又因为辅佐赵元僖有失,再次被贬。但宋太宗知道吕端有大才,在吕端60岁那年,他被宋太宗任命为宰相。

最初,大家听闻宋太宗要任命吕端为宰相,都纷纷劝阻,前宰相吕蒙正更是说:“吕端此人经常犯糊涂。”但宋太宗坚决任用吕端,《宋史》:

太宗曰:“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决意相之。

因为宋太宗逐渐发现,吕端虽然不拘小节,但在大事上从不糊涂,在很多关键的问题上,吕端的见解都远远超出其他人。

和吕端同时期的宰相,是大名鼎鼎的寇准。最初,宋太宗让寇准和吕端轮流执掌宰相印玺,二人平起平坐。后来,经过一段时间观察,宋太宗还是觉得吕端的能力在寇准之上,于是推吕端居首位。事实证明,宋太宗果然没看错人。

众所周知,当年赵匡胤去世,宫中有“烛影斧声”的传闻,在太监王继恩的帮助下,赵光义以弟弟的身份继承了赵匡胤的皇位。从此,王继恩得到重用。21年后,赵光义病重,王继恩还想再搞一次“烛影斧声”,暗中帮助大皇子赵元佐登基。

早在三年前,宋太宗便立下三子赵恒为太子,王继恩等人私下认为,若太子成功继位,自己没有半点功劳。不如趁机扶持大皇子赵元佐登基。于是,宦官王继恩联合李皇后等人,决定趁宋太宗病重时,密谋立赵元佐为新君。

公元997年三月二十九,宰相吕端入宫,他看到宋太宗危在旦夕,又看到王继恩和李皇后严密把守宫殿,吕端知道太子赵恒可能还不知道父亲病重的消息。于是,吕端心生一计,他一方面拖住王继恩和李皇后,另一方面在玉笏上写下“大渐”两个字,派人偷偷送到太子府上。“大渐”即病危的意思,太子赵恒看到吕端写的两个字,不顾阻拦闯入万岁殿,破坏了王继恩和李皇后的阴谋。

接下来,宋太宗赵光义驾崩,王继恩仍然不死心,和皇后商量发动宫变。吕端骗王继恩说:“先帝有遗诏在中书画阁中。”王继恩信以为真,连忙去取遗诏,不曾想吕端紧随其后身后,待王继恩进入书画阁,他立即反手把门锁上,王继恩独自被锁在书画阁中,再也无法和外界联系。

关键时刻,宰相吕端用最简单的办法,困住了狡诈的王继恩。

在控制住王继恩后,吕端找到李皇后,质问李皇后:

“先帝立太子正为今日,今始弃天下,岂可遽违命有异议邪?”

即,先帝立太子的目的,就是为了今日,你怎能违逆先帝的遗愿?

李皇后见王继恩迟迟不来,知道大势已去,便同意太子赵恒即位。就这样,宋真宗登基了。

尽管如此,在宋真宗的登基大典上,宰相吕端还是不放心。因此,在众人要下跪时,他拦住了大家。待他亲自走上台阶,掀开帘子,看到坐在龙椅上的人确实是赵恒后,吕端才放下心来。带领群臣跪拜新皇帝,齐呼“万岁”。

宋太宗驾崩,宫廷风云诡变,吕端以老迈之躯,通过送玉笏、锁宦官、斥皇后等一系列操作,终于帮宋真宗顺利登基,最后时刻,他还不忘确认“皇帝”的身份。“大事不糊涂”的吕端,名不虚传。

多年后,清高宗乾隆(爱新觉罗·弘历)读《宋史》时,读到吕端验证宋真宗身份时,感叹说:

太宗尝称“吕端大事不糊涂”,可谓知端者矣。

宋太宗在历史上虽然颇具争议,但他在识人用人方面还是有高明之处的,吕端大事不糊涂,是宋太宗赵光义的识人之明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刘邦当初把兵权交给韩信 刘邦算不算上是一场豪赌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刘邦为什么会重用韩信,刘邦如何夺韩信的兵权,刘邦如何去掉韩信兵权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刘邦和韩信,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韩信在被刘邦任命为大将军之前,确实是个无名之辈!然而刘邦将兵权直接交给一个无名之辈的韩信,并不是豪赌!为什么说不是豪赌呢?小编从以下三个方面回答这个问题:一,实践证明,刘邦有知人之明。韩信之前,刘邦重用了张良。刘邦在重用之前,张良也属于“

  • 清朝鲜有人知的“保庆”皇帝,他为何存在感那么低呢?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真实的朝鲜生活,朝鲜不承认清朝,清朝与朝鲜

    大家都知道清朝历史上共有十二位皇帝,即努尔哈赤、皇太极、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其实还有一个鲜有人知的皇帝“保庆帝”。很多人估计对这个名字很陌生,当然历史对其的纪录也非常的少。身为一代皇帝,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和大家聊一聊这位保庆帝。“保庆

  • 诸葛亮得病连七星阵都续命不了 诸葛亮究竟得的是什么病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诸葛亮续命灯是真的吗,诸葛亮七星阵的作用,诸葛亮七星阵在哪里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诸葛亮的病的文章,欢迎阅读哦。“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若要总结诸葛亮的一生,四川成都武侯祠中不知哪位才子所作的一副对联堪称完美。公元207年,刘备听闻卧龙诸葛亮的才学,三次前往拜访,恳切与诸葛亮商讨国事,从此君臣推

  • 独孤信的三位皇后女儿,她们分别嫁给了谁?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独孤信七个女儿,独孤信有几个叫,独孤信的三个女儿

    独孤信,原名独孤如愿,字期弥头,云中郡人。他是南北朝的名将,西魏八柱国之一,他的一生有许多辉煌战绩,但是最为人津津乐道不是这些战绩,而是他的三位皇后女儿。历史上的独孤信共有六位儿子和七位女儿,儿子们非常有出息,都在朝廷做官。而女儿们则继承了父母的优良基因,容貌十分貌美,其中的三位女儿嫁的一个比一个好

  • 为何说诸葛亮临终前除掉魏延,让蜀国延迟近30年灭亡?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诸葛亮的事情,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公元234年,蜀汉丞相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他在临终前,给了长史杨仪一个锦囊妙计。有人说,杨仪凭借诸葛亮遗留的锦囊妙计除掉魏延,是蜀汉自毁长城,导致蜀汉国力一天不如一天,最后亡国。还有人说,诸葛亮临终前,留下遗计,除掉魏延,快刀斩乱麻解决诸

  • 荡平河北、奠定东汉王朝根基:揭秘刘秀传奇的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先关东,后陇蜀”,重建刘姓天下东汉王朝的统一之战,是指东汉光武帝刘秀利用新莽政权被推翻后群雄并起、中原无主的有利时机,以武力进攻为主,以政治诱降为辅,先后镇压赤眉农民军,兼并群雄的一场战争。战争的结果,是刘秀夺取绿林、赤眉农民大起义的胜利果实,在血泊中重新建立起封建统治秩序。由于这场战争在客观上维

  • 北齐太师夫人元渠姨,闹洞房能闹出人命是真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北齐太师夫人元渠姨是如何闹洞房的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我爱历史网小编告诉你。一提起闹洞房,可能很多已婚的朋友都心有余悸:这帮家伙,真能把人折腾个半死!如果真是为了增添喜庆气氛,跟新郎新娘开一些善意的玩笑,什么咬苹果吹气球猜谜语,都无伤大雅。但是如果闹得太过分,那可能就要大煞风景甚至闹出人命。咱们今

  • 最残暴的皇帝:为何要虐杀两任太子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俗话说:虎毒不食子。然而在古代,有一位暴君皇帝石虎,此前跟随自己的叔父竟攻城拔寨之时,就以“屠城”而闻名,做了皇帝后,就大开杀戒,量自己的亲生儿子也不放过,残忍的虐杀了两任太子——前太子石邃、继任太子石宣。五胡乱华时在北方建立的国家大多时间不长。刘聪驾崩后没多久,刘曜就建立了前赵;石勒消灭了刘

  • 兽行皇帝石虎:带数千佳丽观看亲子凌迟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史上最变态的皇帝非石虎莫属,这位色胆包天包地的皇帝,后宫佳丽多到可以组成一个整编军,由于佳丽太多,后宫没有这么大的地方可以容得下一个“军”,只能分营驻扎。然而,这还不算什么,变态皇帝竟然带着数钱佳丽观看亲自凌迟。通常的历史资料里都认为晋武帝司马炎的后宫队伍是最庞大的,这种认识源于两件事。其一,

  • 中国历史上最屈辱的傀儡皇帝 被大臣指责谋反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在皇帝——权力——大臣的政治格局中,权力就像是一台天平的指针。指针偏左,可能会出现独裁皇帝;指针偏右,多半要产生傀儡皇帝。因为有命无运、有名无实、有位无权,所以,傀儡皇帝大都被权臣搞得很郁闷,很狼狈。在历代傀儡皇帝中,被人挟持的有之,被人废黜的有之,被人幽禁的有之,被人砍头的有之;但是,被人当众警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