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鲍叔牙是个怎样的人?为什么说他是管仲背后的男人?

鲍叔牙是个怎样的人?为什么说他是管仲背后的男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2940 更新时间:2023/12/16 6:47:59

鲍叔牙管仲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也”,是管仲对好友鲍叔牙的评价,世人也多以管鲍之交来赞叹他们的友情。可以说,没有鲍叔牙也就没有后来的管仲,甚至可能没有后来的春秋霸主齐桓公。在管仲成名之前,鲍叔牙在公子小白面前可谓是第一脸;但在管仲成名之后,鲍叔牙却甘愿退居幕后,成了默默做事的人;鲍叔之人可谓是一个君子。

鲍叔牙正是这样一个君子,不但是一个能够慧眼识人,还是一个能“内自省”的大才。管仲每次帮鲍叔牙无一不是好心办坏事,换作常人怕是早就翻脸了;但唯有鲍叔牙能发现管仲没办好事,是因为时机不对。而在管仲死前,举荐的却是公孙朋,鲍叔牙没有当场翻脸,不也正是因为他知道自己的短板嘛。

鲍叔牙绝对是春秋时期的君子,他永远从容淡定,从未损害过自己的风度。虽然也曾因齐僖公不让他辅佐最出色的公子,而闹过小脾气;但他就调整好自己的姿态,以最好的仪态去辅佐公子小白。管仲也是士族出身,却因为父亲的早逝而没落,不得不靠经商来维持自己的生计;鲍叔牙不但不嫌弃,反而出资与管仲合伙。在管仲生意失败后,损失也是由他鲍叔牙一力。当朋友因此责备管仲之时,鲍叔牙也没有跟着一起奚落,反而出言维护。

鲍叔牙这样的君子,无疑是最好的朋友人选,他不争不抢,也从来不以最坏的角度去揣测一个人。管仲多次临阵脱逃,士族讥笑他不愿与他一起打仗,鲍叔牙却从不揣测他的懦弱胆小,反而开口替他解释是因为他的母亲年纪大了。管仲劝鲍叔牙辅佐公子小白,自己却去辅佐公子纠,在争王位的时还差点一箭了结了公子小白,就连小白都对他恨得牙痒痒,但鲍叔牙依旧不恼不怒,反而劝已经成为齐桓公的小白,以最高的礼仪将四处逃难的管仲接回来。

鲍叔牙为人如此,管仲自然无比的放心,所以他才在齐国的追杀令之下,淡定的回到阔别已久的故土。果然管仲一回来,就成了齐国的相国,也成了齐桓公的“仲父”。

管夷君与小白战于莒道,射中小白带钩。小白既立,胁鲁杀子纠,召忽死之,管夷吾被囚。鲍叔牙谓桓公曰:“管夷吾能,可以治国。”桓公曰:‘我仇也,愿杀之。“鲍叔牙曰:”吾闻贤君无私怨,且人能为其主,亦必能为人君。如欲霸王,非夷吾其弗可。君必舍之!”遂召管仲。鲁归之,齐鲍叔牙郊迎,释其囚。桓公礼之,而位于高国之上,鲍叔牙以身下之,任以国政。号曰仲父。

在管仲成为相国后,齐桓公敬重管仲超过拥戴他上位的鲍叔牙,但鲍叔牙却没有半点的嫉妒,反而是自我反省,觉得自己没有管仲那样的才能。于是鲍叔牙专注于自己擅长的工作,国家大事就让管仲去操心吧。

鲍叔牙擅长发现一个人的优点,于是他设立了专门的官员选拔考核制度。他从政绩、为人、能力三个方面去考核一个官员,从综合的角度去评判一个官员,在鲍叔牙的考核下,许多真正有才能的人脱颖而出,被鲍叔牙推荐国君。此外,鲍叔牙还擅长外交,从他能说服齐国的重臣高氏和国氏拥立公子小白就可以看出鲍叔牙的外交才能。同时鲍叔牙还联合鲁、宋、陈、卫、郑、许、曹等七国,与齐国签订了“召陵之盟”。

管仲辅佐国事很忙,鲍叔牙在别人不太注意的地方,做着自己最擅长的事情也很忙。鲍叔牙因为自己的君子风度,因为自我认识,他不会嫉妒,也不会羡慕。在别人因为荣誉而沾沾自喜时,鲍叔牙会清醒的告诉他们,不要忘记自己困难的时候。鲍叔牙奉杯而起曰:“使公毋忘出如莒时也,使管子毋忘束缚在鲁也,使宁戚毋忘车下也。”

后来,管仲死了,临死前举荐公孙隰朋作为相国,也是因为知道——作为君子的鲍叔牙,不会折损自己的风度。“其为人洁廉,善士也;其于不己若者不比之;又一闻人之过,终身不忘。”但是那个时候的人,比较命短,公孙朋也很快去世了,没有可用之人的齐桓公很快想起了鲍叔牙,鲍叔牙想起了管仲之言,却又推辞不过国君的热情,只好出任。

但是一生都是君子的鲍叔牙,面对朝堂上的小人,又怎能热情以待,又怎会不因此忧心;很快,鲍叔牙因为忧愤而亡,应了管仲那句“又一闻人之过,终身不忘”。

鲍叔牙是春秋时期的君子也,管仲因为他的风度成为生死之交,公子小白因为他的慧眼成为一代霸主;而他自己又能在权势之中“勿忘在莒”,始终认清自己,成了成就一代贤相管仲背后的男人。就连杜甫都曾作诗曰“君不见管鲍贫时交,此道今人弃如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吴三桂为什么不去缅甸或者越南自立 吴三桂为什么还向康熙要钱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吴三桂自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吴三桂在云南的小日子其实非常爽,他为了向清廷表忠心,甚至连前明的永历皇帝都给诛杀了。因此康熙朝的四大辅政大臣,对吴三桂很放心,加封他为亲王,让他永镇云南。既然得了平西王的爵位,又有了永镇云南的地位,而且手握云贵两省的军政大权,他为什么还

  • 宋仁宗有16个孩子,为何三个儿子都夭折了?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一、自从赵匡胤陈桥驿黄袍加身之后,历史轰轰向前的车轮,正式进入了宋朝时代。宋朝,这两个字虽然简单,但是其背后代表的含义却复杂的很,至少我很难用一句话来准确地形容这个朝代,或许是因为我学术不精。在我看来,宋朝是个复杂的朝代,以至于看过不少书之后,依然觉得说不清,道不明,如果非要用两个字来高度概括,我觉

  • 吴三桂都已经年事已高了 康熙为什么不选择熬死吴三桂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康熙和吴三桂,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两个理由:一是康熙担心吴三桂在云南这样发展下去,树大根深会越来越难搞,二是康熙搞死过鳌拜,对自己在政斗这方面信心十足。先说第一个,平西王的王爵是世袭的,康熙就算熬死了吴三桂也没用。吴三桂还有一票子孙。而且吴家在明朝就早搞惯了子

  • 齐桓公的孩子气体现在哪里?有哪些事迹吗?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齐桓公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作为春秋霸主之首的齐桓公,曾被有一统天下之雄心的曹操视作偶像,“齐桓之功,为霸之首。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是曹操专门为齐桓公所写的《短歌行》。后世之人也多因齐桓公在位期间的成就而夸赞齐桓公的才能。但如果不论齐桓公的春秋霸业,会发现其

  • 吴三桂反清复明为什么会失败 其实道理很简单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吴三桂造反,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吴三桂起兵造反反抗清朝为什么会失败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们没有信仰,吴三桂起兵反抗,掀起三番之乱打的旗号是反清复明,然而全中国的人都有资格打这个旗号,唯独吴三桂没有这个资格。平西王吴三桂吴三桂从来就不是大明朝的忠臣烈士。当李自成

  • 赵云都已经用命救阿斗了 刘备为什么还是不重用赵云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我爱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刘备和赵云,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三国演义中,赵云是一个武力高强,且为人忠义的猛将,深受大家的喜爱,不仅是书本外,就算在书本中,也有许多人对赵云赞不绝口。然而作为主公的刘备,却为啥一直不肯提拔重用赵云呢?让赵云被很多人称为只是一个保镖。赵云说起赵云

  • 武则天没有杀掉李治直接夺权为的是什么?一位头脑清醒的政客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知道武则天没有杀掉李治直接夺权为的是什么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皇后如果成心想杀掉皇帝,从技术层面来讲其实并非不可能,比如后来的韦皇后轻松毒死唐中宗李显。但能做到,并不意味着能做:唐高宗李治不仅仅是武则天的丈夫,而且还是她的政治盟友、权力的源泉;武则天如果站

  • 历史上宋仁宗与刘娥的关系究竟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1022年,宋朝第三位皇帝、宋真宗赵恒在开封延庆殿驾崩,临终前召宰相王曾写下遗诏,命皇太子赵祯继位,是为宋仁宗。《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了宋仁宗的遗诏内容:戊午,上崩于延庆殿。仁宗即皇帝位,遗诏尊皇后为皇太后,淑妃杨氏为皇太妃;军国事兼权取皇太后处分。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这份

  • 明初将领刘荣是什么人?他为何会拒绝朱棣的嘉奖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明初将领刘荣是什么人,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明朝永乐十七年(1419年),明成祖朱棣收到捷报,1500多名倭寇乘船来犯,辽东总兵刘江带领当地驻军用半天的时间,全歼倭寇,无一人漏网,此战就是明朝历史上著名的“望海埚之战”,这场战争是明朝抗倭史上第一

  • 曹叡的三个儿子都是什么结局?为何把皇位传给养子曹芳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魏明帝曹叡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曹叡,魏文帝曹丕长子,三国时期曹魏第二个皇帝,被称为魏明帝。他年仅36岁就驾崩,可谓英年早逝,比他的父亲曹丕活得岁数还小。曹叡一生中有三个亲儿子,两个养子,两个女儿,那么他为何要把皇位传给养子曹芳呢?曹叡虽然有三个亲儿子,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