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毁掉蜀汉的真正凶手: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关羽

毁掉蜀汉的真正凶手: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关羽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1752 更新时间:2023/12/11 15:32:51

关羽过五关斩六将给人的快感,远远不能抵补大意失荆州给人的痛感。由于降曹,桃园兄弟之义令人生疑;而由于辱吴,他成了孙刘联盟的一个分裂因素,则可以肯定。

网络配图

有人说,诸葛亮最怕的人不是曹操,不是司马懿,而是关羽。作为本集团的中坚力量,反而比敌对集团的中坚力量、比自己的死对头更可怕,这很耐人寻味。

诸葛亮怕关羽什么?是怕他身在汉营心在曹?证据不足。他虽在华容道放走了曹操,但据此认为他卖国通敌,恐怕不妥。是怕他武艺不精,不能在两军阵前斩将夺旗?也不是。他在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是怕他轻举妄动,不堪军国大任?还不是。不能谋而后动,并不是他的主要缺点。

到底怕他什么?怕他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怕他使自己的《隆中对》毁于一旦。怕他终究会变成一块暗礁,撞沉联吴抗曹的联合舰队。而联吴抗曹,则是诸葛亮三国鼎立的根本大计。此计不成,蜀国难保,诸葛孔明的殷殷心血将付诸东流。

说到底,是怕他搞不好与东吴的关系。荆州与东吴接壤,又是一块借而未还的有争议的地方。作为这个地方的守臣,最难处理的是保住荆州与维护孙刘联盟这二者之间的关系。上策是既不伤害吴蜀联盟,又长借荆州不还。这正是诸葛亮处理这个难题的一贯方针。

但诸葛亮害怕关羽不能贯彻这个方针。

他深知关羽其人,识小义而未必明大义,尽小忠而可能害大忠,逞小勇而未能奋大勇。

网络配图

关羽浓厚桃园之义,却淡泊天下大义。否则,他不会再三阻挠刘备三顾茅庐,也不会刁难诸葛亮初行军令。他只知道诸葛避见乃兄,使三兄弟失了面子,不知道乃兄如果见不到诸葛,会失去争夺天下的机会,会在瓜分国土的军事竞赛中被淘汰出局,连最后一勺残山剩水也得不到。

关羽降曹,曹操善待于他,此“义”(其实是计)不忘,故有华容放曹,遗祸国家之举。联吴抗曹,对关羽来说,似乎是联疏(吴)抗亲(曹),此“义”(国家大义)不记,故有拒亲辱吴、丧盟失地之举。

这正是诸葛亮最怕的。

怕关公守荆州,荆州与孙刘联盟不可兼得,却可能俱失。

既如此,换个人守荆州行不行?不行。荆州重地,非至亲之人,非文武双全之臣不能守。刘备至亲之人唯关张,关张之中,文武兼备是关公。

诸葛亮怎能不怕?在刘备看来,非关公不能守荆州;而在诸葛亮看来,关公最不能守荆州。但疏不间亲,此话怎好对刘备直说?

网络配图

尽管诸葛费尽心机,但关公有他自己的行为逻辑。逻辑的结果是腹背受敌:腹受国家之敌曹军,背受自己制造的敌人吴军。结局是丧师失地,败走麦城,穷途末路,军没身死。

这就造成了刘备的大不幸,逼着他面对自己一生最困难的选择:要顾孙刘联盟的大局,就不能为关羽报仇。不报仇,结义誓言(不能同日生,但愿同日死)便不能遵守,便会失去自己的立身之本——人和;要报仇,就要伤害自己的立国之本——孙刘联盟。也许比较好的选择是做做样子的报仇。

刘备痛哭了几场,便决定为义弟报仇。也许开始是演戏,但开场的精彩误了他。连胜过几战之后,真的进入了角色,以为甩掉军师这根拐杖,也能顺水推舟地灭了吴国。

结果自然是自误误国。

有了诸葛,才有联吴抗曹;有了孙刘联盟,才有赤壁之胜,才有吴国转危为安蜀国从无到有,才有三国鼎立之势。

因为关公,才有荆州之失;有荆州之失义弟之死,才有蜀国伤筋动骨大流血,从此一蹶不振,卒为司马氏所灭。

有诸葛,才有三国,所以说三国成于诸葛;因关公,盟友相攻,蜀国败亡,所以说三国毁于关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大玉儿孝庄太后为何与小玉儿从姐妹反目成情敌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大玉儿和皇太极什么关系,孝庄秘史大玉儿和小玉儿,大玉儿就是孝庄吗

    大玉儿的故事经过无数影视作品的演绎恐怕在中国已经是尽人皆知,大玉儿就是清朝孝庄文太后,大玉儿是其闺中的名字,其本名是名布木布泰,是当时的蒙古王族科尔沁贝勒寨桑的女儿,是皇太极的后妃,一生之中经历了皇太极、顺治、康熙三朝皇帝,可以说是辅佐顺治和康熙的功臣。通过大玉儿简介可以了解一下这位杰出的女政治家。

  • 美国作家评论李鸿章:一个伪善的男人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作家的谎言解析影评,梁启超对李鸿章的评价,李鸿章的功过

    当时大清国在国际上并不“高大”,但是有着高大身躯的李鸿章却能给傲慢的英国人一个先“身”夺人的印象。濮兰德在《李鸿章》里记载了74岁的李鸿章在一个英国人眼里的形象:“我从议院出来时,突然与李鸿章打了个照面,他正被人领入听取辩论。网络配图他像是来自另外一个世界的身材奇高、容貌仁慈的异乡人。他的蓝色长袍光

  • 和珅为什么那么喜欢贪污钱财?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和珅做生意,和珅相当于现在什么官,乾隆为什么重用和珅

    和珅,钮祜禄氏,原名善保,字致斋,自号嘉乐堂、十笏园、绿野亭主人,满洲正红旗二甲喇人,清朝乾隆年间的官员、商人。网络配图和珅曾担任和兼任清朝数十个官职,封一等忠襄公和文华殿大学士,其职务主要包括内阁首席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吏部尚书、户部尚书、刑部尚书、理藩院尚书,还兼任内务府总管、翰林院掌院学士、

  • 吃人胆求长生的残忍皇帝是谁 最终被厨子砍死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上被活活饿死的皇帝,明朝皇帝都短寿,吃长生不老药死的皇帝

    即使是在荒唐的不能再荒唐的古代诸多帝王当中,这个人也无疑是极特殊的一位。之所以说他特殊,只因他既不喜欢女色,也不偏爱男宠;他在位近20年,几乎都是在喝酒睡觉打猎中度过的;他嗜酒如命,常常化妆成老百姓溜出宫去喝酒;他喜欢打猎,喜欢杀人;为了求得长生,他曾每日要杀一个活人,用“人胆”做药引子……这个生性

  • 生子当如孙仲谋 曹操为什么抱憾终身?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生子当如孙仲谋的理解,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不怕一无所有更怕抱憾终身

    表扬一个晚辈,最好的话是啥?咱觉得,莫过于“我要有个你这样懂事/能干/聪明/伶俐/牛叉的儿子/女儿就好咯……”这话,现在家长们还常讲;这话,一讲就是几千年。网络配图东汉末年的袁术讲过。他觉得孙策很不错,于是对人说,“使术有子如孙郎,死复何恨?”要是我有个像孙策这样能文能武的儿子,死了都值啊。言是之意

  • 当年诸葛亮为何要杀死刘备另一位托孤之臣?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刘备托孤于诸葛亮在哪里,诸葛亮在刘备白帝城托孤后继续,刘备托孤之后诸葛亮做的事

    刘备病逝于永安前,曾精心安排了一个“亮正严副”的辅臣结构,即托孤于诸葛亮,并以尚书令李严为副。但是,刘备去世后,李严并没有能够起到辅臣的作用。相反,他还在八年后被废黜和流放。那么,诸葛亮为什么要这样做?在这种断然的决定背后,又有什么深刻的政治原因呢?网络配图上一集我们讲了诸葛亮和刘禅的君臣关系,这一

  • 成吉思汗好色成性后代遍布世界各个角落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成吉思汗子孙最出名有哪些,成吉思汗后的大汗顺序,成吉思汗后代在哪里

    成吉思汗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在欧洲人的心中,成吉思汗是一位伟大的英雄人物。由此,成吉思汗也俘获了很多女人的心。图片来源于网络成吉思汗率兵讨伐赖蛮部时,虏获了赖蛮部首领的夫人。这位夫人名叫爱怜,长得十分美丽,成吉思汗便想得到爱怜夫人。但是,爱怜夫人是一位性格刚烈的人,得知自己的丈夫死于成吉思汗刀下

  • 揭秘中华上下五千年生儿子最多的人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上下五千年最伟大的伟人,中华五千年有多少皇帝,中华上下五千年是真的吗

    导读:俗话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传宗接代是中国古代传统中最为重要的事。当然身在皇家的皇帝们,这项任务更为重要。龙脉的延续可以保证家族一统江山的稳定性,所以皇帝大肆纳妃生子。若问历史上哪个皇帝儿子最多,小编替你盘点了一下。古来就有多子多福之说。综观历史,有这念头的不光是百姓,就是坐在金銮殿上的皇帝

  • 揭秘明朝首辅张居正私生活:贪吃好色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明朝败家子方继藩大婚,张居正前一任的首辅是谁,明朝败家子方继藩原型

    张居正是历史上有名的首辅,为同宰相。但其私德极其差劲,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他辅佐明神宗推行了万历新政,对挽救明朝岌岌可危的统治,有了一定的作用,后人在说起张居正的时候,对他雷厉风行的行事作风很是赞赏,同时也敬佩张居正大胆的创新精神。张居正改革虽然失败了,但是这次改革促进了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萌

  • 如果刘备统一天下 汉献帝的结局会怎样?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如果刘备统一了天下会杀汉献帝吗,刘备是汉献帝的叔父吗,汉献帝之死

    核心提示:如果刘备最终统一天下,汉献帝“必死无疑”。从刘备性格来看,他打下来的天下,是不可能拱手交给汉献帝,历史上没有人会有这样的觉悟。一《三国演义》历来被人说成是“拥刘反曹”的,刘备也就成了理想明君的典范,既仁厚爱民,礼贤下士;又诚实忠义,贵义尚情。而鲁迅先生对刘备的评价就没有这么客气了——表面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