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隆科多为何是唯一承旨大臣?

揭秘:隆科多为何是唯一承旨大臣?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538 更新时间:2023/12/12 12:02:33

康熙61年11月13日(1722年12月20日)晨,皇帝在畅春园发病,当晚10时前亡故,《中国历史大词典·清史上》(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清圣祖”词条称“一说为皇四子胤禛毒害”。毒害的必要性是施害者知道自己非继任人选,可能性是须完全掌控局面。皇四子胤禛事先并不知道继任人是谁,康熙本人也有时间清楚公布其传位意愿,毒害康熙对胤禛有什么用?康熙临终这一天值守、探视的人出出进进,胤禛哪能有阴谋行径的机会?

网络配图

康熙皇帝临终传位情节被极尽渲染炒作,原因很多,一个容易忽视的原因是对关键人物隆科多“唯一性”的误读。《中国历史大词典》“隆科多”词条有“圣祖时,为唯一传遗诏大臣”,其出处应当是雍正5年(1727年)的一段上谕:“皇考升遐,大臣承旨者惟隆科多一人。”

11月13日那天,即使不包括医生、太监、侍卫等,也几乎不可能出现只有康熙、隆科多、胤禛单独在场的情形。更加重要的是,康熙晚年经历“九子夺嫡”之痛,既执意将继位人身份保守至最后一刻,又要让该知道的人直接且及时知道、一锤定音而确保有效性。

“隆科多是唯一传遗诏大臣”之说给康熙传位事件涂上神秘色彩,容易导致误读其含义:密室内灯光昏暗,隆科多面对濒临死亡的康熙,皇帝告诉隆科多传位于谁,然后隆科多出来向大臣、皇子宣布皇上归天,命皇四子胤禛继位——谁知道皇上对隆科多说的是什么?这还能不引出康熙蹊跷死亡、胤禛阴谋篡位的种种附会与臆测?

5年后雍正说“大臣承旨者惟隆科多一人”,并没有说“遗诏”而是说“承旨”,坏就坏在这个“惟隆科多一人”。“承旨大臣”一般可以是数人——尽管实际宣读时是一人代表——就像皇太极遗命安排辅政大臣4人,咸丰皇帝遗命安排顾命大臣8人。康熙临终时有15个成年皇子,都有从政或办差经历,“承旨”又仅是一时之需,康熙因而只安排隆科多一人承旨。雍正上谕所称“惟隆科多一人”,其实强调的是虽有多位大臣在康熙临终现场,但“承旨大臣”只有隆科多一人,即隆科多一人受权宣布皇上旨意。

网络配图

设想一下实际的场景,康熙当着大臣、皇子之众(当然还有医生、太监、侍卫等)口头说出皇四子胤禛继位,可能是声音微弱、断断续续,然后隆科多以正规方式复述一遍。如果隆科多与在场者一样也是刚刚知道继位人的名字,那么这个传位大戏就真的没有什么神秘可言,隆科多的作用仅此而已。这样的场景也可解释为何康熙没有书面的遗诏——康熙的意愿既已明示于众,当时紧迫状态下书面的遗诏并非是必不可少,完全可以事后补做。现今存世的康熙遗诏即是那个事后补做的文书,当时在场的大臣、皇子都没有因为补做遗诏而质疑传位的合法性,今人又何必总以为补做遗诏必有猫腻?

值得好奇的是康熙会不会提前将传位信息告知隆科多呢?隆科多若提前知道就有动歪脑筋的可能,譬如泄密于某人,散布流言蜚语。康熙为确保传位信息精准落地,应当不会因授权隆科多承旨而提前告知。因而,也绝不可将“大臣承旨者惟隆科多一人”解释为康熙预先将传位信息告诉隆科多一人。

“大臣承旨者”的作用就是正式的公证人、中介,康熙怎样选择“大臣承旨者”呢?

首先,康熙的兄弟在康熙42年(1703年)时已全部故去。

康熙之父有成年兄弟7人,康熙的堂兄弟可能有数十人之多,涉及康熙与叔伯关系之亲疏、康熙与堂兄弟本人关系之亲疏,指向难以确定,而外戚关系则指向唯一。

网络配图

康熙的祖母博尔济吉特氏活到康熙26年、嫡母皇太后博尔济吉特氏活到康熙56年,两人都长寿,与康熙关系也很好,但他们是蒙古人。

康熙的生母皇太后佟佳氏,即隆科多之姑母,后面一并说。

康熙有3任皇后,第一任赫舍里氏,辅政大臣索尼之孙女。皇后之父噶布喇曾是领侍卫内大臣,康熙20年亡,皇后之叔索额图康熙42年被处死。噶布喇之子长泰、纶布,索额图之子格尔芬、阿尔吉善,表现均不详。

第二任皇后钮祜禄氏,其父辅政大臣遏必隆,康熙12年亡,皇后之兄弟尹德曾是领侍卫内大臣,出生年、表现不详,雍正5年亡。

第三任皇后佟佳氏,与佟佳氏皇太后出自一门。

皇太后之父佟图赖,兄佟国纲、佟国维都是清初重臣,此时已亡故。

佟佳氏皇后是佟国维之女,隆科多之姐,所以隆科多是康熙的姑表弟兼内弟。

隆科多是康熙所有儿子的表叔,却不是任一位的舅舅——佟佳氏仅育一女且出生即亡,佟佳氏之妹是康熙悫惠贵妃,无生育。但隆科多与胤禛有近似甥舅关系。胤禛出生时其母乌雅氏仅有宫女地位,依例交由佟佳氏皇后(时为贵妃)抚育,历10年之久(雍正曾说“抚冲龄而顾复、备蒙鞠育之仁。溯十载之劬劳、莫报生成之德”)。胤禛出生于康熙17年,佟佳氏亡于康熙28年,这个10年亲情恰好不寻常——康熙也许能想得到。

网络配图

康熙看好他的小表弟兼内弟,隆科多青年时就任正二品銮仪使(27年),中间虽遭贬斥,又于康熙50年复出任步军统领,59年升从一品、理藩院管理院务大臣。

隆科多有弟庆复,康熙年间表现不详,雍正、乾隆年间大臣,任川陕总督。因大金川叛乱事治罪,乾隆14年赐自尽。

隆科多最终被康熙选中为临终传位见证人。康熙61年11月13日,理藩院尚书兼步军统领隆科多奉旨进入畅春园,担任康熙、雍正两朝交接大典的司仪官。

隆科多在雍正朝初期权重一时,任总理事务大臣、吏部尚书,袭一等公、加太保衔,雍正5年犯事,胤禛称:“皇考升遐,大臣承旨者惟隆科多一人。今以罪诛,朕心有所不忍,可免其正法,於畅春园外筑屋三楹,永远禁锢”。隆科多一跤跌到底,于次年抑郁而亡。

隆科多如此大名但他的出生年居然都遍查不出,皇后佟佳氏、弟庆复的出生年也不详,但知皇后之妹悫惠贵妃生于1668年,推测隆科多畅春园承旨时约50岁出头。

《中国历史大词典》“清圣祖”、“隆科多”两个词条的撰写者都是冯尔康专家,一条引了甚不靠谱的“毒害”说,一条误读了隆科多的“唯一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纪晓岚死后嘉庆帝给了他一项至高荣誉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嘉庆为什么不杀纪晓岚,纪晓岚杜小月,嘉庆皇帝的功与过

    嘉庆十年(1804),注定是不平静的一年,一代文宗纪晓岚和他的至交好友体仁阁大学士刘墉,双双去世。不过相比刘墉,纪晓岚死后受到了嘉庆帝的特殊恩遇。嘉庆十年正月二十六日,由于纪晓岚主职礼部以来,功绩卓著,于是命以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加太子少保,管国子监事。纪晓岚激动之余,又呈递谢恩折子,感谢皇上的恩

  • 史上最奇葩的皇帝:开个玩笑就被妃子弄死了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被气死的皇帝,被闷死的皇帝,险些被宫女勒死的皇帝

    孝武帝司马曜,是东晋王朝比较有作为的皇帝。他平生有两大爱好:一是喝酒,二是开玩笑。他嗜酒如命,玩笑开得也常常让人目瞪口呆,有一天司马曜吩咐在延寿堂欢宴群臣。司马曜酒喝得有点儿高,他站起身来,高举酒杯说:“诸位爱卿,你们说说,朕的治国才能如何呀?”网络配图群臣中一些马屁高手一看机会来了。争先恐后地答道

  • 左宗棠和曾国藩的关系 两人是怎样交恶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曾国藩与李鸿章,左宗棠之间的关系,曾国藩与左宗棠的故事

    左宗棠和曾国藩的关系长年以来一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对于他们从交情甚笃走向恩断义绝,很多人也曾很好奇,曾深入的研究过其中的隐秘,两人的交恶可以说是晚清历史上颇有意思一幕,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左宗棠和曾国藩两人是怎样交恶的吧。网络配图左宗棠和曾国藩的关系左宗棠和曾国藩都是清末的重臣,都是一时之豪杰,都为“

  • 项伯为什么要帮刘邦坑害自己的亲侄儿项羽?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项伯与项羽的关系,项庄为什么杀不掉刘邦,项伯为何要帮刘邦

    刘邦曾经总结自己战胜项羽的原因是“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响,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如果说以上这些是刘邦战胜项羽的原因,那确实如此

  • 近代史上最具争议的人李鸿章的功过评说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对李鸿章的评价近代史论文,后人对李鸿章的评价,李鸿章评价自己

    李鸿章是近代史上最难以被评价的人,敬他恨他的人都有,梁启超曾言“敬其之才,惜其之志,悲其之遇”,生在这个落魄的帝国之中,李鸿章只落下了“卖国贼”这一千古骂名。那么历史上真实的李鸿章一生有什么样的经历呢?李鸿章的一生又有哪些功与过呢?网络配图李鸿章简介李鸿章,生于安徽合肥,原名章桐,字渐甫、子黻,号少

  • 揭秘诸葛亮为什么不跟着哥哥去东吴?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刘备伐吴为什么不带诸葛亮去,赵子龙和诸葛亮谁先死,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

    诸葛亮是东汉末年的非常杰出的人物,他的兄长诸葛瑾投奔了东吴而且混得还不错。按说在当时的社会,诸葛亮为了有更大的发展,应该跟着老大混,在大哥手下。为何要跳出来,跟着刘备去闹革命,当时刘备手下仅有关张赵云等人,而且屡战屡败似乎根本不成气候,是名符其实的垃圾股。网络配图江湖以为这里面却有原因:其一,诸葛亮

  • 揭秘汉高祖刘邦是如何生生把吕雉逼成蛇蝎的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刘邦比吕雉大多少,汉高祖刘邦的皇后,刘邦怎么娶到吕雉的

    美国曾经有本《为何女性应当统治世界》的畅销书,作者是美国前白宫女发言人,书中提出了一个颠覆性的观点,那就是:如果女性拥有统治世界的权力,那么“政坛将更和谐,商业将更繁荣,社会将更健康,而整个世界将会更加宜居、更加和平。”她还将二十世纪列为“最血腥的一个世纪”,认为这一百年中充斥了“战争、恐怖主义、宗

  • 汉高祖刘邦为什么能赢得天下之争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刘邦为什么能成功,历史上的吕雉是什么样的人,刘邦靠什么赢得天下

    刘邦一介草民,早年间还游手好闲不务正业,那么这样一个丝毫不懂兵法的市井无赖为什么能够一举起兵,甚至在楚汉之争中取胜,最终建立强盛的汉王朝称霸天下呢?我想刘邦之所以能够打败无论背景或实力都更为强劲的对手取得胜利,想必与其自身的性格因素有关。首先,刘邦深明用人之道,他虽然生于贫家为人吊儿郎当,如同他自己

  • 皇帝也痴情:宋真宗偷情十五载立卖艺女为后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李世民对宋玉致,赵光义是个好皇帝吗,宋真宗皇后

    在世人印象中,能当皇后的女子都应该是名门闺秀,至少也应该是贤良淑德,冰清玉洁。可是宋真宗赵恒的皇后刘娥,只是一个平民女子,如此还罢了,竟然还是已经嫁人的二手货。可是宋真宗还是丢了魂一样迷恋上了刘娥,甚至对刘娥的老公都恩宠有加,实在是帝王气象,气度恢弘,非小民所能比。刘娥有什么本事,可以让身份高贵,拥

  • 宋仁宗沉迷女色难自拔:常召臣妻进宫享受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宋仁宗是个好皇帝吗,清朝高贵妃日常,嬿婉重生到杀进忠前一夜

    在我们的眼里,皇帝老子是天下第一霸,三宫六院,美女万千,可以随心所欲,为所欲为,谁敢管他?其实不然,比如,皇上兴趣来了,想跟妃子们繁育皇子皇孙,那情形,并不是我们想象得那么爽歪歪,是可尽兴不可完全尽兴的。因为门外站着一个“敬事房太监”,给他“卡表计时”。也许皇上正在兴头上,太监就在门外高声唱喏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