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朱元璋为什么将李善长灭族 李善长究竟做错了什么事情

朱元璋为什么将李善长灭族 李善长究竟做错了什么事情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318 更新时间:2024/1/4 14:30:28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朱元璋李善长,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明朝建国皇帝朱元璋是乞丐出身,依靠着他杰出的领导能力领着一帮人灭掉了元朝,而单单凭着他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在反元的过程中,许多能人义士加入了朱元璋的队伍,成为了朱元璋反元过程中的得力助手。今天我们要讲述的故事主人公便是一位功劳显赫,通晓法学知识,智谋与勇略并存的开国元勋——李善长。

李善长跟随朱元璋征战多年,功劳显赫。朱元璋在建立大明朝后也给各个功臣分封爵位官职,在这么多爵位中,最高的就是公这个等级,朱元璋建国后一共分封了三十四个公,而李善长作为文官,排在了首位,由此可见朱元璋对李善长所做出功劳的一种肯定。李善长饱读诗书,少年有智,堪比汉时萧何,后也被封为左丞相。

李善长是个读书人,他让朱元璋效仿刘邦的做法,深得天下人心,让朱元璋短短几年之内就可以平定乱世,建造功名大业。他的存在,有如诸葛亮的“隆中对”政策,让朱元璋如何反元,如何平定有了最基本的行为准则,也因为如此,他成为了核心的存在。

所以,李善长被比作萧何,想来朱元璋肯定是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了其重要性。然而他们的结局却远远不相同与萧何,萧何安死,而他却惨遭灭族,这是为何呢?

朱元璋是农民起义,权力是一点一点从别人手里抢过来的,他深知权力的来之不易,也知道权力是多么容易的被别人窃取,像个农民一样勤勤恳恳的守护者自家的田地。他比谁都害怕别人窃取他的权力。而李善长却犯了朱元璋的大忌——功高盖主,权力过大。

李善长当上了左丞相后,位高权重,权势地位似乎成了除了朱元璋最大的一位,并且权势范围很大,宫内宫外都有着李善长身边的人。朱元璋不爽,他又不能直接杀了这些老臣们,他没有明说,以委婉的语气让李善长稍微收敛一些,那样对我们两个人都有好处。

李善长次年便向朝廷说明自己想要退休了,然而这件事情更像是在做戏,他觉得朱元璋不会轻易的批准。但是没有,朱元璋同意了,这个前阵子还升了官,现在却要退休,让文武百官们看不懂。

李善长回了家,他并不安分,他似乎沉迷于以前的权势。不久后又说自己病好了,还能继续回国家效命。朱元璋害怕,李善长的势力很大,他不得不想到谋反这件事情,不过他还是同意了,但是这次并没有安排他十分重要的官职。

而此时,胡惟庸来了,这个试图谋反的人找上了李善长,李善长虽然没有答应一起谋反,但是也没有告诉朱元璋关于胡惟庸的事情,并且两人借了亲家,似乎成为了一个两面派,而这也就是他最重要的死因。

1390年,李善长被灭族,他的死因是参与胡惟庸的谋反。毫无疑问的这是一场冤案,这很无奈,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就算没有真实的证据也不能改变。李善长虽然没有大罪,但是他却犯了朱元璋大忌,77岁的他连同一家老小就这么被处死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胡惟庸作为明朝最后一位丞相 胡惟庸是如何一步步走向灭亡的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丞相胡惟庸,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丞相制度沿袭到明朝时,就被朱元璋所废除了,并规定以后子孙做皇帝时都不许再设立宰相。 而胡惟庸作为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位丞相,也有着戏剧一样的人生。朱元璋胡惟庸,安徽定远人,在朱元璋攻打和州时归附。此后一直担任地方上的官职,没有进入

  • 刘伯温临死前的十一字遗言是什么 朱元璋为何忌惮这个学问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刘伯温遗言,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洪武八年,曾经可与诸葛亮相媲美的神算子刘基,因感染风寒而一蹶不振,卧病在床。当朝皇帝朱元璋知道此事后,派遣身边较为信任的胡惟庸,让其率领御医前去给予刘基救治。可刘基在吃药后,不仅没有得到舒爽,病情反而越发严重。后来因“心灰意冷”

  • 刘伯温临死前为什么要咬一口烧饼 刘伯温是不是饿了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刘伯温临死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我们都知道古时候有些人会被称为神算子,通常这些人都被认为是有着通天的本事的,知天晓地,无所不能,比如说鬼谷子还有诸葛亮,其实历史当中这样的人物是比较多的,但是有着好下场的却没有几个,可能也是验证了那句话:“知道的太多,对自己也没有好处

  • 李晟:大器晚成的唐朝名将,58岁才名震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张爱玲说过“出名要趁早”,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年少成名、扬名立万。在唐朝历史上,就有这么一位名将,他在年轻时并不算特别突出,官职也不算高,直到五十八岁时才一战成名,成为唐朝的柱石。如果没有这位名将的奋战,那么唐朝很有可能提前灭亡了。那么这位大器晚成的名将到底是谁呢?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

  • 韩德让是汉人,他为什么会为契丹人效力?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最近一部有关辽国的电视剧正在上映,里面的主人公是萧太后以及韩德让。历史上,萧太后在韩德让的统治下,辽国的势力达到顶点,迫使北宋达成了“澶渊之盟”。可能许多人会感到纳闷,这个韩德让明明是个汉人,为何却要为契丹人效力,还多次率兵攻打北宋呢?要解释这个问题就要从韩德让的祖上说起!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

  • 汉文帝把恩人周勃害死,背后什么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汉文帝名叫刘恒,是汉高祖刘邦的儿子,原本被封为代王,他本人既不得父皇的喜爱,母亲也受到刘邦的冷遇,根本没有机会成为皇帝。可是,吕后死后,爆发了诸吕之乱,以太尉周勃为首的大臣们,诛杀了吕后的侄子,将代王刘恒推上了皇帝的宝座。然而,汉文帝即位后,却恩将仇报,那么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

  • 宋徽宗排行十一,他为何有资格继承皇位?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1100年正月,端王赵佶进入开封城的皇宫,黄袍加身,接受百官的朝拜,成为北宋的第八位皇帝,即宋徽宗。宋徽宗是宋神宗的儿子,排行第十一,他的生母陈氏出身不高,也非皇后,按理说宋徽宗排行既不居长,也不是嫡子,根本没有继承皇位的资格,那么他是如何成为北宋皇帝的呢?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 宋太宗赵光义为何逼死侄子?揭秘背后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979年八月,宋太祖赵匡胤的长子、武功郡王赵德昭被迫自杀。982年,宋太祖的弟弟、魏王赵廷美卷入谋反案件,被削去官职,贬为涪陵县公,两年后死于流放地房州。赵德昭自杀、赵廷美被陷害,这两件事都与一个人有着直接的关系,他就是赵德昭的叔父、赵廷美的兄长——宋太宗赵光义!那么,宋太宗为何要这么做呢?感兴趣的

  • 宋太宗说自己箭术过人,真实情况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民国时期,李宗吾写过一本《厚黑学》,在书中阐述了历史上的帝王大多是脸厚手黑之人。之前,咱们介绍过宋太宗赵光义,他逼死侄子、陷害兄弟,靠着这种毒辣的手段,来保住自己的皇位。其实,赵光义不仅手黑,而且脸皮极厚,居然不顾事实,自吹自擂,结果被自己的父亲打脸,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

  • 曹皇后一生没有子女,为何却能获得群臣拥护和百姓爱戴?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慈圣光献皇后曹氏,是宋仁宗的皇后,枢密使周武惠王曹彬的孙女,太师曹玘的女儿,民间神话传说“八仙过海”中八仙之一曹国舅的姐姐。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明道二年,郭后废,诏聘入宫。景祐元年九月,册为皇后,性慈俭,重稼穑,常于禁苑种谷、亲蚕。善飞帛书。其治理后宫的能力深得宋